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的帝国无双-第4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消息传到汴京,陆宁也便命人知会了赵光义,这赵光义,或者说赵匡义,便宣布自己更名,自己给自己取名,还真是叫赵光义。
赵匡胤的国都错那城,距离逻些城,也就是后世的拉萨并不远。
距离并不远的错那、逻些、匹播三城,算是吐蕃的核心区,也是吐蕃部落最密集的地区,如果赵匡胤肯降,大齐便又可以动用最少的资源,而将触角和影响力,渗入吐蕃根本之地。
当然,陆宁来见赵光义,也并没有报什么希望,便是赵光义肯写信,赵匡胤也不会乖乖就范。
但赵光义如此桀骜,陆宁心中,不免动了杀机。
后世网络,对面前这汉子评价并不高,还给取了“高粱河车神”的雅号,讽刺其御驾亲征和契丹交战失利,高粱河大败,他脱离大队坐着驴车一路狂奔逃命。
吹捧赵匡胤的,更认为如果不是赵光义谋害了兄长,赵匡胤定然能夺下幽云十六州,也就没有后面的弱宋。
但其实,很多说法,也不过是民族情绪的宣泄。
毕竟赵匡胤取北汉也未见成功,反而是赵光义灭亡了北汉。
赵光义一直跟随赵匡胤南征北战,作为统帅,未必就不及赵匡胤,但其登基后,对领军武将更为不信任也是事实,甚至发明了阵图,不管瞬息万变的前线战况如何,所派军马,都要按照他的战略部署抵达指定地点布阵。
但不管怎么说,眼前这汉子,现今却绝不是后世嘲笑的什么鸵鸟性格了。
也正是如此,凝视着他,陆宁心内渐渐动了杀机。
留下来,也不过是给吐蕃的赵秦将士们做样板而已,但看来也没什么效果,而且,还可能给将来留下什么隐患。
赵光义好似知道面前对手在想什么,微微一笑,端起酒杯起身,仰首望着明月,淡淡道:“我兄长年纪大了,独木难支,所谓称帝,也不过强弩之末,你便将我的首级送去西昌府,也少动许多刀兵。”
陆宁笑笑,起身向外走,突然觉得,还是留着他的好,真将他首级送去西昌府,赵匡胤大受刺激,如果不萎靡不振,便多半会疯狂,如果其屡屡骚扰西南臣服大齐的吐蕃各部,也会是一桩麻烦事。
又想,西昌府,这名字不错,将来有朝一日,大齐军马进入逻些城时,便以西昌府为名。
后世川蜀的西昌,现今叫建昌,到清代,才改名为西昌。
大齐疆域,建昌改西昌未免显得眼界小了,将来把逻些城更名西昌,倒是恰如其分。
……
崇德殿偏殿,陆宁靠在软榻上慢慢品茶,塌下软墩,规规矩矩坐着一名紫袍官员,国字脸,浓眉大眼,看起来就一团正气,有时候,相由心生这个典故,也不能说太唯心。
毕士安,大理寺三少卿之一。
大理寺权责愈重,设三名少卿,其中首席少卿为正三品官员,虽然不入阁,但可参与朝会及内阁通政堂会,也是制衡大理寺主官免得其独大的官位。
毕士安,是从三品少卿,但他还不到四十岁,可说前途无量了。
历史上来说,毕士安是宋初名相,和寇准力主宋真宗御驾亲征,使得宋军士气大振,击退萧太后亲征,由此诞生了澶渊之盟,其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都有,功过难评,但至少,如果不是毕士安和寇准,当时北宋和契丹签订和约的机会都不会有。
