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骑-第2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漫长的周期,要知道这一次可是抽空了整个台湾镇军,才拼凑起三百枪骑兵,开原全军也抽不出一千个如此训练有素的基层士官。
  然而军队就是为了胜利而存在的,些许牺牲真的是太值了。
  其实强悍的波兰翼骑兵,也不是波兰人的发明,强大的翼骑兵也是波兰人发扬拿来主义的产品。
  拿来主义是王道呀,马城心道,拿来主义不就是取百家之长为己用么
  马城在军校时曾经读过一篇论文,若是将翼骑兵身上的这些行头一件件掰开了揉碎了细细琢磨并追根溯源,就会发现,他们的武器盔甲大多不是波兰自主产权,而是天南海北汇聚一身。
  从上往下看,波兰翼骑兵的头盔,原型是奥斯曼土耳其的希沙克盔甚至英国重骑兵使用的头盔,也是一般无二的。更妙的是,波兰人使用的护臂其实是东方式的,因此波兰翼骑兵身上的武器可以说完全都是舶来货,几乎都不是本民族原创,就连他们本身都是外国传来后的本土国情产物。他们之所以成为那个时代波兰武装力量的代表,究其原因,除去那对拉风的翅膀,华丽的盔甲,还有就是实打实的胜仗。
  这种好东西就拿来用的“拿来主义”放之四海古今而皆准,但凡是好东西就拿来用,马城是将拿来主义发挥到了极致,何乐而不为呢,波兰人都懂的道理,大明为何不懂呢,这又要提起那些捧着儒家典籍,食古不化的读书人。
  入夜,整个阿瓦王城陷入混乱。
  马城无意约束军纪,这是灭国之战,对部下纵容些也在情理之中。
  两万镇军,三万辅兵进了城,数量高达五万的部队总有一些败类,只要不闹出屠城,灭门这类惨事,将士们放纵一些也在情理之中。马城自问不是圣人,做不到军纪严明到大军入城而秋毫无犯。
  一夜胡乱,翌日清晨军法队才上街巡逻。
  军法队自是不留情面,将一些撞上来的倒霉鬼就地正法,多数是手上沾了人命,怀里揣着巨款的军中败类。
  军法队弹压后,城中秩序逐渐稳定下来。
  意外的是,缅人的皇宫仍在抵抗,死守皇宫的卫队装备了大量火绳枪,还有大炮,负责进攻的两个营居然死亡不轻。看着羞愧的两个营官,马城索性带着参谋司,部将,亲兵队去看一看,缅人的皇宫总有几分看头吧。远在几条街外就听到了隆隆的炮声,明军恼羞成怒运来了大炮。
  停在安全距离上,马城饶有兴致看着进攻皇宫的部队,架起大炮一通猛轰。


第四百七十章 武装采矿
  六磅大炮很快将皇宫外城墙轰塌了,露出里面砖石结构的箭楼,箭楼里的缅兵正在连滚带爬的逃走。又是一轮猛轰,明军炮手一层层的将皇宫坚固的防御扒开,用炮火肆虐着这座坚固的堡垒。马城身边众将官议论起来,修建这座皇宫到底用了多少料,如此完备的防御体系,和红毛城那种荷兰人修筑的堡垒也差不多了。
  明军炮手花费了半日时间,瓦解了皇宫的防御体系。
