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骑-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部队也重新做了编伍,还是按照卫所兵的规制,稍有改变,每十人为一小旗,十小旗为一百户,设正副百户各一名。
新兵大营,张远山随其他几个同乡一起进入了自己所在的营房,看着眼前这个以后就要长久居住的地方,憨厚的新兵脸上都是露出好奇的神情。屋内明显可以看出新修葺过,一边是一个大通铺,一边是一些衣橱,可以放自己地衣物东西。还有放置洗漱毛巾脸盘的木架。另一边,则是武器架,摆放其中各人的兵器。
众人纷纷在铺位上放下了自己的被褥,小旗官将自己的行李放下,抚摸着新被褥,对各人叹道:“你们是有福气,遇到了五少爷在堡里操持,我等以前,哪有这么舒服的屋子,哪有这么多新用的东西,以后你们要好好操练,不然落了下去,咱这个小旗官脸上也是无光,还要被连累。”
各人都是用力点头,纷纷恭敬地向上司询问起来。
张远山也惊奇道:“官长,五少爷待人很和气么。”
第六十四章 入营
那小旗官脸色刷的变了,没头没脑训斥道:“五少爷也是你能叫的么,叫指挥使大人!”
张远山吓的哆嗦了一下,慌忙改口:“是我错了,官长。”
小旗官这才满意地嗯了一声,对众人说了几点,都是军营内要注意的,然后又拿出了一张纸,对各人道:“这是五少爷前些时日下发的手令,都看一下,记在心上,按照咱们靖安堡的规矩,一人犯错,整个小旗都要受处罚。”
张远山道:“官长,我不认字啊,这咋办。”
各人纷纷点头,小旗官咳嗽了一声,有些尴尬,道:“我也不认字,明日吧,百户大人是认字的。”
正说到这里,忽然听到外面有吹喇叭二荡的声音,小旗官兴奋地道:“开饭的时辰到了,听我口令,起!”
一小队人稀稀拉拉的站了起来,呆头呆脑的跟在小旗官身后,走出营房。
靖安堡营房内,每一排营房都有一个大伙房,可以容下一百多人同时吃饭。此时,伙房里已满满都是人,各个队的新兵按着先来后到的顺序,依次从一些伙夫面前经过。不过显然的是,新兵今天刚编队,还没什么纪律,虽有样学样,还有队里的老兵管着,大部分还是显得乱哄哄的。
伙夫前面的桌上,摆着一桶桶的大块的肉块,汤面,还有大桶的青菜萝卜,再加上旁边的鸡蛋豆腐汤,看上去都是油旺旺的,油水足,非常诱人。那香味不断扑来,除了一些老兵外,新兵们都是红着眼,咽着口水。
辽东虽然物产富饶,可寻常人家,也不是顿顿都能吃上肉的。
好容易轮到自己了,各人赶快将自己的两个饭盘递过去,是要吃饭还是吃面自己选,等过去后,一大饭盘的米饭,上面是冒尖的肉块和青菜,还有一个饭盘盛上一大盘的鸡蛋豆腐汤。
张远山和他的同乡领了吃食,找了一张桌子坐下,坐下后,各人都是迫不及待地,大口大口地吃起来,谁都顾不上说话。当然,这种情形不是他们一个,顿时,整个餐厅内都陷入了一片奇异的咀嚼声中。
张远山嘴里大口大口地塞着东西,含糊不清地说了一声,真好吃,抬头看了伙伴们一眼,看他们都是嘴里塞得满满的,只是拼命地点头。
只有小旗官慢条斯理的道:“不要这么急,这饭,以后有得吃,不过嘛,呵呵!”
