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骑-第1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同时几年的战争下来,面对刀锋利刃、火气精良的倭兵,不少精兵猛将埋骨异国他乡,特别是当时比较精锐的辽东铁骑,缺兵少将、匮粮乏饷的十万明军仓促出兵,萨尔浒一战四路明军三路覆没,此后明廷征兵加饷,搞的民怨沸腾,内外交困,最终明亡清兴。
  这场战争另一个受益者在日本,当时日本太阁丰臣秀吉病死,负责执掌政权的“五大老”下令全面撤军,战争正式结束。对于日本来说,这场战争其实仅仅是丰臣秀吉一个人的战争而已,而战争的失败也只是他一个人的失败,或者说是丰臣家族的失败而已。
  由于丰臣秀吉的儿子丰臣秀赖年幼,作为五大老之一的德川家康开始专权。这引起了丰臣秀吉的心腹石田三成等人的不满,于是双方各自拉拢大名,在关原展开决战。支持石田三成的大名主要是小西行长、宇喜多秀家等西国大名,作为朝鲜之战的主力,他们的军力、财力损失极大;相反德川家康的嫡系军队在朝鲜之战中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在关原之战之战中,石田三成的西军败北,而东军中拥护丰臣的大名实力也遭到削弱,丰臣家的时代宣告结束,德川家成为日本名副其实的新统治者。织田信长、丰臣秀吉,最终德川家康笑到了最后,成为“征夷大将军”,开创了统治日本两百多年的江户幕府。
  而在这场战争中还有一个受益者就是朝鲜李氏王朝以及光海君李珲。说朝鲜李氏王朝受益很好理解,因为大明将他从亡国的边缘拽了回来,将李氏王朝在朝鲜的统治又延续了三百年之久。日本入侵朝鲜之前,朝鲜当时在位的国王名叫李昖,由于他的王后没有生下儿子,所以只能从庶子中选择继承人。光海君李珲年少之时,品行端正,勤奋好学,得到了群臣们的一致拥护,但他确是李昖的次子。而长子临海君虽然不学无术,但长子地位使他占据了“法理地位”。
  壬辰倭乱后,长子临海君被俘,李昖仓皇之中册立次子光海君李珲为世子,自己则逃亡中朝边境,光海君李珲则权摄国事,招集军队抵抗,甚至亲临前线视察,因此赢得朝鲜军民的一致拥护。但权力面前无父子,这引起了李昖的反感,之后随着李昖嫡长子的出生,围绕着储位,朝廷内部开始了一场明争暗斗。
  但凭借着在壬辰倭乱中积累起来的超高人气,光海君李珲继承朝鲜王位。光海君从被立为世子到登基的十四年间,明朝五次拒绝册封光海君。直到为了对付日渐强大的努尔哈赤,明朝才正式册封光海君为朝鲜国王。但明廷的态度对光海君来说无疑是奇耻大辱,在萨尔浒之战中只是派兵敷衍了事而已,事后还与后金达成“互不侵犯协议”。虽然明朝屡次派遣使者要求出兵协助,光海君执意不肯,甚至将传达大明皇帝圣旨的朝鲜使臣关在汉阳城外。直到朝鲜爆发宫廷政变,光海君被废除,几年后自尽身亡。


第三百二十九章 文人误国
  打赢了援朝战争却又拒绝占领朝鲜,保住了李朝光海君却又拒绝册封,这便是让马城极为愤怒的行为,援朝已经是不负责任,打下了朝鲜却又不占领,实在是蠢到极点,不占领又不肯承认人家的国君,简直就是弱智了。盛怒之下派密使去义州,让毛文龙动作搞大一点,给朝鲜人找点不痛快。
  良久,于凤君才赶走进书房,看一眼匆忙走出去的密使,柔声劝道:“夫君息怒。”
