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骑-第3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开原,台湾两镇大军倾巢而出,摆出两翼包抄,中央突破的架势,以无可阻挡之势进逼赫图阿拉山城。
  五月末,山城东南二十里处。
  千里镜中,建在山脊上的一座石城,让倪元璐这种作战风格刚猛的人,都大皱眉头,这座山城也太险要了,还真是当年努尔哈赤发迹之地。这座石城与山势融为一体,建在高处,委实是易守难攻。代善召集的十万建州人在半山腰布防,大致分成四个大阵,这是打算背城而站了。
  马城森然一笑露出森森白牙,易守难攻么,给老子围!
  开原镇军,辅助,团练武装加起来约六万大军,十分张狂的围住了十万人,摆出一个围三阙一的架势,将山城北边的悬崖峭壁空出来,引诱建州大军弃城而逃。打了一辈子仗的代善自然不是傻子,视而不见,这是打算长期死守了。
  马城也和代善卯上了,比耐心,如此便开始了一场长达半年的围城之战。
  山城,建州帅营。
  代善率领众位贝勒,将领祭祀了祖庙,给他的父汗努尔哈赤上了香,精神大振,扬言要在这建州八旗兴起之地,借父汗在天之灵的庇护大败明军。代善打了一辈子仗,他的打算也是很明智的,凭借难以逾越的天险,山城,以建州老弱大量消耗开原明军精锐之兵,他的目的便达到了。


第六百四十三章 韬略
  马城偏偏不让他如愿,围三阙一,围而不攻,摆出一副长期围困的架势。
  六月初,建州腹地的战事渐渐平息,野战转为旷日持久的攻城战。
  不过是情势逆转,攻城的变成了辽军,守城的变成了建州后金军。
  建州腹地战事平息下来,辽阳一线却陷入全线激战。
  辽阳城下,东南方向烽火连天。
  辽阳外围的大小军堡全线激战,台湾镇军在丘陵中经历了一月激战,稍事休整便挥军猛攻,狂攻两天却进展不大,在辽阳坚城外围碰的灰头土脸。辽阳是个什么地方,辽东都司所在地,外围密布大小军堡,藏兵堡,望楼,箭塔,如今都被建虏修缮一新,往里面塞了大量包衣奴才。
  猛攻两天,精锐的台湾镇军竟还落了下风,不得寸进。
  气的袁可立跳脚狂骂,当年是哪个蠢材,将如此完善坚固的防御体系,完整的送给女真人的,自是袁映泰那个东林蠢材,应该将这个蠢材从坟里挖出来鞭尸。这辽阳坚城在袁蠢材手里不堪一击,落到建虏手里简直让人抓狂。
  辽阳作为辽东重镇,外围防御体系是十分严密坚固的。
  堡连着堡,寨连着寨,堡寨依托坚城形成十分完善的防御体系,这可是大明历代辽军统帅智慧的结晶,耗费无数民力修建起来的坚城。白天还好,明军可以凭借犀利的火器大举进攻,到了晚上便防不胜防,虏兵从藏兵寨,大小军堡中冲出来夜袭,搞的台湾镇军十分狼狈,防不胜防呀。
  这大明建造的辽东重镇,完善的防御体系落到建虏手中,赫然是军国利器。
  狂攻无果,袁可立也很快冷静下来,退兵,全军退入丘陵地带布防休整,等待后面大炮运上来。
  为今之计,只能用大炮一点一点啃,别无良法。
  辽阳东南,前线。
  乔一琦,马灿两人趴在干草上,看着远处几座藏兵寨,军堡模糊的轮廓,齐齐叹了一口气。台湾镇军自登陆辽东之后,进展十分不顺利,有些水土不服的迹象,此战更是暴露出这支纯火器大军的弱点,攻城能力严重不足。
  马灿看着阴森的一座大寨子,忍不住嘀咕道:“当年,这辽阳城丢的可真是轻松容易。”