当然,如果军士们自己饭盘里的饭吃不够的话,可以自由去桶里添饭,但决对要干净吃完,不许浪费。张远山现自己已经是第三次去添饭了,看着伙夫们的眼光,他都有些窘迫了。不过让他安慰的是,添饭的人,决对不是他一个。
终于,各人吃饱了,各人都是摸着自己圆圆的肚子,舒服地叹着气,这种日子以前哪里想过,这兵当得值啊。
张远山也是呼了口气,道:“真舒坦啊。”
只有那小旗官始终笑呵呵的,看着他们的眼神就像一群可怜的小鸡崽。
翌日,清晨,天刚蒙蒙亮的时候。
张远山睡得正香,忽听外面尖锐的竹哨声,然后听到暴躁的声音在外面大吼:“起了,起了,”
接着听到一阵乱糟糟的声音,接着一片嘈杂脚步声,一群暴躁的军官冲进营房内,手提军棍,对手忙脚乱的新兵就是一通乱揍。哭爹喊娘的惨叫声中,一众新兵手忙脚乱,收床叠被,在军官们的驱赶下乱哄哄的跑到营房外。
很是挨了几记军棍,千多名新兵才在大校场上列好了队。这时便显示出马城练兵的独到之处,正副百户,各队旗官都是千挑万选的优秀士官长,在军法队配合下花不了多长时间,就让第一天操练的新兵看起来,有些军队的样子了。
马城站在高台上,看着下面还算整齐的队列,年轻精壮的开原子弟,胸中突然豪气顿生,很想大笑三声来表达此刻的畅快。
千辛万苦,终于在辽东决战之前,建成了这样一支开原子弟兵。
后世横扫关内的从龙甲士,尽在我手,假以时日,这便是一支威震天下的强军,最重要的是只要有充足的兵员,精良的武器,马某独创的士官长制度,将会源源不断训练出这样的军队,足以自傲了。
在大营里盯了十余天,马城下令休沐三天,让哭爹喊娘的新兵喘一口气。
老兵的毒辣让马城也大为意外,绝没料到这些刚提升的下级军官,对待新兵是如此严格的,当然还远没有达到虐待的程度,可在校场上下手也绝不留情,为此马城还严令禁止虐待新兵,并且让稳重的马国忠,兼任了军法队的职务。
这纯粹是老兵自发的行为,看这趋势,靖安堡越来越像是后世的魔鬼训练营了。
每一个在靖安堡呆过的士卒,恐怕都会记一辈子。
马城也并没有去阻止这种行为,还是那句话慈不掌兵,历史上任何一位名将,操练部下士卒都是很残忍的。
若不是如此,也练不出一支天下强军。
只有最天真幼稚的萌物,才会相信军队里有官兵平等,有春天般温暖的官长。
这一日,往开原传旨的钦差到了,马城也被召回开原,恭迎钦差。
有了一个五品的官身,这类场合马城是必须要出席的,日后平白多了许多应酬,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总兵衙门大开筵席为钦差太监魏朝,接风洗尘,共八席,菜肴丰盛,碟盘满案。马熠,马城兄弟两人按军职列于末席,举杯恭祝长者寿之后,马城便开始大快朵颐,一边吃着山珍海味,一边感慨这万恶的大明朝呀,奢靡之风已经病入骨髓了。
席上有一道蒸鹅,味道很美,马熠吃得赞不绝口,马二公子下箸挑挑拣拣,一边与马城低语,点评厨子的厨艺,只说这厨子善于烹鹅,其余菜肴勉强入口而已,实在一般。
对于吃食,马城对这位二哥是甘拜下风的,一边吃一边听二哥论各地名肴方物,诸如山东羊肚菜、文官果;南京桃门枣、窝笋团;萧山莼菜和青鲫;杭州鸡豆子、浦江火腿肉,马城嘴上不停,听得也是津津有味,吃顿饭也能长见识,学问真是无处不在啊,这位二哥比父亲更像个风雅之人。
第六十五章 传旨太监
席上还有一盘鲥鱼,肉质细腻鲜美,马城饮了两杯黄酒,吃了半盘蒸鹅,肚子差不多饱了,可以悠闲地想一些事,实在对这席间各位大人谈论的风雅之事,圣陛躬安之类的话题提不起兴趣,人虽然还在席上,心思却早飞到了九霄云外,吃饱喝足,突然想起清丽可人的于世妹来了。
