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骑-第3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明吸收了西洋人的先进技术后,还真是造出不少好东西,比如用作远洋作战的大型鸟船,便相当于大明版本的风帆战列舰。大明也是能制造风帆战列舰的,只是用的硬帆,和西洋战舰的软帆有所不同。照这个思路再发展下去,倘若大明没有灭亡,很快便能发展出大明版本的风帆战列舰编队,未尝不能与西人争锋于南洋,尤为可惜。
  大明对世界的开放包容态度,是从嘉靖皇帝始,这又是一位被抹黑的明君。
  傍晚,大小近百条小型战舰行驶到鸦鹘关前,大批辅兵跳进冰冷的河水,开始将小型战舰打桩固定。这不是皇明第一支内河舰队,却是有史以来火力最强大的内河舰队,装备大小前装滑膛炮一百二十四门,最大口径一百五十毫米的强大内河舰队,也开创了大明内河舰队辉煌的开篇。
  舰队停下,辅兵开始沿河道打桩固定。
  毛文龙乘小船到了岸上,看着亲弟在关前撞的鼻青脸肿,恭恭敬敬的在面前垂手而立,毛大帅深深的叹了口气,再看一眼英姿勃发的俞校官,又轻轻的叹息,这世道变了呀,如今这天下是兵学门生的天下,未进过兵学的旧军官,日子可是越来越难过了,他这个弟弟终究不是大将之材。
  如今可不比以前了,旧辽军将领都是大字不识的浑人,上阵打仗全靠一股血勇之气。如今么,这打仗得讲谋略,讲战术,这一仗打完了便豁出这张老脸,给亲弟在军中谋个肥缺,做个富家翁也不错。
  关前,毛文龙抬头打量着这道险关,嘴角直抽,这悬崖峭壁也不知道楮在这儿多少年了,坡度都是直上直下的,这怎么打,方知冤枉了他弟弟。回头看一眼沿河停靠的百余条战舰,一甩大氅抖擞了起来,如今是战舰大炮的天下了,险关不足以为屏障呀。
  在河里打桩也不容易,入夜,随军辅兵在河水中都冷的瑟瑟发抖。
  毛大帅出奇的平易近人,乘一条小船沿河安抚,鼓舞士气,毛大帅心中想的明白呀,这都是水师的人马,如今有两种人可不能得罪,一种是炮手另一种是水手,得罪了这两帮人是很蠢的,这都是军中新贵,骄子。
  至天亮时,百余艘战舰被死死固定在河道中。
  那俞中校乘一艘小船来回奔走,要试炮,前线朝军纷纷撤了下来,都趴在地上等着战舰开炮。一艘蚊子船开始装填,将帆布掀开露出黑洞洞的大炮,二十四磅大炮口径一百五十毫米,由四个轮子的炮车承载,红旗挥舞炮手谨慎的装填了半份发射药,然后将重达二十斤的炮弹塞了进去。
  二十斤的炮弹沿着炮管滑进去,滚动的声音令人背心发凉,红旗再挥,炮手将四个轮子的炮车,沿着滑轨推到船头,也是心惊胆颤的,摆弄这玩意儿就是玩命呀,小船装大炮,矮骡子驮着一头大象,稍有不慎就是船毁人亡。
  黑洞洞的炮口对准了险要的鸦鹘关,炮手闭着眼睛拿通红的钎子一怼。
  轰隆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四轮炮车被猛的反推,沿着滑轨猛的往后倒退,叮的一声顶在船尾的一大块铁板上,咯吱,固定船体的铁索猛的被拉直,小船在河面上左右摇晃一阵,没翻,挺住了。
  尖利的呼啸声中,一颗硕大恐怖的炮弹越过三里外的鸦鹘关,不知飞到哪里去了。
  欢声雷动,明军炮手纷纷跳将起来,虽是提前演练过许多次,可真到了实战还是捏着把汗。
  俞中校松了口气,低声下令:“打旗号,各炮低两刻度,齐射!”
  河道上顿时忙乱起来,十艘蚊子船,近百条大小战舰一字排开,装填,调整刻度,将黑洞洞的炮口瞄准了鸦鹘关。
  一刻钟后,河面上红旗纷纷挥舞起来。
  轰隆隆!
