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骑-第1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马城冷然道:“赏!”
军法队将那检举有功的降卒松绑,带走,人群哗然,纷纷检举上司,官长,丑态百出令人唏嘘,最后连被检举的将官也检举起别人来。
“左前三十步,白面无须者是我等主将,游击将军佟养正。”
“左前四十步,佟丰年,佟松年。”
每检举一人,军法队便带走一人,这一网倒捞到许多条大鱼。
戚金众将眉开眼笑道:“这便真的是镇江大捷了,三个游击将军,一百多个千总,把总,一网就擒。”
那游击将军佟养性,声嘶力竭叫道:“某有话说!”
马城颇为不耐命人将他带上船,一干降卒跨海送至天津,并请津门派水师来援,再派船跨海去登州,请登莱巡抚派船来援。天津,登州至皮岛也不过一日航程,补给起来当十分便利。
降卒刚走,海面上一支船队来袭,大船十条,小船过百。
以十条大船为中心,百多条小船出现在海面上,远远便能看到大船上全副武装的士卒,人影憧憧。岛上众将色变,忙集结兵马守岛,骑兵纵马狂奔至登陆地点,整队,列阵,被大船船头上的火炮轰击,总要承受些伤亡。
近前,大船上打出信号,是来投诚的镇江水师。
小舢板,载着几名大明武将服色的将官,上岛输诚,有前任镇江中军陈良策,水师将领两名。一千多水师士卒上了岛,解除武装,一时间皮岛沸腾,皆大欢喜,这支水师虽然实力孱弱,连条象样点的战船都没有,可与建奴相比已然是极强的战力了,最起码船头上还有几门大炮不是。
安抚一番,送几位水师将官进京陈情,朝廷不免要给些赏赐。
一月之后天气转暖,岛上百姓被组织起来,建水门,挖航道,仍不见镇江方向建奴大举进攻,令人啧啧称奇。戚金等人困惑,马城却十分鄙夷,终究是山上下来的蛮夷,没见过辽阔的大海,天生对大海便有一种骨子里的恐惧。
满清三百年水师废弛,非是无因,和满人出身蛮夷是有关联的。
大明水师,能打的海上马车夫荷兰人全军覆没,逼的荷兰人只得请求和谈,与之相比自是强上千百倍。等福建水师打败了荷兰人,便应派一支分舰队来援,只需要一支小规模的分舰队,也能吓的皇太极夜夜失眠。
四月末,圣旨下。
传旨钦差从天津坐大船出海,经山海卫,沿海岸线一路辗转至皮岛,将前来传旨的兵部侍郎李春桦颠的七荤八素。马城哭笑不得慌忙将这位李侍郎请下船,将养几日,此人是齐党中人,兵部大员,四十多岁正值壮年,也是朝廷中的少壮派了。
钦差带来嘉奖,粮草物资一批,战船四艘在皮岛听用。
圣心大悦,准马城所奏建立东江镇,以戚金为东江总兵,秦邦屏为副总兵,经营两千里海岸线,以图反攻辽沈。马城加左都督,赏赐若干,实在是赏无可赏了,参战诸位浙兵,川兵将领也多有提拔赏赐。浙兵多熟悉水性,虽不懂海战但是随船出征,晕船的倒是极少,自幼在浙江水乡长大的,自是不会怕水的。
皆大欢喜,岛上庆祝了三天,海产丰富活鱼鲜虾,将侍郎大人精神养足了。
侍郎大人旁敲侧击,朝中诸公似有意往东江派一位巡抚,主持民政,圣上也颇有些心动。
马城无语,对大明军臣的军事常识,实在是无话可说了。东江镇等于是新成立的军区,还是直接面对敌国的前线军区,戚金就是军区司令,往前线军区驻地派个市长算怎么回事,简直荒谬滑稽。
真要派了个巡抚来,再建立一套文官班子,那就真的更可笑了。
第一百九十七章 国运
直接面对敌国的军区,将领最起码也要有极大的自主权,这是常识。
李侍郎见他颇为不悦,便做罢了,想来齐楚浙党与勋贵之间,正是关系极佳的时期,不会因此而心生龃龉。参战将官都提拔重用了,只落下了毛文龙一人,这也是马城有意为之,上表请功的时候单单忘了他,也有些御下的手段在里面。果然不出两日,毛文龙就忍不住了,在外面求见。
马城欣然将他请进大营,落座,要看看他会怎么说。
毛文龙果然是个不会做人的,愤然道:“总镇大人既不用标下,便请赐战马五百匹,军械若干,标下自取双城去。”
马城一笑,这就是个刺儿头,与同僚合不来,和上司找别扭,部队里也不缺这样的人,又臭又硬的顽固派,总而言之就是不合群,耍性格。
递一碗鱼羹过去,毛文龙惶恐道:“标下无礼,敢问总镇大人意欲何为。”
马城不理,只平静道:“你曾多次深入朝鲜,以你之见,朝鲜如何。”
毛文龙错愕,也小心谨慎起来,良久方忐忑道:“太祖钦定朝鲜为不征之国,总镇大人何意?”
