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的帝国无双-第2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便都是从九品,充入各衙司,或留在翰林院历练。
一个个人名念下来,几家欢喜几家愁。
“二甲第十名,河中灵宝丁照行!”
丁照行如遭雷击,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王嗣宗笑道:“丁兄,恭喜了!”原来,圣天子令其写策论,是大有深意。
此时那翰林直学士顿了顿,道:“丁照行授枢密院机要郎,明日便去枢密院报道!”
文官转了武职,也就直接宣了其授官。
丁照行更是一怔,随之喊道:“我的天子爷爷啊,真是,真是知我啊!”喜的,都要抱起王嗣宗跳舞了。
他一直喜欢兵事,但奈何手无缚鸡之力,报名军学馆根本没戏,毕竟军学馆对学员体力,还是有一定要求的,而且军学馆是军中将领及立有功勋的军卒进习之地,虽然也开始招收读书人作为“机要”“参议”之类的,但名额极少,且要求极高,他体力根本就难以过关。
“可惜啊,以后怕见不到你了!”丁照行看着挚友,又忍不住伤感。
文官和武职,两个体系,基本上,没什么交集。
王嗣宗默然。
第二天清早,汴京客栈中,丁照行正和王嗣宗依依惜别,又有上谕到。
授王嗣宗,大理寺科主事,此为正七品的官员。
钦差一走,丁照行大喊,“嬷嬷啊,你这是鲤鱼跳龙门,我要连升四级才能追上你!”说是这么说,他却是高兴的不行,很为老友高兴。
他话也是实话,他这机要郎,不过是九品小官,在枢密院,就是听差跑腿的。
两人随之,垂泪而别,都很伤感,但是,却又都很期待,即将来的,崭新生活。
……
王嗣宗,去大理寺后,却马上有了差事。
圣上刚刚有上谕,大理寺少卿杨昭为主官,设“陆大平案专办司”,专门彻查市城一个花名“陆老大”的生口买卖案。
杨少卿,就点名要了王嗣宗进专办司。
这个临时衙司,杨少卿有两名副手,其中一位,是大理寺推丞曹翰,另一个,王嗣宗去的时候没见到,听说是上使院总院,但现今,因为原本江南上使院都被废弃,番邦又无新设之院,这位文总院应该在赋闲,是以被授巡检郎,进了这个临时衙司。
文总院和曹推丞都是正四品官员,也就是杨少卿的助手。
杨少卿,生得和女人一样,听说跟随圣天子很久了,圣天子在东海时,杨少卿是海州刺史,和圣天子,相交莫逆。
除了有点娘娘腔,这位杨少卿,性格倒是极好,做事也认真。
可不知道为什么,第二天,杨少卿就称病,说这个临时衙司,暂时由文总院代理,好像是,受了惊吓,可能是,夜惊之症吧。
第二十五章 专办司(上)
陆宁也没想到,杨昭见到自己,就跟见到鬼一样,第二天就称病,但事情也做得漂亮,他名义上,还是这专案司的主官,一应文函,只要专案司送去的,他都一律画签,也就是,事情由代理衙司的文总院做,权限却是他杨少卿的权限,且杨少卿承担一切责任。
大理寺,在本朝地位得到空前提升,和六部一样,升为从二品机构,大理寺卿,也是重要的内阁通政之一。
作为次官的大理寺少卿,则为正三品官员。
齐制下的大理寺,更像是后世检察院和最高法的复合体,刑部,则对各地包括大理寺的最高等徒刑及死刑判决进行复核,同时也有一定的立法权。
此次的专办司,陆宁点名要杨昭任主官,本来就是想怎么暗示下这个老朋友,令自己拿到专办司的主导权。
