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骑-第1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马城惊喜,由衷赞叹道:“正是如此,陛下圣明!”
  一干老臣很没面子纷纷恭维几句,啧啧称奇,这十两银子为何有这么大的用处,转了一圈就将债务抹平了呢。少年天子极为得意,却又深深的思索起来,银子果然是要花出去的,不能存起来呀。
  马城趁机又讲故事:“西人的玩意么,有些很神妙的奇思妙想,又好比有一天,一位山西富户的儿子如是说,父亲,咱家的宅子,吃穿用度都是如何赚来的呢,富户说,儿子,你去外面拿一块肉来,再放回去,其子照做了,拿了块肉又放回去,富户说,你看你的手指上是不是有油?”
  这回众位老大人都听明白了,掐着胡子频频点头,山西票号果然是如此赚银子的,雁过拔毛么。


第三百二十五章 皇家票号
  马城心说太费劲了,只得再举例说明,京师有三个贫穷的人。一个剃头的,一个裁缝,还有一个是鞋匠。清晨起来,店铺开张了,但是他们三个人的小店却生意冷清。因为顾客们看到他们凌乱的头发和胡子、满是皱纹脏乎乎的皮鞋,还有破了洞的衣服,觉得很邋遢,于是连进来坐一下都不肯。
  正午的阳光下,三个人各自蹲在门铺前发愁。各自心想,手里只剩下两文钱,晚上一家老小的伙食费都不够,怎么办。还是剃头的聪明。他先拿出一文钱到了裁缝铺,把衣服补好,熨得笔挺,再拿出一文钱,到了鞋匠那里,鞋匠精心的为他把鞋子擦得锃亮。收拾完毕,剃头的站在了自己的店铺门口,顾客们看到这么精神抖擞并且干干净净的小伙子,都到这里来剃头,虽然他花了两文钱,但是开张营业了。
  裁缝和鞋匠看到后十分羡慕。于是裁缝先到剃头的那里花一文钱理了发,然后去鞋匠处又花了剩下的一文钱,把皮鞋擦亮,收拾完毕,顾客们也陆续的上门了。鞋匠看到他们都开张了,终于决定如法炮制,先去理发师那里花了一文钱把自己的头发弄利落,又到裁缝铺花了一块钱补好了衣服。终于顾客也来光顾了。
  傍晚时分,三个人凑在一起聊天,发现每个人手里都有五文钱,但是新顾客只来了三位。这是怎么回事呢,三个人左思右想,突然间明白了,每个人原本手里有的两文钱在三个人之间转了一圈又回到了各自的口袋里,说到口干舌燥总算把道理讲明白了,诸位部堂大人听的若有所思,天子则听的两眼放光。
  少年天子是极聪颖的,赞叹道:“朕明白了,山西票号动不得,这山西票号便是管钱财流动的,若是抄了京师票号,那些富户从票号里兑走了银子,便会放在家里藏起来,银子藏起来便不流动了,便会出现大量欠债,是不是这么个道理?”
  马城心服口服道:“陛下圣明,就是这么个道理!”
  一众部堂大人也恍然大悟,似乎还真是这么个道理,户部李尚书是最尴尬的,老脸通红有些挂不住了,他堂堂户部尚书掌管天下钱财,居然还不如一个西人故事讲的明白,自然没人会认为这故事是马城编出来的,都只会以为这是西人的事情。一个伯爵怎么可能懂得金银流通的道理呢,不可能嘛。
  袁可立先赞叹道:“这西人非但火器犀利,这经商之法也是闻所未闻,大大有其可取之处。”
  一干部堂大人纷纷称是,李尚书老脸挂不住了,跪地请辞。皇上也知道他能力不足管不了户部这么大个衙门,准奏,只是给李大人转了个官,去礼部补个尚书的缺,也算保住了李大人一张老脸。天子也是极有主见的,当即拟旨,擢兵仗局铸炮大使徐光启任户部尚书,诸位部堂都没有异议。
  马城心中大石头落地,徐光启也未必懂经济但是他精通西学呀,还精通算学,当户部尚书好多了。铸炮的事情交给孙元化,如此也算物尽其用,如此,查抄山西票号的事情就搁置了,道理已经讲明白了。
  天子倒是没有不爽,只是赌气道:“为何只有山西人能开票号,这岂不是将皇明命脉都交给山西人了么。”
  马城心说您说对了,还真就是这样,不然明清两代为什么没有皇帝敢动晋商票号呢,动了就是天下大乱。
  马城恭敬答道:“皇上息怒,山西人能开票号,无非是财力雄厚有信誉。”
  还特意强调了有信誉三个字,天子果然又气呼呼道:“这是何道理,莫非朝廷的财力,信用还不如一个剃头的么!”
