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骑-第1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四营开原铁骑组成一支偏师,在李朝骑兵带领下绕过山区,沿朝鲜西部漫长的海岸线直取义州,从高处看两千铁骑便如同一记犀利的左钩拳,直捣建州镶红旗占据的大后方义州,为配合绕路的那支偏师,明军主力也越走越快,在铁骑掩护下日行五十里,直到进入山区后才慢了下来。
入夜,朝鲜北部的山林之中。
日行五十里对步卒来说是极大的负担,也就是浙兵,贵州兵精锐,换成其他各部明军早就垮了。中军大帐中被裹胁的朝鲜君臣都累坏了,却没人敢吭一声,进入朝鲜北部山区后毛文龙活跃起来,带着他的三百部属引导着明军主力,在地形复杂的山区里迎击凶悍的镶红旗侦骑。
几次零星的遭遇战都没占到便宜,凶悍的俘骑却罕见的避战了。
每每遇到明军斥候,小股虏骑便避而不战,只是躲在远处远远的监视,三五日后索性全线撤退了。建虏逃了,镶红旗近万精骑全线后撤,从沈阳出发支援的汉军,蒙军三万余人,集结到朝鲜北部的义州边境,依托并不坚固的义州城,背城列阵,准备和人数较少的明军主力决一死战。
第三百三十六章 战争之神
十日后,义州城下。
山上,高处,马城身边将官云集,观阵。
千里镜中义州城下虏兵列成三个步卒大阵,两万汉军组成的严整大阵前沿是壕沟,拒马,后面大炮,再后面是穿戴绵甲手持火铳的八旗汉军,让马城生出一种极荒谬的错觉,如非是八旗标志性的铆钉棉甲,一定会将这些汉军当成明军。八旗汉军,一部分装备了火炮鸟铳,另一部分则编成了重甲步兵,还有一部分编成了车营。
相反,东江镇明军则装备了一大批射程超远的步弓,少量重型火绳枪,也是被虏兵的步弓射怕了。双方完全对调了身份,八旗汉军大量使用火器,明军反倒大量装备步弓,看上去显得十分滑稽却没人会笑,这都是惨痛的战败换来的经验教训。明军是被虏骑下马步射的战法打怕了,大量装备步弓起码有了还手之力。
建虏则吃尽了骑兵攻城的苦头,大批编练汉军弥补城市攻防战的不足。汉军八旗正在取代满州八旗,成为后金的常规主战力量,满州八旗彻底变成一支战略预备队。放下千里镜马城脸色十分古怪,明史,连一个标点符号都不能信,后金提前进入了依靠汉军打天下的时代,也不知道这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汉军八旗,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成军,其中没什么民族意识的辽民是主力。义州城下的汉军已然有了几分凶悍,两万汉军之中有大量身材健壮的重甲步兵,一看就知道是辽东山民,就是传说中的披甲人。除了辽东山民还有一些凶悍的女真山民,这便是后世史料中频繁提到的披甲人,也就是为建虏冲锋陷阵,具备攻坚能力的主战力量。
一支由辽东汉人,野人女真组成的强大攻坚力量,正经的重装步兵。历史朝着已知的方向发展,马城咧了咧嘴,下令中军后撤二十里耐心的等待朝军集结,朝鲜君臣正在拼命调兵,各地朝鲜军正在集结数量超过五万,义州城下一场大战看上去无法避免。半月后五万朝军集结起来,让朝鲜君臣也亢奋起来。
马城心知不能再等了,挑了个黄道吉日杀鸡宰羊主动发起攻击。两翼骑兵监视战场,由浙兵,贵州兵组成的车阵缓缓压上,东江镇制造的战车可比建虏精细多了,前面是装有坚固挡板的沙土车,后面是大量制造精良的火车,当大明的战争动员能力发动起来的时候,便展现出一个天朝上国的巨大能量。
