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的帝国无双-第2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至于面前的七名内阁通政中,司超,则是除赵普外,七人中最早追随自己的了。
自己在齐鲁用兵,攻破齐州后,时任兖州刺史的司超,便献城投降。
此刻,陆宁看着他,琢磨着道:“不过,符王既然一直称病不愿参与内阁合议,此次却一反常态,此举不妥。”
希望他来的时候,看不到他,既然已经形成外人认为的默契潜规则了,符彦卿却打破了这个规则,此中虽然肯定有内情,但其举动,就不能被认可了。
司超心,咯噔一下子。
“记一下。”陆宁想了想,道:“伪病不肯听诏,念其年老,法外开恩,革去符彦卿内阁通政勋号,罚俸三年。”旁侧,一名尚秘书刷刷的记录着。
又看了眼司超,“以后,内阁事,就不要让他知了,罚你一年俸禄!”
毕竟,符彦卿以前有内阁通政的名头,司超在家中和他议庙堂事,也无不可。
司超忙起身,跪下谢恩。
赵普等,这才松了口气,圣天子不是常人,做事情总是出人意表,虽然事后往往证明他永远伟大光荣正确,但方才听圣天子第一句,好像不但不想惩治符彦卿,还想他多来,赵普等都有些忐忑,如此,他们威信何在?
“没别的事的话,都下去吧,我还有人要见。”陆宁扫了他们一眼。
几名内阁大员,忙都磕头告退。
……
赵普等人走后,被引领进偏殿的,是保宁王李景逷,和乔舍人。
说起来,乔匡舜这个中书舍人,一直不得李景遂欢心,不升反降,降齐前,已经被贬谪出京城任县官。
李景逷,降齐后,被封为了顺阳县侯,和李景遂一般,都是侯爵。
第十章 问题和办差
李景逷和乔匡舜想跪下的时候,陆宁已经上前,一左一右拦住他两个,又有女官,搬来桌椅,陆宁要两个人坐,笑道:“今日只叙旧,是我招待两个老朋友,暂不论君臣。”
李景逷面色复杂,乔匡舜则有些惶惶,但在陆宁手势下,两人只好落座。
两个人,每人面前一个小矮桌,女官送来香茗茶点水果等,陆宁也是一般,坐在两人前数步,但桌椅就甚为高大气派雕刻精美了。
“从嘉可还好?”陆宁喝口茶,第一个问题,就令李景逷和乔匡舜心里都跳了跳。
两人都和李煜交好,也知道面前这齐天子以前和李煜交情不一般,但现今情势不同,李煜滞留金陵不来汴京拜见齐天子,如果是伪作生病,那罪过可就大了。
“看来你们也不清楚,算了,我也不是为此事。”陆宁摆了摆手,见两人面有难色,而不是什么凄然之类的悲伤之意,陆宁便明白,这李煜是装病。
心下有些无语,这龅牙仔,和历史上一般,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现在耍孩子脾气,那最起码,你装的像一些,偏偏看起来和你亲近的人都知道你在装病,是非要逼得我处置你么。
“景逷啊,还记得当年我和你说过,希望有一天,你我能在契丹人的上京,品酒作乐吗?”
陆宁说着话,站起身,身后,两名女官本来手中捧着一个大大的卷轴,此时,左右而行,卷轴慢慢展开。
李景逷和乔匡舜看去,都吃了一惊,却见金黄绢布展开,最上面绣有几个大字《契丹舆图》,绢布上绣的,山川河流,州府县名,正都是契丹人所在,上面也标着方位,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这,契丹面积如此广阔?”乔匡舜有些震惊,他看到,上京往北,还有大片区域,比之上京到幽州的距离好像还要遥远,往西,就更是辽阔无比。
陆宁笑了笑,“西部草原,北方穷山恶水人迹罕至,所以,舆图上也很模糊,但其领土之大,从某种意义上,可不弱于我大齐,不过大多是化外之地罢了。”
乔匡舜默默点头。
陆宁又道:“便是上京等南方繁华之地,这舆图也未必精准,但大体轮廓,是不差的。”
“陛下雄才大志,天下何人克当?真天子也!”本来看着契丹舆图怔怔出神的李景逷,突然躬身长揖,一躬到地。
乔匡舜也心有戚戚,可不是么,这契丹舆图,没有几年,哪能绘制下来?其中,更不知道要派去多少密探细作,耗费多少人力财力,面前这昔日的东海公,怕不是在东海时,就开始谋划此事?