陆宁昨天离开幽禁赵光义的院落后,去打了一夜铁,刚刚才回宫沐浴更衣,便闻听毕士安求见圣驾。
能参与庙会的官员,陆宁也给予了可入宫觐见的权力,当然,自己在不在,见不见,又是另一回事。
不是朝会之日,看他这大清早的来惊动自己,想也知道有急事,陆宁又知道他老成持重,自己又恰好在宫中,便召他来了崇德殿。
却怎么也不想,这毕士安,是来奏报集中营群犯中,一名犯人,昨天下午被人提走,他恰好昨夜巡院,抽丝剥茧,才发现是杨公授意,且伪造该犯为退役军卒立有军功,而该犯,明明就是西市的青皮。
担心杨公知晓此事后毁灭证据,更担心昨夜几名下属不经意跟自己吐露真相但会在杨公压力下改口,是以毕士安才凌晨便进宫,奏报杨昭不法,尤其是,此是圣天子钦点的大案,他敢如此胡为,罪不可恕。
陆宁知道,其实很多大臣看不起杨昭。
在他们眼中,杨昭应该就是大白脸奸臣,并没什么太大才具,仅仅是因为和自己相识早且会拍马屁而已。
而且杨昭查案,有时候下手有些狠,官场上利益纠葛很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网,由此,杨昭得罪的人也不少。
其实他一个,御史台一个,主官本就是群臣厌恶的位置,如果他们不招人嫉恨,那反而是很大问题了。
毕士安如此急着来告状,背后未必不是和人商议过,甚至,代表某个派系,试探性的来攻击杨昭,他有些直,成了枪手。
不过,一夜时间,就能将石大郎一事查得大体清楚明白,不得不说,这家伙,是真有才。
陆宁一直也挺喜欢他的。
但今天,却是给自己出了个难题。
“圣上,背疽之毒虽痛,若不清创,其害可至五腑,可致命啊!圣上!”见陆宁陷入沉思,毕士安撩袍跪倒,磕头疾呼。
陆宁立时蹙眉,自己治下,清流终于还是和后世殊途同归,要开始大义凛然的喊口号了吗?
“我交给他的差事!”陆宁站起身。
正磕头的毕士安,身子猛地一僵,头再磕不下去。
“一夜巡衙,便急不可耐的来我面前状告上官,你们现今,就是这样办差的?我当初殷殷话语,你可还在耳畔?我令你们,可随时来见我,就是为了现今么?”陆宁语气越来越是严厉,“南域一行,我九死一生,为大齐开创不世基业,刚刚回京休息几日,就要看你们耍猴戏吗?!”
毕士安便觉脑袋嗡嗡的,只知道连连磕头,额头鲜血直流都不自知。
看着他,陆宁终于轻轻叹口气,“便是你的上官真贪赃枉法,只要做过的事,难道缓几日,慎重一些,他便可只手遮天?你昨夜去过哪里,做过什么,只要我想知道,便是你小解几次,我也清清楚楚,你信不信?”
圣天子嘴里粗鄙之言,但此情此景,却令毕士安更是冷汗浸湿全身。
“昨夜和你议过之人,你回去转告他们,都自己致仕吧,若不然,我下次亲征,便都带上他们做阵前肉盾!”
有些话,陆宁没说出口,倒不是不许你们搞什么派系斗争,更不是因为你们告杨昭,而是因为你们还真是不知道外间天地,不知道我是什么人,太平日子久了,高位久了,真以为你们报团,有几斤几两,还跑来试探我、琢磨起我、利用起我来了?