炮声隆隆,前线明军车阵冒着炮火推进,后面大批朝鲜兵开始填壕。不时有炮弹落进人群里,却因为汉军八旗装备的大将军炮,二将军炮射程太近,无法威胁到明军车阵。大将军炮,二将军炮都是佛朗机炮,射程上的致命弱点暴露出来,让城头上督战的岳托暴跳如雷,却又无可奈何。
大将军炮有三千斤佛朗机,两千斤佛朗机,因为气密性太差最远能打五里,有效射程不到两里。明军车阵稳稳的摆在五里开外,一字排开,督促着朝鲜兵将壕沟一道一道填平,隆隆炮声中,马城无视了被炮弹砸中的一群倒霉鬼,看着义州城墙心中冷笑,终究是一群没开化的野人,野人还摆弄起大炮来了,不伦不类,一声冷笑,命人将刚刚运到的六架铜炮推上去。
这六架铜炮是在蓟州刚刚铸成,不远万里从天津运来助战的。六架黝黑的铜炮推了上来,开原炮营出身的炮手们忙碌起来,远在五里开外构筑炮兵阵地。六架铜炮看上去孤零零的,十分孱弱,轰鸣起来却震动了整个战场。两万汉军组成大阵,这么明显巨大的目标只是试射,便轰在了汉军密集处。
背城而战,汉军战阵排的很紧密,几轮齐射过后汉军突前的战阵中一片狼籍。区区六门重达两千斤,长身管的加农隼炮在五里的距离上怒吼,终让建州野人,朝鲜君臣感受到了战争之神的恐怖威力。几轮齐射轰进了汉军大营,明军炮手们赤膊上阵,熟练的用铳规调整射角,将炮口对准了汉军炮兵阵地。轰隆隆的炮声中,采用新式火药包,先进炮术的开原炮手们表现的极为训练有素。
汉军炮兵阵地上笨重的大将军,二将军炮,没有比这更愚蠢的对手了。佛朗机炮终于在东方战场上,显露出它气密性差,射程太近的致命弱点,成了明军炮手们可怜的猎物。只适合海战的速射佛朗机,在先进的滑膛加农炮面前毫无还手之力,炮弹呼啸声中暗红色的铁弹从天而降,汉军炮营很快被砸的七零八落。
明军的青铜加农炮最远射程超过十里,有效射程达到五里,性能上远超佛朗机炮。
万军丛中,明军犀利的炮火仿佛长了眼睛,两轮校对后便准确的砸中了汉军炮营,在李朝君臣目瞪口呆的注视下,一颗暗红色的炮弹居然奇迹一般砸中了一门大将军炮,那门重达三千斤的大将军炮如同玩具一般被砸的侧翻,火星四溅,一息之后被引燃的火药箱炸上了天空,一身沉闷的巨响连地面都震动了。
地面微微的颤动,李朝君臣呆看着远处汉军炮阵上,一朵蘑菇长了出来。人体,土石,甚至还有几枚子铳被炸到了天上,一朵小型蘑菇云让战场上安静下来,很快,前线朝鲜兵便疯狂起来,呐喊着将土包连同沙土车都推进壕沟,巨大的爆炸过后,存活的汉军炮手连滚带爬从炮阵上逃走。
身在前线的戚金大喜,指挥车阵缓缓压上,轻松越过两道壕沟。马城也脸色一沉,打出旗号,两翼骑兵缓缓向中间靠拢掩护步卒,要接战了,中军马队,接应兵马也纷纷披甲,整队,有序的忙乱之中远处炮阵上升腾起一阵白雾,炮手将大炮冷却过后瞄准了汉军大阵,再次轰击起来。
明军炮手是越打越准了,仗着精良的炮术专挑人多的地方打,不免仍有些炮弹偏离了目标,万众瞩目下一颗炮弹居然呼啸着,带着巨大的动能砸在义州城墙上,射程赫然超过了十里,炮弹将城墙砸的晃动了几下,超远的射程让城墙上一片慌乱,千里镜中能清楚看到大群亲兵簇拥着几位将领,匆忙离开。
在这时代最先进的大炮,最精良的炮术肆虐下,孱弱的义州城似乎在瑟瑟发抖,六门大炮一个炮兵连的编制,却打出了万炮齐发的效果。这便是是近代武器的威力,近代炮兵的犀利,让马城找回了后世强大炮火支援下作战的感觉,这六门大炮便是马城敢于和八旗大军野战的资本。
第三百三十七章 破阵
