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的帝国无双-第4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至于卫道士团要进入的蒲甘和掸人国,就是后世的缅甸和泰国。
  掸人其实本来在现今大理国的南部,南诏时期其和南诏爆发战争,战败后不得不南迁,后来形成中原记载的暹罗国,也就是泰国的起源,掸人就是泰国泰族的先祖。
  陆宁的话,说得是中原官话,尔后朱丹臣用本地语翻译了一通。
  不过,镇南王早有公告,一年之后,羊苴咩城及东西两道和各州府官署,只用官话沟通,各部头人,需会说官话,如此方能诸部平和,沟通有序,少许多纷争。
  段氏时也是大力推动中原化,陆宁此举,一脉相承,只是更有针对性,倒没人有异议。
  “大家随意议议吧。”陆宁话音落,朱丹臣翻译完,殿内立时轰一声,变成了菜市口。
  寇湘和温仲舒对望一眼,脸上不动声色,心下自嗤之以鼻,瞧不起这些没有规矩的土蛮。
  段子标段王叔叹气拂须,心里很是佩服,中原人就是中原人,明明是去侵掠土地,都能说得如此清新脱俗,什么“教化愚昧,救济贫苦”云云。
  而在这一片吵吵嚷嚷中,云南诸部进入西南“解民倒悬”事渐渐议定。
  ……
  银安殿侧殿,陆宁脸色凝重,现今诸部正集结人马,自己也刚好想去蒲甘、掸人地、阿拉干等地走一走,却不想,自己还是将边地之事想的简单了。
  刚刚得到消息,最西南的乞蓝部,不等自己号令就率先起兵,自是想先去拔个头筹多占些土地,却不想,在一个叫若开的地方被阿拉干部落伏击,损失惨重,乞蓝部头人中了毒箭,被抢回来不久,便毒发身亡。
  阿拉干,从后世来说,可能就是缅甸的若开族,一直处于割据独立状态,并不服从缅甸政府的政令。
  而阿拉干西,便是孟加拉人建立的波罗王国,一些阿拉干大部,可能向孟加拉人臣服纳贡。
  现今波罗王朝虽然不是全盛时期,但领土基本也囊括后世孟加拉地,土地面积和大理国差不多,且处于毗邻孟加拉湾的三角洲平原上,水塘之国,国力比大理国可能强盛许多。
  自己既然已经决定派遣卫道士团进入西南且令大理诸部向西南征伐,当然也就准备在这西南之地经营一番,教化西南,使得后世,不再为西南边患困扰。
  本来听到一个卖瓜的,将偷瓜的国王打死就能成为新国王,自己对现在西南诸国并不怎么重视,甚至觉得在其领土上花费时间有点浪费。
  但乞蓝部的惨败,就好像敲响了警钟,提醒自己,这片中原王朝从未涉及之地,到了明清版图扩张盛期,和其各部冲突,基本也未占过什么便宜,而且,一旦在西南发生边患,中原王朝往往劳民伤财,事倍功半,明甚至只是平贵州一个部落的叛乱,清则和缅甸爆发战争,却无不大量消耗国库积攒,战争胜利还是失败不说,实际上,先手就已经输了。
  琢磨着,陆宁再次看向了舆图及手上的东海百行对西南诸国诸部的描述,其实很多都是传闻,陆宁还是看得很详细、很认真。


第二十一章 正妃侧妃
  你不是吧?
