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骑-第2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瑞士方阵的最基本单位是大约为三百人的连,刚好相当于满人的一个佐领。
  其中两百五十人为肉搏主战兵种,其余五十人为远射兵种和近身肉搏兵,瑞士步兵主战兵种是戟兵,远程部队为弩兵,近身肉搏部队则按照各自喜好,经济情况选择武器,十四世纪后主战兵种为长枪兵,远程部队为弩兵和少量火枪兵,精锐肉搏部队全部是戟兵,打起仗来就是标准的猪突。
  马城之所以拿出瑞士方阵的战法来借鉴,便是因为瑞士军队作战的地形,和喜峰口几乎是一模一样的,瑞士步兵的主要战场主要是山地和山地间的小块平原,因此他们在进攻时并非使用方阵,而是采用一种类似于罗马军队战术的三线战术,每一线由一到两个连组成,士兵与士兵之间留有大约一米的空隙,以便让士兵使用武器和让后排的士兵通过。种战法极难对付,好在豪格没有瑞士指挥官的战术素养,他不懂什么三线战术。
  尽管如此,马城也面临着山脊狭窄,大部队无法展开的大问题。
  因此马城换了一种思路,横队无法展开便增加纵深,布置高低搭配的防御阵地,一道道简易掩体看上去好象山坡上的梯田,只不过这些梯田是环形的,便于集中火力还可以侧射,一共布置了十二道防线,一次就填进去六个营三千兵力。这也是无奈的选择,对付猪突肉搏只能集中密集火力,顶住。十二道环型掩体中间都有通道,可以支援可以撤退,然而山地作战想撤退也难,这是一场血战。
  环型主阵地前方,马城又让少量精兵带着两个辅兵营顶在前面。半山腰处到处都是机关,陷坑,尖锐的山石,还有用绳子固定住的圆木,已经将能做的防御设施都做足了。听天由命吧,马城已经施展了浑身解数,多年征战血的教训,永远不要小看拼了命的敌人,还是拼了命的一位贝勒。日本人把这种战术叫做万岁冲锋,俄罗斯人叫做乌拉冲锋,如今满人也早上了这条不归路呀。


第三百八十六章 赤膊上阵
  类似地型条件下,类似的战役马城还记得很清楚,最经典的当数日俄旅顺战争。同样的俄军守山,日军攻山,同样的猪突战术,结果却是日军胜了,而当时的俄军还是装备有大量机枪大炮的。这就是马城身为穿越人士的优势,可以通过分析经典战役调整部署,绝对不会小看使用同样战术的豪格,豪格是妥妥的化身成乃木希典了呀。
  旅顺那一仗,日本第三军对俄军阵地发动的首次强攻,就付出重大损失伤亡约二万人,俄军伤亡六千多人,日军在个别地方楔入要塞守卫部队的防线。由于遇到俄军顽强抵抗,日军统帅部放弃了迅速攻占要塞的企图,被迫转为长期围困和准备新的强攻。之后日军发起第二次强攻,占领了三个工事,但重要的战略制高点仍在俄军手中。
  日军发起的第三次强攻同样被击退,只占领了几个次要工事,之后日军获得补充后,开始第四次强攻,主要突击方向是二零三高地的工事。保卫者坚守二零三高地九天,多次发起反冲击,打退了日军的猛攻,但日军终于占领了二零三高地,伤亡约八千人。使用猪突战术的日军潮水一般冲锋,最终付出了伤亡十一万人的代价。马城记得很清楚,俄军的伤亡大约是日军的三分之一,也就是三万多。
  有这样经典的战例作为参考,马城大致可以判断出战事的走向。
  马城亲自坐镇主阵地,便是抱着这样的考虑,主战地,制高点一定不能丢,真实的战场不是演义小说。全线进攻的虏军免不了会打出几个缺口,因此马城在反斜面,布置了专门堵缺口的预备队,由倪元璐,卢象升两人为将,十个营头五千人的预备队,都是最精锐的开原团练兵。
  此战,胜也是惨胜,马城已经做好了将基本部队打残的心理准备,保存实力么,是很愚蠢的行为,该打的时候就要坚决打,浩浩荡荡的历史大势面前,一支几万人的精兵能阻挡大势么,认为能的那就太蠢了。大势代表的是人心,是历史潮流,是社会资源的倾斜,一支再能打的军队也无法阻挡大势。
  号角声起,潮水般的虏军开始全线猛攻。最前沿是光着上身,背着大刀的汉军死士,手脚并用嚎叫着往上冲,后面是大量临时制作的挡箭牌,将树干劈成两段绑在一起,十几个人抬着走。赤膊上阵的汉军死士爬的很快,让左右亲兵营破口大骂起来,这些不知廉耻为何物的杂碎,可还记得祖宗么。
  “入他娘的杂碎,不怕死么。”
  “若得水田三百亩,这番不作猴孙王。”
  粗鲁的咒骂声中突然有一句诗,让马城错愕的看着左手边一个哨官,李争鸣呀,这学问可见长了。
  窃笑声四起:“李头,这又是你家娘子做的诗的么。”
  “李家俏娘子呀,好庄稼都被野猪拱了。”
  李争鸣得意道:“这是秦桧做的诗,一群夯货。”
  起哄声中马城也颇觉好笑,这句诗道尽了山下那群死士的心态,若得水田三百亩,这番不做猴孙王,要做主子。
  轰隆隆!
