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骑-第1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国祯没升官权势却滔天,微妙处便在于那一句兼管边堡,这兼管边堡四个字学问可大了,真是将晋商在明军中的势力连根拔起了。要知道山西三抚长城一线有大量的军堡,将领多是豪门子弟,多半都是沾着亲带着故的,这一句兼官边堡便给了王国祯极大的权利,胡乱按上一个逃兵罪便砍杀了。
  晋商在边堡安插的大量子弟,十分便利的一条走私通道就此完蛋大吉了,这是没有情面可讲的,这条走私通道是一定要堵住的,这些长城一线的边堡军职空了出来,自然是被各方如狼似虎的瓜分了,大同周家,榆次常家也是得了大便宜的,两家子弟合计要了一百多个,总旗以上的边堡军职,两家子弟的名字报到总督府,批复马上就下来了,一条新的走私通道正在快速形成。
  当然现在不叫走私了,叫行商,大明和蒙古都结盟了。
  自此周常两家的商队在长城内外畅通无阻,牢牢把持着大小十几个边堡,取代姜王两家成为新的晋商大豪门。余下的大量军职,则落到升任中官,大同镇守太监高凤手中,这混蛋居然在大同公开卖官,一个总旗只卖五十两,一个百户卖一百两,一个千户只卖五百两纹银,现买现卖童叟无欺。
  马城也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这样也行,这也实在太过分了吧,这是一场瓜分胜宴,整个山西都疯狂了,每天来榆次常府送礼的排成长队,常家几个掌柜收银子都收到头晕眼花了。马城自然不是什么正人君子,高凤敢卖官老子也不含糊,下手晚了可就连汤也喝不着了,一口气卖出上百个军职,狠狠捞了一大笔银子,卖的最贵的一笔是阳和副总兵,卖了五千两现银都堆在库房里呢,这些军职大可以卖,卫所,军堡早就糜烂了,唯一的作用是为走私大开方便之门。
  真打起来,这些卫所兵,军户被堵在营门里,连集结都做不到。山西富户肯出银子买这些军职,一是为了方便行商,二是扯一身虎皮做大旗,免的被人欺负了。到后来只剩下副总兵,卫指挥使,指挥同知这些高官,高凤索性放出话去,在大同镇守太监府公开竞标,价高者得绝对公平。
  马城,连王国祯,周永春都装做不知,抄家,卖官,大笔银子都是皇上的,谁敢动谁就是跟皇上过不去,就是厕所里打灯笼,找死。皇上赏赐是一回事,大可以安心收下,跟皇上抢银子就很蠢了,大同驻扎着三万镇军,五千骑兵,榆次还有一万开原步骑,和皇上过不去的下场就是大军围剿,灰飞湮灭。
  卫所,边堡军职可以卖,镇军却要重新整顿起来,山西可不缺优质兵员。
  十多万山西百姓被掳掠到长城一线,老弱妇孺死亡无数,能活下来的都是壮丁,十多万家破人亡的山西百姓沦为流民,宣大总督衙门便大举募兵。王国祯原本是想招募兵员补充大同镇军,却被马城书信劝住了,兵部周老尚书也力主另立新军,不能让新兵进了镇军这个大染缸,过不了几天就染黑了。
  王国祯很快被说服了,另立山西新军,从流民中招募了三万新军,又从镇军中挑选了五千精锐老卒,组成一支三万五千人的新军,大营仍是设在阳和,一是因为阳和是王总督的地盘,二是阳和有现成的大营可以安顿新军。三万五千步骑虽然不多,却和旧军完全不同,这是一支纯粹由百姓,平民子弟,山西老卒组成的新军,干干净净的没有任何地方豪强的渗透,宣大总督直属的新式军队。
  大明新军制垂直式指挥体系,隐见雏形,正在取代混乱的旧军制。两万新军驻扎在京师,一万开原步骑驻扎在蓟镇,三万陕西新军,三万五千山西新军正在组建,这都是以野战为目的组建的机动兵力,和各地旧军是完全不同的。首先建军思想就很清晰,这纯粹是一支野战军。
