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骑-第3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吼!”
凶蛮的甲兵嚎叫着冲进缺口,挥舞着原始简陋的狼牙棒,铁骨朵,各类钝兵器,靠蛮力生生冲进严整的枪阵。法度森严,衣甲鲜明的明军互相协作,每一声呵斥几杆枪便合作无间,以训练有素的战阵对抗着野蛮人的骁勇凶悍。前线很快陷入混战,明军枪阵且战且退,退而不乱,以严明的军纪消耗着野蛮人的血勇。
帅营,仍十分安静。
张益看着前面又升起几面红旗,眯起眼睛,从千里镜中看着二线部队潮水般涌上去,将防线重新变的厚实起来。
暴雨骤停,视线猛然变的清晰起来。
从千里镜中往前线看,十分惨烈又充满暴力的美感,张益还是首次见到这般充满美感的战场搏杀。一队队部下潮水般涌上去,在军官呵斥下,散乱的队列变戏法一般,很快变成一个个严整的方阵,枪如林,甲兵如墙,充满了整齐有序的美感,说不清道不明,让张益心中热血激荡。
白焕章心中亦是骄傲,千里镜转了一圈,静静看着一排排明军挺着枪,与野兽般凶悍的旗兵接战,每每一排枪林华丽丽的刺出,便有数头野兽痛苦的哀号,号叫着倒地,那充满美感的森严战阵中,一头头野兽虽然凶悍,却只是仗着一身蛮力单打独斗,森严充满美感的军阵,渐渐将一头头凶悍的野兽降伏。
砰砰砰!
暴雨停歇,大举集结的明军开始发铳,前线,也出现了一些放箭的旗兵,充满暴力之美的肉搏战很快朝着另一个方向发展。
弹丸激射,箭如飞蝗,陷入混战的两军伤亡陡然增加。
重新使用火铳,弓箭作战的两支军队,收割人命的效率陡然加快,前线开始出现严重的伤亡。
张益看着千里镜中,一个个部下中间倒下,不满道:“炮营那里,去个人。”
话音方落,两侧高处炮垒上响起轰鸣声,硝烟升腾,黝黑的炮弹从激战中的两军上方低空掠过,重重的砸进虏兵后队。大雨停了,文明的一方终于露出锋利的獠牙,数十门大炮纷纷装填,发炮,将虏军后队砸的烂泥飞溅,一个个人体高高飞了起来。密集的炮声渐渐响成一片,文明人用火药的力量将野蛮人疯狂的进攻瓦解了。
后队被明军覆盖炮击,遭受重创的八旗兵瞬间溃败,纷纷掉头往山上逃。
中军大营,张益眉飞色舞哼了一声:“马队,出!”
营中,早已按捺不住的三千中军马队,纷纷牵着战马出营,在营外翻身上马,控制着战马优雅的小跑步,绕过仍在混战的主战场,自侧后方对建虏精兵发起致命一击,绕击,侧击这是开原骑兵的标准战法。
张益看着中军马队加入战场,嗤笑道:“代善老贼,欺我不知兵么。”
白焕章油然笑道:“他又能如何,左右都是个死,倒不如饿死前搏命一击,时也,命也。”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诗兴大发的白焕章朗声念道,前线激战处,一排排严整的枪阵步步紧逼,合围,将陷在枪阵中仍凶悍野蛮的旗人甲兵,一个个刺翻,先是几杆枪围攻一人,后来是十几杆,几十杆枪刺的骁勇旗兵上蹿下跳,悲愤哀嚎,却又一个个被细长的破甲大枪刺穿,架起来,在半空中喷洒鲜血,哭嚎惨叫。
几个精神崩溃的旗兵趴伏在地上,嚎啕大哭着请降,秃脑门磕在烂泥里,沾了一脸泥水更显凄惨。原来凶悍的野蛮人也会流血,临死前也会嚎啕大哭,也会跪地哭嚎着请降,想来明人是被野蛮人的凶威残暴欺骗的太久,直到此时方惊醒了,原来大明才是强大的一方,建州蛮夷也并非满万不能敌。
