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骑-第3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子河河套上,代善猛的咳嗽起来,险些又气昏过去。
  济尔哈朗也心中发苦,连叶赫兵打仗也学会动脑子了,这还了得,得亏是这支叶赫骑兵人少。逃到明军大炮射程内的叶赫兵,极嚣张的掉转马头,在马背上立起来,在马肚子底下钻进钻出卖弄着骑术,引来马寨明军阵阵欢呼。叶赫兵和明军马寨守军,对这套战法明显是演练过的。
  一时间,三万八旗勇士,竟然拿两千叶赫骑兵毫无办法。
  骄横的正黄旗护兵,白甲只能眼睁睁看着叶赫兵,在明军大炮掩护下挑衅,撒了欢的上蹿下跳,却又不敢闯进明军大炮射程,明人的炮打的委实太准了。要说挨上一轮炮击也死不了多少人,被炮弹正面命中的骑兵极少,多数是被炮弹弹跳杀伤的,然而被炮弹轰死实在是太惨了。
  弹跳的铁球速度极快,无法闪避,只能眼睁睁的等死,无论人马被炮弹擦着边就死,死的极惨,轻则筋断骨折,重则尸骨无存被碾成了肉泥,再勇敢的勇士眼睁睁看着自己被碾成烂肉,对士气也是极大的损伤。砍头不过碗大个疤,可这种死法也太惨烈了,这世上没有哪一国的勇士能对这种死法无动于衷的。
  两位贝勒也怕伤了士气,严禁闯入明军大炮射程内,由着那些叶赫兵上蹿下跳去吧,两千骑兵能成什么事。只是大金正黄旗护兵营的脸面都丢光了,三万大军围城,还被两千敌骑进退自如,这叫围的什么城。
  自然,骑兵围城就是如此,骑兵围城自然不会围的水泄不通,看着外围到处都是漏洞,到处都是逃生空间。可步兵一旦试图突围,那就正中人家的下怀了,想在三万精骑包围下逃生,那不是痴人说梦么。
  寨中,张益叫了一声好:“打旗号,联络叶赫营。”
  山寨中打出旗号,和叶赫兵沟通消息,两千精骑在两军阵前亮了个相,突然冲破阻拦脱离战场,不知所踪。


第六百一十九章 昏招
  代善和济尔哈朗打了一辈子仗,被叶赫人挑逗的浑身难受,胸中憋闷,强忍着没派大军去追,且让这些叶赫余孽再嚣张一阵。
  百里外,旷野中万马奔腾。
  马城亲率开原镇军主力三万步骑,全军上马保护着炮营,辎重缓缓东进,前面是杀气腾腾的一万开原铁骑,五千白城轻骑,后面是行动迟缓的大炮,粮车,火药车,再后面是长长的辅兵民夫运输队。近代火器部队打仗也不是没有弱点,对后勤补给的需求太高,没有随大军行动的大批辎重,连三天都撑不下去。
  一门六磅炮,一颗炮弹重量便有五斤,发射时需要装填三斤黑火药。
  一门十八磅陆军重炮,只一颗炮弹就重达十五斤,分量着实不轻,需要辎重营装在大车上驼着走,一次也还运不了多少。开原镇军主力,以每天二十里的速度龟速东进,全军赶到前线还得五六天。
  天还没黑,大军便停下来挖掘壕沟,修建胸墙,炮垒建立防御。
  骑兵以大营为中心在外围游荡,警戒,保护后面拉成长长纵队的辎重补给队,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马城站在河边看着太阳落山,不远处一阵惊呼,哗啦一声巨响。
  一门十八磅重炮将浮桥压塌了,沉重的四轮炮车侧翻,栽进一条小河沟里,黑洞洞的炮管斜指着天空。几个亲兵气的脸都涨红了,一条小河沟水才到膝盖,就把雄壮威武的红夷大炮陷住了,太难堪了。一群辎重辅兵慌忙找来几头牛,牛在前面拽,人在后面推,喊着号子将大炮推出来。
  马城反倒露出笑意,为何近代陆军装备的最大口径重炮,也没有超过十八磅的。
