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骑-第2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今台湾行省,开原府便面临这样严重的问题,白银不足,出现货币危机了。
随着大宗白银被用于购买军火,战舰,两地官府中的库银已经出现了枯竭的迹象,就连铜钱也严重不足,民间已经出现以米易物的苗头。在马城贫瘠的经济学知识里,也知道这是后世常说的通货紧缩,台湾三司,对通货紧缩也并非一无所知,最直观的感受便是开原生产的大宗羊毛制品,在台湾,福建等地出现了滞销。
三个字在马城脑子里冒了出来,大萧条,货币危机。
马城切实感受到银荒带来的可怕后果,也就是供大于求,因此带来的可怕萧条。当开原手工业基地的规模扩大,产量增加遇上银荒,带来的便是产品滞销,从而引发生产大萧条。南居益也是亲民官出身,也是精通经济之学的能臣,和马城两人带着三司官员通宵查阅史料,熬的眼睛都红了。两人再也无力去管朝廷的事情,银荒,滞销,便足以摧毁开原,台湾两地的发展势头。
台湾的土产,开原的羊毛制品卖不出去,这后果会有多可怕。
马城揉着酸痛的额头苦笑,资本的原始积累果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治国,更是不容易呀。治理一府,一省便如此艰难,治理一国又该有多难。资本主义萌芽呀,马城苦笑,这算是哪门子资本主义萌芽,问题多多脑仁疼。
入夜,淡水红毛城。
马城揉着酸痛的额头,研究着手中三司送来的史料,尽力想搞懂其中的经济学原理。银子是什么,银子就是购买力,出现银荒,出现产品滞销怎么办,马城这个粗人索性给出了最简单直接的解决办法,两条对策,双管齐下,一手抓紧殖民地搞商品倾销,另一手便是抢,到殖民地去抢银子!波澜壮阔的大航海时代呀,新大陆,殖民地出产的金银养肥了欧洲列强,洋人不会乖乖把银子交出来,那大明缺银子怎么办,只能生抢。
台湾府终于走上了殖民主义的道路,这是手工业高度发达,商业高度发达,出现大宗商品滞销,出现货币危机之后,台湾府必然走上的一条道路,不以人力为转移。自从马城打开了魔盒之后,台湾府便注定要走上这条对外扩张的道路,不扩张,大宗商品出现滞销,闹银荒,大家便只能抱在一起死。
只是马城依稀记得世界十大白银生产国,有一大半都在美洲,墨西哥,中南美洲是盛产金银的天堂。实力不足呀,以台湾行省如今的能力,远征美洲只是个笑话,却并不影响马城的野心,新大陆的白银天堂呢,怎么能不抢。
美洲新大陆呀,传说中全世界主要的金银产地,这一世还是有机会染指的。
马城胸中热血沸腾了好一阵,才重新冷静下来,回归到现实的问题,银荒,产品滞销,既然实力不足暂时还无力远征美洲新大陆,那便只能对外扩张解决问题。台湾的对外扩张大致有三个方向,朝鲜,日本是一个方向,东南亚是另一个方向,还有一个方向是印度次大陆,强盛的莫卧尔帝国。
马城找来找去终于找到了一个软柿子,盘踞在缅甸的缅王,被大明屡次征讨后苟延残喘的缅甸东吁王朝。去缅甸抢银子,搞倾销,马城很快下了决心,征讨缅甸,不发动几场灭国之战,怎好意思说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
翌日命三司找来缅甸的史料,资料倒是出奇的详尽。