犀利大炮不停轰鸣,炮火掩护下明军车阵终于进入步弓射程,汉军前沿的虎蹲炮,少量碗口铳开火,将滞留在战场上的朝鲜兵放倒一片,嚎叫声中几辆盾车被打的木屑飞溅,浙兵也出现了伤亡。前线戚字大旗摇摆,躲在车阵后的步弓手纷纷列队搭箭,抛射,箭如雨下,火车则纷纷被推了出去。
数百辆火车推到射程之内,不时有火车兵被霰子打倒,翻滚,惨叫。更多的火车兵纷纷点燃火药捻子,头也不回的逃回车阵,呼啸声中两军阵钱被硝烟笼罩,硝烟中火光闪动一支支破甲重箭拖着长长的尾焰飞了出去,几百辆火车同时发射,靠火药发射的火箭威力极强,如火焰银蛇一般四处乱蹿。突前的一个汉军战阵陷入痛苦的煎熬,前线身穿棉甲的汉军士卒被射的苦不堪言。
左右两个小阵的汉军终于按捺不住,在汉军主帅指挥下组织反击。过不多时,身披重甲的披甲人举着大铁盾出战,组成几列黑压压的盾墙,顶着密集的箭支向明军车阵压过去。破甲箭射在大铁盾上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却因为是从天而降的抛射,躲在盾后的甲兵不时倒下,身上大多都插了几支箭。
明军阵中也是一片忙乱,大批铳手,炮手纷纷点燃火绳火捻。又是一阵硝烟四起,明军车阵中大量虎蹲炮,少量斑鸠脚铳给冲阵的甲兵造成了极大的杀伤。看似十分坚固的大铁盾,纷纷被犀利的虎蹲炮,斑鸠脚铳打的四分五裂。炮火齐射后大量鸟铳纷纷发射,看上去声势很大杀伤力却极差。
然而在一两百步的距离上鸟铳完全破不了甲,对举着大铁盾的建虏甲兵毫无威胁。
实战已经充分证明重装步兵发挥的重火力,才是明末辽东争霸的正确方式。建虏甲兵冲阵,步弓抛射的战法让明军车阵出现松动,这要是换一支明军立刻就全军崩溃了,好在浙兵,贵州土司兵都是训练有素的百战精兵,冒着汉军反击的箭雨快速装填,又是几轮重火力齐射,将阵型严整的建虏甲兵阵列打的如同被狗啃过一般,坑坑洼洼。
戚字大旗挥舞,鸟铳手们纷纷抓起刀盾斧头破甲锥,坐地休息的一营五百明军甲兵也坐了起来,前排举盾后排挺枪组成枪阵,一是起到督战队的作用,二是横在帅旗前面防止敌兵斩将夺旗。车阵之中,浙兵很快组成最擅长的鸳鸯阵,严阵以待,等待着即将到来的肉搏战,阵外,不少凶悍的披甲兵已经仍掉大铁盾发起冲锋,乒乒乓乓,鸟铳又努力打了一轮,在三五十步的距离上,终于给甲兵造成了巨大的杀伤。
战马嘶鸣,汉军甲兵用战马将车阵破开几个缺口。
鸟铳最后打了一轮爆豆般响了一阵,便传来鸟铳手凄厉的惨叫声,破阵而入的汉军甲兵疯狂的大砍大杀,瞬间便动摇了浙兵的防御。重步兵对轻步兵的碾压,让组成鸳鸯阵作战的浙兵一个照面就蒙受了极大的伤亡。好在车阵大致还算完整,甲兵只能从几个强行扯开的缺口涌进来,浙兵,贵州兵死死堵住缺口,三四个打一个,甚至十几个打一个,堪堪挡住了甲兵的凶悍冲击。
残酷的肉搏让李朝君臣瑟瑟发抖,让马城脸色阴沉难看。重装步兵对轻装步兵的碾压,无可奈何,不是说随便拉一个壮丁披上重甲,就能上阵作战的。重甲步兵培养难度很高,十个卫所兵都挑不出来一个,一名士卒要披着超过三十斤的重甲,还要能提的动大铁盾,能挥的动十几斤重的斧头砍刀。
一辈子种地的瘦弱明人,和生下来就与野兽为伍的辽东山民,完全没有可比性呀。因此就能理解戚继光戚大帅,为什么要招募浙江矿工成军,身体强壮的矿工才能有这种身体素质。越来越多的披甲兵涌进车阵,后续跟进的汉军士气大振,明军车阵摇摇欲坠,马城脸色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