哭嚎声平息,外围绕击的中军铁骑,斜刺里拦住了建虏的逃生路线。
前线被打散的明军重新整队,很快又集结起一支法度森严的大军,挺着长枪,抱着火铳在连绵不断的竹哨声中,发起反冲锋。
山上,代善红润的老脸又变的苍白。
左右护兵看着前线兵马几近全军覆没,对看几眼架起老贝勒就往山上逃,尚未被击溃的万余兵马人头攒动,连滚带爬的重新退守了山城。
第六百六十二章 善妒
攻守之势逆转,八旗军尚算完整的后队裹胁着代善,仓皇逃回山城,十万大军就此被打回原形,残部一万余众退守山城,将断龙石,千斤闸放下,聚在狭窄险峻的山道上死守,断了明军趁机攻山的念想,也隔断了溃兵逃生的通道。
见狭窄的山道上,一块巨石轰然从山坡上落下,堵住去路,大批建州兵纷纷弃械投降。
沿着明军前沿阵地到山间石级上,到处都是弃械跪地的建州人,这还是建虏首次大规模的战地投降,俘虏者极多,计有建州青壮六千余名,各旗旗兵八百余名,这批建州俘虏的去向后世成了一个谜团。
有的说这批建州俘虏被集体坑杀了,有的说被送去西伯利亚开矿了。
明国官方的说法,则是说这批俘虏在历次对外战争中,多数阵亡了,这说法显然没什么说服力,真相,早已湮没在历史长河中。
大胜的明军趁势攻山,一队明军沿着狭窄石级攻了上去,却纷纷倒在箭雨攒射下。张益无奈只得下令收兵,罢战,这山城天险人力难以攻克,只能围,大批刀盾手将伤兵抢回,明军开始清理战场,重建防线,轻骑往帅营传递消息。
约七到八万建州人埋骨于赫图阿拉,以至于多年后到了夜间,这后金崛起之地仍是阴风阵阵,行人商贾都远远绕着走。
叶赫城,帅府。
老寨方向传来大捷的消息,帅府内外一片欢腾,代善大军覆灭在即,如此,建州腹地自老寨以北,再无建州人成建制的抵抗。开发东北的远景战略正式启动,移关内西北流民填东北,填外蒙的长期战略便确定了下来,如此可一举多得。可将东北,外蒙之地建设成粮仓,肉类产地,又可缓解关内旱情带来的流民危机。
此时,开原上下意见已经统一,扩张,移民,是中兴大明的唯一出路。
卢象升亲自捉刀,以开原提督府的名义上书朝廷,待辽东大局已定,收复辽沈之后,请朝廷移山东,河南,西北之民填东北,以松花江为界设两大行省,松花江以南为江南省,以北为江北省,请朝廷尽在派员征发,召集百姓,如此一来则彻底解决了安置流民的大问题,功莫大焉。
崇贞七年,九月初。
京师天气极为炎热,街道上空荡荡的没什么人气。
紫禁城中,上书房。
二十二岁的崇贞皇帝日渐沉稳,不见了少年时的暴躁,翻看着开原提督府的奏折也心平气和,在心中接受了开原,辽东失去控制,自成一国的现状。不接受又能如何,开原,台湾两镇连凶威滔天的建虏都快要灭了,辽东虏患平定就在一两年内,已成定局。
辽东实际上已形同割据,崇贞心中隐隐有些后悔,给了一个辽东侯确实太小气了,去年便应该给马城封王,然而他却绝不会改口,死要面子便是这位末代皇帝最大的性格缺陷,犯下的错绝不会认。
马城父子意欲何为,是要取大明天下而代之么。
孙承宗已数次来信替马氏父子开脱,以性命担保开原将士仍是忠君爱国的,绝无谋逆之心。崇贞只是性子暴躁些,没什么耐心,他自然是不蠢的,既然他的老师敢以性命担保,又有袁可立,南居益这样的老臣掌管台湾镇军,想来想去,崇贞皇帝确定马城没有做皇帝的野心。
马城不来篡夺他的江山,辽东王多半是想做一做的。