缅甸如今有七个势力,六家是大明册封的土司,势力最大的东吁王朝如今盘踞在缅甸南部,早已被大明朝在万历年间便打的苟延残喘,真真是个软柿子。天赐不取,反被其咎,如今正是攻略缅甸的天赐良机,这是灭国之战,堂堂一个缅甸王朝的库藏银子,应该能极大的缓解银荒。
马城已经在朝鲜捞足了好处,深知这种灭国之战带来的战争红利,是会让人疯狂,让人上瘾的。
南居益是十分犹豫的,缅甸,太祖钦定的不征之国呀,然而马城已经急眼了,这种软柿子不捏难道让给西班牙人么,如今,西班牙人在缅甸南部可是有一支雇佣军的,人数约有七百人,还有一支小型舰队停泊在缅甸港,正在从孱弱的东吁帝国身上大发横财。
南居益犹豫不决,麾下将领颜思齐,杨天生等人却按捺不住了,苦劝起来。
南老大人此时才发现他的部下们,在征服台湾的征战中,已经变成一头头出了笼子的野兽,无法控制了。崇贞四年五月间,台湾镇军一万五千兵力,主力战舰八艘陆续集结,准备发起征讨缅甸东吁王朝之战。马城的征讨大业徐徐展开,海盗出身的颜思齐,杨天生等人成为征讨大业急先锋。
第四百五十八章 征缅
五月,淡水红毛城。
台湾镇军大小将领百员,济济一堂,共商大事,征讨缅王可不是一件小事。
南居益也并非迂腐顽固之人,端坐上首也有些胸怀激荡,就连赋闲在家的袁可立也破例出席了军议。如今北方各省经历了数次兵灾,陕西固然是赤地千里,河南山东之地也民生艰难,朝廷的政令勉强能传达到江南,对福建,广东,台湾边陲之地实在无力管辖,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力度从未如此无力。
尽管如此,南居益,袁可立两人还是翻出史料,要写几篇锦绣文章。
要讨伐属国总要师出有名,两位老大人亲自操刀,天朝上国的面子总还是要的。
前内阁次辅袁可立面沉似水,侃侃而谈,如今占据缅甸南部的东吁王朝,历史要追溯到嘉靖年间,嘉靖末年缅甸东吁王朝完成缅甸的统一后,曾入侵大明云南边境,对云南边境安全造成威胁。两国之间进行了一场持续数十年的边境战争,大明朝战败,大明丧失了原来在缅北拥有的大片领土。
如此一来,这封征讨檄文写起来便容易了,袁公亲自捉刀自然气势不凡。
东吁王朝是缅族建立的王朝,三百年前缅甸辉煌一时的蒲甘王朝灭亡于蒙古人之手,此后缅甸进入大分裂时期。缅甸北部形成掸族统治的以阿瓦城为中心的阿瓦王朝,而南部则形成孟族统治的以白古为中心的白古王朝。
除了这两个大国之外,尚有东吁、木邦、孟养、孟密、阿拉干等国,其中尤以缅族的东吁最强。由于东吁国在缅甸侵吞临国,大肆挞伐各族,其中有不少是明朝的封臣,受害者也不断向明朝申诉东吁国王的暴行,这是要写进战表里的,扒一扒东吁国戕害临国的黑历史,要一个师出有名。
袁可立给东吁王朝列出了几条大罪,诏告天下,而后大明天兵起兵讨伐之,就是秋后算帐嘛。
万历年间,东吁国大将岳凤带兵突然攻打明朝宣慰土司,拘捕掌握干崖官印的女主罕拔之妹罕氏,夺得干崖地区。随后,莽应里听从岳凤的计策,引诱罕拔前往都城,将其杀死,于是岳凤又带兵试图占领干崖。加上此前岳凤曾为了讨好莽应里而献上原陇川宣抚司多士宁的母亲胡氏及亲族六百余人,并将他们全部杀害,造成多氏的宗族几乎全灭。
万历二十年初,岳凤率军焚烧抢掠施甸,攻陷了重镇顺宁。岳曩乌领兵六万,突袭至孟淋寨,明军的指挥吴继勋、千户祁维垣均战死。紧接着,岳凤又攻破盏达,盏达副使刀思定向周围地区求援,但是没有得到及时的协助,盏达城破,刀思定和他的妻子儿女及族人都被杀害。