就好像,这位圣天子,一直的目光就盯着北方那庞然大物,什么宋、秦、蜀、唐,什么吴越、南汉、南平、马楚,在他的眼中,弹指可灭?
越想,乔匡舜心中越是惊惧,非常人行非常事,东海公如此人物,才真的是有天下共主之像吧。
心中胡思乱想,乔匡舜也跟着李景逷,深深躬身。
陆宁笑笑,回身落座,笑道:“坐,坐。”
李景逷和乔匡舜,都是后退,到自己座位前,这才站定身子,又告罪坐下。
“陛下……”李景逷欲言又止。
陆宁笑道:“说了今天只是叙旧,有什么疑问,只管问,过了今日,你的疑问,怕就要烂肚子里了。”
“是,罪臣观契丹舆图,上有捺钵二字,那是什么?”李景逷斟酌着问。
陆宁笑道:“你可以理解为契丹主的驻跸地、巡营,契丹弓马游牧起家,虽说定都上京,但契丹主四时巡守,按照季节不同,有不同的驻跸地。”说着话心里一哂,倒和自己有些像,不过,契丹主的巡守地,就不似自己这般天南地北了。
陆宁看向乔匡舜,“你问。”
乔匡舜吓一跳,却不想这都被看出来,躬身小心翼翼道:“陛下,我观舆图上,有头下军州的标注,却不知道何意。”
陆宁叹口气,“你可以看作契丹贵族的封地,封地内农民牧民,都是该贵族的奴隶,不过,现今许多头下军州之奴,都是掠夺的我中原子民,其中一些军州,更以我中原子民籍贯而名,比如霸州,初始本也是头下军州,其掠夺的奴隶人口,便多来自我河北霸州。”
乔匡舜一呆,想着中土子民,拖儿带女,被契丹蛮族劫掠驱赶,一路北行,去那苦寒地,被圈禁做牛做马的惨状,心下不由凄然。
“还有什么问的吗?”陆宁问。
其实李景逷和乔匡舜还有许多疑问,但每人已经问了一个最主要的疑惑,又哪能还一直问下去,齐天子宽宏,不代表自己两个不知进退。
“好,你们两个没问题了,我有个问题,”陆宁看向李景逷,“王进这个人,你还记得吗?”
王进?李景逷呆了呆,随之惊疑的问:“陛下问的,莫不是东海百行的掌柜?”
实在是这王进在泉州被杀,可是惹出了一场大大的风波,他曾经作为使者去见齐人文总院平息齐人怒火,还搭上了五百名他精心训练的亲兵弓手,所以,这个名字一直没忘,尤其是这齐天子提起来,一想就是那个王进了,毕竟现今东海百行有皇室背景,天下皆知。
陆宁微微颔首:“是,当年我接到奏报,说此案多半与江南葛氏有关,为免江南生灵涂炭,我暂时揭了过去,现今,也该查得明明白白了。”
李景逷和王进听着,心里都是一凛。
富商大地主,齐天子好像最是看不上眼,齐天子征伐一地,这些人往往倒大霉,不过,大多也没什么冤枉的,多是被翻前朝旧账治罪,说起来,倒是比史册上多数开国君主做的不留痕迹,一些开过君主,往往搞得前朝勋贵人头滚滚,今上,少了很多血腥,也多师出有名。
不过本朝巨贾大土地主,躲过了清算的,齐天子及内阁又推出了《赎田归公令》,富商巨贾们,超出千亩的土地都被“赎买”,由公家转赁给农户,农户们的负担大大减轻,如此,倒也没引起什么太大的混乱。
甚至有一些地方,农人组织起来,为官府寻找意图隐瞒土地的地主的罪状,说混乱,却是其中一些不学无术的凶顽之徒,趁机敲诈勒索温良富户,不过在数颗人头落地后,这种现象也大为减少。
而现在,江南新降,以前旧贵,又要倒大霉么?首当其冲的,便是号称江南第一商的葛家?