  大队步卒杀气腾腾闯了进去,随即传来宫女们的尖叫声。杨天生面子上有些挂不住,命人进去传令不得滥杀,马城坐视杨天生处置被攻占的异国皇宫,心中居然生出一种强烈的刺激感,攻灭一国的感觉如同幻境一般,令人飘飘欲仙。
  半个时辰后,明军完全占领了皇宫,缅甸王阿那华隆在寝宫中自尽。
  两日后,马城被部将们拱着住进了清洗后的皇宫。
  黄袍加身么,马城着实体会到了什么叫身不由己,两日来一众部将轮番苦劝,甚至在门外长跪不起,驻扎在城中的将士更是轮番跑来帅营山呼万岁,这自然是大大的不敬之罪,也和台湾镇军的组成有关,台湾镇军骨干是开原子弟,一部分是海盗出身,大部分是福建广东两地的贫民。
  故此台湾镇军对大明朝廷,委实是没什么敬畏之心。
  马城无奈只得住进皇宫,享受起前呼后拥,身边美人儿环绕的帝王生活。缅王庞大的后宫被完整的保存了下来,多达四百名妃嫔不乏年轻美貌的女子,缅人女子虽皮肤黝黑却苗条娇美,倒是另有一种异国风情,住进皇宫的马城全身的不自在,连解个手都有个美人儿捧着痰盂伺候着,万恶的社会呀。
  马城终究是后世来人又受过高等教育,现代文明的观念早已无法改变,习惯了军校,边境哨所清苦的生活,住在皇宫里自然是浑身的不自在,好在宫中的缅人女子都很柔顺,在马城颁布一道禁令后,便不敢再来烦他。
  五日后,阿瓦城重新平静下来。
  马城缅王皇宫中召见缅人官绅,军事占领缅甸么,是一种很愚蠢的行为,马城怎会让台湾镇军陷在缅甸这个烂泥潭。仿效西洋人的做法扶植一个亲明政权,培养几个缅奸便足够了,足够让台湾,开原两镇从缅甸源源不断的吸血。抛开此战劫掠的大批金银财宝不提,缅甸中南部天然的大粮仓,便能极大的缓解开原,台湾两地面临的粮荒。
  召见了几位一向亲近大明的缅人官绅,安抚一番,琢磨着四川秦家的人这几日也应该要到了。四川秦氏是大明的铁杆忠臣,秦邦屏如今远在朝鲜,他的弟弟秦邦义率领五百土司兵前几日从云南动身,也快到了。秦家的势力扩张到云南,势在必行,就算是对秦家世代忠良的回报。
  秦家,缅奸,足够掌握缅甸大局,建立一个亲明政权。
  正沉吟时,杨天生来报:“大帅,缅王藏宝库已经找到,满满堂堂三大地窖。有个词儿怎么形容,噢,对了,琳琅满目,珠光宝气。哎呀,标下当真大开了眼界。”
  杨天生穷人家出身没见过这些,啧啧称叹道,“大帅见过七彩的夜壶么,人头制成,镶嵌七彩宝石,看一眼,炫得眼疼。”
  马城笑道:“喜欢么,赏你了。”
  杨天生颇有些尴尬的挫着手,推辞一阵才欢天喜地的领了赏,一摆手,数十个亲兵抬着十几个沉甸甸的大箱子,搬到堂上。打开盖子尽是金银宝石,中有高达数尺的珊瑚树,有莹润可爱的水晶盘,镂空镶宝的枕头,金丝编就的裘服,杨天生还特意检出那夜壶,请大帅观赏。
  马城瞟了眼却是不感兴趣,看的也眼花缭乱,便挥手道:“搬出去罢。”
  杨天生满面红光道:“标下专门请了行家,城里头最有名气的珠宝商人,挑选出来了这些,其他的都遵照大帅的命令,由老颜督管着分给诸将、士卒了。”
  马城不由大吃一惊,问道:“分过了,还有这许多?”
