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骑-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马城直直的看着他,表情有些木然,又质问道:“建奴既然集结了大兵,又没去攻叶赫部,那建奴大军去哪里了?”
  马国忠先是有些茫然,随即脸色变的苍白,大颗的冷汗从额头冒了出来。
  马国忠也是身经百战的基层将领,自然有他的战场嗅觉,被马城这样一提醒,突然嗅到了极其危险的气息。建州女真从正月里开始集结兵力,积蓄粮草,马匹,这都过了三个月了,朝廷的判断是建州女真,要攻叶赫,显然朝廷,内阁,兵部,甚至辽东巡抚的判断都是错的,叶赫部直到目前为止还安然无事。
  这支已经做完了战争动员,准备充分的建奴大军,既然没去打叶赫部,那这支大军去哪了呢。
  马国忠还抱有一丝幻想,一边冒汗,一边辩解:“月前,标下在叶赫部驻防时,叶赫部时有建州游骑出没。”
  这苍白无力的解释,很可能连他自己都不信,一个月前叶赫部就有建州游骑出没了,这都过了一个月了,该打也早就打起来了。大军集结,每一天消耗的粮草都是一个天文数字,努尔哈赤除非是傻了或者死了,才会让建州大军游手好闲,在叶赫部地盘上停一个月,这无论如何也是解释不通的。
  唯一的解释是,建奴大军另有打算,很可能已经不在叶赫部地盘上了。
  马城冷声下了判断:“疑兵之计!”
  马国忠额头又冒汗了,好半天后才骇然叫道:“抚顺,糟了!”
  马城也有些痛苦的惨笑,虽然明知道历史的进程,可这种无能为力的感觉实在太糟糕了。马国忠已经汗流浃背了,稍微具备一点军事常识,就能判断出建努的攻击方向,只能是抚顺,进入辽东的咽喉要地。
  马国忠当然了解眼下的辽东,是个什么局面,这些年李成梁李大人在辽东杀的人头滚滚,辽东明军骄狂惯了,战备松弛,然而李成梁两年前已经死了,再也没人能掌握大局了,一旦建州大军突袭抚顺,那真的是一场灾难了。
  两人相视无语,马国忠突然腾的一下站了起来,决然叫道:“我要求见大人!”
  马城有气无力的泼了一盆冷水:“你坐下吧,我爹可管不了抚顺的事。”
  马国忠哑然过后无力的瘫软在椅子上,也知道马城说的是实话,抚顺就在辽东总兵张承荫的眼皮子底下,边上还有一个辽东都司,上头还有一个辽东巡抚,无论如何,也轮不到马林这个八秆子打不着的开原总兵去提醒。除非是有确凿的情报,能弄清楚建奴大军的去向,否则这封军报送到抚顺,多半会被治一个慌报军情的罪名。
  虽然很不愿意承认,马城还是得正视努尔哈赤的军事才能,根据马国忠亲眼所见,叶赫部地盘上,始终有大批建州游骑活动,几乎把大明上上下下都骗了,这狡猾的对手,确实把战争前的军事欺骗做的很成功。
  最重要的是,时间上已经来不及了,消失了不知道多久的建州大军,很可能已经兵临抚顺城下了。
  马国忠呆滞了一会,又骇然道:“抚顺若有失,则我大明与建奴,必有一场大战!”
  马城欣赏的点了点头,抚顺,是进入辽东的咽喉,抚顺丢了,北路开原,铁岭就成了孤军,南边沈阳更是一日三惊,抚顺到沈阳只有一百二十里,骑兵大军一日夜就能杀到,丢了抚顺,辽东明军等于被扼住了咽喉,退无可退,只能被迫和建奴决战。
  能看清这一点,马国忠已经有名将之姿了。
  马城起身看着门外,又沉吟道:“何谓决战,决战者,毕其功于一役,必倾其所有,鱼死网破,此为决战!”
