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骑-第1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不是那么容易平复心情的,心中沉吟,要将这支铁骑带往何处去。
  千锤百炼,开原铁骑人数在四千到五千之间,已成天下有数的强军。
  杀戮过重,身经百战,这支铁骑正在成为一支铁血之师,铁血之师可不是说着玩的,是要杀人见血的。眼神逐渐清明起来,便让大汉族主义,从这支铁骑开始生根发芽,深入大汉民族的骨髓吧。后世早已证明不争霸,不铁血,汉人终究是要被人屠杀的,从辽东被杀到江南,从江南被杀到南洋,从南洋被人杀到南京。
  正沉吟间,暗哨吹响凄厉的竹哨,马城起身,居高临下看到满山遍野的骑兵,从海州,沈阳两个方向追杀而至,烟尘滚滚,潮水般的奴骑如同大浪拍岸,漫山遍野也数不清有多少,建奴疯癫了。


第二百零四章 归路
  马城率军仓皇撤退,却有些欣慰,海州之围应是解了,按先前议定之计,海州解围,戚金便在镇江水师接应下,沿海岸线大举撤退,撤回皮岛转而攻略义州,威胁沈阳,抚顺,使建奴骑兵大军首尾不能相顾。
  奴有骑兵强大的机动性,水师战船可也不慢,机动性比骑兵还强。
  在山上趁机设伏,挫其锋芒,砍树挖坑好一阵忙乱,漫山遍野的奴骑已悄然而至,大举攻山。望山跑死马,建奴来的如此之快,当是不惜马力陷入癫狂了,也不整队便疯了一般冲进山中。天色大亮,一声呼哨,一名川兵砍断绳子,大段的滚木蹦蹦跳跳沿着山坡,滚了下去。
  一群建奴骑兵被砸的连人带马,滚下山去,稍一退却便不顾生死,在林间纵马狂奔。
  更多的滚木滚了下去,马城大吃一惊慌忙率军奔逃,这些建奴都疯了,完全是不顾生死了。逃至密林深处,前面一骑被树枝扫落马下,痛苦的揉着腰爬起来,马城色变决然下令弃马,进山。
  军令如山,开原骑兵忍痛下马,取了干粮清水在马屁股上重重的捅一刀。上好的战马吃痛,撒开四蹄往后面狂奔,发挥出最后的功用,总能将追兵阻挡上一阵。稍一整队,三千从骑兵彻底变成步兵的士卒,便猫着腰钻进深山,面临建奴永无休止的搜捕了。三千人被几万建奴撵兔子一般追着跑,颇为狼狈。
  被撵的急了便挑一处险要之地,返身接战,深山密林之中,占据地利的明军占尽便宜,滚木,大石头推下去便能砸倒一片追兵,石头扔完了便列阵接战,凭借两三人的小组搏杀战法,杀的建奴散兵连滚带爬,溃不成军。然而只过了片刻,后面满山遍野的追兵又追到了,连上三旗白甲兵都折了几十个。
  开原兵也打出火气,仗着有组织有地利,三两人结成一个小阵,趁最精锐的白甲兵败了一阵,建奴士气受挫,衔尾追击一通猛杀,杀到砍不动了才悻悻收兵,回身往东南方向的密林里钻去。密林中突然发起的全线反击,终暂时挫败了建奴的锐气,大半个时辰没看到追兵了。
  然而此时,原本就不足三千的明军,已经减员至两千出头,伤亡接近三分之一还有大量伤兵。马城心惊,被激怒的野兽是什么样子,后面猛追不舍的建奴便是什么样子,真似发了疯的狼群,不死不休了。战死的倒是不多,多半是在山中掉队,迷路,不知所踪的,也是无法避免的。
  逃至一处峡谷处,山势险峻几乎寸步难行。
  惟独一些身材矮小的川兵,上蹿下跳如蹈平地,在开原子弟们哑然注视下,手脚并用爬上陡坡,过不多时十几条绳子扔了下来,让人目瞪口呆。开原子弟,浙兵纷纷顺着绳子爬上去,再也不敢小看这些不起眼的川兵。这么陡峭的山势,不用器具只是双手并用,便灵巧的爬上去了,这比猴子还厉害些。
