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骑-第1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马城释然,这南居益是个大大的能臣,当宰辅的材料。
  既来之则安之,在客栈安顿下来,便携两女出去走走看看,体察一番风土民情,正赶上赛龙舟,便让亲兵挤开人群霸占了个好位置,欣赏这难得一见的海上龙舟。海上龙舟,和内河龙舟又大不相同,海龙舟大的多了,每条都是十几丈长,六七尺高,龙舟上还有楼阁,上头涂漆绘彩,在炽烈的阳光下显得格外耀眼。
  居中一条最显眼最华美的龙舟上载着将近百人,伸出船只的划桨多达四五十对。
  划船的汉子个个精壮,一色着红布坎肩,穿红短裤扎红头巾。领头击鼓的那人更是赤裸上身,坟起的肌肉瞧上去硬梆梆油光光的,那鼓槌上绑着的红绸亦是迎风飘扬。而龙舟尾部的位置上,则是端坐着一个赤膊鼓手,马城也是见过大河大江的,可在内河赛龙舟,哪里比的上这海龙舟的霸气。
  马城头回见识到这种民间游戏,观感自是大不相同。
  龙舟上一百多条汉子抡起胳膊,浆叶上下翻飞,十分壮观,当真能提振民心士气。各条龙舟齐头并进,一时也分不出个胜负,岸上是万民欢呼鼓噪,气氛炽热到顶头了。从小处见真章,便可知福建巡抚南居益是个能人,官府出面将各类庆祝活动办了起来,福州城内顿时一扫阴霾,花小钱办大事呀,这是治世的能臣。
  到了冲刺时气氛越加炽热,下了注买了盘口的,上蹿下跳,大嚷大叫几近疯狂了。
  人潮汹涌,亏得马城领着亲兵在后头护着,两女总算还站得稳当,眯起眼睛分辨是哪艘龙舟先冲过的终点时,忽然只看见那艘最大的龙舟突然向一侧翻倒,上头所有人全都一下子翻落水中,一时间,围观的百姓自然大呼小叫了起来。
  赛龙舟,偶尔也有翻船落水的往事,但由于划船的汉子都是水上好手,很少会闹出人命,岸上百姓惊呼了一阵之后,也都没往心里去。江边上也有好些精壮汉子猛地扎入了水中,下水的少说也有几十人。远远离着还有百多步远,马城隐约听到几个完全听不懂的口音,心中警觉将两女护在身后,左右亲兵都是身经百战的辽镇精锐,自然警觉起来握住衣内藏的短刃。
  这是长期在战场养成的敏锐嗅觉,自然便嗅到了危险的气味。
  人群里钻出几个蒙面汉子,手持明晃晃的短刀,往高台上南居益,一众福建三司官员杀
  杀了上去,只一个照面,高台下的几个差役被刺客杀气所摄,一个被人一刀劈翻,一个吃人砍中手臂慌忙逃窜,其他的本能让出通路,竟是眼睁睁看着刺客冲过来了。斜次里一下子窜出了十几条彪形大汉,恰是把人堵了个正着,正是马城让亲兵冲了上去,怎也要保护好南巡抚。


第二百七十四章 海盗
  虽说刺客悍勇,但马城的亲兵都是军中厮杀出来的硬汉,又是何等精锐。辽镇精锐甲兵结阵而战,一个照面就占了上风,砍翻了几个刺客,丁文朝生怕人群里还有刺客,不敢稍离身侧。
  马城见惯了血肉纷飞的场面,眼看高台上,刚刚还风度翩翩的一群文官乱成一团,还有躲到桌子底下的,叹了口气,十余亲兵结阵而战,很快将刺客一一砍翻,还留了活口,都是做惯了这类活计的,干净利落。此时岸上一片凌乱,衙役,军兵虽竭力维持秩序,民众慌乱之下互相踩踏,怕不也得伤亡几百人。
  马城胸中无名火起,命亲兵将几个活口捆住手脚,塞住嘴巴,就近送到知府衙门。
  傍晚,福建知府衙门。
  三个刺客活口都是死士,大刑之下仍死咬着牙,审了半夜也没审出个结果。
