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的帝国无双-第2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伐北,现今还未做好完全的准备,但是,如果这个天赐良机不利用,等自己觉得准备好了,契丹换上来一个精明强干的君主且已经稳定了局面的话,未必比现今有利。
  不管耶律璟死后谁继位,现今契丹政局必然动荡,错失此良机,下一次,可就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了。
  尤其是,和历史上不同,耶律璟遇刺的消息并没有瞒住,也就是,很可能是重臣们意见并不统一,新帝有多个人选,这才使得,消息外泄。
  不像历史上,耶律璟之死秘而不宣,耶律璟的堂侄耶律贤,在亲近大臣拥立下火速称帝后,才昭告各部,其堂叔的死讯。
  “耶律璟被刺身亡。”陆宁淡淡的道。
  群臣立时一片哗然,既然圣天子说出来,自没人敢质疑是不是真的,现在要考虑的就是,这惊天的变故,对本朝的影响。
  圣天子收复幽云之心,这些大臣没一个不知道,显然,召集众臣,就是在考虑,要不要趁此时机北伐。
  或者说,应该是下圣谕宣布他的决定,在这等军国大事上,圣天子从来是一言而决。
  “按征募法,征募直隶、河北、山东诸道团练,辅助州兵辎重,三道州兵、府兵,二取其一,作为预备。”陆宁说话的对象,是枢密使郭崇。
  郭崇连连点头,团练辎重,如何转运,圣天子和他说过不止一次,而且,本来计划等今年入冬农闲,便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演练,草案都制定好了。
  陆宁心下也叹,可惜了,本来的演习直接变成了实战。
  琢磨着又道:“京戍五军,留一军固守京师,其余四军和殿前军、神武军开赴辽州,河东四军,开赴沧州,各路水师,集结登州。”
  这话,当然只是知会内阁臣子及郭崇一声,禁军莫说调动,便是升迁等等,枢密院也无权力,各路禁军招讨使,只听命于皇家。
  “我过几日,也起身去辽州。”
  众臣都知道,圣天子会御驾亲征,而且,显然是圣天子要领殿前军、神武军及京戍军,先攻伐北汉,河东军和河北军屯在河北前线,伺机而动。
  登州聚集水师,自是一旦真和辽国开战,便袭扰其后方。
  “来,议议吧。”陆宁笑笑,等着众臣畅所欲言。


第三十一章 萧氏姐妹
  这时,尚秘书匆匆从侧殿进来,送上了一方锦盒。
  又是密监密报,高公公言道,抓到了宋延渥准备派去契丹的信使,从其身上搜到了蜡丸密信。
  锦盒中,便有宋延渥的亲笔书信,显然,其根本没什么防范意识,不管是开头的“赵王殿下”还是落款的“仲俭”,都没有丝毫掩饰。
  原来,通的是契丹赵王,也怪不得了。
  契丹赵王高勋,是中原人,五代后晋北平王高信韬之子。
  当年契丹南侵,高勋跟随上官降辽,契丹攻破汴京灭亡后晋后,高勋被重用,一路迁升,封赵王,拜为南院枢密使,知政事令,总汉军事,也就是,契丹管理幽云诸州的第一人。
  反而南院大王,实际上属于北面官系,和幽云诸州没什么关系。
  这是根据潜伏契丹地的细作得到的真确情报,以前自己以为南院大王管幽云事,倒是错了。
  高勋和宋延渥的父辈都是后晋重臣,不过际遇不同,一个成了辽国重臣,一个留在了中原,只是不知道,宋延渥对本朝不满,是主动给高勋去的信呢,还是高勋通过什么渠道知道了此点,先和宋延渥通的声气。
  这一切,就等杨昭去查吧。
  陆宁示意,令尚秘书将宋延渥写给高勋的密信,传给内阁众臣看。
  众臣都面面相觑,范质首先破口大骂,老头白胡子都竖起来了,一口一个“逆贼”的骂宋延渥。
  当年范质为李重进效力,多次写信给宋延渥招揽宋延渥和武胜军,宋延渥从未回信,显然老头心里一直不满,积怨已久,今日终于有了渠道发泄。
  “专办司,看来要加把劲了。”陆宁看向赵普,“则平,你帮我拟道旨,夺宋延渥阖族封爵,赐杨昭尚方宝剑,代朕办此案!”