  马城倒不以为意,秦邦屏麾下川兵,本就是四川山民,还有些是土司兵,一生下来就会爬山,天生的优秀山地步兵。心中一动,过些时日当奏明陛下,从四川多招募些兵员收至麾下,最不济也能当传令兵用。爬到坡上险些掉了下去,面前赫然是一条深沟,深沟中还有一条小河,绵延东去。
  马城狂喜,顺着河走方向是错不了的,顺着河走到尽头便是镇江出海口。
  却又面临极大的难题,两千多士兵筋疲力尽,急需休整,再不休整不等战死,也要累死在这深山之中了。山虽然不高都是丘陵,爬起来却极耗费体力,几万建奴追兵可以轮番上阵,明军却是实在吃不消了。要在山中休整,便要有人断后,凭借险峻山势阻滞追兵,为大队争取几个时辰的时间。
  召集哨官以上的军官议事,众皆沉默,明知留下断后是必死。
  一个年轻营官愤然道:“不消争了,大人高义,请诸位同僚代为照料标下家中老母,标下愿往。”
  马城一黯,认得此人原是马家堡子弟,叫马原,是最早一批跟随自家转战南北的,还记得前几日在辽阳城中,他的部属因奸淫妇人被斩了八个,也是各营中违反军纪最严重的一个营头,此时愿站出来多半是出于羞愤,态度也十分坚决别人也争不过他。在开原铁骑中治军不严,是羞于见人的,在同僚中是抬不起头的。
  马城黯然,点头应了,让他自去挑一些死士守关。
  马原起身愤然道:“前日违反军纪,不愿挨军棍的随某去死!”
  两千余众悄然无声,过不多时,三四十个领了军棍尚未受罚的愤然出列,愿戴罪立功免了责罚,在开原军中,挨了军棍也是奇耻大辱,羞于见人的。那营官马原领着死士掉头便走,两千余同僚默默的收集石头,留下随身手弩,箭支。此地极为险要,三四十人能守好长时间,到石头,箭支用完时便只能战死了。
  马城硬起心肠滑进山谷,两千余众沿河东去,入夜后才在河边休整。
  有亲兵举着大枪,刺起一条肥硕河鱼,递了过来,更多士卒灌了一肚子水,吃些生鱼便酣然入睡。马城用小刀割着鱼肉吃,一名亲兵单膝跪地替他解开绑腿,死一般的寂静,马城胸中却极憋闷,从没想到有一天居然被逼的断尾逃生。倘若建奴不依不饶,便要不停的断尾求存。
  此举虽然能以极小的代价,换取极大的战果,却仍是很不划算的。
  丁文朝在另一边靠着树干,破口骂道:“爷爷挖了他家祖坟么,这些鸟人,追的爷爷这么紧。”
  马城讪笑,杀了人家几万家眷,这比挖祖坟仇恨还深,不足为奇,仍想着那几十个宁愿战死,也不愿领军棍责罚的子弟兵。
  自然轻声念道:“荣誉即吾命。”
  左右亲兵一振,更沉默了,马城心情却好了起来,军人朴素的荣誉感是最难得的,荣誉,方是军人的最高信仰,古来如此。这朴素却崇高的荣誉感,在开原军中自然而然的滋生了,如此感人至深,也是大明武人之痛,大明军人之殇。休要说什么忠君抱国,立了战功得不到奖赏,一镇总兵见了七品县令还得点头哈腰,谈什么荣誉感。
  一夜安睡,至天亮时身后喊杀声震天。


第二百零五章 顺流而下
  马城推开一个想要搀扶的亲兵,看着十几宽的河面,突然重重的一巴掌拍在脑门上,顺流而下呀。
  砍树,造木筏,三四百条木筏被推进水里。浙兵中倒是有造木筏的好手,造的木筏上下两层还很稳当,千条木棍纷纷撑了起来,两千余众顺流而下,暂时解了燃眉之急,省时省力,当可让建奴气急败坏。建奴也不是笨蛋,半日后,上游建奴也造了木筏,顺流来追,众人皆知死士完了。
  只看建奴追兵好多带伤的,头破血流的,便知伤亡不轻。