  陆宁看着面前董白凤,很是无语。
  董白凤求见,却是同陆宁说,她准备成为天道教派的传道士,请求陆宁恩准。
  虽然听说这几天,董白凤每日都会召见一名女传道士,甚至同吃同住,却不想,她却是为此。
  大理皇室,帝王出家,以后也很普遍,但帝王尚在的话,皇后王妃落发为尼,那除非是犯了大错被逼迫。
  信奉帝龘的天道教派,几乎就是儒释道合一的产物,从宗教本质来说,供奉天帝为正神,又财神、门神、城隍、土地、山神、河神、灶神等等低等神袛所在多有的天道教派,和中原民众信仰没有任何冲突,普通民众,恭奉着天道教派的神祇,自己也没觉得是什么信徒,对生活没有任何影响。
  但尊帝龘为唯一正神,到了域外,很多一神教,那就必然会视为敌人。
  而为了保持传道士的神圣性,天道教派的传道士,同样是终生侍奉帝龘而不许婚嫁。
  也就是,董白凤要成为传道士的话,和削发为尼没什么区别。
  陆宁当然明白董白凤的意图,令自己安心的同时,她自己也少了许多负担。
  其实,细细思量,这个结局本也不错,只是,显得有些仓促。
  “我想一想吧,至少,现今不要对外宣称。”陆宁摆摆手。
  董白凤道:“是,还有,廉儿过几年懂事,自也会发大宏愿,入道修行,为世间传播万和之音。”
  陆宁揉揉鼻子,这董白凤,倒也没什么中原传宗接代的思想,她现今想的就是儿子怎样还能平安活下去,终究还是有些担心自己会对段素廉不利,哪怕自己送她们去了中原,又难保不会有一天反悔,想除掉后患。
  是以,早早为其子想了一个肯定能平安一生的归宿。
  “到时候看吧。”陆宁端起茶杯,也懒得多说。
  ……
  银安殿,段语嫣、高灵儿和杨婉清都被喊了来。
  虽然三名侧妃入府已经多日,但除了当日在成纪镇见过杨婉清外,陆宁还是第一次,见她们三人,对三人来说,也都是第一次得到镇南王召见。
  三名少女,都穿得汴京赐来的凤冠霞帔。
  按照大齐命妇规制,亲王王妃及三名侧妃,都为命妇,王妃正一品,侧妃为命妇最低的从五品,和乡君同等,可见正妻和最得宠的侧室,哪怕亲王之家,地位相差也极为悬殊。
  当然,对外界来说,侧妃同样贵不可言,和乡君诰命,还是很有些不同的。
  段语嫣极为文静清雅,黛眉间便有灵秀之意,肌肤胜雪,美眸清冽如水,一袭华贵深红霞帔,又令其有了几分人间的烟火气,而不是高不可攀的仙子。
  高灵儿娇小玲珑,白皙瓜子脸,笑起来两个酒窝,小姑娘极为活泼可爱。
  杨婉清陆宁见过,但面对自己,她神色冷淡,混不似那小酒馆中和弟弟谈笑时那般可亲,现今看起来,就是冰山一般的冷美人。
  “殿下,你这几日都在陪白凤姐姐吗?她好些了没有?”高灵儿很是单纯,见到陆宁,立时叽叽喳喳询问,显然,真的为被囚禁数月的董白凤担心。
  陆宁笑笑,“她没事了。”
  “啊,那太好了!”高灵儿好奇的打量着陆宁,又问道:“殿下,你长得好高,可比我快高两个头了!以前没听说你长如此高。”
  陆宁不由揉鼻子,显然,其父高仁温不会跟她说自己可能是李代桃僵的赝品之类的。
  而自己虽然容貌还略作修饰,但身高之类,早就不在乎,从不能总弯膝而行,也实在太累。
  又看杨婉清和段语嫣,她俩显然都和其父深谈过入宫之事,不似高灵儿懵懵懂懂,真以为就是联姻嫁人。
  咳嗽一声,陆宁道:“过几日,传道士们便会去西南教化土蛮,王妃遭遇大劫难,却转危为安,是以也发下宏愿大志,要多救助一些贫苦之民,行上天好生之意。”顿了下,“我担心她安全,也会随行,顺路去看看西南山山水水,你三个,勿念。”
  高灵儿睁大眼睛,“殿下,听说你一个人,杀了吐蕃数千匪徒?是真的吗?”水灵灵大眼睛里,满是崇拜之意。
  陆宁笑道:“夸大其词罢了,不过保护你白凤姐姐,应该无虞。”又道:“神火营和武毅营都会留在王城,虽然云南初定,但应该无碍,你三个在王宫,也不必担心。”
  高灵儿咬了咬嘴唇,说:“殿下,我也想去,以前我就到处游山玩水,可从没去过西南,现在在王宫里这几天,我都快憋死了!”说着,闷闷咬了咬手指。
  陆宁好笑,略一沉吟,道:“好,你也一起去。”
  “啊,谢谢殿下!”高灵儿欢呼起来,甚至手舞足蹈蹦跳了两下,随之觉得太过孟浪,才讪讪站定。
  高灵儿又看向默不作声的段语嫣和杨婉清,“两位姊姊,你们不想去吗?咱们一起去玩,多好玩啊?”