  赵普忙应是,心中直打鼓,这陆大平案,显然是要变成宋延渥案,可不知道,要牵连多少官员,偏偏又正值圣天子要离京御驾亲征,可莫闹出什么事情。
  尚方宝剑,在本朝好像渐渐成了定制,赐予执行重要公务的钦差。
  “好了,还是议议北伐之事吧!”陆宁做手势,几名义愤填膺的臣子,才渐渐安静下来。
  ……
  殿前军、神武军、京戍军,依次开拔,京戍大营的预备军,暂时成了辎重队,运输军械,又带了三十日的口粮。
  同时直隶道各府各州,开始动员民夫团练,从汴京往辽州运粮。
  倒是深州河北大营,一直屯粮,每年进入汴京的富余粮食,几乎有半数会被运去深州。
  河北、山东动员的民夫,也纷纷奔赴深州。
  十几日后,陆宁又收到密监来自契丹的密报。
  萧思温等重臣,在上京拥立睡王耶律璟的弟弟,太平王耶律罨撒葛为帝,尊号天赞皇帝,改年号为保宁。
  新帝耶律罨撒葛随之册萧思温长女伊勒兰为皇后。
  和历史上同样的套路,只是主角换了人。
  历史上,萧思温这契丹三朝重臣,拥立的是耶律璟的堂侄耶律贤。
  但现今,耶律贤刚刚十四五岁,显然羽翼未丰,还没如同历史上一样,聚集起一批拥戴他的文武大臣。
  是以,萧思温等,拥立的角色,变成了睡王之弟太平王。
  历史上,萧思温拥立耶律贤后,耶律贤便选了萧思温的三女儿萧绰为贵妃,月余时间后,便册为皇后。
  萧绰,也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萧太后萧燕燕。
  而现今,萧绰也就刚刚十岁左右,耶律罨撒葛这个辽国新帝,则册了萧思温长女伊勒兰为皇后。
  说起来,萧绰三姐妹,也就这长姐伊勒兰不太有传奇性。
  萧绰的二姐和罕,又叫胡辇,也是极为厉害的人物。
  历史上,和罕嫁的应该是这太平王,是萧绰为了巩固耶律贤皇位拉拢契丹王族而安排的联姻,但婚后没几年,太平王就病死,被追封皇太叔,和罕就成为了皇太妃。
  辽史上,记载了数次和罕的事迹。
  党项人入侵,萧绰令姐姐和罕太妃为西北乌古部总兵,同时率领乌古部和永兴宫的一部分兵力去西北平叛,而萧达凛为和罕太妃的副手。
  此战大捷,其后,和罕便一直镇守西北,并上奏疏,筑西北三城,置可敦城为镇州,这也是辽国在蒙古草原设西北路招讨司的开始。
  可敦城,或者说镇州,在后世乌兰巴托的西方两百余里,鄂尔浑河的上游。
  镇守西北十余年,远征西域,令诸部臣服,为辽国开地数千里。
  其后历史的记载比较模糊,和罕被诏回上京,几乎和大姐伊勒兰同时被囚禁,和罕被囚禁在怀州,伊勒兰被囚禁在幽州,罪名都是谋反,一年后,又先后被鸩杀。
  从萧绰同时囚禁大姐和二姐,将她们赐死后没两年,萧绰也病逝来看。
  显然是萧绰为身后事考虑,为儿孙考虑,这才清除了她认为的不安定因素。
  现今,历史的车轮已经改变方向,萧氏姐妹,用另一种不同的方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陆宁接到契丹密报感慨的同时,也同样在关注宋延渥一案。
  宋延渥已经被抄家打入大牢,陆宁更召见杨昭,面授机宜,不过,两人自都没提到文总院这个人,专办司里来说,文总院是因为北部边事,被派离了专办司。
  又过了几日,正当陆宁准备动身去辽州之时,李煜一家老小,到了汴京。
  数年不见,大周后为李煜诞下了一子一女,又有嫔妃,为其诞下两个儿子两个女儿。
  大周后诞下的长子李仲寓,已经五岁。
  是以在御花园的宁心楼,看着这一家老小磕头,还有襁褓中的幼儿,陆宁有些愣神,这李煜,还挺能添丁进口的。
  陆宁特意没在大殿上召见李煜,而是选了生活气息十足的宁心楼,又要贵妃和德妃相陪,就是想气氛融洽些。
  而且,小周后是喊过贵妃和德妃母亲的。
  自父亲病逝后,小周后一直跟着姐姐生活,她一袭碧纱罗裙,秀美的无与伦比,又文静的令人心疼。
  算算年纪,今年十三周岁,可也十四岁了。
  看着一堆人跪下磕头,陆宁忙道:“起来,快都起来吧。”又对小周后道:“香儿,好久不见,你可长大了,还有,你称呼我什么来着?”
