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骑-第3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叶志伟心中惊奇,这些不知哪来的士兵还真够骁勇,都炸成这样了还要抵抗么,一边打旗号示警一面下令,将舰首一门三十二磅巨炮推了出去,抵近了猛轰,台湾水师盖伦主力舰装备的两门三十二磅重炮,是一种仿欧洲式的重型臼炮,在海战中作用实在不大,纯粹是为了对岸轰击用的。这大家伙身长不过两米,重不过一千五百斤,口径却达到了惊人的三百毫米,用于对岸轰击端的犀利无匹。
这种巨炮发射重达百斤的铁弹,每次发射需要装填黑火药十五斤,端的是个烧银子的玩意,每一炮打出去的都是银子。这大约是中原王朝数千年历史上出现的,威力最强大的杀人武器。旗舰打出开炮轰击的旗号,四艘战舰缓缓抵近,两人抬着一大包火药塞进粗短的炮管,当,一颗重达百斤的恐怖大铁球,沿着滑轨滚进炮膛。
砰!
恐怖的大铁球以六十度仰角发射,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飞上天空,又带着尖锐的呼啸声落下,泰山压顶。千吨级的盖伦战舰被推的往后一滑,却又被一根粗大的铁锚死死拽住了,发出难听的摩擦声,海面上荡起一圈圈波纹。
半个时辰,四门重臼炮打了三轮,射速奇慢,威力也无比恐怖。
那小镇几乎不存在了,只剩下几个硕大的弹坑,千里镜中隐约能看到几个失魂落魄的士兵,在弹坑旁边傻楞塄的站着。明军大喜过望组织登陆队,几条小艇放了下去,杀气腾腾的明军水兵抱着火铳,提着刀斧,寻到一处水浅的海滩大举登陆。一条条小艇在海面上穿梭,明人对外扩张的脚步,第一次踩上了西伯利亚。
午后,分舰队总制官李明珠,重重的一脚踩在陆地上。
放眼望去,明军早已控制了各个战略要点,少量散兵往陆地深处搜索,大部则驻扎在小镇外围休整。李明珠手按战刀领着一帮水师将官,在坑坑洼洼的小镇上行走,不时发出啧啧的赞叹,这镇子完全是用石头搭成的,房子都比大明的建筑高大宽敞的多,十余个明军将官无视了瓦砾堆中倒毙的尸体,却在一具士兵的尸体前停下脚步。
一个水兵抬腿将那尸体挑翻,露出一张表情狰狞,脸颊通红皲裂的脸,众将官饶有兴致的品评起来。
“咱不是闯了鬼域吧?”
“哪里有什么鬼域,有胳膊有嘴的,这是个人!”
“瞅着象蒙古人呢?”
“哪里象蒙古人,我瞅着象葡人,你看看,你看看长的象不象老艾,把老艾叫过来一问便知!”
过不多时,一个穿大红棉甲的葡萄牙中尉官屁颠屁颠跑了过来,单膝跪地施了一礼。
一个轮廓深邃,身材高大的葡萄牙军官,张嘴就是一口麻利的汉话:“标下艾南多,参见各位大人!”
李明珠让他赶紧起来,众将官你一句我一嘴,追问究竟。
艾南多很明人化的将外袍塞进腰间,抱拳做了个罗圈揖,笃定道:“回各位大人的话,这里应是俄国人的定居点。”
众明军将官早习惯了他的明人做派,也不觉得别扭突兀。
第六百四十七章 边衅
艾南多话音方落,一个中校官叫道:“我倒想起一事,那一日李帅请酒,说他曾在漠北砍了几百个夜叉鬼,莫不就是俄国人?”
十余个将官纷纷恍然,议论起来,果真如此还真有这么回事。
如此也便有了定论,辽东,建州再往北,这极北之地是住着一群夜叉鬼的,大名叫做沙皇俄国,小名叫做罗刹人。惊奇的议论声中,明军众将官沿街又往前走,行至镇子中心一处垮塌的塔状建筑前,看着瓦砾堆中残破的琉璃灯,几具五颜六色的雕塑,啧啧称奇,这又是个什么去处。
艾南多抱了抱拳,笃定道:“大人,俄人是斯拉夫人后裔,这是东正教教堂,供奉的是俄人的神明。”
李明珠哎哟叫了一声:“神仙么,哎哟,老艾你个混球,你又不早说!”