  战时拉着行李,军械就能开拔,还是京中最高指挥部直接管辖的。
  十万新军初步建立起来,假以时日,大明不会再出现无兵可调的窘迫,四省之力养十万新军当是绰绰有余的。还有河南,山东,北直隶帝党官员的大力援助,两年,马城十分肯定撑过这两年等到新军形成战斗力,大明便可以在北方与建虏决战,那一战必将是惊天动地,决定明金两朝未来的战略大决战。
  前提是皇太极还有勇气入关,马城有八成把握皇太极是要入关的。


第三百二十章 献俘
  劫掠是女真人的本性,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满人深深的信仰着一个道理,马无夜草不肥呀,劫掠成性的满人万万是改不了本性的,皇太极也压制不住满人劫掠的欲望,周围能抢的都抢光了,只剩下心一横入关,这一条绝路可走。用大量汉军,蒙军和林丹汗部对峙,入关的必然是建虏八旗主力。
  正心潮澎湃时,京中连续来了旨意,催促马城进京献俘。
  马城心知皇上不耐烦了,不好再耽搁一万步骑开拔,押送着俘虏一路去蓟镇驻扎,一路回京师献捷。沿途送礼的仍是源源不断,马城来者不拒好好的做了一回贪官,这道理其实很简单,当今天子是宽厚的性子,意思已经很明白了,咱们君臣有仗一起打,有钱一起花,富贵一起享。
  是的,天子的想法就是这么单纯,这天启朝的花花轿子还要大家一起抬嘛。偏偏就有些不开眼的蠢材想吃独食,比如江南那些读书人,再比如山西这些土财主,如今吃独食的山西土财主已经被皇上收拾了,龙心大悦。这大明朝的土财主,读书人也是一群奇葩,想撇开皇上吃独食是在做白日梦么。
  这大明朝毕竟是姓朱的,你如此不给皇上面子,就要面对天子之怒,天子一怒伏尸百万,你当是史官吓唬你的么,这山西土财主死了没有百万也有几千个,兴大狱,动大刑这便是天子之怒。但凡这些蠢货肯分润点好处给大明天子,也不至于闹到皇帝急眼了,动用厂卫特务机构大开杀戒吧。
  如今倒好,山西各地抄家到底抄出多少银子,马城心里也没个准数,这场瓜分盛宴才刚刚开始,没有一两年抄不完,这是历史上从未发生过的事情,也是妥妥的战争红利,战胜者通吃是这时代的特色。可以确定的是大明朝未来几年内,国库充裕,皇上的小金库更是满满当当,可以拿银子四处砸人玩。
  整肃山西,朝廷抄没的银子最少也超过千万两开外,千万两雪花银呀。
  献俘,是中国古代五礼中军礼的一种,军队外出征战获胜凯旋,除在太庙祭告外,就是要举行隆重仪式,向皇帝献上俘虏,并报告战斗情况,请示对战俘的处置,这是一种宣扬国威的重大仪式。
  献俘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周书·世俘》中记载周武王灭商后,告庙献俘,杀殷商战俘百人以祭。《小盂鼎》铭文说,盂征伐方,执兽首领四人,获聝近五千,俘虏一万三千余人,及车、马、牛、羊,数以百计,并向周康王献俘。
  天启三年八月末的一天,京城十分热闹,大街小巷人来人往,个个喜形于色,人人皆知山西献俘的兵马到了城外。京师百姓将大街小巷挤的水泻不通,连生长于深闺中的女子也羞搭搭的挤在人群中,要旁观大明二十年来最大的一场胜仗,还是在大明腹地打的一场大胜,人心振奋。
  便是对阉党,帝党看不顺眼的读书人,也被那种全民狂欢的热血气氛感染,纷纷上街庆祝一番。有钱便包下了临街的酒楼客栈,没钱的便一身臭汗挤在人群中,感受着京师百姓发自内心的喜悦。两万新军也被迫进城,配合厂卫戒严,维持治安,全副武装的新军士卒都用了实弹。
