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骑-第1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旗王公,可笑可叹。
傅宗龙沉吟片刻,突然沉声道:“贤弟之意,江南不稳?”
李开元吓了一跳,也睁大眼睛看着马城,却没说话,却嗅到一丝不妙的味道。
第二百三十章 报应
陕西平叛,银子都是来自皇家内驽,内驽银子大半来自矿税,矿税则是大大小小的镇守太监收上来的,天子家奴,敛财自是不遗余力,自今年起已加了两次矿税,这便等若是从矿商嘴里抢食吃,从当地官府手里夺银子,江南一地矿监,太监自是人人喊打,要被扣上一顶阉党不法的大帽子。
李开元越想越怕,嘀咕着道:“月前出京时,内阁仍是在议商税,五十税一多半要改一改的。”
傅宗龙脸色阴沉,自是嗅到了江南大乱的不祥气味,江南一地官商勾结,搞出一场矿乱不在话下。
马城咧嘴憋出一个字:“杀!”
傅宗龙虽忧心冲冲,却附和道:“若江南大乱,当以雷霆万钧之势,一举剿灭,盐铁矿山之利,必保持在朝廷手中。”
马城心中又生出荒谬绝伦之感,后世煤老板和江南矿老板比起来,不值一提,大明朝的矿老板可是敢闹叛乱的。
傅宗龙沉吟着担心道:“只是如此一来,厂卫就要坐大了,此事不美。”
李开元却不屑道:“魏宗贤么,一家奴尔,不足为虑。”
马城会意一笑,在丰城侯父子眼中魏忠贤之流确实不值一提,不过是天子家的一条狗罢了。
三日后,县城。
三日间叛军没有再围攻县衙,反倒是官军趁机四处出击,将不少散落在城中各处的散兵聚拢起来,将控制范围足足扩大了一倍,阵线也更加稳固。三日来不时有流寇成群结队的离开,离开之前自然是要劫掠一番,时不时将平静打破,闹的县城里乌烟瘴气,抢粮,抢女人,抢军械。
马城习惯了站在房顶高处,看着不远处喊哭成一片的街道。大股流寇正在劫掠流民,流民本就是赤贫,手中只有几袋趁乱抢出来的粮食,自是人人与流寇拼命,奈何棍棒石块经不住利刃劈砍,纷纷被砍倒在房前屋后。流寇杀的兴起便丑态毕露,当街将干瘦的女人按倒,刺耳的尖叫声让马城身边亲兵纷纷按住刀柄。
这类事情每天都在发生,逐渐将人磨练成铁石一般的心肠。
同时西北方地平线上出现一队骑兵的身影,蚂蚁般大小的骑兵人数不多,却士气如虹朝着一群流寇冲杀过去。几十人人有马的流寇拼命打马逃走,却被追兵轻骑追上一个个刺翻,应是马背上驮着粮食跑不快,毫无顽抗之力便一命呜呼,那队轻骑大获全胜忙着收拢无主的战马。
丁文朝一口唾沫吐过去,冷笑道:“报应来了。”
马城心中也颇为畅快,从流民手中劫掠的救命口粮,反倒成了逃命时的负担,真是天理循环报应不爽。左右亲兵人人喜形于色,从方向上判断应是山西兵马到了,前锋哨骑已至城外十里,大军当在五十里外,旦夕可至。东南方向虽然毫无动静,去河南的道路想必也很艰难,精心策划的四面合围之策,终于奏效,仍滞留在县城的叛军插翅难飞。
已逃回山林的少量流寇不足为患,早晚会被继任的陕西巡抚彻底剿灭。
翌日清晨,西北方向大队援军终于出现,上万人马以骑兵为前导,组成阵势缓缓压上,最终在城外十里处扎下大营,随军民夫开始挖坑筑营,大队骑兵虎视眈眈在外围游荡,县城里贼众炸了锅,彻底失去了统一的指挥,城门大开各家流寇乱哄哄的出城逃命,就算白痴也知道不能躲在城里被包了饺子。