老子一生气,将你们全砍得七零八落。
毕士安已经吓得话再不敢说一声,只是一个劲儿在那里抖。
陆宁已经起身向外走。
知道自己简单粗暴,历朝历代,也没有君主会如此行事,哪怕屠戮功臣,也要师出有名。
明日,必然是大齐官场的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地震,便是首辅魏仁浦参与其中,也马上滚蛋就行了。
但自己不太过问朝事,令他们各司其职,永宁垂帘听政的时候反而更多,他们揣测永宁心思,进行各种权力争斗,时间长了,一些重臣,还真忘了,这大齐江山是怎么来的。
明天就是告诉他们,庙堂上所有人,都没什么特殊的,随时都可以有人替代。
便是一口气将他们杀个精光,也不过是乱上一段时间,自己带着亲军、禁军,不用去哪里打游击,直接便可以另塑朝堂。
自己一直以来,探索和打造的是在这个世界高效而先进的制度,反而重臣庸碌或者能干一些,仅仅是次要问题,这些事,他们不会懂就是了。
第一百一十六章 醉翁之意
翰林院掌院大学士刘温叟、户部尚书韩佲、吏部侍郎田伯佂一起致仕,京城立时震动。
尤其是翰林院掌院刘温叟,是现今内阁重臣中资历最老者,在赵普宰执时期便成为了内阁位置最显赫的七巨擎之一。
刘温叟本人,更是前唐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刘政会之后,他更是后唐时的进士,历经五朝变幻的常青树,以清廉闻名于世。
而翰林院,作为班外官员预科及天下官员晋升时进习之所,现今更和吏部一起考核高级官员的执政得失,不知道多少官员见到刘温叟要规规矩矩喊一声“老师”,其突然告老,更听闻是因为圣天子不喜,京城官场,立时风声鹤唳。
同日的朝会上,圣天子钦点了寇湘为翰林院新的掌院大学士,官原为户部尚书。
由此,好似预示着,那些历经多朝声望显赫的老臣们荣光不在,他们的舞台渐渐落幕。
京城那些不知所措的低级官员,也很快发现,本来以为的惊涛骇浪根本没有到来,就好像,在这庞大的国家机器运转中,便是刘院公、韩部堂这种人物,也是那么的微不足道,齐齐离去或贬谪,根本激不起一丝浪花。
……
李记油坊里光线昏暗,老大、老二和两名雇工,或推磨或蒸料,虽然是冬日,油坊内却热气腾腾,小伙子们都光着膀子。
近年来,随着黄豆油、棉籽油等等兴起,汴京寻常人家每日见到油腥已经成为常态,倒是麻油,渐渐成为富裕家庭的专享,寻常人家一小罐麻油,可能能用几年。
李记油坊,去年也开始冷榨原料比较便宜的黄豆油和棉籽油。
陆宁虽然知道汴京并不代表全天下,但见到这些显而易见的变化自然高兴。
今日来李记油坊,陆宁是来道谢的。
刚刚回文园见到李大叔推荐的钱掌柜,聊了几句,很是满意,便带着石大郎,买了四色点心沽了二斤米酒,特来道谢。
见到陆宁,李大叔高兴极了,穿起汗衫,领陆宁回内宅,无论如何要留陆宁喝二两。
陆宁也不推就,就在李大叔家暖和和的东厢房,摆了酒桌,李婶炒了几个小菜,更去外间买了些熟食,一斤卤肉,半个猪耳,几两猪肝。
李大叔家虽是小康之家,这桌菜肴也算丰盛了。
陆宁却是有些奇怪,这李大婶,以前对自己可没这么热情,甚至满脸堆笑,还殷勤的给自己和李大叔烫酒。
然后也不在旁讨嫌,笑呵呵的,“大官人,你和他吃,有什么需要喊一声,我能听到。”
几口酒下肚,又见老伴挑门帘离去,李大叔嘿嘿一笑,“贤侄啊,现在街坊里,可都知道你厉害的紧呢,前几日,翠花阁的老孟,还来拜访你呢,以前,他哪里理咱们这些街坊?”
翠花阁是卖胭脂水粉的,自从内城里有一家大户人家开始用翠花阁出品后,那孟掌柜眼睛就长到了头顶,再看不起住在市城的街坊。
汴京人,民间来说,也存在鄙视链,能住内城的自然最尊贵,外城其次,然后才是外围市城,接下来便是郊区,最后是京兆府所辖的四方县域。
当然,京兆府各县,出了京兆府,自然还自觉是人上之人。
此时陆宁听李大叔言语,便知道,定然是因为自己捞出了石大郎了。
李大叔、孟掌柜等知道石大郎这个事情的小圈子,自然不懂此事之难,但能从官狱中捞人,哪怕是隔三岔五就会进去的青皮,本身也代表着不小的能量了。
看向蹲在墙根的石大郎,陆宁笑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