毕竟,就算化身文总院,但身为圣天子,也不可能要臣子指挥自己做东做西,一直以来,“文总院”也是独当一面,都是自己作为主官行事。
但这临时衙司,自己的官位,又不足够作为主官撑起来,所以,才用了杨昭。
却不想,杨昭,显然是认出了自己。
看来,因为当年他任海州刺史时就和自己相识,且和自己十分熟稔,是以,就算自己改头换面,但神态动作之类的,还是瞒不过他。
当然,也是因为自己没有刻意隐瞒,本来还想流露更多的信息给他呢,只是没想到,根本就不需要。
杨昭,也是个极为聪明的人了。
说起来,在后世的话,杨昭怕会光明正大的成为变性人,现今他,只能靠学魏晋之风掩饰他的真实性取向,他的龙阳之癖,和一些权贵玩够了女人而喜欢清秀男童,又是另一回事。
可能也是这种生理原因,使得他变得极为敏感,一个敏感而又聪明的人。
……
“陆大平案专办司”的临时衙司设在了汴京客栈市城分号。
东海百行旗下的汴京客栈,在汴京城,就有三家分号,外城一家,市城两家,也可见现今汴京城之繁荣。
历史上,汴京号称过百万人口甚至鼎盛时到了一百五十万人口。
但实际上,就算这个数字没有夸张,但有宋一代,都喜欢囤积禁军在京师,禁军最少的时候,王安石变法后,京城禁军裁撤到十余万,加家属跌破了四十万,变法之前,禁军加亲属的人口从未跌破过四十万,五六十万甚至七八十万都是有的。
而现今汴京的繁华,禁军及家眷的比例,却显然不是什么决定性的力量。
本朝沿袭唐制,京城禁军并不多,京戍大营五万禁军,且有一万为预备卒。
如唐时一样,本朝戍边禁军,同样精悍,且军械供应上,和京戍大营差距不大。
和唐时不同的是,本朝戍边禁军的统帅,并不是一方藩镇,不理地方事务。
本朝圣天子,信奉兵在精而不在多,认为只要武器精良,士卒勇敢善战,指挥有方,辎重顺畅,那么,一个士卒,可挡百人。
东海百行旗下,可不知道多少匠人,正日夜不停的为禁军打造铠甲和军械。
箭矢之类,更是已经批量生产,且以煤炼铁,模具出品,产量比前代得到了空前提升。
倒是三大边营,河北大营、河东大营和陕西大营,其铠甲兵器,还是由熟练工匠千锤百炼,如此供应便慢一些,披甲率虽然稳步提高,但要追上京戍大营,还要假以时日。
其他大营中,镇邕州的岭南大营,供应又稍好一些,且岭南大营在邕州失陷重新整编时,就少用南汉之卒,而更多的,征募周边土部雇佣军。
实际上,东海百行现今的大部分利润,都消耗在为齐国提供武备上。
因为东海百行供应的军械,都是采取极低利息的分期付款方式,使得齐国财政不至于太过拮据。
当然,如果从更高的层面看,现今齐国渐趋稳定,百业呈新,肥料、新农具、新技术,使得农业、手工业生产力比之前代都有提高,且每年,都会步上一个新台阶,更有渐渐繁盛起来的海外贸易赚取更多的资源。
尤其是,以煤炼铁,模具规模生产的,不仅仅是箭矢,还有民用品,如各种新式农具,而且,本朝对铁制农具进入民间,是一种极为鼓励的态度,批量生产的农具大大降低了成本,长江以北最早的齐地,州县甚至用极低廉的价格租农具给买不起的农人,秦地、川蜀及江南、岭南,也在逐步跟进。
但民众生活水平,也就是维持大部分人的温饱,还有许多人,挣扎在饥饿线上,饿不死,但也未必能吃饱,虽然刚刚结束乱世,民众对此已经极为满足甚至感天谢地,但实则更强大的生产力创造的剩余价值,多用在了武备上而已。
