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骑-第2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马熠坐在他的对面,端起了酒碗过来,故意笑道:“怎么,倪兄可有什么难言之隐?“
  倪元璐忙起身,道:“却是酒喝得急,在下有些醉了。”
  马熠笑道:“岂有此理,看大妃敬酒你就装醉,你这个人不老实,太不老实。”
  倪元璐苦笑,招架不住蒙古贵妇的热情,众人劝了两句好歹大碗换回小杯,又是三杯干了下去。殿上诸人排着队,一个个接着上来。十几个人,三四十杯轮番敬酒,马城倪元璐两人即便海量,也吃受不住。
  剩得最后两三人卢象升又出了面,含笑拦住。道:“你们让着点儿,让着点儿。”
  一众蒙古壮汉只是不许,酒这东西,喝得越多,后劲越大。


第四百三十四章 截胡
  马城觉得自己醉了,娜木钟也被逼的多喝了几杯,突然一阵天旋地转倒在一个温软香怀里,昏过去之前仍在琢磨着这位艳冠草原的蒙古大妃,香怀里的滋味还真不错,今晚该不会要入洞房吧。
  殿上划拳猜枚的众人,闻声一静,齐齐来看,倪元璐也醉倒了,不由一阵大笑。
  一个蒙古女子捂着嘴,吃吃笑道:“三碗酒就受不住的大将军,还是头次见到。”
  这女子神态骄傲,看装束打扮便知是林丹汗的一位妃子,颇有几分姿色。
  倪元璐爬起来喷着酒气,笑呵呵道:“这话不对,量浅未必不豪杰。”
  殿前一声脆响,娜木钟摔了杯子,怫然起身,怒道:“住口!倪先生这等英雄人物,岂容你一个女子侮辱,滚出去!”
  这蒙古女子也是一位林丹汗的妃子,素来骄横,没把别人放在眼里,所以方才敢出言不逊,骤然见娜木钟雷霆之怒,吓得花容失色慌忙退出殿外。娜木钟余怒未消,狠狠拍在案上,殿下诸人噤若寒蝉。
  马城只得宽慰道:“她见识浅薄,不值得太妃动怒,气坏了身子,更是不值当。”
  娜木钟叹了口气,道:“要说,她也算我夫家的人,是我平时疏于教导。”
  又对倪元璐道,“倪先生不用放在心上,她一个女子,岂知男儿之志,来,妾身敬你三杯。”
  倪元璐是何等风流人物,洒脱的与娜木钟大妃对饮三杯,殿中明人的才子,将军,蒙古的大妃,头领其乐融融,倒有几分盛唐时的做派。盛唐时中原王朝兵威赫赫,八方来朝,诞生了不少哈唐的少数民族首领,那是何等壮怀激烈的无上荣光。殿外天色渐暗,有人收拾狼藉、点燃蜡烛,光线一亮。酒到此时,已喝了两个多时辰丝毫没散席的意思,马城亲手搀倪元璐坐下。
  见他醉态可鞠,吩咐婢女照看,笑着调侃道:“少见倪兄喝的这般醉。”
  马熠在旁嗤笑:“话是怎么说的来着,一个好人被你带坏了。”
  命人将倪元璐搀下去歇着,两位太妃也趁机告了歉,离席。
  马城兄弟,卢象升对看一眼对这两位太妃都很满意,苏泰太妃倒也就罢了,一个没什么见识的草原女子,娜木钟便是个了不得的女子,懂得分寸,马城琢磨着盛名之下无虚士么,果然如此,难怪林丹汗最宠爱她,皇太极也惦记着她,可惜如花美眷被马某人截了胡,也不知道老贼会否气出内伤。
  沈阳,宫城。
  皇太极气的狠狠一脚踹翻了出使白城的卓克礼图,卓克礼图是敖汉部首领早已投靠后金,麾下有八千蒙古骑兵,如今是蒙八旗之首。别踹倒的卓克礼图坐在地上,傻楞楞看着大发雷霆的主子爷,嘴角还疼的直抽抽。皇太极一时失态情知不妥,将人扶了起来,弄的敖汉大头领晕头转向。
  皇太极只是眼前气的发黑,察哈尔,科尔沁各部摆明了早就和明人眉来眼去。