  马国忠听的沉默不语,已经被刺激的精神都有些麻木了。
  马城又担心道:“善用兵者,未虑胜,先虑败,此战我大明若败,则辽左之地尽丧,建奴崛起之势,不可制也。”
  马国忠听到又打个寒噤,却质疑道:“少爷多虑了,我辽东二十五万兵马,各军堡能战之兵也有二十万众,那建州弹丸之地,兵不满万,如何会败?”
  马城嘴唇动了几下还是沉默了,马国忠的态度,刚好代表了辽东大小将领的态度,轻敌,没人认为大明会败。并且大明上下对建州的实力估计,出现了严重的偏差,建州苦寒,兵不过万,这都是多少年前的老黄历了。
  历史上,参加萨尔浒之战的女真大军,可是超过五万的。
  而大明上下对建州的情报,还停留在兵不满万,化外蛮夷的阶段,认识上的巨大偏差,让大明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当然这些话只能憋在心里,真说出来,只能被人当成笑话来听。
  这个时期的辽东,没人会相信建州女真,能撼动大明在辽东的统治。
  两人又发了一阵呆,马国忠也无心说话,沮丧的起身告退了。
  马城端坐在桌前拿起狼毫,强压下心里的起伏,再写一张告示,命各里甲召集民壮,弓手,七日内到西罗兵城集中操练。派人把告示送去兵备道,一路绿灯很顺利的盖好了兵备道大印,显然是便宜老爹提前打了招呼的。
  好在民兵集训是不需要发军饷的,不然马城连人都召集不起来。


第二十八章 起家
  两日后,西罗兵城。
  各庄各堡上千名精壮的辽东汉子,提着猎弓,背着箭壶三三两两的从四面八方赶来。马城站在土堡城头上,心中感慨,这就是官府的权威呀,自古民不与官斗,官府的告示一出,这些精壮的汉子就乖乖来了,还是带着武器干粮来的。
  住进兵城的民兵,每人都要接受测试,结果让马城大吃了一惊。
  这些孔武有力的辽东汉子,几乎人人都擅长射箭,骑术,身高超过一米七五,能拉开一石强弓的比比皆是,这些飞禽走兽老山参滋养出的辽东汉子,历史上倒向了满清,大多成为汉军旗人,开原,铁铃,沈阳一带汉人组成的重甲步兵,甚至比满清骑兵还要凶悍。
  以冷兵器时代对重甲步兵的要求之高,可见辽东汉人的身体素质有多好了。
  马城此时融入了这个时代,才对大明朝的覆灭充满了惋惜,大明非是没有能战之兵,辽东,山陕多的是精兵,这些辽东汉子稍加训练,就是一支天下强军,此时更有直观的感受,大明并非是亡于兵事,而是亡于吏治,亡于党争。
  心情大好的马城动用了庄产,命人从马家堡用大车,拉来猪羊,粮食,在西罗兵城里开了伙。眼下刚过了农忙时节,西罗兵城里,各乡各堡的民兵吃的满嘴流油,对巡检大人自然是感恩戴德,十分卖力的操练起长弓大阵。
  马城也不怕长弓技术泄露出去,这玩意大明看不上,正规明军有上好的复合强弓可用,军中还有大量火器。建奴是用不了,长度超过一米五的英格兰长弓,是彻彻底底的步弓,以骑兵为主的建奴大军,在马上是无论如何也拉不开的。
  马城对一手创造的长弓大阵,还是信心十足的,步弓,无论是射程上还是精度上,都完胜骑弓,这不是靠制作工艺就能弥补的。步弓手是站在平地上,拉开了架势射箭,弓骑兵是骑在高速奔跑的马上射箭,无论射速,射程,精度,步弓手都全方面碾压弓骑兵。
  当然骑射的优势是机动性强,长弓兵的劣势是机动性太差。
  马城创造长弓大阵的本意,也只是为了防御作战,用来弥补开原大军,远程火力严重不足的致命弱点。
  和操作复杂,射速奇慢的鸟铳比起来,长弓大阵在防御战中有巨大的优势。以马城了解的历史知识来说,鸟铳一分钟能射一发就是奇迹了,射程大概也就是一百米,而一分钟,长弓方阵可以射出十轮箭雨。缺陷是长弓大阵没有连续作战能力,只能在短时间内提供火力急袭。