  小周后和大周后、李煜一般,跪下磕头,称陆宁为“陛下”。


第三十二章 失礼
  “香儿”,是陆宁给小周后起的名字,那时小周后才六七岁大,喊出来没什么,可现今来说,青年男子喊豆蔻少女为“香儿”,意味便截然不同,很有点调戏的意思了,毕竟,这并不是小周后真正的小字,除了陆宁,也没人喊过,这六七年,也没人喊过她“香儿”。
  小周后小脸终于微微有些红,轻声道:“陛下,当年妾年少无知,行荒唐事,冒犯天颜,折交皇妃娘娘,现今知错了。”顿了下,“陛下,妾小字庆儿。”
  陆宁呆了呆,这,就感觉,一堵冷冰冰的墙突然出现在自己和她之间,现今,她不但觉得螟蛉是当年的儿戏,还颇多自责,甚至,“香儿”这名字都不希望自己叫了。
  很受打击。
  陆宁脸色垮下来人人都看得见。
  大周后立时有点急,但她毕竟女子身,只能连连对李煜使眼色。
  而且,因为陆宁脸色难看,大周后也便没敢起身。
  但跪伏在地,心中不免叹息,谁能想到,当年的东海公,自己初始视作顽劣之辈,其后虽有所倚重,但终究看做臣子之人,现今,却已经是九州共主,自己夫妻性命全在他手,他一个眼神,都令人心下畏惧,战兢兢怕极。
  江南李氏,尤其是李重进、李弘翼及从嘉叔侄三人,稍一不慎,便可能暴毙。
  因为天下已定,对曾经割据之地的皇族,想来他已经不用再留手。
  说起来,他对自己一家也算格外宽厚了,李从嘉闯出这等大祸,给了人家想找借口都怕找不到的口实,他却仅仅将从嘉降爵,显然还在念昔日之情,但这等情分,终有完结之时,只希望从嘉以后,莫再胡闹了。
  从嘉有时喝多了胡言乱语,怪罪他自己,说什么是他向父亲提议的设靖海军,使得后来东海公借了靖海军三千军卒起家,七年后,灭亡了江南李氏之地。
  但实则,又跟他有什么关系?他向先主的奏请根本便没得准不是?东海公去泉漳是李弘翼想借刀杀人,尔后东海公平了泉漳,得先主赏识领靖海军,其后李氏内乱,从而失国,甚至都怨不得东海公,现今怕还是好的,若是中原君主换了旁人,李氏一族,难保不被屠戮殆尽。
  何况东海公这等人物,又哪里是谁举荐谁打压便能怎样的?一路来,看江北齐地变化,闻贩夫走卒迁客骚人之声,这东海公,简直就是治国奇才,赫赫武功,倒好似成了细枝末节。
  著名大家欧阳炯去年年底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名篇《江城子圣皇颂》传遍大江南北御河东西。
  通常来说,历代文豪,很少有直接称颂吹捧当朝皇帝的诗词,用侧面吹捧倒还好,词牌直接定名,可就太罕见了,因为文人都讲究傲骨,太过肉麻好似向权贵折腰一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