  两侧山中的炮营先开炮了,炮弹越过死士轰击虏军中队,在三四里的射程上佛朗机速射炮还是极犀利的,五六个子铳轮番发射,将虏军中队打的人仰马翻,硕大的炮弹居高临下,声势浩大效果却不佳,山下全是松软的黄土地,炮弹无法弹跳杀伤力便弱了,倒是藏在高处的大抬枪极为犀利。
  眼见虏军冲近到千步之内,炮营指挥下令轻型佛朗机开火,炮手得令后将炮口稍作调准,点燃火绳。经过孙元化改良的轻型佛朗机炮,配上了炮架后可以上下左右转动,发射时命中率极佳。就听得“轰隆”的一声巨响,首炮命中,四五两重的铅弹呼啸而出,当场将一个死士拦腰打成两截,随后铅弹势头不减,又将其旁边的一名汉军的小腿砸断。
  见一击得手,那炮手火速换下打空了的子铳,重新装填。弗朗机炮以子铳预贮弹药,不必临时装填,发射速度很快。子铳又可以起到铁质药包的作用,能使母铳的身管厚度减小却不至炸膛,从而降低重量,使用起来十分便捷。那炮手动作迅速,就将子铳安放完毕,队官担心炮手忙中出错,调整好炮口后特地过来看了一眼,见子母铳之间严丝合缝,炮栓固定妥当,这才让炮手点火,炮弹打高了一些,直接将了一架箭牌打的粉碎,飞溅的木屑又将两旁抬拾木梯的虏兵杀伤了不少。
  虽然这两炮打的很是漂亮,然而虏兵人多势众,这点伤亡并未阻挡住攻山的脚步。由于敌人冲进死角,佛朗机此时无法继续杀敌。此时半山腰上的民壮辅兵,纷纷砍断绳子放滚木,粗长的滚木沿着山势蹦蹦跳跳,将虏兵死士砸的筋断骨折,凶悍的虏兵死士抱头往中队逃过去。
  却因为山下挤的人太多,无处可逃,只能眼睁睁看着水桶粗的滚木砸过来。
  凄厉的惨叫声响起,蹦蹦跳跳的滚木耗尽了动能,佛朗机炮又可以瞄准了打,俘军的第一波攻势草草了事。
  主阵地守的十分轻松写意,侧翼却经受了极大的考验。
  左右两侧没有佛朗机炮掩护的坡地,地势比主阵地平坦许多,滚木的效果大打折扣,有一些还没滚到山脚就停住了。漫山遍野都是光膀子的死士,两里开外有一处缓坡上,辅兵民壮已经和光膀子的死士接战了。只接受了两个月军事训练的民壮,刚一接战就被杀的溃败了,纷纷往山上逃。虏兵死士多是精壮的辽人,抡起大刀疯狂砍杀,尾随着放滚木的辅兵想冲进明军阵中。
  轰轰轰。
  明军阵线中几架虎蹲炮一震,铅子,碎石,铁钉,霰子冰雹般泼了过去。
  最凶悍的十几个死士,和一群溃散的民壮惨叫着倒了下去,残余的民壮发疯似的鼓起余勇,挥舞着刀枪和凶悍的虏兵死士厮杀起来。明军前沿虎蹲炮停止发射,一排排火铳架在石垒上,士卒静静的看着辅兵民壮与虏兵死士亡命搏杀,一个个被砍倒,剩下几个民壮且战且退,早已装填完毕的虎蹲炮又开火了。
  那一杆杆火铳也接连发射打出一轮齐射,三轮齐射后阵地前安静下来。


第三百八十七章 军民
  三百民壮全军覆没,只有几十人命大活了下来,被接应到明军阵地中,三百民壮的全军覆没瓦解了虏军的死士冲锋,很划算。
  “出!”