轻轻叹气,崇贞皇帝也只能认了:“倘若那马城真能灭了东虏,朕许他一个辽东王,又能如何。”
下首,曹化淳慌忙应道:“皇爷圣明。”
崇贞皇帝在御案上,看着开原提督衙门请移关内之民,填东北,填外蒙的折子,一阵烦躁:“再议吧。”
曹化淳赶紧应了一声,吩咐摆驾,皇爷心情烦闷时便喜欢去找皇嫂张嫣闲谈,如今这宫中掌权的逐渐变成张嫣,宫中都知道张嫣与开氏马氏交好,也足可见皇爷心中,对开原马氏父子的态度渐渐变了。只是他心中不愿意承认马氏对大明,是立下泼天大功的。皇爷么就是这么个性子,死要面子,让他说出来是万万做不到的。
曹化淳对马城父子也是心存好感的,马城是先帝一手提拔的重臣,不世名将。
此人对当今太后,掌管后宫的张嫣一向执礼甚恭,张嫣能出山执掌后宫,和马城对她的尊敬脱不了关系。
摆驾寿康宫,到了宫门外崇贞皇帝一呆,停住脚步。
这寿康宫喜气洋洋,院中整整齐齐摆着十个大箱子,宫人,太监正在进进出出忙着清点礼品,见到皇上宫人们纷纷拜倒。
“皇上吉祥,万福金安。”
一片嘈杂中崇贞进了院子,看着将院子堆满的各种礼品,满心苦涩又不能表现出来,太后张嫣正倚门而立,俏面含笑,见到崇贞慌忙收起笑意。
张嫣国色天香的俏面有些晕红,笑着道:“皇上来了,怎的也不通传一声。”
崇贞心中苦涩,妒忌,却笑着道:“马城又送贺礼来了么,皇嫂,你这寿康宫可比朕那里气派敞亮,这回又送的什么礼。”
张嫣赧然应道:“皇上喜爱,便挑一些搬回去么。”
崇贞收起心中妒忌,笑着道:“朕猜一猜,这回又是缅甸的玛瑙,宝石,还是西洋镜,不然便是辽东的皮子,老参,马城对皇嫂可真是恭谨。”
张嫣有些心虚,只得轻声道:“去两个人,将老参分出五十株,貂皮分出十件,礼单上林林总总的都分一半,呆会送去坤宁宫。”
崇贞待这个皇嫂也极为恭敬,推脱了几句也便欣然接受了:“朕替皇后,谢过皇嫂了。”
张嫣分配了开原送来的礼物,叔嫂两人才沿着亭台楼阁信步闲聊,气氛仍如往常般融洽,心中却多了一个解不开的疙瘩。张嫣看着神色如常的小叔子,心中柔柔的轻叹,善妒,没有比他更矫情的了。
逢年过节,三不五时,开原也有重礼孝敬皇上,然而每次都被这位天子黑着脸拒绝,打回去了,他不愿收开原的孝敬,偏偏又来她这里吃味,这不就是矫情么。
第六百六十三章 酷烈
皇上一来寿康宫,张嫣便知道辽东又有大事发生了,心中一软又想起先帝,便温言软语劝一劝这矫情的小叔子吧。
崇贞稍有些犹豫,嗫嚅道:“皇嫂,朕欲重建厂卫,以曹化淳镇之,皇嫂以为如何?”
张嫣语塞,只得柔声道:“皇上决定了,那便去做。”
她也是咬了咬牙才说出这句话,倘若被外臣得知,她必然会落个千古骂名,指不定被读书人写成什么样呢,一个后宫干政的毒妇形象多半是跑不掉的。这大明朝的读书人,最喜欢编排皇上家中这点破事,还引为时尚。
崇贞皇帝也只是求个心安,便决然道:“那便以曹化淳出镇厂卫,并执掌京营,朕信不过那些外官。”
张嫣含糊着应了,心中又是柔柔的一叹,这位皇上年龄大了,醒悟了,也知他被东林党忽悠惨了,对东林党的态度来了个大转弯。如今崇贞皇帝是谁也不信,不信东林党,不信外官,只信他身边的心腹太监。重建厂卫,重设中官监军掌握兵权,让张嫣心中叹气早知如此,又何必当初呢。
咬了咬贝齿,张嫣咬牙劝道:“皇上,也不可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