  马城逐渐冷静下来,哼了一声,进宫面圣怎也要说服陛下,向李朝发出最后通牒,索要朝鲜水师指挥权,不肯交出指挥权便灭了它,总不能老有这么一支敌我不明的水师杵在东海,这实在太愚蠢了呀。纵观世界历史也没见过如此愚蠢的行为,从没见过有君主国,不要属国军事指挥权的。
  诸女也不敢拦他,只能看着他怒气冲冲的走了。
  宫中,天子也是脸色发青,稍一犹豫便让内阁拟旨,质问朝鲜李朝为何将水师长期驻扎在耽罗。天子聪颖自是极为愤怒的,想明白了,这是欺负大明呀,李朝水师驻扎在耽罗,瞎子都能看出来监视意图,感情大明软弱好欺负,后金凶残不好惹,便对大明东江镇摆出一副监视的架势。
  反正朝鲜是大明的不征之国,再放肆一点也不会翻脸。
  圣旨发了,马城断然请命击之,底线是解除李朝水师的武装,一个属国要水师指挥权做什么,简直滑稽。天子反倒犹豫了,太祖遗命呀,马城森然道,陛下放宽心动手的是东海海盗,与朝廷何干。天子会意狂笑起来,对呀,动手的东海海盗呀,东海海盗和倭国一向交好,这笔帐完全可以赖到倭寇头上。
  君臣定计,马城才回到家中谴使,一队亲兵携书信奔登州面见李旦,登州水师和李朝水师实力相当,加上李旦麾下的海盗舰队,自然就是碾压之势了,要是连一个朝鲜水师都搞不定,李旦这个东海王也白混了。偷袭朝鲜水师解除后顾之忧,李旦所部大举南下,再与荷兰人决一死战。
  想要李旦所部归心无非就是升官发财,如今朝廷财政宽裕,天子通过票号运银子去登州,此时多半就办成了。左右东海已经脱离的大明的控制,多封几个指挥使,总兵也不过多个闲官,银子官职都有了,李旦再不肯卖命便无计可施了。说到底还是大明的水师孱弱,兵力捉襟见肘呀。
  深夜,马城枯坐在书房中,脸色阴沉,对李旦其人马城极有信心,怕的是他部下有人不服,此时还要亲自去办,过几日等朝鲜水师隐患解除,就该动身去登州会一会诸位东海大海盗了,心中烦躁静不下心来。
  马城在书房中枯坐半晚,终不耐烦的展开一张熟宣,突然鼻端传来幽香,娇妻爱妾自外面进来倒水,研墨,柳自华还拿起一杆狼毫轻轻的呵气,马城心中烦躁之意稍减,便接过狼毫在熟宣上勾勒出一副大明地图,从东南沿海画起一直画到辽东,手一抖自山海关,锦州之间划过,一路弯曲蜿蜒划到了青海,将西藏无可奈何的划了出去。
  辽东尽失,西藏如今叫做亦力把里,马城甚至都没听过这个拗口的名字。
  明朝从未实际统治过东北,新疆,西藏,内蒙,只有两京十三省,一幅大明地图勾勒了出来,坑坑洼洼的如同被狗啃过一般,东北,西藏方向尤其如此,活象是被恶狗咬了一口的白面馒头,还是咬了一大口。马城胸中无名火越发烦躁,文人误国,莫过于此,皇帝稍微能干一些便跳到皇帝面前吐口水,喷唾沫。
  文人最嚣张的两个朝代,宋,明,将地图画出来便一目了然,是中原王朝最憋屈,版图最可怜的两个朝代,蜗居在中原之地不思进取,呆傻愚笨的文人是民族的罪人,毫无国防概念更无战略头脑,连西藏这种产马之地也不去取,除了内斗,争权还有什么用,还有什么用,看着那个占据西藏的亦力把里便心中来气。
  汉民族本来也是一个不甘寂寞的族群,先秦时期不谈,从秦帝国开始,军人,在国家中的地位,何等荣耀,三公久卿,基本上都是担任武职的军人,诸如蒙恬,卫青,霍光等等,哪个不是血与火的战场上拼杀出来的,隋唐时,男儿以戍边为荣,以征战为伟,两宋虽然孱弱,但也有狄青等纠纠武人为国征战四方。
  惟独大明文风最盛却以保守为业,以所谓的中庸为荣。
  成祖之后居然没有一次北伐或者南征,版图每天都在变小,如今更是到了可怜凄惨的地步。海外领土更是可笑可怜,朝鲜就象是大明的扁桃体,不时发作一下糜费大明国力,兵力,好不容易平定了却又不肯驻军,不肯割掉,就在那里烂着。安南则象是大明的阑尾,时不时的造反。