城外官军很快动了起来,大队人马在西北两个方向扎紧口袋,却任由贼众逃亡东南方向。游荡在城外的山西镇骑兵呼啸而至,将大股流寇击溃,小股流寇就地歼灭,鼓声隆隆,上万官军排成横队,挺着刀枪步步逼近,将四处乱蹿的贼众一个个的砍杀,逃向东南方向的贼众运气就好多了。
半日后,城中有马,身强体壮的叛军,白莲教众逃散一空。
马城看着东南方向的天际,至天黑时,星星点点的人影自东南方向溃败而至,满山遍野的溃兵朝着县城败退,最大的一股流寇人数当在万人左右,应是去河南的路上被官军中途截杀,被一举击溃后逃了回来,被官军骑兵追的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一如明军对上建奴时的凄惨。
河南,直隶,京师,几千骑兵总是能凑出来的,配合两千开原铁骑在中原大地上驰骋,一时纵横无敌。叛军头回尝到了面对官军精锐野战骑兵大军,无路可逃的窘迫,逃的稍慢一点便会被骑兵追上一刀两断,此刻才明白造反作乱的难度,聚起几万众也架不住几千铁骑冲一阵的。
马城又想起闯军著名的三堵墙骑兵,在愚笨君子的纵容之下,屡败屡战的闯军终拥有了一支铁骑,唤做三堵墙,便轮到官军打不过了。这便是冷兵器时代骑兵的巨大作用,同时期的西方做的更绝,连炮兵也都发展成了骑马的炮兵,这条路子总归是不会错的,这是近代骑兵辉煌的时代。
大股贼众涌进县城,见人就杀,又是一阵鸡飞狗跳。
傅宗龙先看不下去了,商讨出兵,马城稍一思索还是认可了,县衙里京营,各种口音的地方散兵被集结起来,结阵前出,一面清剿流寇一面联络散落在城中各处的官军,神机营在手握手铳,腰跨战刀的官长指挥下,互相掩护着层层推进,遇到四处乱蹿的贼众便发铳击之,倒是有些近代火器部队的风采。
一路沿街清剿,一路上兵力如雪团一般滚大,散落在县城各处的明军伤亡惨重,能存活的不足一半,却奇迹般没有溃散,残余兵力仍在抵抗,帅营所到之处欢呼声四起,士气爆棚,可见人在绝境之下能发挥出的战斗力,实在惊人。
颇为狼狈的官军纷纷归队,傅宗龙振奋道:“我皇明,从不缺忠君爱国之士!”
马城也欣然道;“正是。”
后世大明覆灭之后各地义军仍拼死抵抗,最后一支明军还打到缅甸另辟一方天地,诺大个天朝上国总是不缺优质兵员的。前面突然传来炒豆般的密集鸟铳声,前队神机营遇到大股流寇正在激战,左右军服破烂,正在休息的士卒纷纷起身,一队队的穿过街道房屋大举支援,杀声震天。
第二百三十一章 同僚
激战正酣,大群骑兵从侧后方沿街赶至,一通砍劈杀散了大股流寇。
马城看着杀气腾腾,刚从城外杀进来的开原子弟兵,哈哈一笑,大局已定剩下的便是大规模清剿。一个面如锅底的黑大汉操控着战马,率众小跑步赶至帅营大旗下,数十骑翻身下马纷纷单膝跪地施礼。
“开原马军甲三营,营官马三省,参见大人。”
后续开原铁骑纷纷赶来护卫,兵强马壮,马城笑道:“又黑了些,免了吧。”
一众开原子弟纷纷起身,人人都晒的黝黑精壮,却越发沉稳干练了,越来越多铁骑聚集到主帅身边,簇拥着马城,傅宗龙等人往西门方向去,和堵在西北正在围剿乱兵的山西镇兵马会合,马蹄声轰鸣前面流寇纷纷四散而逃,死前也要作孽多祸害几个女人,城中宛如人间地狱。
大队骑兵簇拥着帅旗从西门杀出,后面神机营断后,一队队的打起火铳齐射,倒是越来越娴熟了。登莱,铜陵各地方士卒则自发的组织起来,护住神机营侧后方向,边打边退,很快将县城甩在身后。前面撞上一队山西镇骑兵,那骑兵把总看见马字帅旗下了一跳,慌忙打开上来请安,
