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的帝国无双-第4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陆宁笑笑,“那也不必,我还是很开明的,你本来物色的人选,明日便请来我见一见。”
李大叔苦笑,点头:“那好吧。”
……
“文园”是前后各一栋二层砖楼,后院为住宅,西厢为厨房,东厢杂物房或佣人房,当然,因为前面临街楼铺开了酒楼,后院西厢厨房改造成了夏日的浴室。
这一带是最早的市城原住民、移民的住宅区,是以,不似东海百行盖的一排排砖楼那样整齐,而是各种建筑风格都有,不过阁楼等等,都用于店铺,如暴发户文大官人这般,将后宅也改造成二层住宅的极为罕见,一来砖楼毕竟费钱;二来传统来说,还是睡在地面接地气对身体好,悬空而寑,那属于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险境了。
而文园位于街角,不存在后宅起楼影响左邻右舍采光问题,不然,后宅也很难依陆宁本意改造。
寑楼砖木结构,一楼,是一明两暗三间,而整个二楼,木质结构为主,整个二楼便是里外两间,外间很小,内间宽敞明亮,装潢布局,陆宁都很满意。
精美的窗棂用素纱绣幕罩着,绣幕下端悬以花穗。一张黑漆镂金大床,悬以绣锦围帐,床上卧絮淡蓝色为主,很是清雅。
卧室正中,安放一张洁净小几,胆瓶内陆宁本来想插花,但入乡随俗,不得不放了鸡毛掸子,但红彤彤羽毛,倒也有装饰的意味。
床前有镂花雪纱屏风,屏风之前,有两个绣垫软墩。
南靠窗处,长长软椅和茶几,乃至纸牌,却是新生活用品了,另一侧靠窗处,软榻和书架,便是书房的功能了。
陆宁上得二楼来,秦氏刚刚燃起宁神的沉香。
“看来,还得雇个女佣。”陆宁扫着略有些空旷的房间,又琢磨着道:“还得找两个护院,大石头算一个吧。”突然觉得,这才是平凡人真正的生活,如此的话,说不定以后自己还会多喜欢来文园几次。
秦氏想说不用雇女佣,自己手脚勤快,可以做好院内院外事,可又不敢出言,那可不是抗旨么?
陆宁后面的话,她听不清在说什么,便又有些骇怕。
陆宁想了想道:“你以前的贴身婢女,现今在哪里?可赦免来此将功赎罪。”
秦氏一呆,随之就有些气苦,眼泪止不住落下,“她,她可是告发有功……”说到这里,娇躯微微一颤,想起了面前是什么人,如何能抱怨小翠之过?
慌乱之下,又忙匍匐在地,螓首触地,颤声道:“奴婢,奴婢万死!小翠明事理,本就该告发罪奴等的不法!”
陆宁却是有些好笑,还有这等事?这秦氏,被身边人背叛,也够倒霉的。
其实现今来说,除了十恶大罪,直系亲属、忠仆等等知道亲人和主人罪责而不向官府揭发,是免罪的,这不是什么是非不分的问题,所谓亲亲相隐,符合人性,符合中原传统价值观,到了后世,本来这也是没有明文规定但不会追究责任的潜规则,但陆宁被雷劈前,社会风气渐渐有种法律高于一切的转变,亲属违法,不告发便是包庇罪等等刑案判例也有出现,但反而经济犯罪的获益亲属没包庇罪一说,也算是拐向的南辕北撤了。
“你在此等等吧,我去办点事。”陆宁转身下楼,有了女佣护院等等,也就多了些缓冲,不似两人相处这般令秦氏一直受酷刑一般,自己看着也别扭。
第一百一十四章 故旧(下)
傍晚时分陆宁回转,身边多了一男一女。