  眼前便是答案,超过十八磅的陆军重炮要怎么在野外机动,一条小河沟就能把辎重兵逼的抹脖子自尽。从眼前场景联想到前世,这支开原镇军已经有了近代强军的样子,一切尽在掌握的感觉令人心情舒畅。视线从哪门翻倒的大炮上移开,看着远处夕阳下,万里无云的天际线。
  热血上涌猛然心情激荡起来,这是辽东,水系极多水网密布的黑土地。
  没人比马城更清楚这块黑土地的开发价值,水网密布的东北之地,可是前世主要粮食产区,矿产丰富,盛产各种名贵的天材地宝,也是人杰地灵之地。可惜如今被一群野人占据了,白白浪费了这大好的河山。视线看不到的极北之地,还有终年冰雪覆盖的原始丛林,还有令马城胸怀激荡的远东,西伯利亚。
  前世满清又做了些什么事情,被沙皇俄国打的节节败退,不思进取,连龙兴之地都没守住。马城记得这建州左卫,赫图阿拉老寨是被俄国人占领了,连满清起家的龙兴之地,赫图阿拉城都被人家拆了个干净,只剩下残破的城墙了。连龙兴之地都保不住,满人怎好意思说自己英明神武。
  正心情激荡时,耳边传来招呼声:“大帅,镇江来信。”
  马城接过密信看了一眼,六弟马灿在前线负了些伤,无大碍,稍一犹豫还是将这封信压下了,不愿家中老父担心。
  身侧倪元璐恭维道:“兄友弟恭,大帅真是好福气。”
  马城洒脱一笑,心胸有多大,成就有多大,这世界很大有的是地方可以施展。
  苏子河河套,后金大营。
  开原明军大举来援了,代善,济尔哈朗喜出望外,那骄横的马城上钩了,打援的机会来了。以骑兵集团闪击,击破行军途中的明军,这一套战法八旗老营玩的出神入化,万万不会出什么差错。
  入夜,后金帅营中灯火通明。
  代善,济尔哈朗两人端坐上首,下面是各旗贝勒,贝子,正黄旗章京,佐领以上的都到齐了,人才济济,大金似乎回到了兴起时的峥嵘岁月。当年萨尔浒之战,也是大金赌国运之战,如今情势也是如此,真到了见真章的时候,还是要靠八旗老营。两位贝勒商量了一阵,由济尔哈朗率正黄旗一部,正蓝旗全军,各旗旗兵两万闪击开原明军主力,由代善率领余部继续围困马寨明军。
  两万旗兵已是大金能动员的最大野战力量,皆是大金精心保存的决战力量。
  散了军议,帐中只剩下几位贝勒,几个正黄旗的章京,领兵大将,代善坐在上首一言不发,隐见苍老,两万旗兵西征闪击明军,代善手中便只剩下一万多老弱杂兵,还能围的住马寨明军么,够戗。
  沉寂良久,济尔哈朗才沉吟道:“不如,这里交给小的们吧。”
  代善缓缓站了起来,森然道:“那如何能成,不是自乱阵脚么,散了吧。”
  济尔哈朗看着他老脸的死气,心中叹了口气也不再劝,时日无多了,出兵吧。
  夜深时,灯火通明的后金大营。
  一队队穿黄色,蓝色甲胄,衣甲鲜明的旗兵出大营,高举火把往西边去,两万旗漫山遍野的铺满大地,缓缓而行,全身被铆钉棉甲包裹,头戴八瓣盔,骑乘优质辽东战马的旗兵,全身散发着凶悍气息。
  马寨,张益和白焕章看着不远处星星点点的火把,心中发寒。
  夜间行军竟无喧哗之声,千里镜中衣甲鲜明的旗兵走的不紧不慢,这是后金八旗的精华呀。
  张益忍不住嘀咕着骂道:“皇太极这老贼,这些年到底往正黄旗塞了多少精兵。”
  白焕章只有咧嘴的份,那谁能知道呢,正黄旗号称护兵营,那便是后金的御林军,那战斗力和下五旗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两人也只敢眼巴巴看着,再怎么自负也不敢离开马寨,这要被虏骑杀一个回马枪那可就全完了。
  翌日,天将将亮。