两军汇合快速脱离战场,往西北方向山西镇兵马中军行去。
入夜时,灯火通明的山西讨贼兵马,中军大营。
一位穿山文字甲的老将,亲率山西官员出迎,黑压压的人群倒让马傅几人吓了一跳,慌忙迎过去见礼,宣大总督,节制三抚三镇的王老大人可是一方大员,王国桢此人虽是在明史中找不到多少记载,在这天启朝可真真是中流砥柱,西北柱石,用兵极为老辣也是王越之后九边名将。
寒暄过后,马城打量着这位宣大总督,五十多岁仍极有精神,一看便知是生活极其规律的铁血军人。
入营,洗漱,中军叙话。
王国祯大马金刀坐在上首,正在与傅宗龙商议军情,傅大人逃出生天也精神多了,自有进士出身的儒将风度。马城释然,这都是成了精的大明能臣,日后傅宗龙多半是要主政陕西的,和宣大总督搞好关系是极有必要的。山西富庶,重建陕西镇军所需要的钱粮军械,多半要靠山西支援。
坐到下首客位,马城突然疲惫欲死,有一句没一句的和王老大人闲谈。王国祯是年老成精的人,看出马城精神不佳便安排了香汤,营房,寒暄几句便送客了,进了温暖舒适的营房马城倒头呼呼大睡,虽是两军阵前仍睡的无比香甜,醒来时只觉得极饿,饿的能吃下一头牛,心知是这些天心力憔悴有些脱力了。
叫来卫兵送上膳食胡吃海喝一通,便倒头再睡,一睡便是一天一夜。
醒来时恢复了精神,换上新衣,一身右都督,正二品总兵官服穿在身上,板起脸来显得十分威严。
出帐,看着正在大举调动的山西镇军,大感有趣的观摩一番。
王国桢治军极严,这山西镇军颇有些大明边军鼎盛时的样子,应是神宗皇帝留给子孙最后的政治遗产。即便是在大明覆灭之后,山西镇军实力仍是十分惊人的,让满清八旗都极为忌惮,不得不许了高位安抚时任山西总兵的姜镶。如此精锐的兵马,崇祯一朝却弃置不用,装做不知,这便很耐人寻味了,想来是崇祯朝的袁都督,洪都督之流看不上吧。
又或者心中还有别的龌龊打算,谁知道呢,都湮没在虚无缥缈的历史长河中。
此时,马城却对山西镇军大为满意,终究是常年和蒙古人见仗的,骑兵不少,如此强军万万不可分割使用,如东林党那些蠢材一般采取添油战术,一批批的送去辽西送死。强军便应该集中使用,以王老大人用兵之老辣当可以独挡一面,起码是一支可以让建奴忌惮,不得不防备的强大力量。
山西镇军主力当在三万到五万之间,用好了当是一支奇兵。
步入中军大帐,傅宗龙正在陪着山西镇大员们叙话,商议军情,又是一番寒暄气氛极为轻松。马城汗颜,这大明朝的读书人真是一群奇葩,体力精力都格外的旺盛,这位傅大人便是一例,连自己年轻力壮都累垮了,这位傅大人哪还象是四十多岁的读书人,和东林党一般都是战斗力爆表的牛人。
一个好汉三个帮,马城自问诺大个天朝,一个人打天下是万万做不到的,一小撮人也绝对做不到,天朝实在是太大了,不是一个小小的地方武装就能控制全局的。后世入关的满清不也要靠汉军打天下,还不得不忍气吞声,在南方封了三个居心叵测的王爷,就算是纵横无敌的满清八旗,也控制不了诺大个中国。
也不知那些穿越牛人是如何做到,一小措人就能坐稳江山的,兴许是王八之气太强大了吧。
商议军情,两日间朝廷大军四面合围,将外围贼众围剿的差不离了。
如今十万大军将流寇,流民牢牢堵在县城里,叛军是插翅难飞了,每天都有大批流寇投诚反正,大批流民都等着安置。民政傅宗龙是把好手,提出将流民圈禁起来每日一干一稀养活着,避免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