  随处可见领子上锈着金线,老虎,麒麟的新军将士,手中握着又粗又长的大火铳,望而生畏,京师虽然热闹治安却是极好。连挤在人群占便宜的无赖也很收敛,五城兵马司早有公告,哪个敢在献俘仪式上搞事的,尽管试试看,小偷小摸抓住了也是个死,打架斗殴的不论对错,有理没理通通处斩。妥妥的乱命,妥妥的欺压良善,京师言官清流却纷纷将嘴巴闭紧,谁敢弹劾呀,这个时候谁敢弹劾帝党,那就要被京师百姓一人一口吐沫淹死。
  欢呼声中,献俘队伍进了外城,京师瞬间沸腾起来。
  马城在亲兵营护卫下面无表情,穿一身重甲在京师街道上穿行,狂呼乱叫声中百姓都疯了,街道两边的酒楼客栈雅间里,花瓣,彩纸落了下来,居然还有抛绣球的,女子力气小也仍不远,大多落在欢呼的人群里了。马城看着正在抢绣球的几个年轻人,终忍不住露出笑意,这也行,五军都督府不禁扔绣球么。
  想来能坐在雅间里的都是贵女,这几位抢了也没用呀,那贵女多半是不肯认的。
  沿街百姓见年轻英武的辽东伯终于笑了,欢呼起来,连辽东伯前后英武的亲兵也接受了巨大的荣誉。一座酒楼雅间里突然一个大红绣球仍的极远,一个亲兵下意识抓住,在百姓欢呼声中却极尴尬,也不知该怎么办,女儿家力气这么大该不会是个母夜叉吧。
  楼上窗边一个青年文士,上蹿下跳大声叫道:“接住了,接住了,我家住在柳条街,我家小妹貌美如花,这门亲事定下了!”
  那亲兵越发尴尬,马城哈哈一笑轻一点头,那亲兵才将绣球偷偷收了起来,百姓的哄笑欢呼声中,后面用绳子拴着的虏兵也进了城。一阵痛骂,唾沫横飞,不免有些情绪激动的,被沿街肃立的新军士卒警告了,更多百姓是睁大眼睛看着一长串东虏,这可是凶悍的建虏呀,终于见着活的了。
  虏兵卖相还是很不错的,人人脑袋都剃的精光,脑后拖着一条小辫子,马甲,白甲,佐领,各部章京,活下来都是八旗精华,自然而然有一种凶悍的气质,两千虏兵缓缓经过,居然将京师百姓都吓住了,欢呼声逐渐安静下来。建虏凶名赫赫,卖相也是极吓人的,好些虏兵棉甲上还带着血呢。
  马城也是故意如此为之,两千虏兵人人都披着甲呢,将战场上真实的虏兵原本的模样,带到了京师,给京城百姓来一堂震撼教育课,效果出奇的好果然将百姓都吓住了,还有胆子小的纷纷往后躲。太惊人了,这哪是俘虏这分明就是一支完整的军队,只是绑的格外严实,甲胄响动便如同身在战场。
  过不多时,沿街百姓一片哗然,大声议论起来仿佛是一锅沸腾的开水。


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宴仪
  “这是什么甲,没见过呀!”
  “这不是我大明的大胖战袄么,改成这样了!”
  “这身上一条条的是铁链子么,这得多重,怕不得有四十斤!”
  沸腾的议论声中,一些格外凶悍的虏兵突然龇牙咧嘴,朝着沿街百姓大骂起来,用的是听不懂的野蛮土语。百姓哗然,几个手持重火绳枪的新军士卒吓的手一抖,下意识的后退几步,被凶悍的虏兵吓的腿软了。这倒实属平常,一个凶悍的虏兵身上穿着几十斤重还带着血的重甲,瞪过来那气势也是极惊人的。
  马城不悦,左右亲兵,后面的开原骑兵勃然大怒,打马上前抡起连鞘战刀,劈头盖脸的一通教训。
  马小五尴尬道:“少爷,我认罚。”
  马城也不能真的罚他,万众瞩目下突然掉转马头,不紧不慢的行过去,所过之处虏兵纷纷低头,不敢正视,京师百姓又是一片哗然,绝没想到辽东伯居然如此神威,居然加虏兵都吓住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