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骑-第1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袁小修自是不会怯场,冷笑道:“好,口占如何?”
  马城冷道:“悉听尊便,袁先生先请。”
  袁大名士自斟自饮,紧张思索,三杯后开口徐徐道:“万历四十二年,予客居京城,得以三游青龙湖,初自涌金门右行断桥下,时方五月,半湖荷叶,于隙中露湖影。七夕再来,又见湖畔柳穷为竹,竹穷皆芦,芦青青达于园林。腊月初十,大雪初霁,友人游湖看雪,乃欣然而往。”
  袁小修徐徐念诵,约四、五百字,这篇游记也算得清新可喜。
  柳自华不禁赞道:“袁公捷才了得。”
  众进士纷纷含糊了过去,也有赞上几句的,气的马城直翻白眼,心说这婆娘是站在哪一边的,这娘们还朝着他眨眼睛,为之气结。
  稍一沉吟,马城念诵道:“甲寅年腊月,余冒雪自京师来,泊舟青龙湖,是日黄昏,与兄长访众进士于青龙湖中,更定始归,四望皎然,乃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往湖心亭看雪。’
  众进士听到“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之句,不禁瞠目讶然,写景眼界如此高阔,游记中少有如此气象的。柳自华早已眉飞色舞,夫君念诵的这篇文,字字句句契入心田,都是她想写的,但一时又写不出来,被夫君娓娓道出,仿佛蔽塞的泉眼疏通,汩汩流淌,颇为畅快。
  众进士议论声中,袁小修神态讪讪,他那篇游青龙记略显繁琐,与这篇空灵清妙的“湖心亭看雪”没法比,一时间甚是沮丧,实在是汗颜。马城心中厌烦和柳自华对视一眼,二人一齐起身作揖。
  马城道:“湖上风寒,不宜久坐,袁先生这就别过。”
  两人转身出了湖心亭,众亲兵赶紧收拾器物跟在后面,一起下船去,李开元也轻笑一声,心满意足的扬长而去。湖心亭中连卢象升也有些尴尬,好好一场聚会被闹的不欢而散,不免埋怨起那不懂事的同僚,早见识过马总镇的辨才,连亓阁老也栽了个大跟头,想来文才也是不差的,这不是自取其辱么。
  马城胸中只有少许怒气,倒看淡了,这大明朝的文士对武人的轻蔑是根深蒂固的。连王越那样的诗词大家也被蔑视了,更何况他一个没有功名的勋贵,汉社在大明的发展实在太艰难了,可不是王八之气散发就能发展壮大的。一个武人想要在大明著书立说,这简直便是痴人说梦。
  胸中无名火升腾,老子就是要发展汉社做大宗师,兵学大宗师。
  老子就是要将柳自华,王月一干绝代佳人收归家用,气死那帮江南名士,一改这大明朝孱弱娘炮的风气。同一时期,正值欧洲文艺复兴的鼎盛时期,各类经典名著层出不穷,大明文人还在争论圣人言是不是戏言。借王月,柳自华两人扬名也是无奈之举,这大明朝的风气非变不可。
  大好兴致被破坏了,几人索性散了各自回府,才刚回府,亲兵来报卢象升和几个新进士来了,马城心情好转能得一个卢象升,几位新进士投效,也不算浪费了一番美意。
  柳自华笑道:“这卢讲官倒是个妙人。”
  马城一笑,当是如此,不通人情世故又怎么能做到天下督师,统帅平贼大军呢,自然是个知情识趣的妙人。见了礼,卢象升先道歉,不该将那袁某人领来,平白扫了大家伙游湖的兴致。
  马城一笑了之,将卢讲官和两个新进士引进书房,把酒言欢。和阁老们相处的久了,马城也算成了精的官僚,自然不会轻易提出请三人加入汉社,被人拒绝就太尴尬了,只是取出新编的一卷兵书请三人品鉴。写兵书可比抄诗容易多了,马城脑子里有大把的经典战役赏析,大把的先进战争理念。