“快扶起来,快扶起来!”
一众将官,护兵慌忙把几尊外国神仙从瓦砾堆中扶正,拍拍雕塑上面的灰,还打躬作揖陪不是,神仙自是不能得罪的。
一众将官慌忙走远些,李明珠连着吐几口唾沫,念念有词:“呸呸呸,晦气,不知者莫怪,莫怪。”
此时,数里外响起密集的铳声。
镇子周围的明军水兵炸了窝,纷纷起身整队待战,警讯频传,停泊在近海的战舰也纷纷打开炮门,扬起炮口,为登陆水军提供炮火掩护。李明珠急吼吼的领着大小将官跑到镇外,放眼望去一片平坦的大平原上,百多个明军士卒连滚带爬跑回来,后面数百骑身穿灰色军服的骑兵,挥舞着马刀正在奋力劈砍。
前线明军纷纷叫骂起来,不等军令便蜂拥而出,上去接应己方败兵。一片混乱,李明珠看的大皱眉头,这些水兵海战都是好手,打登陆战便有些捉鸡,还是海盗那一套战法,抄家伙一拥而上,乱拳打死老师傅。
噼里啪啦,明军水兵边跑边发铳,蜂拥而出。
那数百灰色骑兵却异常骁勇,战马纷纷加速挥舞着狭长锋利的马刀,接触的一瞬间明军水兵便被击溃了,雪亮的马刀挥舞,明军水兵被劈砍的嚎叫着倒下,陆战虽孱弱却无血勇之气,被鲜血刺激的明军疯狂的扑上去,嚎叫着跳起来,将一个个骁勇的灰色骑兵掀翻,乱铳打死。
混战中,李明珠皱着眉头下令:“冲冲冲,咱们人多!”
身侧数位中级军官锵的拔出腰刀,率队冲锋,前后左右明军士卒,军官纷纷提着火铳,手铳大举增援前线。混战持续了小半个时辰,明军毕竟人多势重,一团团硝烟弥漫,大量使用火铳作战的明军逐渐站稳阵脚,将那队骁勇的灰色骑兵从马上掀翻了不少。那队骑兵明知不敌,残部纷纷抱着马脖子转身逃了。
逃窜过程中,又被近海停泊的明军战舰轰了几轮,扔下数十具人马尸体,仍有百余骑逃出生天。镇子北边的宽阔平原上,伏尸处处,明军水兵吃了个不小的亏,遍地伤兵让李明珠心中憋闷,下令救治伤兵,收拾缴获全军退回船上。一片鸡飞狗跳中,明军舰队离开西伯利亚海岸掉头返航,沿途没忘了绘制海图。
明军与沙皇俄军在远东的第一次遭遇,草草收场打了个虎头蛇尾。这一仗明军吃了个闷亏,却催生了一个全新的兵种,水师陆战队,以专业的陆军随舰远征,应付陆地上的战事。李明珠升任水师陆战第一镇总制官,与远征外蒙的李争鸣,并称双李,为皇明新一代名将中的杰出人物。
半月后,倭国北方四岛。
伤兵从船上抬了下来,送往岛上的军营诊治,李明珠忐忑的站在上官面前,静候上官的处置。
张永产脸有些黑,低声呵骂道:“擅启边衅,致损兵折将,我砍了你!”