  如今更是连近海都丢了,西南近海被荷兰人占据,东南沿海被海盗占据。
  看着占据西藏那个亦力把里国,马城气的鼻子都歪了,这是产马之地呀,什么亦力把里明明就是西藏,这个国家强大嘛,这个孱弱的国家后来被准葛尔灭了,就是漠西蒙古一部,一个小小的漠西蒙古一部就能灭了这个狗屁国家,堂堂天朝上国享国二百四十年,就没想过取下这养马之地么。
  大明读书人的短视,简直让人目瞪口呆,这个西藏政权甚至还是分裂的,根本就不是一个统一的孱弱政权。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这些书呆子自然是不知道藏马好,藏马好呀,马城看着西藏口水都快流下来了,藏马是全世界最好的战马,没有高大威武的藏马,就没有如今的开原铁骑。
  柳自华看他盯着西边不放,会意找来了史料,关于西域地区的史料。
  马城才对这个莫名其妙的亦力把里国,有了一些了解,元朝至正七年,察合台汗国末代汗王哈赞汗为其属臣,出身蒙古巴鲁剌斯家族的合扎罕所弑,察合台汗国分裂为东,西两部,
  控制今南疆地区的都格拉特部贵族卜剌,只宣布秃黑鲁帖木儿是也先不花之子,并立为汗。秃黑鲁帖木儿在札马剌丁长老的说服下信奉了伊斯兰教,并逐步控制了汗国东部。之后两度率领大军入侵河中,打败乌巴都剌,占领西察合台汗国;并留其子亦里牙思·火者驻兵其地,使东察合台汗国、西察合台汗国得到短暂的统一。


第三百三十章 问罪朝鲜
  秃黑鲁帖木儿死。这时,西部异密乌巴都剌之侄迷里忽辛与巴鲁剌氏部贵族帖木儿将亦里牙思·火者的军队逐出河中,并立麻哈木汗之子阿的勒为汗。此后,帖木儿的势力迅速发展起来,他击败自己的同盟者迷里忽辛,废杀阿的勒汗,另立燕只吉台之子合不勒为汗,并陆续地兼并各部诸侯,自称素丹,不断向外扩张,西察合台汗国于是逐渐演变为帖木儿帝国。合不勒汗死,西察合台汗国正式灭亡。
  秃黑鲁帖木儿的幼子黑的儿火者即汗位,建都于别失八里,黑的儿火者之孙歪思汗,又把国都迁到亦力把里所以东察合台汗国也称 别失八里国和亦力把里国,到大明中期被叶尔羌汗国取代。这个汗国的历史简直就是一部内斗史,大明也不知道错过了多少次趁乱取之的战机,倘若大明二百四十年来,取下了这盛产优质战马的地区,别说十万,二十万,三十万铁骑荡平辽东,横扫蒙古简直易如反掌。
  眼光呀,短视呀,马城深深的叹了口气,看着地图上辽阔的辽东之地,正在整理内政大肆选兵的后金政权,马城再也坐不住,腾的一下站了起来,十万新军练成之日便是大明扩张之时,神挡杀神,佛挡杀佛,谁敢挡老子的路老子就灭了他!
  如今当务之急是问罪朝鲜,能裹胁朝鲜水师南下是做好的结果,不能用也要灭了他,一个属国要那么强大的水师做什么,为了造反么,总不能让朝鲜水师就那么杵在东海,敌我不明了,解决了朝鲜水师的大麻烦,便大举南下与荷兰人海上决战,此战李旦,南居益当可为之,胜败还在五五之数。
  看着不安的妻妾,马城无奈叹道:“积弱。”
  两女对看一眼,柳自华柔声道:“祸在重文抑武,以文统武。”
  马城突然心血来潮,凭借良好的记忆拿起狼毫,写一篇两宋积弱的积弱论,任谁都能看出其中影射之意。北宋不抑兼并,地主隐瞒土地,不交赋税,影响了国家财政收入,这一条大明朝更过分,开国皇帝金口一开天下士子便免税了。
  北宋重文轻武。通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