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骑-第2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静冈城都显得十分渺小,似乎只一颗从天而降的巨炮炮弹,就能将整个静冈城摧毁。闷雷响成一片,围城的倭军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从未遭受过重炮密集轰击的倭兵,四散奔逃,却在不停落地,弹跳的炮弹肆虐下承受了惨痛的伤亡。
  明军舰队狂轰烂炸了一个上午,几乎打完了储备弹药。
  静冈大营的大门敞开,骑兵为先导,大队明军出城收拾善后,数城墙数里外一片漆黑,不少老卒都被舰队齐射带来的巨大破坏力,吓呆了。地面变的一片漆黑,坑坑洼洼还冒着青烟,到处都是死状奇惨的尸体。更诡异的是炮弹最密集处,连尸体,残肢都见不到,只能见到一片焦黑的土壤。
  原本坚硬的土壤,在舰炮密集轰击下变成粉末化,那粉末居然是血红色的。
  三千明军小心谨慎的踩过残肢断臂,直搜索到距离大营十里处,才见到倭人遗留的大批器械。天威之下,数万倭兵早逃的逃,死的死,不复存在了。海面上,舰队分出一部分武装商船,两万援军在战舰掩护下大举登陆,排着整齐的队列往西北方向大肆清剿,统兵官是几张新面孔。
  颜思齐率静冈众将出迎,寒暄过后,将几位同僚迎入大营。
  紧急军议,大营,帅帐。
  颜思齐看着面前几张新面孔,嘴角微微抽搐几下,想寒暄却发现无话可说,这几张新面孔人人都是一本正经,不苟言笑,还都坐的腰杆笔挺,连大红色的军服上都见不到半点褶子,一看便知是兵学出身的少壮派军官。统兵官倒是极熟悉的,毛文龙毛总镇还在旗舰上摆架子呢。
  台湾本部急调毛文龙入倭平乱,毛总镇这会倒摆起官架子来了。
  颜思齐心中一声叹息,心知大帅对驻倭诸将很不满了,这一回急调毛文龙入倭,应是有一大批驻倭将领要被替换。颜思齐心中颇为无奈,驻倭将领多是海盗出身的厮杀汉,玩命没人会眨半下眼睛,治理地方便勉为其难了。此次叛乱,内情颜思齐也是心知肚明,早些年当海盗的,哪个与倭人各路诸侯没点瓜葛的。
  胡思乱想时,一个随军参谋官递来本部军令。
  命驻倭总兵官颜思齐,杨天生移防朝鲜,新任驻倭总兵官由毛文龙接任,颜思齐手握军令一阵伤感,调任朝鲜么,也罢,自家与倭人确实有太多瓜葛。毛文龙是什么人,那是个心狠手辣的狠角色,倭人,这一回要付出些代价了。军议很快结束,两万援军登陆后马不停蹄,一路往西南方向石见银山攻击前进。
  两日后,静冈大营。
  颜思齐卸任,往深宅大院里躲清闲去了。
  毛文龙接任驻倭总兵官,上任伊始便亮出獠牙,在江户展开一场大清洗,已查明叛乱主使者,有加贺藩第三代藩主前田利常,德川家余孽御三家等,前德川幕府时代参与的诸侯,大名大多参与了叛乱。毛文龙心中对李旦,颜思齐颇为不满,对这些德川家余孽心慈手软,终酿成大倭连杨天生都战死了。
  叛乱主事者前田利常,御三家都是些什么人,德川家的精华残余。
  加贺藩,江户时代的藩,是领有加贺国、能登国、越中国的三国大半作为领土的藩。藩祖夫人芳春院去世后,芳春院的化妆领地,近江国弘川村也成为藩的领地之一。加贺藩的藩主的居城金泽城位于加贺国。


第五百零九章 金泽
  倭国御三家,德川幕府亲藩中笔头,封地在纪伊、水户、尾张,称纪伊德川家、水户德川家和尾张德川家。准许用德川姓氏及德川家的家徽三叶葵纹,若将军无子嗣,则继承人从御三家中挑选。
