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骑-第2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倪元璐性子梗直,愤然道:“此是乱命,孝子从治命,不从乱命!”
  马城欣慰,倪元璐此人性子梗直,有什么便说什么,却是执拗的有些可爱。
  下首前军副将张益也愤然道:“此例绝不能破,不然,兵部隔几天便从我的前军调一批人,这仗还如何打!”
  前军副将张益是开原人,三万卫裁撤后为数不多的留任将领,也是在靖安堡回炉重铸过的卫所将领,调走的人都是他的部下,难免不服。马城翻阅着进京领赏的名单,有功将士多达三百二十一人,这墙角挖的未免也太过分了。其中李争鸣排在功劳簿首位,直接从上士提拔成游击将军了。


第三百七十七章 内耗
  此例一开则后患无穷,一道圣旨就要调三百多人,多下几道圣旨岂不是人都调光了。
  最怕下级将领有些心怀叵测的,暗中投靠兵部大员,内阁重臣将部队拉走,那开原军就真的完了。
  张益的抱怨声中,卢象升沉稳道:“此事不能硬抗着,还要落在这些将士身上,总帅先去见一见将士们吧。”
  马城笑道:“理当如此。”
  来远楼女营,傍晚。
  山坡上一处独立的小院中,刚搬进小院的王贞姐妹清扫起来,一个穿大红军服的年轻汉子正在劈柴生火,山上流民有数万之众,能住进这座小院王贞也别无所求了,擦着桌椅偷看院子里英武男人,两人眉来眼去免不了被两个小的调笑几句。
  一个小的娇笑道:“好一出烽火佳人戏呢。”
  另一个小的愁眉苦脸道:“咱们如今是拖油瓶么。”
  王贞被调侃的面红耳赤,姐姐的架子也摆不出来,可恨院子里那精壮汉子不解风情,还在和木柴较量呢,开原铁骑手中的刀是用来劈柴的么。这夯货也不知道进来讨碗水喝,连劈柴还扎着马步呢。王贞实在忍不住了,端了碗水给他送过去,出了院子却惊呆了,小院里突然挤进了许多人。
  军兵将院子团团围住,一干将领,大官走进来。
  一位年轻的将军陪着一位五品文官,王贞对大明官制极为了解,五品京官这是六部各司郎中的级别,官很大了。李争鸣也吓了一跳慌忙放下斧子,本能的朝着顶头上司,前军副将张益跑过去施礼,也是有些晕头转向。
  张益没好气骂道:“你这个夯货好大张脸,没看到帅爷么。”
  李争鸣这才看到一身戎装的大帅,吓了一跳慌忙行礼:“小人参见少爷,咳,大帅可是瘦了。”
  张益气的脸都黑了,李争鸣单膝跪地施着礼,脸也涨红了看着脚尖,不敢抬头。
  马城看着面前英气勃发的部下,柔声道:“起来吧,都是哨官了,可不是本镇的家仆了,来见过兵部方郎中。”
  李争鸣起身再施一个军礼,看见卢象升才敢打招呼:“卢讲官,好些日子不见。”
  卢象升笑呵呵的应了,气氛融洽起来王贞也领着两个妹妹来行礼,心中忐忑,兵部派了一位郎中大人来前线大营,应是要接自己姐妹三人回京的吧。三叔死后享受哀荣,秀儿有福了,却总觉得心中不太塌实。
  马城将三女招过来,温和道:“方大人,这是已故遵化王巡抚遗孤,还请方大人妥善安置了。”
  方郎中哪会在乎一个战死巡抚的遗孤,不冷不热的含糊了几句,便冷然道:“李争鸣,随本官进京面圣吧,你要大用了。”
  方大人只撂下一句话便走了,王贞有些糊涂了,兵部不是来接自己姐妹的么,这又从何说起呢,一位殉国巡抚的嫡女呀,为何这位方大人不冷不热的呢,这于理不合。兵部对自己姐妹不冷不热的,却又为何又招一个辽军哨官进京面圣,王贞头一回觉得自己的脑袋瓜子不够用了,晕头转向的。
  那边李争鸣也傻眼了,茫然看着自家顶头上司,一面困惑。
  他的上司张益叹了口气,卢讲官也在叹气,大帅则仍是一脸的和气,年轻而又稳重。
  马城不愿下属为难,温言道:“去吧,将三位王姑娘也带回京,路上小心些。”
  李争鸣晕头转向的答应了,又被直属上司冷着脸教训了:“大帅点头了,咱也不阻了你的前程,只盼望你有点良心,不要忘了你是靖安堡出来的。”
  诸位大人,将军来的快,去的也快,小院里很快人去楼空又安静了下来,外面的军兵也很快撤了。
  李争鸣有些急了拽住营官大人,急切问道:“营头,这是如何说的?”