时黔国公沐昌祚带兵移驻洱海,云南巡抚刘世曾也率军移驻楚雄,迅速征调汉人和当地土驻军队数万,命令参政赵睿镇守蒙化,副使胡心得镇守腾冲,陆通霄镇守赵州,佥事杨际熙镇守永昌,委派监军副使傅宠、江忻协同督参将胡大宾等人分几路迎击缅甸军。经过大小十多次战斗,总共杀死缅军一千六百多人,并击毙莽应里的叔父猛别和南甸土司刀落参等将领。
时任云南巡抚的刘世曾,又请求南京坐营中军刘綎担任腾越游击,武靖参将邓子龙担任永昌参将,各自调集五千士兵前往任地打击莽应里的缅军,并调集各地的土驻军队增援二人。邓子龙就是后来抗击丰臣秀吉侵略朝鲜而和李舜臣一起英勇牺牲的那位老英雄,此时抗击缅甸的时候他也已经年近六十了,不愧为老当益壮。
万历年间明缅之战,万历初年最著名的几位名将几乎都参与了这场与缅甸的战争,将东呼王朝打的大败,老挝脱离了缅甸的统治,重新回到了大明的怀抱中。如今的缅甸被葡萄牙人染指,因此袁可立操刀的讨伐檄文里,诏告天下要讨伐不义,收回缅北属国治权,霸气外露呀。
这倒是名正言顺的事情,唯一需要顾虑的是云南沐王府的态度,一封公函发去云南,邀请云南驻军南北夹攻缅王,一万五千台湾镇军便迫不及待的进兵了。进兵路线是借刀马来亚,马来亚早在一百年前便被葡萄牙人征服,原本的马六甲王朝覆灭,如今马六甲城驻扎着两千葡萄牙大兵。
台湾如今和葡萄牙人是盟友,重金贿赂了马六甲总督,一万五千明军借道马六甲,登陆缅甸。
崇贞四年,六月,马六甲城。
此时的马六甲已经十分炎热,城中却充满了纸迷金醉的气氛。马城一脚踩在结实的地面上,身边五千明军纷纷登岸完成补给,微一侧身命亲兵搀扶着脸色红润的袁可立下船,登岸,岸上盛装打扮的葡萄牙军官们迎了过来,可忙坏了郑芝龙往返联络,一边擦汗一边给马袁两位上官引荐葡萄牙驻马六甲总督。
寒暄,进城,盛装打扮的葡萄牙裙装贵女让大明将士们眼花缭乱,免不了低声咒骂几句妖女。
马六甲,马城放眼望去胸中情绪激荡。
这可是马六甲海峡呀,马六甲的位置到底有多重要,后世任何一个初中文化程度的学生都会告诉你,很重要,海上咽喉,南海屏障,无论怎么形容都不足以说明这里的重要性。然而大明朝是什么时候失去了对马六甲的控制,大明成祖朱棣登上皇位的时候,马六甲王国被称为满剌加。
当年十月,朱棣派遣宦官尹庆往谕满剌加,赠送其国王礼物,“拜里迷苏剌大喜,遣使随庆入朝贡方物”。大明曾经拥有过马六甲的控制权,就在成祖年间,郑和七下西洋的年代,大明还牢牢掌握着马六甲海峡的通行权。就连马六甲王朝也是大明成祖,永乐大帝扶植的亲明政权。
然而当亲明的马六甲王朝,一跃成为地方霸主之时,大明朝廷采取了严厉的海禁政策,不仅停止政府庞大船队出海的计划,而且严厉制裁私自到东南亚等地的中国贸易商人。当明帝国自动放弃海洋,放弃马六甲海峡的控制权之时,马六甲王国逐渐摆脱皇明帝国影响之时,西方殖民势力已经来到家门口。
正德七年,葡萄牙人阿尔布克尔克率领一支由十八艘舰船、一千二百名葡萄牙士兵及两百多名马尔巴拉援兵组成的舰队到达马六甲。服马六甲的葡人收买了五位中国船主,开始策划赴中国的计划,从此大明的南海门户大开,再也无力阻挡西洋人的进犯。
追究起来,大明是正德年间失去对马六甲的绝对控制,坐视大明成祖,一代圣君永乐大帝一手扶植的马六甲王朝覆灭,从此被西洋舰队掐住了大明在南洋的咽喉。这是正德年间大学士,谢迁,刘健,李东阳等一干千古名臣干出来的事情,所谓正德名臣也不过如此,吹嘘的厉害。
第四百五十九章 购买马六甲
入城,洗尘宴。
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