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的帝国无双-第5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今,陆宁就在村东头,看着一名被弩箭射死躺在血泊中的哨兵,脸沉如水。
  谢丽孜匆匆而来,低声禀道:“阿爹,被俘的那两名贼子招认,他是古扎拉部人,因为昨日他的少主人被人割耳,打听到凶手是本部马穆鲁克,是以遣人来报复。”
  半个时辰前,一队骑手突袭,杀死哨兵,冲入村中抓了几名妇女儿童,还放火点燃了几个草屋,但应该想不到,此间的马穆鲁克战力很强悍,很快冲出迎战,将这队本想快速撤走的骑手包围,抓了两个俘虏,其余十几名骑手全部被杀。
  听谢丽孜奏报,陆宁脸色更沉,又是这古扎拉部,又是巴赛木。
  这巴赛木明显以为和张去华有了私交,有些老糊涂,玩起了站队游戏,想来伽色尼苏丹国统治此处时派遣的总督及官员,他们这些本地巴依各种站队站习惯了。
  是以,自己明明相邀,他偏偏就不给自己面子,自己开衙之日就没来。
  当然,敢派人来袭击自己的马穆鲁克营地,巴赛木肯定不知情,也不会如此糊涂,定是那被努嘉哈割了耳朵的败家子指使的,那种纨绔子弟,也不觉得这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哪怕被人知晓,对他家族,很是器重的齐人当不会因为些奴隶触怒他们,大不了,赔些钱而已。
  其实开衙之日,聚餐散时,一名巴依就单独楼下来,向自己告发巴赛木的古扎拉诸部,明明有两三万人口,却仅仅上报八千口。
  还说,古尔山区诸部就为此,觉得额定他们一万三千人很是不公,曾经派人来寻他请他帮忙对其各个聚落减额。
  这告密状的巴依,自然是和巴赛木一直不睦。
  其实自己本来还想呢,和负责核定税赋的转运使张齐贤见一面,聊聊此事,却不想,出了这么一桩事。
  想了想,陆宁道:“传我令,烈炎营一都,去漠南城中,先将巴赛木府邸给我围了。再选几个连队,和其余烈炎卒,随我去古扎拉,我倒要看看,他们到底多少人口,嗯,送我帖子去给张转运,请他和我同去。”
  旁边渐渐围过来的马穆鲁克连队长们,本来有人垂头丧气,隐隐有不平之意,听陆宁言语,立时都欢呼起来。


第三十二章 核查
  马嘶人惊叫,马穆鲁克骑兵,纵跳进出各个茅屋,令茅屋中包括妇孺,全部去村口集结。
  这里是陆宁搜捕的古扎拉第六个村落了。
  古扎拉一带,并没有明显的主聚落,大小聚落人口相差不多,几千平方公里的绿洲和草原中,共有三十多个聚落。
  陆宁最终烈炎营还是留下了一个火枪都、一个掷弹都守家,带来古扎拉的,同样是一个火枪都一个掷弹都,加五个马穆鲁克骑兵连队。
  在陆宁身侧,张齐贤一脸苦笑,不远处,有他乘坐的骆驼,但他可不敢独个乘骑,陆宁专门派了一名马穆鲁克奴妇和他同乘操控骆驼。
  张齐贤接到陆宁帖子本来是出城阻止陆宁的,却被陆宁强行带上,最后争取到的,是留了封信给张经略,陆宁派了仆从送去书信的同时,便领着军马南行。
  昨天在路途上,陆宁还接到张去华遣派快马加鞭追来的信使,信里要陆宁率军回转,陆宁也没理会他。
  现今张齐贤心里更是滋味复杂,要说,他巴不得将这古扎拉诸部的人口清查的明明白白,这也是他的一块心病,将古扎拉诸部人口额定八千,实在令他觉得向旁的部落征税都有些没底气,但张经略从全局出发,说由他来用一种缓和的办法令古扎拉部心甘情愿报上正确的人口黄册,还说,因为阿布德被任命为经略副使,原本在此地威望比阿布德高出不是一筹的巴赛木本就心情不畅,没必要激化矛盾。
  还说,这本身也是巴赛木给阿布德出的难题,阿布德这经略副使,不就是要寻本地威望高的,可以引领本地乡绅真正接受大齐的统治?