  新书开宗明义,如是说,民唯邦本,本固邦安,典出尚书,五子之歌,将尚书经义引入兵学,也是马城的一大创举了,这已经超越了传统的兵学范畴,引申到兵学民本思想了,大将特讲兵家和儒家在民本思想上的渊源,境界上已经超越了这个时代的文人不知凡几,当真是石破天惊。
  这主张也不至于引起儒教的反感,若有人硬要将马城的主张,理解成儒教对兵家的指导意义,马城也是乐于见到的,随你怎么想吧。书中接着讲到,自夏代太康失国,儒家,兵家便共同宣扬民本思想,算是给兵家脸上贴金了。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第二百八十二章 折服
  孙膑曰,天地之间,莫贵于人,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
  讲道理孟子和孙膑讲的是一回事,都对战争有明确的指导意义,只是千百年来没人会去这么想罢了。书中又云在改朝换代的战争中,这一特点尤其明显,殷纣虽有七十万军队,然纣师虽众却无战之心。秦汉之交,刘邦以宽素大长者而得天下,其后,刘秀能以推赤心置人腹中而做了铜马皇帝。由马城口述,柳自华整理成文的好一篇大作,处处都在阐述儒家,兵家在民本思想上的共同主张。
  柳自华文笔极佳,处处宣扬军事理论中的民本思想,主张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一篇雄文过后又有一篇,讲的是兵家贵谋贱战的思想,将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与儒家仁道思想联系起来,也是极为贴切的。书中说韩信用李左车之计,不战而下燕城,郭子仪免胄服人,李光弼空帐降二将,用详尽的史实佐证了兵家思想,与儒教诸多契合之处,又是一篇雄文大作。
  只此两篇就让卢象升和两个进士看呆了,读完仍在苦思冥想,身为名教子弟本能的想要驳斥一番。兵家都能和儒家相提并论了,亚圣和孙膑说的是一回事,这还了得,这是妥妥的大逆不道呀,三位进士没当场吓晕过去,心理承受能力还是很强的,马城只是冷眼旁观,孙膑和孟子怎么就不能相提并论了。
  用一个民本论,将兵家和儒家联系起来,倒要看看这三位进士怎么说。民本论三个刺眼的大字,让倪元璐两人先心虚了,含糊着不敢胡乱说话,卢象升则陷入深沉的思考。马城欣喜,卢象升和他人不同,此君是大明文人里少有的军事理论家,他还是个史学家,当是被两篇雄文弄糊涂了,正在烧脑纠结。
  午后,马府。
  倪元璐两人早就吓跑了,只剩卢象升失魂落魄,没滋没味的吃着一道蒸年糕,好象失了魂魄一般木然。马城心知他是在纠结,是加入汉社接受兵学思想,还是老老实实做官在新军中熬资历,实在难以决断。接受离经叛道的兵学思想,便会被清除出儒家队伍,真正成了孤家寡人。
  马城叹气,老子心累呀,在这大明朝搞文艺复兴太难了。
  柳自华则十分期待,她是全盘接受了兵学思想的,格外期待得到卢象升这样一个新进士的肯定。连马城也在心中叹气,要是连卢象升这样一个特殊的文人也说服不了,著书立说一事还是算了,只能拿给小皇帝看,精心培养一个马上皇帝。倘若卢象升这样文人中的军事理论家,能接受这离经叛道的思想,则文艺复兴大有可为。
  良久,卢讲官才喟然叹道:“名教到了此时,已面临绝境,不得不变了。”
  马城狂喜,心知这文人中的异类部分接受了自己的思想,这事搁在别人身上是不可能,搁在卢象升身上就有可能了。世人皆知卢象升的天雄军,却很少关注此人的军事思想,成长经历,此人委实是大明士人中的异类,是个货真价实的军事历史学家,他的学术水平还比他打仗的本事高明多了。
  一个眼色,柳自华会意笑道:“名教的困境,实来自于圣王。”
  卢象升被惊醒了,茫然道:“何解?”