  可恨卓克礼图这个蠢货,被察哈尔人,科尔沁人,还有明人合伙忽悠了,还一脸茫然的可恨样子,放下五万石粮食的贺礼便跑回来了,这蠢货不是资敌么。勉强压住火气好言安抚一番,并当机立断将心爱的皇长女嫁过去,长女只有七岁自然不能嫁给这个糟老头子,就嫁给卓克礼图的儿子,敖汉部的继承人班第,订婚,让卓克礼图回去准备聘礼。
  卓克尔图喜出望外又有些发蒙,也不知这种好事怎的就落到了自己头上,迎娶老主子的长公主么,这是天大的喜事呀,慌忙跪地猛磕几个响头美滋滋的走了,回去准备牛羊兵甲作为聘礼,准备让儿子迎娶七岁的长公主。卓克礼图走了,皇太极揉着酸痛的额头发呆,蒙古人的正统,大义如今投靠了明人,此事大大的不妙。
  可也不能自乱阵脚,牺牲一个长女笼络住敖汉部,还有奈曼诸部也不能亏待了。
  索性在八旗贵女中挑几个不顺眼的,统统都封了格格嫁过去,这是一场瓜分盛宴,以联姻为手段的另类草原战争。如今一时失策让明人抢了先手,大金自是不能落于人后,几位公主嫁过去不出二十年,诞下的血脉便是妥妥的大金贝子,和明人迎娶蒙古太妃的做法大同小异。
  筹谋一番挽回了些损失,皇太极忍不住恨恨骂道:“马城小贼,该死!”
  心中痛骂这不知廉耻的小贼,娜木钟年纪比他还长几岁,他怎么就能如此不知廉耻呢,这还是极重礼法的明人么,怎么不见那些明人言官清流弹劾呢,这小贼也太不象话了,这不是乱了纲常伦理大大的不敬么,让范文程联络关内的耳目,上表弹劾这不要面皮的小贼,定要狠狠的参他几本。
  皇太极想起那艳丽无双的娜木钟,便恨的咬牙切齿,这不要面皮的小贼马城呀,脸皮忒厚,他就不怕被那妇人生吞了么,这小贼面皮如此之厚,哪点象是谨慎守礼的明国大官了,不象话,可怜艳冠草原的娜木钟,胸闷呀。
  被招来议事的范文程信心满满,拍胸脯保证这一次,定要让那偷女人的小贼吃不了,兜着走,大明的礼法那是闹着玩的么,那是要死人的呀,活该这偷东西的小贼不知轻重,连蒙古大妃也敢娶,这又将大明天子置于何地。范文程似乎看到大明少年天子,气急败坏从龙椅上跳起来的样子。
  林丹汗是什么人,那是堂堂北元之主,他的大妃那就是北元皇后。
  那马城小贼敢娶北元皇后,又将大明天子置于何地,这不就是乱臣贼子么!
  皇太极是不以为然的,不就是娶了个寡妇么,哪至于这么严重的,那俏寡妇艳冠草原有哪个男人是没觊觎过她的。
  范文程眼珠子一转,便讲起大明嘉靖年间的一桩典故,大礼仪案。
  说的是明嘉靖间,世宗君臣间围绕世宗生父、生母的尊崇典礼而进行的论争。正德十六年明武宗死,因无子嗣,而由兴献王朱佑杭之子、明宪宗之孙、武宗之堂弟朱厚熜即位,是为明世宗。
  明世宗即位伊始,即令礼官集议崇祀已故父王兴献王的典礼。
  首辅杨廷和与礼部尚书毛澄主张,世宗应以孝宗为考,以兴献王及妃为皇叔父母。世宗不满,要求另议。正德十六年七月,观政进士张璁迎合世宗之意,上《大礼疏》,主张为兴献王立庙京师。世宗得疏大喜,召见杨廷和等,下令尊父为兴献皇帝,母为兴献皇后。


第四百三十五章 纲常
  杨廷和等拒不从命,世宗母兴献王妃蒋氏得知朝廷大臣欲使世宗以孝宗为考,大怒,不肯来京。世宗则以“避位奉母归”要挟大臣。杨廷和只好同意世宗父母为帝后。议礼之事并末就此完结,朝臣因议礼而形成的派别斗争旷日持久。
  嘉靖元年,杨廷和又成功地阻止了世宗欲加兴献帝、后以“皇”字,而使世宗同意以孝宗为皇考,以兴献帝后为本生父母。世宗根据张璁等人意见,要求去掉其生身父母尊称中的“本生”二字,诸部司百官各具疏反对,并有二百三十余名大臣跪伏于左顺门请愿。世宗遂命将一百三十四人逮捕下狱,四品以上者夺俸,五品以下者杖之,以至十八人被杖死。
