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骑-第1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方世鸿躲在人群里大笑:“要打了,要打了,要动手了!”
观者哄笑,一片哗然,那侍卫头子良久才憋出两个字:“请回!”
两女轻轻叹气总算进步了,那个滚字没再骂出来,这侍卫倒还挺有涵养,换成两女说不定也要开骂。
马城只是神色如常,叹了口气:“逼我,只能如此了。”
那侍卫只是冷脸:“你要如何。”
马城整一整衣冠,扯开嗓子便嚷上了:“国公爷,可还记得靖难旧事。”
“魏国公,你的心长歪了,不得好死呀!”
“徐弘基你老糊涂了,你想学徐辉祖么!”
嚷了一阵将行人百姓都惊呆了,死一般寂静,头一回见到敢在国公爷家门口骂街的,还一开口就揭人伤疤。就连方世鸿也惊呆了,不闹腾了,两女则大吃一惊呆看过来,两张绝色俏脸面面相觑,这不是揭人伤疤嘛。第二代魏国公徐辉祖是魏国公府最禁忌的话题,成祖起兵靖难时站错了队,被削过爵的。
一片死寂,连国公府侍卫都惊呆了。
马城吞口唾沫润润嗓子,阉党么当然是百无禁忌,都学着点,在国公爷门前骂街才是嚣张的最高境界。
良久,国公府侍卫纷纷挺刀攻了上来,眼睛都红了。马城身后十余亲兵也一声呵斥,纷纷取出随身携带的手弩,列阵,在行人瞩目下变戏法一般挡在主将身前,列成上下两排的弩阵,人数虽少却人人凶悍,一看便知是辽东死人堆里爬出来的百战精锐,气势极盛。马城又咧了咧嘴,老子不但敢在国公爷家门口骂街,还敢动刀子,又如何。
仓促之间,几十个国公府侍卫脸色大变,却难掩慌乱纷纷后退。
此时府门大开,府中一个中气十足的老朽咆哮道:“混帐东西,要造反么,给老夫滚进来!”
侍卫们如蒙大赦纷纷退回府中,马城咧嘴一笑露出两排森森白牙,整整衣冠命亲兵将家伙收起来,闲庭信步一般走过去拽住两女纤手,一手一个,两女大窘却羞人搭搭的默许了,让行人中无数看热闹的文人,士子一片叹息,老天爷快落下来一道天雷,收了这孽障吧。
朝着两女轻笑道:“如何,我说国公爷慈悲,定会收留我等吧。”
两女也不知该哭还是该笑,一个撇嘴一个翻白眼,一行人赶着马车搬起行李,大大咧咧住进国公府。
府中,暴躁的魏国公徐弘基提着一杆大砍刀,正在咆哮:“小辈,毁我清誉,老夫砍了你!”
马城也不好做的太过,正色道:“公爷息怒,任打任罚。”
好在国公府中也有懂事的,一位三十来岁的公子带着下人,连劝带拉将老父劝住,一位当朝国公一位二品大员,总不能真在府中大打出手,那就太尴尬了。连拉带拽,总算将老爷子手中大刀夺下了。
内宅中,一位半老许娘,四十许人的夫人走出来,娇声骂道:“老东西魔怔了么,先将妾身砍了吧!”
国公爷被下人劝回内宅,一位盛装打扮的贵妇走过来,和那位三十多岁的老爷走了过来,先见了礼。
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明勋贵
马城恭恭敬敬一礼到地:“开原伯第五子马城,拜见夫人。”
不提官职只以勋贵晚辈之礼拜见,主动释放些善意,这位国公夫人当是讲道理的。
那贵妇笑脸迎人:“自家人,不必客套,文爵还不迎客。”
那中年男子忙吩咐下人,将客人大包小包的行李连同马车都安顿好,这魏国公府也是面积极大家中还有演武场,住几个人实是轻松容易。一阵寒暄,马城引柳王两女,并方世鸿各自行晚辈礼,气氛突然一变一团和气,伸手不打笑脸人,这位国公夫人可是够大气,一看就知道是名门之后,贵气逼人。
在客舍中安顿下来,梳洗沐浴,国公府已经在安排洗尘宴。
进到房中,马城方嚷着道:“好酸,好酸,麻了。”
两女纤腰款摆走过来,一左一右四只小手按摩肩膀,相视一笑大眼睛都亮闪闪的,应是觉得十分荒谬,还真住进国公府了。刚才还要打要杀,转眼便一团和气,世事无常莫过于此了。
方世鸿也是一脸懵逼,愤然道:“这样也行?”