  福州百姓死伤数百,马城心中恨极了这几个刺客,命丁文朝带人轮流刑讯,使尽了各种手段仍无可奈何。死士尽管嘴硬,然而马城心中一动,便猜到了幕后主使,左右跑不出几家做走私生意,与海寇勾结的海商。
  大明朝的海商胆子可大的很,也厉害的很,大明海商就是倭寇,就是海盗,或者干脆说倭寇是给大明海商打工的,当年被诛杀的汪直,如今的东海大海盗皆是如此,后世的大海盗郑芝龙就是福建人,东南沿海第一大海盗,还有个天主教名字叫作尼古拉,也就是民族英雄郑成功的亲爹,活动在东南沿海,发迹于日本平户的武装海上商团。
  后世历史,对大明海盗,武装海上商团避而不谈,愚笨痴呆的朝臣对待海盗的政策也极愚蠢。满清好歹还懂得利用这些下南洋的海盗,谋取利益,我大明的痴呆朝臣们可是联合过洋人围剿,这些变相进行中国大航海时代的海盗,为洋人盘踞我大明近海修桥铺路,真真是蠢的令人喷饭。
  西方是如何做的呢,西方海盗又个诨号叫做皇家海盗。
  两相比较,控制大明的文人集团之蠢笨痴呆,短视土鳖可见一斑了。大明朝的七大海盗有五个是被明军追杀万里而死,人家都跑到外国南洋做海盗了,大明水师还不远万里把人绑回来砍了,真真是虽远必诛。
  梁道明,是巨港的统治者,居住在三佛齐的巨港。根据明朝的记录,梁道明在巨港拥有数以千计的追随者和一支相当强大的军队。明内阁态度;打击剿灭后招安回老家了,硬生生将人家辛辛苦苦打下的海外领土交出去了,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林道干,漳州、海丰到海外的台湾高雄都有他的势力。北大年的湾港的管理官,后世林道干仍被住在北大年府的华侨视为英雄,明政府对其态度;打击剿灭。汪直 ,明代著名的武装海商集团首领;同时是亚洲最大的海上商业贸易集团,愿意归顺明政府后,被明政府处死。
  林凤,被明朝总兵胡守仁追击,逃窜至澎湖,然后又到台湾的魍港。在官军追击下,林凤扬帆南奔,改往菲律宾,林凤率领部队入侵西班牙统治下的菲律宾吕宋岛,经过与西班牙人作战,攻占马尼拉烧杀抢掠当地。后又为明朝福建巡抚刘尧诲、广东提督殷正茂与西班牙联军所败,失败后再逃到魍港,被胡守仁击溃于淡水海上,后不知所终,万历年间被杀。
  大明文官集团,可以说是古往今来眼光最狭隘的一群蠹虫,读圣贤书读成了傻子,稍有一点海疆观念的也不会做的这般愚蠢。大航海时代之初便是海盗的时代,也是冒险家的时代,可以说大明朝的海上冒险家,大航海时代的萌芽,是生生被大明自己绞杀掉的,其中以汪直,林凤最为可惜。
  大明本有机会招安,扶植这两个大海盗,控制南洋,台湾,甚至日本诸岛,以吹响对开扩张的号角。然而朝中书呆子们完全没有海权观念,只是满口仁义道德,硬生生自废武功,自断双手,将大明近海都断送了,难怪后世人称大明为大萌,确实蠢萌。只是到了崇祯元年突然开了窍,懂得招安海盗了,却又招安,重用了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人物,郑芝龙。
  此人可谓海上吕布,中国近代史上的奇葩,先后投靠过十几个主子,吕布和他比也得甘拜下风。郑芝龙第一个主子是他的舅父,到过马尼拉,去过日本平户,成为了第二个主子李旦的部下,天启二年郑芝龙此时,应就是大海盗李旦的得力干将,还在海上飘着呢,基地在马尼拉,平户等地。
  此人第三个主子是荷兰人,因为他被李旦推荐去做了荷兰人的通译兼通事,委身从贼了,在荷兰主子韦特的支持下,行使“截击与俘获”任务,看看这个高大上的任务,也知做的是什么勾当,后郑芝龙背叛荷兰人,自立门户,又背叛了义父前主子李旦。期间,此人还归附于日本德川幕府手下的海盗颜思齐,也就是他的第四个主子,第五个主子,日本德川幕府,海盗颜思齐。