  乔一琦也只有叹气的份:“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马灿隐约记得这辽阳失守的时候,他还年幼,应是守了不到半月,更记起兄长的话来,辽镇之败,非战之罪,倘若不是当年东林党对辽东战事指手划脚,上蹿下跳的抢夺军权,再借给努尔哈赤十万兵马,他也攻不下这辽阳坚城。
  两人望城兴叹,却未察觉他两人麾下精锐山地兵,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了,才休整了三五日便被派来做哨探,两人麾下精兵直属帅营,已经有了些后世指挥部直属部队的雏形。似乎连袁可立都未发现,他对这支奇兵越来越倚仗了。自登陆辽东后,台湾镇军渐渐适应了辽东战事,也在快速的成长着。
  翌日,几门六磅炮翻山越岭,终于运到辽阳前线。
  前线明军一阵欢呼,簇拥着炮手将大炮推了上去,以大炮一路狂轰滥炸,一路炸进辽阳城,这是台湾镇军上下一致的想法。再坚固的军堡还能经的住大炮轰么,台湾镇军出身的部队,对大炮自是十分迷信的。一队炮手将大炮架了起来,炮口抬高,两发试射后便瞄准了最近的一座军堡,通红的火钎子便戳了上去。
  轰隆,一声炮响。
  前线士卒眼巴巴看着数颗炮弹越过堡墙,不知飞到哪里去了,一时便有些目瞪口呆。发急的炮手将大炮往前推了一段,连发数炮不可谓不精准,却仍旧只是砸断了几棵树,弄的马灿也哑口无言。身边士卒纷纷叫骂起来,当年是哪个混帐东西,将这军堡修的如此刁钻,太混帐了。
  这军堡矮矮的修在山坳里,竟有意无意依靠山势,形成了一个射击死角。
  十数轮狂轰滥炸,呼啸的炮弹将一面山坡上的大树打的纷纷折断,烟尘漫天,那山坳里的军堡竟毫发无伤。乔一琦心中发苦只得派人回营禀告,台湾镇军无坚不催的大炮,竟在辽东失效了。
  赫图阿拉城下,明军帅营。
  马城看着袁公发来的军报,抓抓头发反倒十分笃定,攻城,本就不是直瞄火炮的专长。台湾镇军成军时日太短,距离同时代的西方陆军还有差距,差距要靠常年的征战,积累经验来弥补。
  攻城得用臼炮,还得是大口径的铁造臼炮。
  马城端坐帅营调动兵力,集结一部开原兵马自抚顺,铁岭而出,联络台湾镇军对辽阳暂且不攻,转向西北方向。两军齐头兵进对着攻,先打通两支大军的联系再说。又一纸飞书发给兵出辽河的孙承宗,联络关宁军沿河攻击,打通关宁军与铁岭,抚顺之间的联系,如此,三路大军便可连成一体,遥相呼应。
  打通三路大军之间的联系,是第一阶段作战方略。
  第二阶段,三路大军将分兵对进,几面夹攻割裂沈阳,辽阳之间的联系,将一座座辽东坚城变成被分割的孤城。
  第三阶段,才是旷日持久的攻城战。
  飞骑将火漆密封的军令送出,言语之间虽极客气恭敬,然而孙承宗,袁可立两人都以马城为主,服从调动,这在辽军里也是极为难得的局面。两位权高位重的老将,对一个后生小辈的军令绝对服从,这也是马城当世白起,兵学宗师的威名太甚,可以服众。
  三路大军难得的抱成一团,遥相呼应,便将后金兵马按在城里猛揍。
  赫图阿拉城下,开原炮营也遇到了同样的窘境,直瞄火炮难以命中盘踞在山脊上的石城,便恨恨的拿山坡上的建州人撒气,每天轰的建州兵马苦不堪言,却又被代善以血腥手段弹压住了。
  山下,大车载着新式火炮赶至战场,辽东后金军的噩梦开始了。
  短身管的攻城臼炮,铁铸,新兴开原军工最新式的量产型号火炮,通体用上好的印度铁铸造。


第六百四十四章 攻城炮
  人喊马嘶,装备短铳的辅兵将六门攻城臼炮,沿着滑轨搬下大车。