  以御三家为首,德川幕府的残余势力,并三大山城的各家诸侯暗中策划,聚起了全日本的能战之兵,发动叛乱,只是围攻静冈明军大营的便超过十万,还险些连驻倭副总兵杨天生都打死了,如此大乱,与李旦,颜思齐两人也有些关系。
  李旦,颜思齐终究是与德川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对御三家一些老朋友念着些香火情。
  如今驻倭总兵官换成了毛文龙,毛屠夫可不管什么御三家,御四家,很快便展开了血腥的大清洗,两万明军,三万朝军从江户开始扫荡,五日后打到石见银山,与银山守军内外夹攻破了倭兵的围困,便合兵一处扫荡加贺藩,直取金泽城。
  金泽城位于日本海侧金泽平原,刚好位于北陆的中部。于安土桃山时代,本能寺之变后前田利家迁入金泽城得以发展。江户时代由于属获封最高的一百万石,有“加贺百万石”之称的加贺藩的城下町,是当时是日本第四大都市,人口超过十万,仅次江户、大坂和京都市。
  两万杀气腾腾的明军,三万无恶不做的朝军携火枪,三磅火炮,集结了五千铁骑一路清剿。
  因加贺藩领地多是平原,骑兵一日纵横五十里,沿途杀的倭人叛军苦不堪言,大批叛军放下武器投降。明军凶威赫赫,毛文龙扬言伏尸五百里,攻下金泽城后五日不封刀,军法官,三名随军参谋苦劝无果,只得急报台湾帅府。然而台湾帅府却一言不发,始终保持着诡异的沉默。
  毛文龙更得意了,认为大帅是支持他的,亲率明军主力碾过金泽平原,进攻金泽城。
  金泽城下明军红了眼,杨天生旧部卸甲上阵,人人赤膊上阵抬着云梯,咬着短刃攀城血战。狂攻三天无果,明军又架起轻便的三磅炮猛轰,轻便的三磅炮虽火力不足,对付缺乏大炮的倭人却足够用了。因为倭人城头上没有重炮,因此明军可以将三磅炮推到近距离直射,那威力可也很惊人。
  明军将三磅炮推到千步之内猛轰,轰的倭人苦不堪言,倭国的坚城便是如此,苦于缺乏城防重炮,无力抵挡。明军轰了一夜将城墙轰的七零八落,翌日清晨,明军大队放下火铳,抄起大枪,拿出长枪大阵的看家本领。长枪大阵,可是每个开原系新军必练的科目,不论步卒,骑兵都是看家的本领。
  前两排盾阵展开后,后面长枪大阵也缓缓展开,另有少量刀盾斧手,各哨长官押阵策应,督战兼补漏。一声凄厉竹哨声响起,好一个长枪大阵齐步向前踏进一步,齐声大喝。
  “虎!”
  第二声竹哨响起,大阵再次踏前一步,同时又是一声大喝。
  “虎!”
  这两声虎喝也是有学问的,也并非是噱头,但凡新兵每次大喊之后紧张感就略略减少,便能在有力的喊声中,感觉到周围的同僚存在,这便是一种令人镇静的力量,如果第三声竹哨响起,便是一营士卒踩着整齐的鼓点,大步向前,不胜不休。倭人也并未等死,而是组织了残部出城反击。
  倭人将领也是久经战阵的,心知一旦被明军突如城内则大势已去。
  倭人组织了城中残部,排成凌乱的散兵线出城反击,人人都是一面狰狞又决死之心。
  第三声竹哨声响起,明军大阵中爆发出一声厉吼。
  “虎!”
  盾墙,大阵同时开始向前踏出一步,前腿迈出后腿快速并拢。
  长枪方阵与敌接战,并非是大踏步的向前,而是每一名士卒握紧破甲长枪,每一声鼓点前腿便向前迈一步,后腿迅速并拢跟上。如此,则可以始终保持三力合一,扭腰发力前刺的姿势,用一个词语亦步亦趋来形容,当是再合适不过了。
  后队传来军官们的大喊声,“有进无退,后退者死!”