  陆宁笑笑,“好吧,一起,正好我驯服了一个十几头大小成员的象群,可以作为坐骑。”
  大象智商极高,显示力量和善意后,和其沟通,陆宁觉得比和诸毛沟通还简单。
  高灵儿一呆。
  大理国,虽然驯养大象,但多是用其皮具制造甲胄,并没有象兵,因为其效果并不怎么好,尤其是大象发情期的话,暴躁起来十个主人都能踩死了。
  大象用在战场,多是驱赶起来,甚至尾巴点上火之类,令其去冲撞敌人。
  便是将其用作驼载工具,现今也极为罕见。
  本也是,大象如果如牛马、骆驼那么容易驯服的话,后世家畜里,也早就有大象一类了。
  说起大象,陆宁轻轻叹口气,诸毛中,已经有老迈而死的了,耶律小白,虽然通灵了一般,但捕捉到时它就是盛年,鹰隼寿命又短,怕也活不了多久了,是以,就留在汴京过几年休闲日子,自己来西南,也没带上这个得力帮手。
  随之,见高灵儿又兴奋又有些害怕的样子,显然,是被骑大象做坐骑震撼到了,陆宁哑然失笑,低落的情绪也一扫而空。


第二十二章 救济贫困
  象群是以最年长的母象为首领,每天活动的时间,行动路线,觅食地点,栖息场所等均听该领头母象指挥,当然,现今来说,陆宁才是首领。
  陆宁收服的这个象群,共十一头大象,有成年公象一只,青年公象两只,都极为好斗,也和陆宁较量过,说起来,也把陆宁累得够呛,毕竟不能靠利器伤害它们,只能东躲西躲令它们筋疲力尽后再制服它们,且恩威并施,带了许多好吃的给它们,大象智商很高,陆宁连续去了十几个夜晚后,终于接纳了陆宁,大体明白了陆宁的意图。
  不过陆宁,最喜欢两头小象,记得前世梦里见过一头小象落单,被鬣狗活活吃掉的可怜影像,当时就恨不得能出现在现场,赶走那些鬣狗。
  生物链互相捕猎没什么,但多数食肉动物还是咬死猎物后再进食的,生吞活剥,对人类来说,还是看着太残忍太容易激发同情心了。
  大理象,当然属于亚洲象,总体上比非洲象要小,但这个象群的大象都极为强壮,公象更不似后世,象牙极长。
  而后世亚洲公象象牙甚至出现越来越小的趋势,从进化论来说,是因为象牙越好的个体,越容易被偷猎,所以遗传基因里,象牙比较短的公象基因容易得到遗传,而不是说,象群知道了人类偷猎,是以聪明到不长长象牙。
  ……
  陆宁和董王妃及三名侧妃,以及五名婢女护卫,当然乘骑的都是比较温和的母象,包括头象在内的五头母象,身上都各有一具竹辇,每个竹辇里坐两个人,陆宁和董白凤坐在头象竹辇里,这头头象,陆宁取名为“大耳”,其余依次为“二耳”、“三耳”等等。
  一路爬山涉水,在陆宁引导下,便是渡过湍急的丽水,象群也总能找到水浅处涉水而过,当然,所谓爬山,也是从各种山麓山谷通过而已。
  象群还有另一个好处,便是可以驼载许多用具,包括宿营帐篷,弩箭、火药包和弹药、传道士们的赈济品等等。
  而跟随象群而行的,还有几名传道士,二十名身材高大的火枪手(弓弩手)。
  他们便只能步行了,因为剩下的大象不是公象就是小象,自不能驮人,公象们倒是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