  何况,现今仅仅是初步额定阶段,对西域诸地收人头税,每年秋季开收,漠南之地来说,第一次赋税的时间还没到,也不必着急。
  张齐贤觉得经略说得也很有道理,是以,只能暂时观望,却不想,遇到文廉访这等急性子,那巴赛木家的不知道第几个儿子,如此纨绔,竟然袭击其马穆鲁克的营地,还杀伤人命,如此,激怒了这位文廉访。
  “宪台,如此,激起民变的话,怕是不妥。”张齐贤苦笑着说。
  历史上御史台曾经改称宪台,大齐来说,有时候道、府的监察御史、监察使会被尊称为宪台,而陆宁这个廉访使,本就是中原核心区域监察使的一种变形。
  陆宁微微颔首,道:“漕司所言不错,但这漠南,现今本也不能看成齐土,部族刁民,不可一味怀柔,该弹压弹压,该驱逐驱逐,那有什么可说的?”
  张齐贤苦笑,心说这位年轻宪台果然是军旅出身,但话说回来,漠南好像还真是少一位这样雷霆霹雳的人物,不然,本地看起来治下稳定一团和气,实则暗潮涌动,各种纠葛夹杂不清。
  “好了,下一个村落!”陆宁见清点人数的谢丽孜姐妹发出信号,兴致勃勃的挥手。
  绿军装突厥女兵快步来到张齐贤面前蹲下身子,准备背他上骆驼。
  张齐贤咳嗽两声,颤悠悠趴了上去。
  马穆鲁克骑兵,不管那男女,出征时军服外都披挂轻甲,不过,侍奉张齐贤的这名女兵自然去了轻甲,老先生对男女事本来不太上心了,对家中马穆鲁克美婢都没什么兴趣,可这些异域马穆鲁克女兵,穿着那绿色衣裤军装,实在有种别样味道,显得活力十足气质飒爽,不似他府中婢女们死气沉沉,趴在对方弹力十足的身子上,老先生难得有了冲动,也有些尴尬,可是,又隐隐约约有些期待每次的上驼下驼。
  ……
  回到漠南城,是五天后,在城外,张经略的仆从一直等着陆宁呢。
  张去华也确实气坏了,在经略府大门前,面沉如水的看着匆匆而来的陆宁,冷声道:“文廉访,前日接到急报,万昌城总督府已经开府,我也将弹劾你的折子送去了万昌城。”
  这几日,这廉访使跑去清查古扎拉诸部人数也就罢了,派出的火枪都,将巴赛木府邸前后门都把守,等于将巴赛木全族软禁了起来。
  他下令命这些火枪手离开,却根本指挥不动。
  召来呼延丕显,呼延丕显更说不能因为异族权贵,令禁军解除那些火枪手的武装,此事,还是等文廉访回转再说。
  恰好西域第二个总督府终于开府,从此漠南城,在万昌总督府治下,而不再是万里之遥的七河总督治下,张去华怒极下,便写了弹劾这文廉访的折子送去了万昌府。
  见张去华盛怒模样,陆宁微微颔首,“此事我是有些急躁,但古扎拉各部,三十九个聚落,查实共两万三千余口,却额报区区八千数,当严惩,若不然,我大齐还如何取信那些殷实之部?威信又何在?”
  张去华冷哼一声,“古扎拉人,自当严惩,但你这几日,恣意妄为,坏了多少律例?这官司,便是打到汴京,我也不惧!”
