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的帝国无双-第1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到明德坊张才英家,李善行立时面如土色,心说完了完了,该来的终究要来。
  张才英,就是他的大舅哥,是他正妻张氏的长兄。
  “不过,我着人打听了一下,告状的周家原本也是本城豪强,和你家相争,这也有几代了吧?今日你家压倒了我家,明日我家压倒了你家,这也是一笔糊涂账。”
  陆宁品口茶水,道:“本朝虽然审理前朝冤案,但这种案子,你们还是尽快和解了吧。”
  “是,是!”李善行满身冷汗,最怕就是周家,打通这招抚使的关系,现在看,周家可是已经找到门路了。
  瞥了那红彤彤俏影一眼,心说,我可就全靠你了。
  接着,他就一呆,招抚使能极快的打听到张家,打听到周家和自己家的陈年旧事,那么,自己这爱妾,如此惹眼,难道招抚使会不查清楚底细吗?
  立时,额头有些冒汗。
  陆宁这时又笑道,“还有一个好消息,一个时辰前的军报,泰州已经被拔。”
  田绍斌立时大喜,抚掌道:“哈!扬州也快了吧!”
  泰州在扬州城东,是扬州东部屏障,泰州被攻克,扬州眼看就只剩孤零零孤城,怕破城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李善行也赔笑,“看来江北指日可平。”心里却兀自琢磨小妾的事,有些惶惶。


第一百零一章 城头变幻大王旗
  “李善行,听闻你祖籍在汉阳?”陆宁突然问。
  “是,是……”李善行怔了下,忙回答,看了焦氏一眼,心说她也是汉阳人,若不是那嗲嗲的故乡口音,令自己酒楼隔壁雅间听到,还娶不了她进门。
  陆宁点点头:“明日我启程去汉阳,你若能随行做向导,再好不过。”保信军的收编比想象中顺利的多。
  李善行呆了呆,汉阳?
  从庐州,要西行八百里才到汉阳,而且汉阳根本便未归附北朝,汉阳南邻长江,对岸就是鄂州武昌城,武昌又有两城,一个是军城,一个是县城,鄂州治所在武昌县城,军城则是唐国武昌军的镇所。
  汉阳和对岸之武昌之间,江势平稳,一直便是南北枢纽重要所在,汉阳虽然是县城,但极为繁华,所谓“汉阳渡口兰为舟,汉阳城下多酒楼”,前朝罗隐,便有这《忆夏口》一诗。
  李善行倒是巴不得做这招抚使大人的跟班。
  但问题是,一来汉阳凶险;二来他幼时虽在故乡生活过几年,但除了还隐隐记得乡音,对那汉阳根本便没什么印象了,那里风土人情,更一概不知,又做什么向导?
  他现今的身份是翰林院“外班”,翰林院,实则可以看作北朝官员进习之地。
  但是翰林院“外班”,却是没有品级,通常就是没什么功劳也没什么影响力的降官暂时给个编外名份,留查待用。
  所以,李善行倒是自由身,跟着这招抚使大人本不错,但是去汉阳,李善行就犹疑起来,又不敢说不去。
  “小奴是汉阳人,去年才到得庐州。”焦氏突然娇滴滴的说。
  李善行心里暗说你真糊涂,但这爱妾,自然是不知道天下大势不知道汉阳情形的,她早就思乡,现今自然是想趁机能回故乡瞧瞧。
  不过已经如此,李善行赔笑道:“是,大人,彩莲去年才到庐州,对汉阳街巷比小的可熟稔太多,武昌她都去过呢,可做大人的向导。”话语里,也便不掩饰焦氏和自己的关系。
  “也好。”陆宁笑笑,端起了茶杯。
  本来还想看一看这李善行有什么潜在的才具,毕竟这个人,看起来脑子还是有些灵光的,如果做生意在行,送去东海百行做个掌柜也不错。
  “老爷送客!”焦氏娇滴滴的声音响起。
  这端茶送客,已经渐渐风靡于齐国官场,据说便是来自圣天子还是东海公时的规矩。
  李善行和田绍斌忙都起身,田绍斌却是满脸兴奋,正闲的筋骨都痒痒了,看着同袍们在扬州战场的战报,心里憋的太难受了,现今去汉阳,应该可以活动活动了。
  文教授这招抚使“招抚江北诸州军民”,最好是在这些江北举棋不定的州府都走一趟。
  突然,李善行鞠躬,“大人,若不嫌弃小人是个累赘,小人也愿意随大人去汉阳。”
  却是要迈步的一瞬间终于想明白了,富贵险中求,这位文招讨都不怕,自己又怕什么?