李明珠慌忙跪低请罪,后面一干分舰队将领也面色难堪,纷纷请罪。
张永产看着面前一干爱将,也只得无奈道:“罢了,罪在我,我去和大帅领罚,都歇着去吧。”
建州老寨,赫图阿拉城下。
在前线督战的马城接到水师战报,一支水师分舰队竟穿过北海,在西伯利亚登陆还和俄军打了一仗,阵亡两百伤了三百多,吃了不大不小一个闷亏。张永产上报帅营请罪,擅起边衅好大一条罪名。擅起边衅在大明朝可了不得,边镇将领谁敢擅起边衅,那便是罪人,屠夫,是要被读书人口水喷死的。
擅起边衅还战败了,那可就得抄家灭族了,儒教是极力反对战争的,亚圣孟子便是坚定的和平主义者,反战态度十分鲜明。儒教的核心思想便是仁,义,善,视刀兵为不祥,这也便是为何中原王朝龟缩在中原之地,毫无进取之心的根源,一切替儒教解释开脱的都是耍流氓。
马城的态度是不赏,不罚,将李明珠从台湾水师调任它处,待职听用。
对张永产这个台湾水师新晋总制官,马城也算知人善用,此人是福建水师旧军官出身,难免有些官僚习气,行事慎微谨慎喜欢揣测上意,然而这个人是才华横溢的,人无完人呐,是人总归是会有缺点。
如此处置,将士们心中便明镜似的,敞亮了。
不赏不罚,调任它处,李明珠这是深得大帅之心,明降暗升要大用了呀,大帅的心思大家伙都懂了。
数天后,一幅字送到了张永产的旗舰上,字曰,不尽知战之害,如何知战之利。张永产长出了一口气,命人将大帅的这幅字裱糊起来,就挂在他的旗舰指挥室里,李明珠也长出了口气,却又想起那队骁勇的罗刹骑兵,便觉得全身不得劲,恨恨想着如何将这口恶气出尽了,杀他一个人头滚滚。
祯贞七年,六月。
一份薄薄的小册子下发至军中,是关于北方沙皇俄国的来历,疆域,大致的情形尽在其中。
如此,台湾,开原两镇对俄人了解才渐渐深刻了。
辽阳,前线。
两万台湾镇军与一万抚顺驻军齐头对进,耗时一个月方打通了联系,将辽阳东北方的战场彻底遮蔽。后金辽阳守军无力反击,只得将唐户屯,石子堡一线的军堡让了出来,退守太子河,沿河死守。
第六百四十八章 吏治
辽阳西北,太子河东北方向。
嗵嗵嗵!
六门重型臼炮一字排开,将硕大的铁弹射的高高飞起,又重重砸在太子河对岸,河水冲天而起淤泥溅的到处都是。大批包衣,汉军却躲在壕沟,掩体后面,在旗人主子的督战下据河死守。六门臼炮轰了一阵,将虏军阵地轰的乱七八糟,明军士卒便排着横队,顶着大盾攻了上去。
大批虏兵从壕沟中,灌木从中钻出来射箭,发铳。
冷箭对明军进攻队列威胁不大,明军向前运动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立盾,横盾护住队列,又有精良的棉甲护身阵亡的极少,立盾,棉甲甚至连鸟铳孱弱的弹丸都能挡住,然而随着明军的推进,前排盾阵有些抵挡不住,受伤的渐渐增多。
砰砰砰!
虏军设在堡墙上的小炮也开始发射,三十两重的压顶铁弹重重砸在盾墙上,瞬间将盾墙砸到一片,霰子,弹丸激射,猫着腰前进的明军纷纷倒地,轮到明军体会到后金军的痛苦,被数量众多的小炮大量杀伤,虽是伤的多死的少,却是实打实的减员。
袁可立,高贞两位老将无奈收兵,装填好大炮再轰。
如此一层一层扒掉辽阳外围的防御,旷日持久,所耗费的弹药也无法计算,只知一船的火药自镇江运来,三五天便消耗尽了,算一算辽东大战两月便花掉了开原两府上千万两白银,预计平定辽东的总花费会超过一亿两白银,这其中包涵了将士抚恤,大军吃穿用度,弹药消耗将是个天文数字。
袁崇焕如梦方醒,方知他的反攻辽东方略有多可笑。
开原霸占了南洋,垄断了马六甲海峡,有殖民地的输血支撑,又发动了民间力量才能支撑起这样一场大战。和马城的大手笔比起来,他的平辽方略便如同三岁童子般可笑,反攻辽东陷入全面僵持,袁崇焕终心服口服了。
两日后,叶赫城。
仍在修缮中的叶赫城寸土寸金,稍有些心机的便可明白,这叶赫城日后将成为东北重镇,既是拱卫开原东北方向的屏障,又是联系开原至建州的交通枢纽。每天都有大批商人携带大笔银元,货物进驻叶赫,加之往来运送补给的辎重部队,让新上任的叶赫知县,兵备道主事常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