吃完酒席,晚上还要回府出席家宴,这大明朝的繁文缛节,实在让人不胜其烦。家宴,倒是比官宴还要丰盛许多,让马城很少见的吃了个满嘴流油,马城在吃食上还是很节制的,始终保持着前世养成的良好习惯。
马城坐在下首偷看着那位钦差大人,太监魏朝,也不是个简单的人物。
能当上钦差的传旨太监,在宫里个个都是有背景的,魏钦差的背景是尽人皆知的,他是大太监王安的心腹。王安,则是已故司礼监秉笔太监陈矩简拔的人,陈矩是谁,可是死后被万历皇帝赐祠额曰清忠的,这可是天大的哀荣了,足可见万历皇帝对陈矩的信任。
因此这位魏钦差,算是陈矩的徒孙辈,陈矩虽然死了,但是在宫中的影响力太大,徒子徒孙还是很吃的开。最微妙的是,此君既在万历皇帝面前得宠,又和东宫太子关系非浅,足可见此人的不简单了。
酒至半酣,地位低一些的官员也就识趣告辞了。
最后总兵府中,只剩下马林父子,于化龙,高贞这些高级将领了,一众人离了前厅到内院静室叙话。马城落在最后面进了内院,心中释然,终于进入到开原决策层了,手里有一点政治资本了,太不容易了。
打断骨头连着筋,父子,血缘这种密切的关系,是谁无法抹杀的。
坐进下首,马城也只有乖乖听话的份,这种场合还轮不到他一个晚辈说话。
反倒是马林板着脸,低声道:“熠儿,城儿,还不给钦差大人见礼。”
兄弟两人会意起身给魏朝行礼,魏朝和气笑道:“好一对麒麟儿,果是将门虎子。”
马林淡然道:“两个不成器的东西,胸无点墨。”
魏朝是何等样人,和气一笑从袖子里取出两把折扇,做为回礼递了过来,马城兄弟接过折扇,又施了礼才坐下了。魏朝送出来的折扇自然不是普通的货色,入手微凉,最贵重的还应该是扇面,虽不好打开来看看,可也能猜到这两幅扇面一定是名家手笔。
见过了礼,魏朝才正色道:“传圣上口谕。”
在场众人慌忙挺直腰杆,眼观鼻,鼻观心,留神听旨。
马城有样学样心中一阵惊奇,原来私下场合,接大明皇帝的口谕也是不用下跪的,又长见识了。
魏朝正色宣旨道:“圣上说了,马卿,忠良之后,国之干臣,这些年镇守开原辛苦了,朕是明白的。”
马林顿时老泪纵横,颤抖着跪伏在地,朝着京城方向大礼参拜,高呼万岁。
马城也很配合的抽抽鼻子,心中叫绝,皇帝就是皇帝,这话说的,简直说到人心窝子里了。没点水平真当不了皇帝,当皇帝不是王八之气散发,群臣就战战兢兢拜服的,大明朝的皇帝没点水平,圣旨连皇宫都出不了。
魏朝上前劝了两句,柔声道:“还不把你们父亲扶好。”
马城兄弟慌忙上前,把老泪纵横的父亲扶起来,落坐之后又是一阵唏嘘,马林开始念起陛下的好来,起码有八分是真心的。马城想想也就释然了,这万历朝的边军将领,对万历皇帝还是很忠心,很敬重的,万历一朝征战不断,名将辈出,在场诸位将领都是沾了万历朝的光了。
唏嘘过后,马林才红着眼睛,命人送来辽东舆图。
马城也还是第一次见到辽东舆图,看了几眼就失望了,这时代的军事地图实在太简陋了,大致位置倒是没什么偏差,也就仅限于此了。
舆图拿出来,马林正色道:“我等开原兵马若进兵,只能经铁岭卫出三岔儿堡,至抚顺与沈阳兵马合兵一处,出抚顺关向东,直取赫图阿拉。”
马城听的暗暗点头,老爹还是知兵的,这出兵路线中规中矩,开原,沈阳兵马合在一起,是一股很强的力量了,两镇兵马都加起来,精锐战兵也有近两万了,算上差一些的卫所兵,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