  马城引导聪颖的天子想到这一步,便匍匐跪地恭敬道:“臣,请陛下开设皇家票号。”
  天子错愕却大笑了起来:“正该如此,准奏,马卿快请起来,朕要大大的赏你,重重的赏你!”
  马城爬起来拍拍身上的灰,拱了拱手,天子赏不敢辞,皇家票号搞起来,一本万利的生意呀。皇上和朝廷还是要分清楚的,这事情交给朝廷去办,十成十是要被那些昏官办砸了,皇上去做票号生意么,就好多了,这皇家票号从掌柜到伙计都算天子家奴,一言不和就打杀了便是。
  袁可立,一干老臣还晕呼呼的没转过弯来,等到反应过来这事已经定了。阁老,部堂相视无语,想反对吧又不知道从何说起,皇家票号么听上去没什么问题,这京城的皇亲国戚就有开票号的,也没闹出什么乱子,开票号么无非就是银子加上一个信字,应该没什么大问题吧。
  却又隐隐觉得不妥,这不是变相给皇上敛财么,妥妥的与民争利呀,再一想也无不可,左右是从山西人嘴里抢银子,朝廷,户部好象又没什么损失,皇上的内驽银还不就是朝廷的银子么。每逢打仗,灾害,皇上也不可能一毛不拔,总要从内驽拨银子的,要真能捞到银子也是好事。
  一干重臣良久无语,袁可立才正色道:“马城,这皇家票号是怎么个章程,你可要心中有数,办砸了是要掉脑袋的!”
  马城胸有成竹道:“大约是有些成算的,臣家中存银不多,就出五千两存在陛下的票号里吧。”
  一干部堂大人纷纷色变,这不是胡说八道,你开原马氏家中存银不多,这天底下还有大户么。
  天子大喜道:“马卿果然公忠体国!”
  袁可立老脸发黑,含糊了半天只得尴尬道:“老臣出一千两。”
  余下诸位部堂大人自然都是懂事的,纷纷表态愿意存银,多少都要意思一点也不好驳了皇上的面子。马城心中捧腹狂笑,皇上办票号还怕缺本金么,摊派呗,全京师的皇亲国戚,勋贵大员们要倒霉了,这也不是摊派这算启动资金,银子存在皇上这里又不会赖账,当然,敢给皇上拆台的可得小心点了,估计没人会这么不开眼,反正存在票号里有利息拿,就当是存了死期存折吧。
  皇上整个人都烧起来,兴奋道:“这事让厂卫去办!”