说起来,葛家曾经财雄势大,一度和草创的东海百行南北而立,更学东海百行作派,比如东海百行在北方开设钱庄,葛家便在江南开设钱庄,双方一度对接,合作共赢,那时候,也是葛家最鼎盛之时。
但现在早已经今非昔比,东海百行的扩张速度几乎每年都十倍百倍一般,毕竟,是齐天子皇室产业,虽说其在中土商业流通来说,更多的好似是为海外贸易做准备,但便是随随便便在内地动一动,葛家也全无抵抗之力。
齐国在江南设立四上院后,东海百行借机也进入了江南经营,葛家开始还意图和其分庭抗礼,结果,吃了个大亏,甚至不得不结束了各州的钱庄业务。
所以,现在的所谓江南第一商,怕早就名不副实,只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罢了。
现今,更被齐天子点名,只怕,凶多吉少了。
李景逷和乔匡舜正心情不同的思忖,陆宁又道:“王进被谋害一案,现今也可以水落石出了,景逷,就由你去江南走一趟,帮我查清楚此案,匡舜,你为副,辅助顺阳侯。”琢磨着,道:“景逷,就给你个大理寺少卿的名头,钦使江南,查王进一案。”
李景逷和乔匡舜,听陆宁后面的言语,不管心中怎么想,只能磕头接旨。
李景逷心里轻轻叹口气,以江南人查江南案,固然是齐天子对自己有那么几分信任,但主要,还是希望此案办得铁证如山罢了,哪怕最终人头滚滚,被齐人借机将江南勋贵,一网打尽,但要挨骂,也是自己首先挨骂。
第十一章 新女性(上)
女学馆,是由距离皇宫不远的,原来的大相国寺改建而来,原来寺庙田地附近僧屋,都拆迁重建成一排排房舍或者小院,房舍为女学童宿舍,本来只是内府从全国各地招收的女童居住,渐渐的,那些外地贵胄女童,及京城贵胄少女女童们,也都住进来,女学馆也随之改变,成了寄宿制。
女学童宿舍区起了高墙,高墙外的小院,则分给未婚的女学倌、女教授们居住。
大相国寺,则被迁去了市城,香火依旧鼎盛,同时,大相国寺广场的庙会,也是市城最热闹所在之一。
齐天子并不贬佛,甚至推崇一些佛教思想和本地传统结合,比如行恶死后要下地狱,行善积德,来世有福报等等说法。
但对寺庙,齐天子就没那么客气了,《赎田归公令》新章对佛寺道观土地专门有规,一切山川河流,都属公有,佛寺道观土地,以一僧一道十亩为限,且最高不超千亩,多余土地,尽数归公。
也就是,都不用赎买,直接没收。
又规定,各佛寺道观所收布施善款,所有用度,要笔笔清楚,每月账目,送所属州、县商税司衙。
真心修行,善款多用来做善事的,皇家会为之褒扬。
至于只为了敛财的,新章中倒是没说怎么处置,没有法律上的规定,毕竟,出家之人吗,没触犯刑律,多少还是有些特权,但想来,怕这类佛寺以后也会被公家针对,到时候,日子多半会不好过。
不过前不久,大相国寺主持慧静大和尚,因为德高品重,修为高深,被齐天子降旨嘉许,而敕旨,也被大相国寺供了起来。
毕竟,天下僧众,很多心中惶惶,以为又要迎来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