  无论如何,这个长弓大阵都是对开原大军远程火力,一个极大的补充。
  对于掌握在二哥手上的开原神机营,马城是完全不看好的,六百鸟铳手能抵挡数万骑兵吗。所以马城给长弓大阵的定位,相当于后世的迫击炮,用于关键时刻给前沿部队提供火力急袭支援。
  在极短的时间内,利用步弓大阵的超快射速,对某个狭小的区域实施火力急袭,是可行的。管你披了几层重甲,面对以抛射方式发射的破甲重箭,十轮火力急袭下来,恐怕也很难全身而退。
  对于这种超越时代的战术理念,马城拥有十足的信心。
  呵斥声中,八名子弟兵被马城分派了下去,精心挑选了三百二十个民壮,组成八队长弓手开始操练,每队刚好四十人。对于八名身穿鸳鸯战袄,内穿皮甲的少年军爷,民壮们表现的很服从,还有马国忠带着几名部下,人人都是一身铁甲,骑着高大军马在兵城里巡逻,临时被分派了军法官的职务。
  铁甲,精骑,皮鞭,让兵城里气氛为之肃然。
  八队民壮从队列练起,这时就展现出马城精于练兵的长处了,八名子弟兵忠实的执行着马城的命令,把在马家堡学到的本领,毫无保留的传授下去,只用了半天,八队民壮就人手一把长弓,在兵城校场上站成了八个整齐的方阵。
  稍有喧哗,子弟们手中的棍子就狠狠抽了过去。
  对于这奇迹一般的练兵成果,马国忠等人早就目瞪口呆了,丁文朝更是连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这刺儿头忸怩了半天,终于由衷赞叹道:“标下服了!”
  马城微微一笑也懒的理他,军士长制度,这可是后世练兵的精髓,也不知道经过多少支军队,多少年的积累,才逐渐形成的军事理论之精华,由不得他不服气,这八个精心培养的军士长,就是马城起家的本钱。
  呵斥声中,民壮队列开始歪歪斜斜的前进。
  歪歪斜斜的队伍看上去很滑稽,很可笑,马国忠等人却并没有笑,脸色反而变的更加凝重。马城很了解这些职业军人的震撼,要知道这些民壮,从挑选到列成阵势,一共只花了一个上午的时间,就算队列走的再歪再斜,也毕竟是走成了阵势。
  这在大明朝的职业军人看来,是震撼的,是无法理解的。
  马城无视了亲兵们脸上的震撼之色,突然笑问道:“文朝,某来问你,何谓天下强军?”
  被点名的丁文朝不敢再张狂,沉吟过后恭敬回答:“回少爷的话,标下以为,百战百胜,方为强军。”
  马城脸色严肃起来,轻声呵斥:“错,百战百胜,骄兵也。”
  看着丁文朝沉吟的脸色,马城又提点道:“强军当如何,强军当有魂,明知不敌,仍从容无畏,方为强军!”
  几名亲兵沉吟过后,丁文朝心服口服的施了个军礼:“少爷高论,标下深以为然。”
  马城看着态度恭敬的丁文朝,又欣然笑道:“某再问你,何谓军之胆?”
  丁文朝变的谨慎了起来,沉吟过后方才回答:“回禀少爷,标下以为,将为军之胆。”
  马城仍是笑意吟吟,轻声呵斥道:“错,大错而特错,将非军之胆,小旗,总旗,百户,百战老兵方为军中之胆!”


第二十九章 狼烟
  话说完了,就连马国忠也一脸错愕,呆看着马城陷入思考。马城也是点到为止,在大明朝,这番话可是大逆不道的,基层军官,在大明朝的地位低下,这番话要是传到老爹耳朵里,马城多半又要被训斥了,一个妄言的评语是跑不掉的。
  然而基层军官对一支军队的重要性,这是后世人人都明白的道理。
  马国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