  杨天生笑道:“堂外还有十来箱子呢。”
  马城半晌无语,住宫殿、藏宝物,坐卧有数百宦官、侍女伺候,起居有几十个年轻貌美的妾婢陪寝,这缅王的日子过的比大明皇帝还舒坦呀。这些财宝里不免有些大明赏赐的珍玩,又让人啼笑皆非,感情大明的皇帝才是土包子,这些属国小王才是大土豪,这上哪去讲道理呢。
  一夜无话,翌日。
  阿瓦王城北面,全身披挂的明军士卒杀气腾腾,肃立在路边监视着大群解除了武装的缅军,大举北上。人群里和气的当地华人名流,见人就打拱做揖,明军士卒也懒的管他们,任这些本地华人在缅军俘虏里挑选壮丁,这些当地华人祖上多是云缅边境的矿工,后来流落到阿瓦城。这些华人的身份给了他们极大的便利,这些人又识趣的投效了良田,金银,买到矿监,县令各种官职。
  此时,马城正远远观察着大举北上的俘虏兵。
  这是一场分脏盛宴,灭国一战,俘虏的缅兵多达十五万,挑出最精壮的去缅北开矿,缅北多银矿,从东部高原区掸邦西部,一条近南北走向的银矿带中。矿带向北延伸到中国云南省,向南追索到泰国,全长达两前公里,东西宽三百公里。
  如此丰富的银矿资源,由不得马城心慈手软,事实上明人在缅北开矿的历史悠久,最远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也不知道多少云南百姓为了挖银矿背井离乡,死在缅北绵延的山脉丛林之中。流落在缅北的华人还真不少,华人血脉几乎占了三分之一。挑选最精壮的五万缅人俘虏开矿,一部分去缅北,另一部分去后世的抹谷开采宝石。
  抹谷宝石呀,马城忍不住咽了口唾沫。
  还有缅甸翡翠,在后世真是太出名了,想不知道都难,翡翠缅甸是翡翠的王国,已知的世界大部分翡翠资源产于缅甸,床主要分布在克钦邦的隆肯、甘马因、密支那以及八莫地区。


第四百七十一章 秦氏
  马城虽然不是矿业专家,可以大致了解宝石产区,主要分布在大河大江的冲击层,除了宝石,这些冲击层里还含有大量的砂金。
  缅北很快会变成一个矿业基地,为台湾,开原,甚至大明提供源源不断的养分,为此马城精心策划了一番,重兵保护,留下五千台湾镇军看守矿区。再命四川秦家出人,就在缅北,云南就地募兵,预计要招募两万缅北,云南,四川,贵州人组成的护矿大军,将缅北这块宝地牢牢的掌握在手里。
  护矿大军组建起来,那些经常犯上作乱的边境土司,也都一并清剿了吧。
  ‘两年,两年之内我要一个安定的缅北!”
  左手边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小将,肃然应诺:“末将领命,不需两年,末将交给大帅一个安定的缅北!”
  马城看着英姿勃发的秦氏小将,脸色缓和安抚道:“你祖母可好。”
  秦邦义恭敬道:“回大帅的话,老祖宗安好,一顿还能吃两碗饭。”
  马城扯着他手,不吝赞赏:“你秦氏一脉,便是我大明西南定海神针,不要堕了你祖母,你兄长的威名。”
  秦邦义眼神灼热起来,恭敬领命,麾下部众都挺胸抬头,引以为荣。
  这一代秦氏出了一个秦邦屏,早年便跟随开原辽军东征西讨,戚金死后,秦邦屏更是官居总兵遥领朝鲜,让四川秦氏实力大增。秦氏虽忠于大明,可又和戚金有所不同,秦氏是四川土著有一大家子人,戚金之死曾经让秦邦屏消沉了大半年,之后便死心塌地的逃奔了开原。
  云南,四川这些年就没安稳过,屡次叛乱,秦氏早已筋疲力尽。
  为大明东征西讨的秦氏子弟死伤无数,伤了元气,又面临叛乱土司的威胁,秦氏又会如何选择。秦良玉老了,这一代的秦氏子弟心向开原,以秦邦屏为首的年轻一代是马城的坚定拥护者,秦良玉想阻止怕是也有心无力。
  秦氏白杆兵可了不得,所谓白杆是一种为山地战制造的特殊兵器。
  是忠贞侯、四川总兵秦良玉根据当地的地势特点而创制的武器,它用结实的白木做成长杆,上配带刃的钩,下配坚硬的铁环,作战时,钩可砍可拉,环则可作锤击武器,必要时,数十杆长矛钩环相接,便可作为越山攀墙的工具,悬崖峭壁瞬间可攀,非常适宜于山地作战。
  秦良玉的丈夫马千乘就靠着这支数千人马的白杆兵,威镇周遭四方,使石柱一带长年太平无事。为安抚四川秦氏,马城命人从军中调拨了一批手铳,粗长笨重的重火绳枪,自然不适合山地作战,手铳却是山地战利器,调拨了两千杆手铳交给秦邦义,命他去缅北,云南,四川一带募兵,所需军械可直接从台湾三司领取,护矿军待遇和开原军二线部队相同。
  两日后,本地监工挑选出来的五万壮丁,在五千台湾镇军的看管下北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