  马城胸中火起,挑了几十个水性好的浙兵,布置埋伏,如此大咧咧的顺流追击,真当老子这两千余众是丧家犬了。两个时辰后,追兵到了,一条木筏上赫然载了十几个人,十几个人一起撑船划的飞快,顺流而下真真是神速。追至今前,最前面木筏上十几个奴兵,赫然看到两千余众列成战阵,人人手中的弓弩都是张开的。
  十几个奴兵吓的哇哇大叫,眼睛都瞪的溜圆,却无论如何也停不下了。水面上十几道绳索突然拉直,系到树上,木筏上奴兵促不及防,纷纷被拦河绳索勒住上身,轰然落水,一排箭射了过去,想在水里冒头的纷纷中箭溺死。越来越多的木筏收不住势子,撞上绳索,奴兵如下饺子一般摔进河里。
  十几米宽的河面,两三米深的河水,足以致命,将负重二三十斤的奴兵淹没。无人控制的木筏撞到岸边,歪歪斜斜的,很快将河道阻塞了,后面撞上来的木筏越来越多,众多奴兵挤成一团,被严阵以待的明军乱箭狂射,血水染红,尸体越来越多将河道堵的更结实了,更多尸体漂流而下,十分壮观。
  丁文朝放了一箭,气急败坏道:“少爷,是汉军。”
  马城也大皱眉头,追来的果然是汉军八旗,建奴蒙受重大伤亡后终于冷静了,将白甲兵,旗兵都换至到二线,将汉军炮灰撵了上来。大费周章,冒着全军覆没危险设伏,却等来了这些替死的汉军,火大的马城亲自拿起一张弓,射到双臂酸麻才火气冲冲,全军登上木筏飘然而去。
  人在木筏上,看着清山绿水仍怒不可遏,杀不完的狗奴才。
  自镇江起兵便一直与汉军作战,辽东一地,降兵不知凡几,十几万汉军总是有的,突然很后悔那日在铁岭轰死了老贼怒尔哈赤。这对奸雄父子一个比一个难对付,以汉制汉,也不知那皇太极是如何想出来的,令人头疼之极。
  一日夜后,镇江在望。
  欢呼声中,马城站在木筏上,看着残破镇江城墙上飞扬的明军旗帜,下令登岸,进山,镇江有诈。好在两千人马在木筏上养足了精神,手脚麻利,,猫着腰成群结队退回山里,所幸建奴不知东江镇消息,城头旗帜应是东江镇旗号,而不是不知所云的水师旗号,想来是不知所谓了。
  此时镇江出海口必然是伏有重兵,一头撞上去便是找死了。
  两千残兵在镇江外围密林中潜伏至天黑,不向南而是转而向北,深入内陆,这便是反其道而行之,任凭建奴其奸似鬼,也绝料不到两千半残之军,居然有勇气深入内陆,从镇江北四十里处的山里钻出来,果然戒备十分松懈,山外看不到半个奴兵。建奴,对辽东的控制力度仍是极差。
  沿江而上,走不多远便找到一处大镇子,周围还有几个小渔村。
  尖兵猫着腰进入镇子,很快打出安全的信号,两千残兵悄无声息进了镇子,却都木然,诺大个镇子空荡荡的不见半个人影,恍如鬼域,多数民宅连大门都被卸掉了,空气中似仍有淡淡的血腥味,街道上仍有干涸的血迹,也有好些时日了。过不多时有人来报,周围几个渔村也都没人,连船也被收走了。
  马城手按刀柄,木然走进一处青砖大院,院中处处都是干涸的血迹,三进的院子没有半个活口。在此暂歇,不过多时卫兵在外面马棚里,找到一个大地窖,地窖里藏着十多口人,两位夫人领着儿女,最也不过十一二岁,在地窖里躲了四五天已是痴痴呆呆,看到军兵方瘫软坐地。
  丁文朝不耐道:“看清了,我等是大明的兵马。”
  那两个妇人方嚎啕大哭,言四五日前建奴来要船要马,要走了船却屠了镇子,家翁见机的早将媳妇儿女藏在地窖,方得已幸免。
  安抚一番,丁文朝摸头道:“建奴为何不烧房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