  马城吓了一跳慌忙拦着:“皇上,开票号要讲一个信字呀。”
  皇上赧然道歉:“这倒是,这事得挑一个信用好的去办,不能用厂卫也不能用阉人,朕再想想,散了吧。”


第三百二十六章 与民争利
  诸位老臣差点吓出毛病来,心说您还知道厂卫阉人在外面名声差呀,真不容易,诸位老臣晕头转向的告退,到了宫外相视无语,只能感慨一声老了,老了,跟不上年轻人的步子了,这西学看来是要大兴了。诸位老臣虽然心情沉重,可也无话可说,办皇家票号这确实是利国利民的大事。
  倘若在神宗朝,这事情是无论如何也办不成的,这妥妥的与民争利,如今朝中言官都是战五渣,这事情可就办成了,哪个不开眼的赶喷皇上与民争利,转头就得下诏狱,南镇抚司里面扒层皮,别想活着出去了。马城被单独留下来,徐光启也被叫进宫里,老大人还一脸懵逼不知道升官了。
  入夜,西苑。
  皇上兴奋起来精力是真的足,握着笔挨家下条子,凑本钱,徐老大人一脸蒙蔽,马城赶紧在旁边解释,老大人才明白自己升官了,一下当上户部尚书了,老大人一脸啼笑皆非认真起来,和马城商量着皇家票号怎么个章程。这位老大人是精通西学的,理解能力自然比寻常人强多了。
  马城再三解释,这皇家票号绝对不能凑股份,绝对要搞成中央银行。
  也读过几本小说在大明朝搞股份制银行,妥妥的祸国殃民,看不到后世那些金融危机么,不都是银行家搞出来的么。在后世西方那么严格的监管手段下,还是成熟的三权分利体系,无数双眼睛死死盯着银行家,还硬生生搞出不知道多少次金融海啸,在大明朝搞股份制银行,要把国家财政搞崩溃么。
  这大明朝的银行是完全没有人监管的呀,更要命了,所以这个皇家票号只能官办,还只能由天子亲自办。官员,皇亲国戚敢挖朝廷的墙角,天子家奴敢挖皇上的墙角么,但凡有不法行为传到皇上耳朵里,你猜猜皇上会不会砍他的脑袋。因此这个事情朝廷办不成,天子可以办的成。
  这就是等同于后世的中央银行,慢慢会取代户部的部分功能,总有一天会的。当然天子办票号大明朝也有过,太祖皇帝就办了呀,就是臭名昭著的宝钞,天子办票号问题也很大,因为天子会滥发纸币,太祖皇帝就是这样干的。明初社会商品价格总额多少,大明宝钞年流通周转次数又是多少,不得而知。但是大明宝钞的迅速贬值,从反面证实了它的发行量过多。这也是洪武后期以来许多朝野人士大声疾呼的不争事实。
  洪武二十三年十月户部尚书赵勉报告:“近闻两浙市民有以钞一贯折钱二百五十文者”。
  宝钞已贬值,但朱元璋仍坚持宝钞初发行时原定官价,凡钞一贯准钱一千。二十七年,“两浙之民重钱轻钞,多行折使,至有以钱百六十文折钞一贯者。福建、两广、江西诸处大率皆然,由是物价涌贵,而钞法益不行。”
  太祖滥发宝钞,是凭借手中权力与客观经济规律相抗衡。而宝钞的大幅贬值,是对无视或者说是不懂得经济规律的当权者的惩罚。应该说,受到惩罚的朱元璋是有所收敛的。他听到宝钞大幅贬值的消息,虽然口中斥责“民心刁诈”,但从二十七年开始临时性财政开支的宝钞数额急剧减少。
  从《洪武实录》可知,二十七年至三十年的四年间,临时性支费的宝钞总额不足六十万锭。但是,永乐年间,朱棣滥发宝钞不逊於朱元璋。他不仅同样以宝钞大量赏赐功臣和士兵,而且将洪武后期京官领取全数俸米的制度,改为米钞兼支。这在前面已叙及。永乐七年六月,又增设北京宝钞提举司等制钞机构,规制如南京,从而使宝钞印制量成倍增加,以满足朱棣财政支出的需要。当然,这只能引起宝钞更大幅度的贬值。
  倘若天启帝也学他的祖宗滥发货币,那这个皇家银行也会在短期内聚敛了大量钱财后,完蛋大吉,也代表着大明天子声誉的破产。这可不是大明开国时天子强势,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这是风雨飘摇的天启朝呀,万万不能这么干呀。尽管如此,马城还是决议要搞这个皇家票号。
  大明的财政必须改革,内忧外患,不搏一把什么都完了。
  就赌一赌皇上的性子吧,是想做千古一帝还是想做昏君,有五成把握就很值得去做了。君臣三人议到深夜才散了,最后天子想来想去还是将皇后搬了出来,实在找不到合适的人选了,就皇后吧。显然是那日检阅新军,皇后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