  多数明军士卒从未想过在战场退缩,台湾镇军军纪森严,战场上任何退缩都可能被砍头,三声哨响之后退缩的话,不用回去宣判执行,军官们直接就在战场砍了,还不如被敌人杀了好。
  自然,台湾镇军的抚恤标准也是极为优厚的。
  台湾镇军是属于标准的募兵,和将领蓄养的家丁还有些不同。
  广义上的家丁也属于募兵的范畴,因为募兵员本身来源广范,即可由军户中临时招引投充,也可由平民白身自行投军,其本质属于雇佣性质。大多数家丁的属性在隆、万朝发生了改变,即从武将私兵性质过渡到在营家丁,因此其本质属性和兵几无任何区别。
  而将领仍保留一定数量的私有化的家丁,被称为亲丁。
  在营家丁中来源于原军户的人等应仍保留原有军籍,朝廷只对在营家丁开饷,而亲丁的一切还是由将领负责提供,亲丁随将领来去,而在营家丁即便领兵官去职仍听从所在地武职衙门调遣。台湾镇军的编制,大约是属于在营家丁的范畴,只不过这支在营家丁的编制过于庞大了。
  “杀!”
  甲叶响动,盾牌阵落地死死抵住倭兵的冲击,两军数十步的距离转眼消失,双方开始短兵相接。长枪入肉的声音连连响起,一支支六米长的长枪从盾墙中刺出,狠狠刺入对面倭兵的身体,刺的许多倭兵向后仰天倒飞出去,倭兵胸前伤口喷出的血在空中洒成一道诡异的弧线。
  第一排长枪刺杀便建功了,一个方阵中打头阵的长枪兵,都由最强壮和有杀气的人组成,往日在新兵操练时,每日光是刺杀就要练习上千次,平日训练还要在手脚捆上重物,现在战场上没有这些重物,手脚更是灵活,速度十分惊人,迎面来的小小枪头本就不易挡,何况如此高速的刺杀。


第五百一十章 命硬
  对于大部分没有甲胄的倭兵来说,每次长枪的刺杀就是一条人命。后续倭兵在惯性下继续涌来,有一些被刺中的倭兵下意识的抓住了枪杆,而明军士卒十分冷血的抽回,几名倭兵便趁机重重的撞在盾墙上。被两排明军顶住的盾墙却巍然不动。
  短兵相接,倭兵很快丧失了锐气,转身逃跑。
  大队明军也不急于追赶,在前线将官哨声催促下,步步紧逼,进至狭窄的城门处,后队刀盾斧手一涌而上,杀散了倭人乱兵。长枪大阵也就此解散,移动的盾墙拆散了,护着大堆长枪兵冲进城中。
  在遭受了密集的箭矢弹丸袭击后,大铁盾被打的咣咣直响。
  这些大铁盾也不是普通货色,防御效果极佳,防箭能力更是不凡。
  明代是盾牌的复兴时代,而台湾镇军的盾墙,也是出于重步兵战术的需要而出现的。
  采用的多是立盾,即第一排放大型立盾,第二排放横盾,如此组成一个完整的正面防御盾墙。这也并非是马城一时心血来潮,而是因为开原镇军起家时,对付的便是大量使用弓箭作战的后金八旗,而大型立盾,横盾的防箭效果极佳,因此配合长枪大阵,或者重步兵使用极为神效。
  在立盾掩护下,明军步卒徐徐推进,后排铳兵也蜂拥而入。
  立盾,长枪兵,刀盾手保护下,明军铳兵肆无忌惮的射杀着倭兵,这是一套完善的巷战战法,虽然推进速度缓慢,然而却可以将伤亡降低到极低的概率。伤亡,这也是一个成熟统帅必须考虑的。台湾镇军皆是精兵,每伤亡一个都是巨大的损失,因此降低伤亡是巷战中的第一要务。
  城市就这么大,步兵推进再慢也总有个尽头。
  城中心,大名住的地方叫本丸,也就天守阁,是一座三层高的建筑。
  盾牌落地,蜂拥而至的明军铳手架起火铳,对准了天守阁就是一通乱射,弹丸将三层高的天守阁打的千疮百孔。发泄过心中怒火,大批刀盾手蜂拥而入,很快,整个天守阁便燃起冲天大火。
  此时,在城中展开的明军已大开杀戒。
  一声痛叫,杨天生从噩梦中惊醒,猛然坐起,身上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