马城奚落道:“羡慕嫉妒恨,你是不是很难受?”
方世鸿翻着白眼摇着折扇,自回房中沐浴更衣去了,房中只剩一男两女便暧昧起来,片刻后下人送来浴桶,皂盒,熏香,沐浴之物一应俱全,让王月俏脸涨红,落荒而逃,马城一把没拽住让她跑了,懊悔不已,却被柳自华狠狠掐了一把,龇牙咧嘴的喊疼。
客舍中雾气朦胧,离用膳还早两人便沐浴,坐在热水中吃些瓜果。
柳自华拨开不老实的手,轻声道:“这位国公夫人是姓沐的,城郎应可明白了。”
马城恍然,云南沐国公府嫁过来的女儿难怪如此强势,徐沐两家世代联姻关系极为亲密,国公爷惧内也就不足为奇了。除非是云南沐府嫁过来的正妻,换一个小门小户的女子也不敢让国公爷吃瘪,啧啧称奇。
柳自华一边些着脸,一边埋怨道:“哪有你这般无赖的,连累我姐妹都成了恶客,好没道理。”
马城只是嘿嘿一笑,心说这大明朝的勋贵么,本是一家,你不懂。
国公府,洗尘宴。
徐弘基换了常服坐在主位,仍是吹胡子瞪眼睛,直喘粗气,却又被夫人柳眉倒竖的盯着,不敢发作。
沐夫人咬牙切齿道:“孩子刚来南京便想到徐府,开原伯家的公子是外人嘛,你真真是老糊涂了!”
徐弘基也不敢发作只是生闷气,下首众晚辈只能乖乖听着。
马城一笑,云南沐府的嫡女还比国公爷看的清楚,这天下大势,大明勋贵抱团翻身的天赐良机,京师勋贵已然抱成一团纷纷出山,整顿京营,编练新军,还努力争取在朝中的话语权,惟独这老糊涂的国公爷还看不清,有些人是越活越精明,有些人是越老越糊涂,这也和魏国公府远在南京远离权利中心有极大关系。
难免有看不清天下大势的,日后难免被边缘化,黯然消魂。看着柳眉倒竖的沐夫人,心中一动,沐夫人的态度应是代表了云南沐国公的态度,这便是勋贵联姻的好处了,两家人总有消息灵通眼光高明的,能互相之间提个醒免的走了邪路。
果然,沐夫人不理糊涂老头子,温言道:“他日有闲,小五儿尽可往云南去,沐家待客之道可不象他徐家,把上门的贵客往外面赶。”
马城正色道:“必然是要前往拜访的。”
沐夫人回嗔做喜招待客人用饭,国公家的嫡女做了几十年国公夫人,道客自是极周到的,又和方世鸿客气了几句,连柳王两女都照应到了,真真是宾至如归一团和气。马城唏嘘,想来成祖时勋贵鼎盛,也是这般亲和的,天下勋贵是一家,抱成一团互相照应着,才成就了永乐大帝赫赫武功。
只是在土木堡以后勋贵式微,只能夹着尾巴做人了。
明史中,天启朝上蹿下跳最厉害的丰城侯李乘阼,妥妥的阉党干将,排名可是很靠前的,便是大明勋贵最后的挣扎了。可见明史之荒谬,堂堂丰城侯爷执掌神机营,也能算是阉党么,大明勋贵被污蔑的这般不值钱,憋屈呀。好在明史没把英国公,成国公也归到阉党一列,不然便是天大的笑话了。
魏忠贤能指挥的了丰城侯,能调的动神机营,能叫人笑的嘴都歪了。
洗尘宴后,一行人便在国公府住下,风波平息。
马城一封密奏也适时发出,魏国公嘛,终究是心向大明,心向皇上的,南京加商税一事可以提上日程了,十五税一不过分吧。十五税一还是十税一不重要,马城已经亲自调查过了,重要的是能不能落在实处。一个举人坐在船上便要免税,历朝历代也没见过这么滑稽的税法,税法是到了变革的时候了。