  毛文龙和一干亲兵早将耳朵捂住了,便只有那些呆呆傻傻的朝军将领,被天崩地裂的响声镇的扑通坐地,面无人色。这动静也太了,河面上水花飞溅,硝烟弥漫什么也看不清,踩着结实的土地偏偏站立不稳,一个个喝醉了酒一般被震的东倒西歪。这自然是噪音太大,给人造成的一种错觉。
  数里外,高大险峻的鸦鹘关两侧,冲天的烟柱升腾起来,郁郁葱葱的山坡上,爆起的烟尘很快弥漫起来,烟柱周围树木,石头,连同所有的一切都高高飞了起来,整座山都似乎在剧烈摇晃着,实心炮弹携带的强大动能,因为膛压极高故此出膛速度极快,威力竟不弱于后世的高爆炸药。
  中原王朝历史上,自古以来万夫莫开的险关,在近代前装滑膛加农重炮的肆虐下,瑟瑟发抖。


第六百二十五章 洪峰
  十余轮齐射过后,河上弥漫的硝烟逐渐散开,明军,朝军纷纷爬起来。
  毛文龙拍拍大氅上的灰,往远处看生生打了个激灵,原本奇石险峻的鸦鹘关生生被轰塌了,这道辽军和女真人,打万历初年就争夺不下,数次易手,死伤无数的雄关竟然被轰塌了,到处都是碎石烂泥,连两侧与雄关连接的长城也被击毁了数段。难以攀爬的山岭之间,到处都是被打断的树木,甚至有些被连根拔起,露出盘根错节的树根。
  这便是战舰巨炮的强大威力么,毛文龙看一眼河上排开的大小战舰,更不愿得罪这些杀神了。
  半个时辰后,毛文龙兄弟驱赶着朝军越过鸦鹘关。
  朝军漫山遍野的冲山陡坡,沿途没有遇到任何抵抗,连个尸体都找不着,毛文义疑惑了许久才心中凛然,守关的虏军都被活埋了呀,活着的多半也跑了,那天崩地裂的景象太吓人,谁受的了。
  朝军,义州军快速占领了鸦鹘关,并沿两侧长城迅速展开,一举切断了虏军逃回沈阳的退路。
  下午,猫儿山。
  午后气温陡然升高,将猫儿山变成了一个大蒸笼,湿热让明军士卒苦不堪言。
  夜里穿着厚实的棉甲都冷的发抖,午后却又热的象蒸笼,这种天气打仗真是遭罪。
  帅营中,马城解开扣子摇着折扇,卢象升则用千里镜观察着山下,正在浅水中捉鱼,在河道中饮马的旗兵,咧了咧干裂的嘴唇。
  掏出水袋喝了一口,卢象升奇道:“昨夜苏子河已有警讯,大难便要临头了,这些建州人为何毫无敬畏之心?”
  马城笑道:“不知者无畏,如此而已。”
  建州人也不是辽东土著,建州八旗的老家是在东北松花江,在辽东地面上也是外来户。建州人迁移至辽沈有多少年了,近十年了,例如多尔衮岳托这样的小辈,一辈子也没回过建州老寨,哪还记得建州长什么样。济尔哈朗么则是老眼昏花,人上了岁数便糊涂了,老的老小的小,建州八旗早已经青黄不接了,人才凋零。
  这实在是冤枉了济尔哈朗,济尔哈朗还不至于老眼昏花,而是被他丰富的人生阅历害了。这位建州土生土长的老贝勒,迷迷糊糊记起来,辽东闹水灾不都是春暖花开,山中积雪融化之后么,这还早的很呢,沿途经过灶突山,山中积雪尚且还未融化,今年闹水怎么也得五月间,还早着呐。
  倘若被马城得知了他的想法,便要大笑三声,经验主义害死人呀。
  济尔哈朗大字不识一个,连汉话都是七窍只通了六窍,一窍不通,哪里懂得春汛爆发会不会提前,他也只能凭经验判断,他对辽东水文的了解,还不如一个建州渔民。如今这位老贝勒也满脑子雄心壮志,要将开原明军主力围死在猫儿山。
  下午最闷热时,苏子河第二次春汛爆发了,洪峰来的更快更猛。奔腾的河水带着碎冰自上游席卷而至,十分壮观,让前线明军纷纷站起身往远处张望,呆看着暴涨的河水再次淹没堤坝,漫过河堤,又将前次洪水淹没的地方变成一片汪洋,声势可比前次大的多了。大水漫过两道壕沟,呼啦一下撞到胸墙上,溅起冲天的水花。