男的便是石大郎,外号大石头,又有花名石敢当,是一个全身刺青的彪悍小伙,当然,现今冬日,看不到他身上刺青。
要说将石大郎捞出来,却不想是一桩极为困难的事情,便是祐姬都说,陛下不亲自给内府传谕令的话,便是内府也没有官吏愿意趟这个浑水。
陆宁最后没办法,直接传密谕给大理寺卿杨昭,这才提出了人来。
三年前,杨昭由大理寺少卿迁升大理寺卿,由此入阁成为内阁通政之一员。
大理寺卿,第一要务便是要对自己忠心耿耿。
杨昭虽然偶尔还是那娘娘腔作派,但现今满朝文武,再没人敢轻视他。
给大皇帝办差,杨昭也仍然如同过去一般识趣,石大郎秘密被赦,官方记载原因为服过兵役立有军功,现今更委派行秘密军机之事,杨昭亲自做的证明,反正日后万一被翻旧账,是大皇帝兜底,且这石大郎过去就和大皇帝有旧,现今又去做大皇帝护院,当然是大大的军功。
其提调赦免的文书卷宗也被杨昭亲自封存,亲信秘密行事,下层官员根本就不知晓,且石大郎不过底层青皮之一,也没什么人特殊关注他。
而对石大郎来说,自不知晓自己能被保出来如此大费周折,但他也多少知道,能将自己从已经在郊外集结准备南下的集中营中捞出来,文大官人,看来还真是如同他吹嘘的一般,认识不少达官贵人。
石大郎以前没和文大官人见过面,但这位文大官人作派,早就听过传闻。
而且救命之恩,要跟在文大官人身边做护院,石大郎自然心甘情愿。
除了石大郎外,跟着陆宁来到文园的还有陆宁新雇佣的女佣。
交代石大郎住在东厢,明日还会雇佣一名护院来,东厢就是两人住所。
随后,陆宁领着女佣回正房上楼。
走在咯吱吱木头楼梯上,陆宁就笑着说:“看我带谁回来了。”
二楼寝室中,秦氏刚刚摆了木桶,准备下楼烧水,听声音忙迎到外间,却见这高大恐怖令人根本不敢打量的至尊身畔,一团红影盈盈拜倒:“少奶奶,柳奴奴给少奶奶请安!”
女佣被人教授规矩,此处是“文大官人”的外室所在,而对其外室,要尊称为“少奶奶”。
只是,正满脸甜笑的女佣抬头,立时怔住。
秦氏看到“女佣”容颜,也猛地呆住,却见这红布衣裤的女佣,正是她的嫂子,丈夫长兄李从倖之妻,曾经府中颐指气使的花阳县君柳夫人。
秦氏以为自己看错了人,甚至揉了揉眼睛,但没错,虽然这位长嫂穿得布衣,满头珠翠也已经不见换了荆钗,但眉目风流俏脸含媚,小红布紧身衣裤,更勾勒出体态妖娆,红裤下那双荷花绣花鞋包裹玉足,小小的周正堪怜,不是她长嫂又是哪个?
她这长嫂柳夫人,因为其夫本来该当承袭父亲爵位,是以她也曾被授花阳县君。
但柳夫人出身不好,性子尖酸刻薄,靠着年轻貌美甚得李从倖宠爱,夫人死后,柳夫人被扶正。
夫家遭难前,秦氏没少被这嫂子明里暗里的欺负,甚至在被抄家的当日,秦氏还被柳夫人挖苦了一番。
怎么也没想到,今日会有此一见,秦氏回过神来,忙走上两步,搀扶柳夫人起身,“嫂嫂不要多礼!”此时见到亲人,心内却是说不出的高兴,昔日的不愉快,在历经磨难后,思及却全是温暖之意。
柳奴奴懵懵的起身。
李府被抄没后,她可是遭了大罪,尤其是,也不知道被哪个多嘴的奴才告发,她夫妇玩闹间,其夫曾经称呼她“贵妃”,本来只是夫妻忘情调笑话语,但现今却成了大罪,她更被内府如狼似虎的女差官狠狠打了板子,这条命差点没了,现今刚刚养好伤,本听说是要被送去织场做女工,想到未来一片昏暗只能日复一日的做劳工,她甚至自尽的心都有了。
可今日,曾经狠狠打她板子的女差官找到她,说她运气不错,有位贵人的外室需要一名大户人家熏陶过的婢女,要她到了外间好生伺候那位贵人的外室,若再被退回来,就不是打板子那般简单了。