马城平静道:“你若不愿,便不必答了。”
毛文龙扭捏了良久,方豁出去了:“朝鲜君臣,皆反复无常小人尔,昔辽沈大战,标下领兵至义州,本欲联合义州朝鲜屯军驰援辽阳,却被朝鲜大小道员百般敷衍,逼的末将无处可去,只得辗转流落荒岛。”
马城一笑,终于肯定这个刺儿头,是个极端的民族主义者,难怪此人与东林党格格不入了。
稍一沉吟,便正色道:“本镇给你五百兵,一千匹马,军械粮草充足,你可敢去占据义州。”
毛文龙木然道:“大人何意,义州,如今不是在建虏手中么。”
马城不悦道:“你不敢去?”
毛文龙沉吟良久,方咬牙道:“标下领命!”
马城方笑着提点道:“义州多山,建虏兵力入不敷出,不会来管你这几百人,机灵点吧,打不过不能逃么。”
毛文龙心思逐渐活络起来,又忐忑道:“只是义州往南便是朝鲜,朝鲜若降,标下怕是难以立足,若朝鲜人不从又如何。”
马城冷然道:“你手中的刀子是纸糊的么。”
毛文龙先是错愕,然后大喜:“标下懂了,不从便杀到他从!”
马城不悦:“这是你说的,本镇可未曾说过。”
毛文龙已经呵呵笑了起来,会意道:“标下失言,想那义州除了朝鲜人,有七成是汉民,标下此去当大有可为。”
马城端茶送客,毛文龙知机告退,心领神会的挑选新兵去了,总要挑一些意志坚定杀过人的。
四下无人,马城脸色越发阴沉,良久方起身离去。
翌日,于房中摆宴,款待钦差。
李侍郎在岛上将养了些时日,脸色红润,极喜爱这岛上出产的鱼虾,倒有些乐不思蜀了。
杯酒下肚,李侍郎沉吟道:“这几日士卒日夜操练,马总镇是要登岸攻袭么。”
马城笑道:“正要攻取双城。”
李侍郎拍桌赞道:“壮哉,极好!”