  滑轨,在开原军中运用的越来越普遍,中国历史上早就出现了木制轨道,甚至还有石头轨道,不过是用畜力牵引。照着这个趋势发展下去,马城十分肯定开原之地,很快便会出现畜力牵引的轨道车,也便是后世火车的雏形。开原势力如今深入蒙古,最不缺的就是牲口,畜力轨道的出现将极大提升辽军重火器的机动能力。
  到时一门门大炮沿遍布辽东的轨道机动,辽东,才真的是高枕无忧。
  回到眼前,一个炮哨摆弄着六门粗短的臼炮,哨长额头上也是直冒汗,只打过靶子从未在实战中亮相,没经验呀。马城饶有兴致的出营观炮,臼炮,便是后世曲射火炮,也便是榴弹炮的雏形,意义重大。
  在解决了铁料质量不佳的瓶颈之后,台湾,开原两府的军工才真正突飞猛进了。
  从印度购买优质精铁耗资巨大,却物有所值,总比造铜炮廉价的多。
  如何摆脱对印度富铁矿的依赖,马城将目光越过山城,投向北方,世界最著名的富铁矿产地之一,库尔斯克大铁矿呀,绵延一千两百里的巨大富铁矿带,足够开原府撒了欢的挥霍了,几百年也开采不完,强咽下一口唾沫,马城难掩对北方之地丰富矿产资源的垂涎,将来都是大明的。
  前线将士惊奇的瞩目下,六门又粗又短的大铁炮,炮口缓缓抬了起来,一个大药包装了进去,然后是一颗直径惊人的大铁球,顺着炮口滑进去,重量只有一千斤,口径却粗达二百二十毫米的攻城臼炮,发射的已经不是铁弹,而是一颗恐怖的大铁球,如此大的一颗铁球,光是看着便让人望而生畏。
  装填,一发试射。
  咚!
  一声难以形容的古怪巨响,一颗巨大的铁球冲天而起,飘飘忽忽飞到高空,又带着响哨般的呼啸声高速落下。轰,脸盆大的炮弹没打中城墙,倒是落在半山腰上,激射起恐怖的一大团烟尘。代善从营中冲了出来,惊恐的看着下面山腹中,几个木头搭成的窝棚被砸中碎片激射,没有风,一大片烟尘久久不散。
  天气很热,一炮试射过后一群兵学门生呼啦围上去。
  众将士啧啧赞叹看着兵学门生们,在一个文雅教授的带领下,用黑炭笔在一张熟宣上写写画画,议论声嘈杂了起来。马城看着十分欣慰,计算臼炮弹道其实并不复杂,只需要掌握几个基本数据便可大致估算,距离,炮弹飞行时间,仰角,有了这几个关键数据,便可大致推算出弹着点。
  这是令孙元化着迷的新领域,正领着一大帮门生研究,还请命要上战场实地会测,马城便照准了。
  孙元化领着门生们计算了一阵,嚷着道:“低一刻度,再试!
  炮手领命开始装填,过不多时,又是一颗硕大炮弹冲天而起,在万众瞩目带着尖锐的呼啸声,重重砸在山城城墙上。从远处看上去十分壮观,重达三十斤的巨型炮弹如从天而降的天雷,轰隆着便将那段城墙摧毁了,石块,人体高高飞到了天上,溅起的烟尘如同在横卧的山城上,长出一朵黑蘑菇。
  明军阵中欢声雷动,敬畏的看着孙元化和他的门生们。
  孙元化心中是有些发虚的,他也只能做到大致估算,这一发能命中城墙纯属侥幸,让他再打十发也未必能做到。他的门生们却十分得意,挺直腰杆如好斗的公鸡,在开原将士们面前炫耀羽毛。
  后阵,卢象升连连赞叹:“果真犀利!”
  马城哈哈一笑,便付出些弹药的损耗,让孙元化和他的学生们将这山城,当成新兴弹道学的试验场又如何。这些年轻的兵学学子,代表的便是开原的未来,弹道学与其他学科相比,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代的西方虽然还没有出现函数的概念,然而对大炮,抛物线的研究由来已久,欲争霸世界除了硬实力,软实力也是必不可少的。诺大个开原,台湾府,若是连几个大炮专家都培养不出,又如何与欧洲人争锋于世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