  陆宁笑笑:“若受惩戒,我自无怨言。”其实自己都把自己惩戒想好了,降品一阶且罚俸三年,但用人之际,暂时留任观后效,实在是在此地还有很多事情要办,比如扶持谢丽孜姐妹之兄长的仆从国,争取尽快令这一带到波斯东南的局势稳定下来,如果不是如此的话,也就自己把自己贬谪走就是了。
  张去华冷哼一声,转身回府,都没丝毫邀陆宁进府的意思。
  陆宁随之回身上马,说道:“去巴赛木府邸,抄他的家!”既然已经如此,巴赛木家族,在漠南,也就走向了穷途末路。
  其实漠南城中这些巴依,如果用后世的价值观,哪一个不是恶贯满盈?死几次都一点也不冤。
  当然,自己这大齐皇帝同样如是,只是成王败寇罢了。


第三十三章 思想改造
  新安集文记茶楼耸立在巴扎的中心,二层中原风格木楼,雕梁画柱,很是精美。
  顾名思义,这也是陆宁投资兴建的,按照七河律,中原官员不得在西域管辖地经商,但和中原不同,莫说直系亲属,家眷都没有这等规定。
  毕竟,一些官员拖家带口来到异域之地,家属总得营生,而且,依靠信息的不对等资源的不对等赚些财富也是应该的,何况,如此和当地权贵、商贾不免要结合成一种利益综合体,对本地的治理未必是坏事。
  文记茶楼的东家兼掌柜,就是十三女奴中的图芭,陆宁将她放免名义上纳为小妾,令她在此经营,图芭夫家曾经是本地望族,她少年时也曾经在此生活过很长一段时间,莫说,她在这新安集的本地人中很是闻名,马哈茂德苏丹的妹妹,嫁给了本地大埃米尔甘拉达家族的继承人,美艳之名被吟游诗人四处传唱。
  只是,本来高高在上传说中的贵妇,现今成了齐人的小妾在此经营茶楼,而且看衣着就知道已经该信,这种信息的冲击很是巨大,令本地土民真正意识到了,现今这片土地,已经换了天日。
  这日午后,阳光明媚,茶楼二层雅座,陆宁正和幕僚阿明闲聊,阿明来自阿拉伯半岛,曾经是马哈茂德苏丹极为信任的大臣,被俘后吃了许多苦,因为身体虚弱,险些死在苦牢中,是以,对能成为这位齐人权贵的幕僚,阿明很是珍惜。
  从河西城到娘子关,再到这漠南城,这位齐人年轻权贵身份多次变幻,加之包括女儿在内的西域美女精挑细选送到他身边,更令阿明知道这位齐人的身份大非寻常,多半就是王子甚至不太重要的皇子之类,来此历练。
  此时,陆宁身侧,图芭美髻盘起,满头华贵珠翠,水红藕丝长袖,衬着雪白绫袄儿,下着碧绿绫裙,尖尖一对红鸳鞋,一副中原贵妇装扮,但其深眸高鼻肌肤赛雪的异域风情,配上这一身,更是别样妖娆诱人。
  涂着鲜红蔻丹的雪白纤手轻轻给陆宁斟茶,这突厥尤物穿中原贵妇盛装的别样风情,令陆宁的心也微微异样,虽然名义上曾经是自己女奴,现今是自己小妾,但实则,从在河西城时来到自己身边,数月过去,自己还真是一根手指头都没碰过她。
  “阿明啊,你曾经的提议很不错!”陆宁端起茶杯,微笑着说。
  垂手站在旁侧的阿明忙躬身道:“奴儿不敢。”心下更是惊惧,这位文宪台,大齐在西域治理之策,很多都是出自他的想法?
  还在河西城时,这位文宪台曾经召来他询问,大齐在此授给各埃米尔、地方部落酋长、聚落长老的伯爵、子爵、男爵,他们的儿女,是所有儿女,只要十五岁之下,便要送入管辖其地的齐城学堂学习中原文化,同时,也需改信,此举,会不会惊起滔天巨变。
  阿明思考了几天,回道,一些地域生变不可避免,但对大齐以后对此的长远统治很是有利,此策,晚出不如早出,趁大齐禁军在此摧枯拉朽之威,各地埃米尔、酋长、长老惊惧之情,现今本地权贵,想的是如此保住荣华富贵,齐军又正是锋锐,还未马放南山,中原有句俗语,趁热打铁就是如此了。
  生变之地,也正好令大齐可知未来脓疮所在,先剔除之。
  何况齐人恩慈,在此动刀兵却也播德于四野,根本不似昔年默罕默德教派进入西域时,掀起的腥风血雨。
  很多地域,其实还未必没有对祖上被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