  前线明军吓的慌忙丢弃阵地,往高处逃,好在明军阵地本来就是建在地势高处,逃的及时,前线十营兵连滚带爬逃回了大营,转瞬间,汹涌的大水便将两道胸墙淹没了,还越涨越高,一些明军逃的稍慢一些,便被冰凉的泥水浇了个透心凉,体会了一遭冰火九重天。
  河水淹了明军前沿阵地,又朝着八旗兵所处的河套淹过去。
  大水往河套低洼处涌的速度更快,在两军阵前游荡的八旗兵,吓的魂飞魄散拼命打马逃窜,人力怎能逃的过自然之力,转瞬间,落在后面的便被汹涌的山洪卷了进去,人和战马在白茫茫一片汪洋中上下起伏。
  猫儿山的明军目瞪口呆,看着山下河套处两万八旗兵炸了营,扔下大营,辎重纷纷打马疯狂逃窜,一队队八旗兵如箭一般从大营中射了出去,逃的飞快,马快的头也不回的逃进山里,机灵的拼命打马往高处跑。
  一个时辰后,汹涌的河水奔腾而去,战场便成一片泽国。
  明军站在猫儿山上举目远望,窃窃私语声中竟忘了欢呼,只有敬畏,这河神先是打了个喷嚏,如今发起怒来人力如何抵挡,太恐怖了。不少士卒跪下来虔诚的对天祈祷,拜河神,拜山神,拜土地爷爷,还有大批跪下来朝帅营方向磕头的,议论纷纷。
  “大帅莫不是有通天彻地之能,请来了河神助战?”
  “大帅必是神仙中人,平日里结交的都是神仙,请来河神有什么稀奇。”
  “大帅那是武曲星君下凡!”
  “大帅这是识破了天机,若非如此,咱们为何要在山上扎营?”
  帅营中,马城可算理解了汉高祖刘邦为何要斩白蛇起兵,他个人被神话已成必然,喜忧参半,喜的是势已成,无人能制。忧的是个人一旦被神话,通常不会有什么好结果,被人顶礼膜拜却又飘飘欲仙,真当自己不似凡人了,免不了做出些昏庸的事情,古往今来这类事情数不胜数。
  卢象升看着山下一片汪洋,赞道:“所谓天机,无非是自然之学。”
  马城笑道:“要说先一步识破天机的,也是宋应星。”
  这也是玩笑话,三军将士,开原百姓自然是不信的,只会这耀眼的光环硬按到他这个大帅头上。
  卢象升苦思冥想,仍疑惑道:“卢某愚钝,但不知那位宋某人,又是如何洞彻天机的?”
  马城心中颇觉好笑,故做神秘道:“建斗兄往天上看,一看便知。”
  恰巧一队夜飞的大雁在远处飞过,径直往北去,一片汪洋中尚有几只水鸟,栖身孤岛一般的沙洲,正在梳理打湿的羽毛。
  卢象升恍然道:“大雁夜飞,乳燕投林,必是天气转暖之兆,三人行,必有吾师焉,细微处可见真章!”
  马城赞道:“建斗兄大才,这军事之道便是细微观察之道,如今却被建斗兄一语道破了。”
  卢象升汗颜,拱手道:“不敢当,惭愧,细微观察之道么,果真如此,卢某再不敢说是读过书的。”


第六百二十六章 泥潭
  马城又是洒脱一笑,同时代的西方经历了伟大的文艺复兴,将思想从宗教的桎梏中解放了,从此西方人将中国人远远抛在了身后,科学技术每天都在创新进步,这便是中国之殇。单纯从军事上挽救不了中国,开启民智打破儒教的束缚才是济世良药,如今,卢象升,孙元化,宋应星这样围绕在他身边的大明精英,已经走在了这条正确的路上。这些,又岂是那野猪皮能理解的。
  看着跪着磕头的将士,马城笑道:“建斗兄,若有一日我魔怔了,你得拦着我。”
  卢象升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