  陆宁微微颔首:“如此也好。”
  ……
  第二天,招抚使及神武军启程不久,新任庐州刺史寇湘走马上任,他是十几年前后晋时的状元,后一直是魏王符彦卿幕僚,但没怎么得到重用,对新学倒是有一套自己的认识,被召入翰林院为学士,现今外放。
  不过陆宁琢磨着,他应该不会生出一个叫寇准的儿子了,毕竟就算在历史上寇准降生的那一年他碰巧也生了儿子,又碰巧起名叫寇准,但这个寇准,也不是历史上寇准了。
  至于给儿子起名相同,倒也不奇怪,毕竟给孩子起名是大事,说不定早就有所思量,当然,现今其经历已经不同,心境不同,思量的东西不同,取个相同名字的概率很低。
  ……
  从庐州赴汉阳,道路很是难行,沿途也没什么州府,县城倒是有几个。
  概因从漕运及交通运输来说,江东和江西,其实是两个不同的水系,不同的修筑去中原的官道体系,此时从庐州(合肥)到汉阳一路西行,根本没有笔直官道相通。
  如此,二十多天后才抵达距离汉阳已经不远的江北之城黄州,也就是陆宁认知中的黄冈。
  陆宁也是第一次体验这般艰辛的路程,实则也是有因为神武军中有重步兵,又有征募的百名幾重民夫,自要照顾他们的脚程。
  而且,这路程本就不是官方驿道,如果襄州不是在李重进手里,从京城汴梁到黄州,怕都比这慢不上多少,可以走沧水汇入汉水的河运。
  见到齐军旗帜,黄州城很干脆的落下唐旗,升上了早就缝制好的齐国旗号。
  黄州只有数百州兵,刺史刘信,是一个面相端正的文人,这段时间,为了避免城中百姓遭遇战火,他也不知道换过多少次旗号了。
  神武军扎在城外没有进城,刘信来军营拜见陆宁,陆宁问起此地情形,他直言不讳,说起,原本接到安州来的圣天子告民书,他便已经改旗易帜,但迟迟不见北朝军马来,反而武昌军时常游弋,他这才又升起唐旗。
  从这黄州往西北便是襄樊地,黄州和襄州之间有四个州,其中东边的两个州随州和安州,挂齐国旗,西边的两个州,复州和郢州,挂周旗。
  当然,复州和郢州挂周旗,是向盘踞在襄州的周国宋王李重进效忠。
  现今李重进,仅仅有襄州、复州和郢州三州之地。
  而且,好像也没了心气,李景遂被围攻,便是马楚旧部都装模作样跳一跳,李重进却偃旗息鼓,当然,襄州北百余里就是齐国湖北大营禁军,李重进自也不敢擅动。
  说起来,湖北大营招讨使宋延渥是唯一一个前朝节度使却又任齐国禁军一路统帅之人,而且,湖北大营,就是以宋延渥的武胜军为基础改编。
  陆宁拿出这一带的堪舆图,研究了一晚。
  田绍斌也在,不知道两人嘀嘀咕咕说了什么,好似很久才散。
  第二日,陆宁便令军马启程,前去汉阳。


第一百零二章 故人在此
  武昌城鄂州刺史府后宅,冯延鲁冷冷看着酒桌旁丽人,用威逼的口气:“今日再不应了我,莫怪我用强了!”