  之后在崇祯元年被福建巡抚熊文灿招岸,郑芝龙摇身一变成了海防游击,大明官军,因此在崇祯一朝福建毫无作为,强大的水师不抵抗便投降了满清,便容易理解了么,三姓家奴吕布见到此人也是要甘拜下风的,此人唯一的贡献是生个好儿子,叫做郑成功。被海商海盗跑来刺杀马城也不意外,江南士商勾结海盗也不是一两天了,得罪了江南士商便是得罪了海盗。
  如此顺腾摸瓜细细研讨一番,幕后黑手便浮出水面,雇凶者江南士商东林党余孽,海商之家,实施者大海盗李旦,或者李旦手下的某个海盗头子,总冤枉不了他。此人的一生也是传奇的一生,被西洋人尊称为“中国船长”,天启二年正当此时,此人势力极大威望极高,是日本,东南亚汉人领袖。马城对这个李旦只有少许恶感,也有些好感,传言德川家康能统一日本,据说便是得到了此人的资助。数月前福建水师打赢了澎湖海战,将荷兰东印度公司赶打的大败,之后和谈便是由此人协调,可见此人面子之大连福建巡抚南居益,荷兰东印度公司也得给几分面子。
  此人真正是天启年间,在大明近海叱咤风云的海上霸主。
  抽丝剥茧,幕后真凶浮现出水面,连性子有些孤芳自赏的王月也入了神,对爱郎缜密的逻辑大为赞叹。
  王月忠心赞道:“城郎真多智近妖也。”
  马城看着她,不怀好意道:“这算是夸我么。”
  王月嗔怪的白他一眼,又怯懦道:“妾身有些怕,被这了得的海上枭雄盯住了,城郎要如何做。”


第二百七十五章 行刺
  马城也觉得脑仁疼,这李旦便是大明版本的假洋鬼子,大明海盗多半是受过洗礼加入了天主教的,连郑芝龙这样大名鼎鼎的人物也不例外。后世历史大多忽略了天主教,对晚明中国的尝试性入侵,实际上对中原文明也是造成过一定冲击的,连孙元化这样的人也是天主教徒,可想而知。
  如晚清时期的假洋鬼子一般,不能单纯的以忠奸来定义,做了洋人带路党的同时,也打开了中原上国封闭的国门。马城的心思是想招揽李旦,却心知难度极大,最大的障碍反倒是大明朝廷的诚信太差。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大明文人自视极高这一点,马城早体会过许多次了。
  连自身二品大员,一镇总兵都和孤芳自赏的读书人格格不入,更别提海盗,在大明读书人眼里海盗是什么东西,畜类,不当为人,理应招之即来挥之即去,说杀就杀说砍就砍,自是不会讲什么诚信的,以汪直为例,便是大明朝廷不讲诚信的血淋淋例子,大好歹汪直原本已经接受了招安,投靠了大明,却被翻脸比翻书还快的朝廷砍了头。
  在骄傲的大明读书人眼中,和一个海盗讲诚信有必要吗,完全没这个必要,汪直之死影响实在太恶劣了,远不是死了一个大海盗那么简单的,从那以后中国近海的大小海盗就再也不相信大明朝廷了,朝廷信誉彻底破产了。
  杀汪直者浙江巡按使王本固,又一个典型的清流,昏官,大明朝典型的清流昏官,破坏力比钱谦益这样的脏官还可怕。因他不讲道义杀了汪直,东南沿海整整乱了十年,后来这昏官又查封矿银生生造成一场叛乱,这个王本固王青天,真是做官做到哪里,哪里就乱。
  清流,铮臣,马城听到这样的字眼便觉得脑仁疼。
  马城从未如此深入的考虑过一个问题,对大海盗李旦的态度,策略,事关重大,直接关乎大明近海的归属,大航海时代的开启。大明近海被这样一群海盗牢牢掌握,连家门口都出不了总不是个办法,一个南居益打赢澎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