  柳自华握着折扇,侃侃而谈:“名教圣王之初,见于尚书尧典,尧帝孤身一人是完美的圣王,于是千百年来,名教所要做的便是寻找同样具备尧帝美德的圣王,如是乎,然则到了今日,名教便以攻讦朝廷,攻讦君王为君子之道,岂非荒谬?”
  卢象升汗颜道:“正是如此,此为名教今日之困局,如夫人高论。”
  柳自华说服了卢进士便笑而不语,马城心中惊叹虽然朝夕相处,仍是小看了这枕边佳人的才华,真真是了不得,这番理论可谓精辟之极。如同柳自华一般,这大明朝的有识之士也在反思,是不是矫枉过正了。儒家的起源是圣王思想,因此希望每一位帝王都是完美无缺的圣王。本意是好的然而到了明末,这种圣王思想却成了攻讦帝王的借口,无人不以攻讦帝王为乐。
  柳自华会反思,卢象升这样的牛人自然也会反思,这实在是把经书念歪了。
  马城胸中豁然开朗,古人是不能小看的,更不能小看古人中的精英,这些精英也有很多头脑清醒的。卢象升草草吃饱肚子便告辞了,马城也不为难他,指望一天之内就让这进士出身的人投靠,太不现实,还需要日后慢慢开解。越来越觉得自己象个传销大师,给人洗脑的功力越来越强了,将卢象升这样的牛人都弄糊涂了。
  明末的儒学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这是事实,造成的恶果便是君权的削弱。祸根便是儒学中的圣王思想,文人们一味要求皇帝要做到完美无缺,甚至利用圣王思想攻击帝王扬名,其中以东林党人做的最过分,连皇上吃喝拉撒都要管。这样做的恶果便是引起君权的反噬,被厂卫屠杀禁绝也是自找的。
  柳自华小心的将书稿收好,封存,极看重这些亲手润色过的文章。
  马城胸中自是柔情蜜意,能收服这江南才女也不容易,想让她归心更不容易,如今终于做到了。
  半月后,出了正月。
  卢象升再次登门拜访,已然换上一身六品官服,很有几分与众不同的英气。
  马城笑道:“卢兄今日便要上任么。”
  卢象升拱了拱手,昂然道:“正是,在下当上不负天子,下不负所学,这就往密云上任去也。”
  马城心中欢喜知道他做出了选择,上不负天子,下不负所学便是他的选择,这终究是个爱国忠君之士。
  柳自华轻笑道:“那便要恭喜卢大人高升了。”
  卢象升正色朝两人拜了一拜,马城两人坦然受之,交人交心这便是知己。
  午后,密云大营。
  在密云造炮的孙元化,兴冲冲将一位同乡引荐过来,一个唯唯诺诺的中年人连秀才都没中,名叫薄珏。马城只是觉得好笑,这人连个秀才都没中只是个童生,偏偏起了个名字叫做伯爵,实在滑稽,人也唯唯诺诺的没半点自信,想来也是屡试不第,连性子里的棱角也被磨平了。
  看在是孙元化引荐的面子上,开个后门,留他在兵仗局做个书办。


第二百八十三章 神物
  那薄珏自是千恩万谢,却贡献一物让马城大吃一惊,差点一跟头栽到桌子下面,老子这是看到了什么,镜片,几枚透镜镜片,装在一个红木盒子里,被一个唯唯诺诺的中年童生双手奉上,马城差点惊掉了下巴,早就想造一个望远镜却苦于造不出优质的透镜,居然无意间得到了镜片!
  孙元化还神秘道:“开城弟你有所不知,此物颇为神妙,一试便知。”
  马城强忍住心中激动取出一枚镜片,透明度只比京师琉璃场制造的琉璃强一点,却是正经八百的透镜!
  强忍住激动轻声问道:“薄珏,你可有功名?”
  那猥琐中年童生尴尬道:“回大人的话,在下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