  上司营官客气的拍拍他肩膀,耳语道:“皇上点你进京面圣,要大用了,你这小子运气真是,呃,到底是铁岭卫李氏的人。”
  李争鸣仍是云里雾里,出身官宦之家的王贞却被点醒了,一句话道破了真相,李争鸣是铁岭李氏的族人,李成梁李大帅的子侄呀。王贞眼睛亮了起来,这根木头原来是出身辽东将门,倒是小看他了,李成梁的后人难怪皇上会另眼相看,小娘子心脏也扑扑猛跳了起来,这是捉到金龟婿了么。
  暮色降临,小院里。
  桌上摆着一荤一素,白米饭,两个小的默默的吃饭。
  李争鸣却实在没胃口,他再愚钝也绕过这个弯了,半个晚上被营头,同僚冷眼相看,胸闷委屈呀。同僚们看着自己的眼神就象看着一个叛徒,和自己搭档的哨长更是跑来冷言冷语的讽刺了一番,说什么喂不饱的白眼狼之类的风凉话,气的李争鸣很想拔刀和他打一架,却终究还是忍住了。
  吃不下饭,胸闷,这滋味可实在不好受,又很委屈。
  王贞看着面前年轻英气的男人,满心欢喜也被浇了一盆凉水,冷下来了,她是出身豪门大院的官家小姐,又有一班官家小姐做闺阁好友,论见识远比李争鸣要广,心知这是辽东伯,开原侯父子功高震主,遭了皇上的忌惮了,这是要削辽东伯的兵权了。
  王贞心中也很气愤,如此猜忌功臣这不是昏君么。辽东伯率开原铁骑千里转战,奇袭虏军后路牢牢钉在喜峰口,这是泼天的军功呀。王贞不懂什么兵法,可也知道开原铁骑劫了虏军的粮道,抄了皇太极的后路,虏军眼下一定很不好受。小娘子心中暗骂好一个昏君,都快亡国了还要猜忌功臣,这不是昏君赵构的做派么。心中替辽东伯父子鸣不平,却又沾沾自喜,他是辽东李氏后人又要大用了,从今往后姐妹三人有依靠了。
  王贞心情有些复杂,有些忐忑,温柔劝道:“圣命不可违,你不要辜负了伯爷一片好心,伯爷胸怀万里自然不会与你计较。”
  李争鸣闷闷的哼了一声,王贞拿他无法只得使出女儿家的百般温柔,嘴皮子说破了却仍是拿这根木头没办法。
  翌日清晨,长城上。
  有劳开原将士三百二十一人,在同僚们注视下走出大营,列队,集结。仍是开原军中习惯的哨子声,仍是腰杆笔挺的士卒,却似乎有些变味了,不远处另有一队兵马集结,带着大批民壮成群结队往前线去了。


第三百七十八章 上官
  李争鸣忍不住偷偷问道:“营头,今日又要设伏么。”
  营头颇为不耐道:“关你鸟事,滚滚滚。”
  李争鸣倔脾气上来把行囊一摔,大怒道:“不走了,入你娘的王大头,你跟老子摆什么谱!”
  王营官也恼了,破口骂道:“要造反么,老子是你上官!”
  李争鸣火气上头狠狠一拳砸过去,怒骂道:“你是个屁的上官,老子随大帅守铁岭的时候,你还在靖安堡吃土呢!”
  一阵大乱,三百二十一个有功将士也闹了起来:“不走了不走了。”
  “入他娘的兵部,什么鸟军令!”