  又是几百民壮在少量精兵的率领下,踉跄冲了出去,重新占据了半山腰上的防御设施,还有大量滚木,擂石没有放呢。
  主阵地上,马城慢慢放下千里镜,心如铁石,将民壮顶上前线是很划算的事情,一万民壮上阵前都领了十两银子,一袋米,一袋面,十斤肉,零零散散的吃食很廉价,却足以让一家老小舒适的活上几个月,乱世人命不值钱,总价值不到二十两的一条人命,就挡住了豪格精心准备的死士冲锋。大部分前沿阵地的明军铳手还没开过铳,炮手倒是过足了瘾,越打越准了。
  千斤佛朗机的轰鸣声中,死士伤亡殆尽的虏军潮水般退了下去。
  滦河河岸,豪格暴跳如雷,抽刀砍了两个溃下来的汉将,却因为杀人的手法不够熟练,有一个汉将胳膊被砍掉了,疼的在地上翻滚惨叫,豪格脸色铁青气的全身颤抖,一个巴牙喇护兵一斧抡过去,将那汉将一斧砍成两段,总算替主子解围了。
  半个时辰后,山脚下黑压压的虏军再次全线猛攻。
  山上放滚木,放擂石,一刀砍在绳子上,装在网绳里的大石头便蹦蹦跳跳滚了下去,前线虏兵绝望的惨叫着被撞翻,上蹿下跳徒劳的躲避着。一波滚木擂石砸的虏军溃不成军,前线虏兵溃败,后面中队又越过败兵冲了上来,又放了一波滚木民壮们终于解脱了,纷纷转身回归本阵。
  却没料到身后的官兵突然翻脸,不留情面的打出一排齐射。
  几十个民壮栽倒,一个官兵长官大吼道:“回去,脱逃者斩!”
  各处阵地上都在上演着这样的场景,两千民壮人人呆滞,在身边官军精锐的催促下,本能的跑回简易工事,许多人才意识到被官军骗了。说好的放完滚木擂石就可以撤退了,官兵怎么能言而无信呢,悲观凄惨的情绪蔓延开来,本性懦弱的民壮们哭喊成一片,军心士气都快崩溃了。
  人群中,少量官兵大声呵斥着:“临阵脱逃者,斩,畏缩不前者,斩,动摇军心者,斩!”
  一个个血淋淋的斩字,让民壮们意识到那十两银子,大米白面不是那么好拿的,那是买命钱,乡亲们是被官兵骗上来送死的。哭声震天,负责督战的官兵却面无表情,将刀斧,木枪长矛,或者石块硬塞进民壮们手里。大明懦弱的青壮百姓一边哭,一边握紧了手中杀人的凶器。
  马城自是面无表情,官民一家亲么,别扯了,放任这些民壮回归本阵么,那是极愚蠢的行为,这些民壮会对前线士卒作战造成极大的干扰。前线明军可是排着队打排枪的,中间夹着哭闹的民壮算怎么回事。军民一家亲只存在于浪漫主义小说里,事实上这世上没有哪一支军队,会把失去财产的流民当成亲人,流民对军队来说只是极大的负担,只是一张张等着吃饭的嘴。
  这些黑暗的事情自然不会记载到史书上,史书都是光芒万丈的。
  史官敢写这些么,再正直的史官也是不敢写的,谁敢写呀,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