  突前的白城轻骑先溃败了,被漫山遍野而来的八旗兵杀的一触即溃,一万开原铁骑死死顶在前面与虏骑纠缠,明军大队出现慌乱。关键时刻竟然出了一记昏招,全军慌不择路跑到苏子河河边,找了一处不到百米高的高地,用壕沟,土墙,各种大车组成了车阵,在高地上龟缩成一团不走了,还四处收拢散落的辎重车。
  济尔哈朗站在另一处高地上,看着蚂蚁般繁忙的明军大营,欣喜若狂,开原马五慌乱之下也会出昏招么。


第六百二十章 初战
  辽东马其实便是蒙古马培育出来的良种,辽东之地培育良种战马的历史十分久远,并且成功培育出能承载铁浮屠的优质战马。然而培育良种,养马都是一个无底洞,以大明的富庶倾国之力也养不起,建州弹丸之地就更加难以负担了,故此品质优良的辽东战马大多集中在上三旗。
  开原铁骑无法大规模扩军,便是受制于战马素质。
  养一万匹优质战马需要多少钱,一匹优质战马每年吃掉的口粮,相当于一个骑兵的五倍之多,算上军械,维护,军饷各类花费,养一万开原铁骑一年的花费,大约是四百万两银子之巨,每扩军一万便要砸出去四百万两雪花银,即便以开原的富庶也供养不起,故此建设骑兵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正黄旗护兵营两万精骑,便是后金整整两代人的积蓄,为最后决战准备的战略性力量。
  前线,六千正黄旗护兵,一万各旗抽丁编成的精骑,五千正蓝旗残部,超过两万精骑向开原大军主力涌来,前锋骑兵很快在平坦上的河套上接战,一万开原铁骑倾尽全力迎击两万八旗,给大军扎营争取些时间。
  苏子河畔,猫儿山。
  马城挑了个依山背水的地方扎了营,全军龟缩到这个叫做猫儿山的地方,布防,步卒纷纷下马一营一营的集结起来,依山势列阵防备骑兵冲阵。辅兵则疯了一样挖壕沟,修胸墙,布置各种防骑兵冲击的路障。这辽东之地山也不太高,这座猫儿山高不过百米,水也不太深,枯水期的苏子河仅能满足大军饮水之用,这处阵地实在谈不上天险。
  高处,山坡上。
  马城领着一帮将领站定,在一处低洼背风处安置了中军帅营。
  帐篷铺开,辅兵四处寻找条石木材,紧急修建起一个可以防箭防炮的观察哨,便可作为大军指挥中心,周围是数营精锐护兵,将帅营团团保护了起来。大军在外也没那么多讲究,马城便将地图铺开在一块山石上,脚踩山石举着千里镜,往远处看交战中的两军骑兵,陷入惨烈的缠斗。
  八旗精兵来的太快,开原铁骑无法做到全军集结,只能一股一股迎上去与敌纠缠。
  千里镜中,到处都是身穿明黄甲胄,顶着八瓣盔的旗兵,显然正黄旗兵的战马素质,远远高于各旗一头,来的极快。纵然开原将领们心高气傲,对上建州八旗少有吃亏,却仍是一阵鸦雀无声。各人的千里镜中,骑乘优质辽东战马的虏兵极为稳重,随着战马的奔跑上下起伏,却毫不张扬。
  这是精兵,建州八旗的精华之所在。
  马城举着千里镜,激赏道:“真是来去如风。”
  各位部将脸色有些尴尬,确是精兵,便是随努尔哈赤起兵的那支建州大军,个个骁勇,人人善战。这数千正黄旗护兵也确是骁勇,两三千骑刚一赶到前线也不等后队,便成群结队的拍马加速,迎击人多势众的开原骑兵。刚一接战,开原铁骑便遇到了强劲的对手,竟呈不支之势。
  千里镜中,一队队开原铁骑挺枪跃马,迎向席卷而来的正黄旗兵。
  高速冲锋中的骑兵迎向对方,穿明黄甲的虏骑展现出惊人的战技,在马上前仰后合做出一个个高难动作,两支骑兵接触前的瞬间,大批虏骑速度竟然又提了一提,高速奔驰中的骑兵交错而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