虽然女差官没说贵人是谁,而且听她言语,这女差官好像也根本不知道贵人的身份,也是上官吩咐下来而已。
但想也知道,能从内府提走女奴的,不是皇亲也是国戚了。
只是,柳奴奴怎么也没想到,会遇到自己以前很嫉妒其美色和端庄举止的弟妹秦氏。
是了,这位主家,果然大有来头。
柳奴奴很快就理清了其间诀窍,随之反应过来,忙轻轻挣开秦氏的搀扶,轻声道:“小奶奶莫如此说,奴不敢当。”
其实,从她懵懂间到秦氏搀起她再到现在,也不过是一瞬间的事。
陆宁这时道:“好了,春兰,你去前院,找小癞痢烧热水来,再叫厨房做些吃的。”
听到她名字后,陆宁感觉称呼起来怪怪的,就给其起了极为通俗的一个丫鬟名。
“是,爷,奴这就去认识下前院的人,石护院,我已经见过了。”柳奴奴微微屈膝。
陆宁满意的点点头,大户人家出身是不一样,很是聪颖,举一反三,根本不必自己将话说透。
“爷,少奶奶,奴婢告退。”柳奴奴又屈膝,扭着小红袄紧裹的纤腰和小红裤包裹的翘臋,摇曳下楼。
“啊,我忘了一事。”陆宁起身,“我这便回宫,不知道哪日才回来,那李大郎推荐的掌柜,你明日见见,放心用就是,摆酒席给亲近的几名街坊相识,就要改天了。”说着话便打开了茶几上一个小木匣,里面厚厚一摞通宝钞,都是最高面值的,也就是百贯(百银元),满满一木匣,怕也有上千张。
“以后你保管这个,经营文园的资本和此间的度支,哪一天赔光了,文园就结束。”
秦氏晕晕的,只是低声的一直答应着,心里琢磨,倒是听说过,历朝都有一些奇葩帝王,不知道民间是什么样子,渴望民间生活,要宫女太监扮商人扮市集的有之,偷偷溜出内宫的帝王更是所在不少,而本朝圣主,却是在外间扮作民间身份,这却真是想不到,原本听闻这位圣主文韬武略,真是文武圣人降世一般,天下读书人都在学他的学问,天下勇士集合起来,也挡不住他轻轻一击。
但是,他在这尘世间,应该很寂寞吧,是以,才有这种令人完全意想不到的出格举动。
想着,秦氏心里突然就有些难过,为这位震动天下五湖四海生灵都匍匐在他威势下的人物难受,好像,他也挺可怜的。
第一百一十五章 简单粗暴
汴京内城,幽静的小院,皎洁月光下,凉亭石凳,不远处,还有积雪灿灿生光,平添了几分清冷。
陆宁对面,坐着一名两鬓斑白满脸风霜的汉子,他默默的喝酒,眸中偶尔闪过精光,显然,三年多的幽禁生活,却并没有消磨掉他的锐气。
“眼看又是一年,明岁上辛日祈谷,希望你能和文武群臣一起,随我上告帝龘,祈新岁五谷丰登。”陆宁顿了顿,“在此之前,你给你兄长写一封信,告诉他,若他携部归顺,我当宽恕之。”
汉子冷笑:“便如李景遂、耶律贤么?”
陆宁目光立时一冷。
汉子凛然不惧,仰首道:“你杀了我吧!”
这看起来饱经风霜的汉子,正是赵光义。
三年前,在大理,陆宁将其俘获,送到汴京软禁,三年多的幽居生活,他并没有多大变化,除了本来黝黑的面皮,现今又白净起来。
现今赵光义,真的叫赵光义了。
吐蕃诸部混战,大齐虽然趁机西进,更迫使许多邻近部落臣服。
但赵匡胤也趁此机会,在错那城登基为帝,改错那城为西昌府,国号为“秦”。
不知道以后的历史,是记载其为“西秦”呢,还是记载为“赵秦”。
消息传到汴京,陆宁也便命人知会了赵光义,这赵光义,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