  冯延鲁脸是冷的,心里却是热的,这是个花一样的美人儿,水水的红唇仿佛散发着妩媚热力,水汪汪眼若桃花,长长睫毛也撩的人心中痒痒的,齐胸襦裙婀娜多姿,妖娆艳美。
  长得明明就是最能勾起男人欲望的狐狸精,但偏偏就是对自己不假辞色。
  这孙晟的儿媳妇,自己可是费了好大力气才弄到府里,但哄了数天,实在有些按捺不住了。
  孙晟这老东西,一直便是燕王的死党。
  当年自己任靖海军兵马都监,但被陆三十诓走了靖海军军马,回到京师,差点没被这老东西天天上奏疏骂死。
  那老东西,把对陆三十的怨气全发泄自己身上,简直就是心理变态。
  想到这里,冯延鲁又有些自得,你陆三十现在是北朝国主又如何?称孤道寡又怎样?在某心里,你永远是那个不着调的陆三十!
  说起来,陆宁刚刚称齐王时,唐中枢官员如冯延鲁的兄长冯延巳、宋齐丘、陈觉乃至孙晟等重臣,私下谈论起陆宁,都用“陆三十”戏称,但随着齐王地盘越来越大,乃至眼花缭乱般就击败赵匡胤驱走李重进夺了中原之地称帝,这种戏称也就渐渐没了。
  冯延鲁倒觉得,在对陆宁的称呼上,自己最荣辱不惊,心里还是一贯以陆三十称之。
  孙晟这老东西,曾经死命弹劾陆三十,从陆三十在泉漳时,孙晟就向先主死谏要治陆三十的罪,现在看,倒颇有先见之明。
  不过,在先主病故拥戴谁继位上,这老东西就是一根筋了,竟然要投燕王。
  被抓到后,圣天子宽宏,封了他一个武昌伯,打发他来武昌养老。
  当然,再想逃走是不可能的了。
  这老东西,他本就荒淫,被人弹劾“家富而骄,食不设几案,使众妓各执一器环立,号肉台”。
  来了武昌,就真的又搜罗许多美妾做起了富家翁。
  但没多长时间,也就是去年冬天吧,他和燕王通密信又被人揭发,圣天子震怒,将这老家伙抓进大牢,家产抄没。
  不过没一个月,圣天子又在武昌城外赐予了他一些良田,令其领着子嗣归农思过,不过他的小公子,也就是这潘氏的夫君,体弱多病,折腾这一通,又惊又怕,已经一命呜呼。
  自己从御史中丞任,被放为武昌军节度使,那还不寻他的晦气?新仇旧恨一起算。
  如果不是无意间见到了这小美妇,现今孙晟早被自己扔进长江里喂甲鱼了。
  将这小美妇弄进府里,很是费了一番功夫,她本来进城烧香,派人诱骗她来了自己府邸,软禁起来。
  但她知道了自己身份,却不假辞色,就是不愿意陪侍,本来自己还觉得有趣,但数天过去,就令人有些光火了。
  “你应不应!”冯延鲁猛地站起身。
  潘氏咬着红唇,长长睫毛慢慢闭阖,眼中渐渐有泪水淌出。
  她不应,但她已经知道要面对的是什么,她也无力抗拒。
  见她楚楚可怜模样,冯延鲁心中立时火热,正要走过去。
  外面突然传来急促脚步声,掌书记李平的声音在外间响起:“中丞,汉阳城外,发现齐兵踪迹……”
  冯延鲁现今是武昌军节度使,但同时有御史中丞的加衔,而现今官场上尊称,有中枢号的,便尊称中枢中的官职。
  齐军?冯延鲁脸色立时一变,转身快步走出,问:“有多少人?是齐国哪路禁军?速去传令,严守渡口,不,不,把江边的船都烧掉!对岸的也要烧掉!”
  武昌军大部分被抽掉去了扬州、金陵一带战场,仅仅剩下五千军卒。
  虽说隔三岔五还去黄州晃悠一圈敲诈些军资,但真的出现了齐军军马踪迹,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李平吃惊道:“那汉阳的守军呢?”
  “事急从权!”
  冯延鲁和幕僚的声音渐渐远去。
  潘氏慢慢睁开美眸,本来以为要遭遇的噩梦,却这样就不了了之了?
  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