马城又劝了几杯酒,才问起锦州宁远战事,这位钦差大人来了岛上便一字不提,立知不妙。
果然李侍郎苦笑答道:“圣上千般叮嘱不可泄露天机,就是怕堕了将士们的士气,锦宁大败,损兵折将,建奴大军十万正围攻锦州,已然围城一月有余。”
马城心中一沉,又问道:“开原如何。”
李侍郎安抚道:“少将军放宽心,开原无恙。”
马城才松了口气,明知必败仍无名火起,锦宁出兵是为援朝,如今朝鲜毫无抵抗就降了,建奴也退了,大明两万精锐却全军覆没了,锦州城只有五千兵,被十万建奴日夜围攻,这打的是什么烂仗,荒谬之极,转头就被不征之国卖了个干干净净。
李侍郎也沮丧道:“如今圣上已调集大军,救援锦州,死守山海关。”
马城木然问道:“何人为帅。”
李侍郎打起精神道:“帝师孙公,当朝尚书。”
马城一滞,不出预料自然是孙承宗领军,天子对这位老师是极信重的,生死存亡,终将统兵大权交给了最信任的老师。
李侍郎振奋起来,期待道:“尚书大人是知兵的,如今九边,山东,直隶之兵云集关内,二十万众,两倍于奴,解围锦州当不在话下。”
马城不置可否,锦宁防线先天不足,换谁领兵都是必败之局,从山海关到锦州三百里山路,便是援锦大军覆灭之地。以明军现有的战斗力,换成自己领兵也是必败,锦州外围是天然的打援战场,没有比这更致命的了。仗越打越大,越朝着失控的方向发展,若孙承宗再败,则建虏入关已成定局。
十万大军,或攻破山海关,或从锦州翻山越岭,抄近路去科尔沁草原入关。
长江以北,尽在建虏兵锋铁蹄之下,天文数字的财富,几十万百姓被掳掠,势大再不可制。虽然绝望仍是书信一封,写给孙承宗,只委婉提醒山海关至锦州,三百里粮道该如何维持,锦州多山,若大军中伏又该如何。与孙承宗有过一面之缘,知此人也是极顽固的,只是委婉的提出疑问,如此而已。
又上书一封谢恩,请天子早做准备,在京畿一带布防备战。
送走钦差李侍郎,马城在房中枯坐一夜,终究还是不能坐视,暂时停止建设东江镇,铁骑登岸一路直捣黄龙,逼迫建奴自锦州城下撤围。又一封密信送去山海关,交孙老大人亲启,请尚书大人多谢耐心,铁骑从镇江登岸取双城,长驱直入攻击沈阳,则锦州之围立解,切记,切记。
此一封密信效果如何,还不可知,想来孙老大人会权衡利弊。
一镇总兵,自是指挥不动当朝尚书,三军主帅,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
备战,整军,三千骑兵,一万新募步卒倾巢而出,只在皮岛海域保留了完整的水师,此战,马城也孤注一掷了。
两日后,清晨。
马城身披宽大的棉甲,站在船头高处,狠声训斥道:“此为国运之战,如胜,则我等名留青史,若败,则皇明立国两百四十载,尽丧我等之手,当如何!”
“万胜,万胜,万胜!”
“杀奴,杀奴,杀奴!”
第一百九十八章 围城
万人齐呼声势颇大,分为服色鲜明的两群,千名开原铁骑都内穿铠甲,外面罩着一件后金镶蓝旗的棉甲,伪装成三个牛录的镶蓝旗兵,有现成的伪装不用未免也太浪费了。大群步卒则用红巾包着头,十分醒目,山呼之后大举登船,大小船只将海面几乎铺满了,往镇江方向跨海而去。
前锋趁着涨潮在镇江登陆,在无兵驻守的镇江城稍做停留,便分成两路,马城亲率骑兵直扑双城卫,毛文龙则率两百骑兵,五百步卒转而向东骚扰义州地面,更多步卒化整为零,数百人一队往四面八方,辽东地面大规模渗透作战,每到一处便杀尽后金官员,组织义军,将心向大明的辽民撩拨起来,席卷全辽。
深夜,双城卫。
镇江遭袭,双城卫守军如惊弓之鸟,在原属定辽右卫的屯兵城龟缩防御,五更前后,一队凶悍的正蓝旗兵高举着火把,呼啸而至,千余骑在卫城下止步,十余骑上前叫骂,说的自然是极正宗的满语。
汉军守备战战兢兢的上了城墙,央求道:“主子爷恕罪,贝子爷有令不得擅开城门。”
话音未落,十余支劲箭便呼啸而至,险些将那守备射翻了,守备吓的瑟瑟发抖慌忙下令打开城门。
片刻,千余镶蓝旗旗兵呼啸而至,沿街一通大砍大杀。
火起,守城汉军一触即溃,往四门而出,却被守侯在门外的伏兵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