比如,匠人比例大大提升,农人就会减少,由此也就抵消了一部分,农具、肥料、新技术,带来的粮食产量的提升。
现今勒紧腰带,是为将来造福,对此,陆宁只是从不明讲。
不过大城市,在这种发展中,自是大大得益。
工匠、雇工、行商的增多,使得大城市市民经济有了长足发展。
汴京城的繁荣,便可见一斑。
市城两处汴京客栈分号,专办司征用的这处全名为“东海客栈汴京丙记”,是三个客栈中最小的,有小院两间、套房十间,单房二十间,大通铺五大间,加货仓数个,其中每个大通铺间,最多可睡二十个人。
丙记分为三个院子,最前面临街是两层酒楼,酒楼两旁,又有两个雅致小院,对街对内都有门通行,是丙记最好的客房,酒楼后的中院,又有一两层楼,二楼是十个套间,一楼和院中厢房都是单房,中院之北的后院便是大通铺的五间大房。
不过平素中院和后院的门是锁死的,睡大通铺的苦哈哈,或是贩夫走卒,或是能住前院和后院的商贾所带的雇工,也根本不会在丙记酒楼用餐。
现今,天字一号小院,成了专办司议事及提审人证、人犯之地,天字二号小院,原本该当是临时衙司主管杨少卿的休息之所,现在陆宁光明正大住了进去。
地字号开头的套房,为专办司其他官员临时居所,本次专办司除杨昭和陆宁外,还有八名官员,是以,也有两个套房空了出来。
玄字号开头的单房,住进了临时抽调入衙司的吏员及差役,共有三十多人,两人住一间,倒也够用,还空出了四五间房。
整个临时衙司,官员吏员差役加一起,足足近五十人,能顶上一个小县的县衙了,可见上方对此案的重视。
第二十六章 专办司(中)
天字一号院的厅堂,此刻晨曦刚刚散去,陆宁召集了众官员议事。
分别是大理寺推丞曹翰,科主事王桐、王嗣宗,评事张横、慕容德业、薛蒲,录事王赫北,市城巡检司总捕头杨雄,此外,旁侧还有录事王赫北手下的两名吏员在旁记录,最终归档时,就需要王赫北审核一遍了。
“陆大平一直三缄其口,依本官看,还是打得太轻,就该大刑伺候!”曹翰冷哼了一声。
王桐立时在旁附和,“推丞说的是,这等凶顽,就得往死里打!”
陆老大,也被提到了这专案司,关在后院柴房中。
后院大通铺,本就是为犯人们准备的临时牢房。
旁人或附和,或如同王嗣宗一般不吱声。
“我看不妥,若打死了他,可就断了线索。”说话的是慕容德业,刚刚及冠的一个年轻人。
他是河中大营招讨使慕容延钊的长子,因为身体不太好,令其父很是失望,长叹息自己这长子“虎门犬子”,倒是二子慕荣德丰,年纪虽小,但习韬略,善弓马,很得慕容延钊欢心。
慕容延钊,也是陆宁最得意的悍将之一。
当年汴京一战,李重进逃亡,陆宁单枪匹马,和李重进留守汴京的军卒并肩而战,慕容延钊就是汴京留守韩通的部下,汴京战后,慕容延钊跟随韩通降齐。
说起来,韩通、慕容延钊镇澶州时,陆宁本来正要征伐,双方正要兵戎相见,李重进西路军便大败特败,赵匡胤兵锋直抵汴京,使得陆宁和韩通、慕容延钊,变成了一起守汴京的战友。
其后,慕容延钊参与了西征,攻克河中府的战事中表现不俗,后又经历扬州之战,一路迁升,由神武军统领、陕西大营副招讨使迁升河中大营招讨使,成为陆宁麾下的一路统帅。
河中大营,虽然不及河北、河东及陕西三大边营重要,但却也是京城到秦地的最重要节点,而且,北方更要威慑党项人、钳制北汉,禁军三万,和川蜀大营一样,是边营中,仅次于三大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