  皇太极听的晕头转向,目瞪口呆,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
  这是些什么乱七八糟的破事呢,整整闹了二十年,怎么听着晕头转向的呢。
  范文程是很机智的人,赶紧解释,就是说的明武宗朱厚照死了,没有儿子就让他表弟当皇帝,就是嘉靖皇帝了。然而明朝的大臣们认为嘉靖是继承的前皇帝也就是他堂兄的帝位,应该管他哥叫爹,管他亲爹叫叔叔。
  一个明人的大臣叫张璁的,认为不应该这样,认为爹就是爹,叔叔就是叔叔,该怎么叫就怎么叫,结果这个人进金銮殿时,被一群明国大臣追着差点把他给活活打死,硬逼着嘉靖皇帝管他亲爹叫叔,嘉靖皇帝当然不愿意呀。结果最后嘉靖通过张璁的帮助,和大臣们整整斗了二十年,最后管他爹还叫爹,管他哥还叫哥,大概就是这么回事,因为明国的皇帝管他爹叫爹,还是叫叔,就这破事明国的读书人,百官整整闹了二十年,几百个大臣罢官免职还仗死了十八个。
  皇太极听的哈哈大笑,笑的眼泪都下来了,郁闷的心情得到了发泄。
  大笑过后,皇太极喟然叹息:“这明国的皇帝,不易呀。”
  范文程深有同感赶忙附和,那简直是太不容易了,管亲生的老子都不能叫爹,还有更离谱的管亲娘不能叫娘,要叫阿姨。以诰命夫人的礼法为例,嫡母在生之母不得封,嫡母活着,生母就不能有任何封号。嫡母亡得并封,嫡母过世,可以嫡母,生母一起册封。嫡继母在所生庶母不封,继室活着,生母也不能封。嫡继母亡所生母在宜如其子封职,继室过世,生母才能封。继母见在嫡母已亡合封继母追赠嫡母,嫡母及所生母俱亡止赠嫡母,嫡母去世,生母也过世,生母也不能得到追封。
  皇太极又听的晕头转向,这都是明人的礼法么,说的什么意思呢。
  皇太极被明人的荒唐事弄的心情大好,兴致高涨突然立下大弘愿:“我若得天下,必屠尽明国读书人。”
  范文程恭恭敬敬赞颂一声,陛下圣明,不屠尽明国读书人,难道要做个不开心的倒霉皇帝么,不可能嘛。大汗大可不必忧心,那明国读书人是讲礼仪尊卑纲常的,这事多半成不了,那不要面皮的小贼马城,多半会被明国读书人口水淹死,这读书人的清议一起,舆论汹汹,天下读书人群起而攻之,连皇帝都得让步,太可怕了。
  皇太极觉得有理,静观其变吧,那小贼委实太可恨了,不讲规矩呀。
  开原,提督府。
  马林也在大骂江南读书人多事,当尽屠之,先帝当年还是心慈手软杀的太少了呀,开原与蒙古联姻这种大事是瞒不住的,消息传到关内自然是天下哗然,弹章如雪片一般飞进大内,一方镇守大将迎娶北元太妃,这不是大逆不道么,这是造反呀。
  就连袁崇焕也传书开原,委婉表示此事应慎重,免的天下震动。
  马城心中冷笑陕西乱了,甘肃乱了太下都没震动,怎么着老子娶个寡妇天下就震动了么,简直荒谬。马林又念叨起神宗皇帝的好来,还替神宗皇帝叫屈,当年神宗皇帝对这群道义上武装得天衣无缝的人,早已忍无可忍,只不过碍于他们的特权,实在找不到道义上惩治他们的武器,为了避免面对他们时引出一些朝政上的不应有的风波,干脆采取十几年不上朝的方式来应对,眼不见为净嘛。
  这是一场渲染大波,牵扯太大了,礼仪,规矩,纲常,伦理大帽子扣了过来,开原马氏又到了风尖浪口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