  三百多个军汉闹腾起来,声势浩大,都嚷嚷着不走了,老子们胳膊腿还在呢往哪里走,什么卵子的兵部军令。三百多个军汉大闹一场,气的兵部方郎中脸都绿了,和随员大骂这些不知礼数的粗鄙军汉,太放肆了。最后闹的前军副将张益不得不出面安抚,三百多人才乱哄哄的上路了。
  上了长城往回走,李争鸣还在大骂那个王大头,敢让老子滚,他当自己是大帅么。
  几个同乡连拉带劝,三百多人才护送着一批伤兵,沿着长城去山海卫,再从山海卫出海去天津。
  五日后,山海卫。
  背靠险峰,面朝大海的山海卫如今是大后方,每天都有大海船从海上来,每天都有船出海,爬了五天长城的李争鸣大吃大喝了一顿,好睡了一觉,才想起来提着吃食去找王贞姐妹,背着大弓提着三件冬衣军服,去辎重营找到王贞,一大两小三个娘子穿上宽大的军服,滑稽可爱。
  两个小娘子头回穿上军服,红着小脸玩闹了起来。王贞则看着远处海面上的大船,十分吃惊,这是朝廷的水师么,看着不象呀,这是什么怪船呢细长细长的,一个浪打过来不怕翻了么,船上下来那些也不是朝廷的兵马,怎么还有大冷天袒着胸露着肉,腰间插着刀的怪人呢。
  王贞茫然中突然大吃一惊,抓住身边男人的胳膊吃惊叫道:“倭寇,倭寇上岸了,这是倭寇!”
  李争鸣被她晃的头都晕了,无奈道:“倭寇,哪来的倭寇。”
  王贞吃惊的指着不远处两个倭人武士,慌张道:“倭寇呀!”
  李争鸣啼笑皆非道:“别嚷了,这是东海提督李旦李大人手下的兵,呃,兴许是倭国浪人吧。”
  王贞死死抱着他胳膊,睁大秀气的眼睛说不出话来,小脑袋又有点不够用了,大明朝还能使唤倭国的武士么。
  李争鸣佳人在侧,十分有耐心的解释:“东海提督李大人,你不知道么,与我家大帅私交甚好。”
  王贞咬着嘴唇思考了半天,才理清了,看着身边英气的男人小脸煞白,难怪皇上要猜忌辽东伯了。乱世出英雄么,那位辽东伯做的事情也太跋扈了,连海匪都敢结交,皇上能不猜忌么,咬着嘴唇小娘子身子颤抖了起来,这个夯货夹在辽东伯父子和皇上之间,前路渺茫呀,可不能看着他犯傻。
  第二天等到了船,兵部方郎中带着属员大咧咧上了船,登莱水师大福船。
  山海卫,大福船静静的停在海边,不远处还有十几条海船停靠,一队队,一列列士卒抱着火铳下船,在军官训斥下整队,开拔沿着长城往西边去。十几条海船运来了两千兵,都是装备重型火绳枪的新军,李争鸣眯着眼睛打量着这部新军,盘算着这两千兵是打哪来的呢,奇了。
  左手边,一个队官狐疑道:“这是哪来的援军,东江镇还有兵?”
  李争鸣观察了一阵,肯定的答道:“这是福建南大人的兵。”
  左右手边的同僚恍然大悟,福建南大人兵呀,窃笑声四起这些鸟新兵,要倒霉了,看新兵的洋相也是开原军中一大传统。两千福建兵很快消失在山海卫城里,大福船上,兵部属员已经在催促登船了。刚才还在嘲笑福建新兵的李争鸣,心中越发不是滋味,窃笑声戛然而止同僚们都有些沮丧。
  看着新兵往西边去了,自家三百多号身经百战的老兵却要上船脱离战场,憋闷呀。
  李争鸣感觉胸中憋着一口气,快要炸了,憋不住了便低喝一声:“不走了,回去!”
  这一嗓子可就吼出事了,左右三百多条汉子纷纷嚷着不走了,还有的转头往山海卫方向走的。
  一阵大乱,等着登船的王贞俏脸苍白,出大乱子了。
  这个夯货嚷了这一嗓子,给辽东伯惹出天大的乱子来了,抗旨不遵,违抗军令,这三百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