自然,商家也是有苦难言,税吏嚣张不法也该整治,不能将做小本生意的都赶尽杀绝了,此为变法,当细致谋划落在实处。想来想去,马城推荐登莱巡抚袁可立,袁公入朝主持变法。这也是马城第一次推荐人才,参与朝政,袁可立是积极的改革派,又有民政官的丰富经验,资历也够,皇上应是会认真考虑。
马城的目标是让袁公入阁,最不济也要掌握户部,如此而已。
几日间,徐弘基态度慢慢松动,当是和云南沐府消息往来,迟早是会看清大势的。
马城索性和方世鸿,小公爷徐文爵一起,每日在南京城中闲逛,十里秦淮也没少去,好好见识了一番江南风月,只是秦淮双美已陪伴左右,弄的马城兴趣缺缺,整天琢磨着如何将送到嘴边的可口佳人一口吃下去。此外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拜会孙元化,这大明朝的火器狂人。
孙元化和徐光启是师徒,徐光启如今赋闲在天津,孙元化却近在眼前就在嘉定。
此人万历四十年中举,却三次考进士无果,考不取进士便空有雄心壮志,也只能在家赋闲了。
夏末,嘉定。
马车离开官道往西行了大约六、七里,车夫扬鞭指着不远处一座小山道:“那边山下就是孙老爷的庄子,孙老爷在嘉定屯田,种南方水稻,还有各种草药,他制作的引水器具甚是稀奇,周围农夫常有人去看,孙老爷没有半点架子,亲自教农人栽种、引水的法子。”
第二百六十八章 西学达人
马城听这车夫絮叨起来,也是了然,孙元化是徐光启的弟子,老师都在家赋闲弟子哪会有出路,一个举人没有长辈提携,想进朝廷中枢是千难万难,这便是八股取士最大的弊端,实在难以选拔出实用型人才。做为西学东渐的先驱,明末著名火炮专家,孙元化一人的价值就超过整个翰林院,翰林院养着的又是些什么鸟人,混吃等死百无一用的书呆子,还天天嚷嚷着清君侧。
马城大概知道徐光启告病辞官,闲居津门的原因,万历四十一年癸丑科会试,徐光启任春秋房同考官,当时魏广微也是春秋房同考官,徐光启从魏广微黜落的考卷中选出三人荐上去,这三人最终中了进士,为官声誉亦好,魏广微由此忌恨徐光启,放出谣言说徐光启收受考生贿赂,更攻讦徐光启迷信天主、不忠不孝。
徐光启这段时间脖颈痛身体欠佳,遭此毁谤,顿萌去志,辞官去天津一边养病一边种田,编著《农政全书》,兴修水利,试验推广南方水稻,缓解江南漕运的压力,徐光启觉得与其在朝中与那些言官磨嘴皮,还不如退而结网干些实事,也是无奈。
马车碾车黄土路到了孙氏庄园大门前,丁文朝去投刺,没到一盏茶时间,几个人从庄园小道上急急迎了出来,走在前面的儒者大约四十来岁,身量中等,双眉轩朗,眼神清亮,显示此人心志坚定而且生活有规律。
“小公爷,在下等你多日了。”
为首快步而来的正是孙元化,隔着数丈远便拱手作揖,喜形于色。
负责引荐的徐文爵长揖道:“孙兄,久违了。”
下车,一番寒暄引荐,听闻马城大名孙元化倒是别无异色,反倒有些欣喜将贵客请进庄内,马城好笑,科学狂人多半是政治白痴,这位孙举人倒未必弄的清,朝中真正发生了些什么事情,只是闷头在乡里搞研究,不问世事。下了车行走在田间,马城呆住,擦擦眼睛还以为眼花了,在嘉定看了什么,居然看到了一座教堂。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