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骑-第4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下首,一幅巨大的西南地图摆在桌上,一群参谋官正在指指点点。
地图上一个巨大的包围圈正在形成,北自汉中起至嘉陵江天险,东边水师沿江而上,不日便将彻底封锁长江航道,十万中原明军死咬着闯军主力,西边是难以逾越的高原,南边,四川秦氏退手云南,缅北,正在缅甸,安南集结兵力,以两万缅北护矿军为核心,以五万缅军为辅助的一支大军。
这个巨大的包围圈,已然将闯军,张部两大股流寇,从四面八方完全围住了。
第七百九十三章 驱虎吞狼
马城双手按着地图,颇有些意气风发,这个巨大的包围圈很快便会成形,将两大股流寇包围在缅甸以北,四川以南的山区里,步步紧逼,将套在张高两贼脖子上的枷锁渐渐收紧,马城管这叫温水煮青蛙。
“ 将一只田鸡放进沸水中,田鸡一碰沸腾的热水,便会奋力一跃从锅中跳出逃生,若是将这只田鸡放进装有冷水的锅里,如常在水中畅游,然后慢慢将锅里的水加温,直到水烫得无法忍受时,田鸡再想跃出水面时却已四肢无力,最终死在热水中。”
马城手按着西南地图侃侃而谈,下首,一干参谋听的频频点头,很好的领会了王爷的意图,将温水煮田鸡的战略确定了下来。巨大的西南地图上,一众参谋官的视线,纷纷落到四川西边巨大的空白地带,亦力把里国。亦力把里便是西藏,找个巨大的包围圈外围,唯一一条生路便是向西进入亦力把里,环境十分极端凶险的高原地区。
能进参谋司的都是兵学门生,精英里的精英,稍加分析自然便看破了。
王爷欲行驱虎吞狼之策,如此巨大,缜密的包围圈,却偏偏开了一个大口子,王爷这是要将张贼,高贼往西撵,撵兔子一般撵进亦力把里呀。到时,辽骑尾随流寇大军攻占亦力把里国,那不就水到渠成了么。
马城还真是这样策划的,张高两贼不是能跑么,流蹿跑路的本事一等一。
那便去广袤的西藏尽情的跑吧,以流寇大军开路,辽骑尾随进藏摘桃子,顺利成章将这块巨大的地盘占了。
川北天险,腊子口。
崇贞八年,十二月中。
伴随着台湾新军第一镇,辽东炮兵第一镇的到来,三日后换下了进攻不力的陕兵,两镇满编主力大军压了上去,川北五百里天险全线激战,战事陡然升级进入白热化,大明新军亮出了锋利的獠牙。
川北,腊子口天险。
台湾新军第一镇所属,六个营编制的三千工兵领着数万陕西,山西青壮进了山,在腊子口天险正面开辟进攻通道,并在两侧山坡上构筑炮兵阵地,这也是大明新军工兵部队的首次投入作战,大约比同时代的欧洲早了整整五十年,五十年后欧洲才成立了第一支有编制的工兵部队。
六营专业工兵遇山开山,遇水架桥,伴随着近代工兵部队的兴起,天险便显得十分孱弱无力。
腊子口关城,五里开外。
喧嚣热闹的几面山坡上,大批民壮正在砍伐木材,清理山林,砍倒的大树就地被修剪,切割成各种材料,用于架桥,打造工具,因为是就地取材因此十分便捷,初次成建制上阵的大明工兵组成十分繁杂,木匠,铁匠,泥水匠,砖瓦匠什么人都有,还有少量精兵在前线布防,保护正在修建中的炮兵阵地。
山坡上,木制轨道正在快速修建,从山脚一直蜿蜒到山顶。标准化的概念正在开原兵学,军中生根发芽,用于转移火炮的木制轨道,催生了近代科学标准化概念的诞生。轨道,要求长短完全一致不能有分毫偏差,绞盘,炮车也大量运动了标准化制造的部件,开原兵学重视标准化作业是必然之事。
在台湾,开原两府最先兴起的近代军工,吸收了欧洲最先进的近代工业技术成果,引领了大明版本工业革命的风潮,一场巨大的产业变革正在酝酿中。
“使力,肚子里没货么!”
“再上去两个人!”
喧嚣的山坡上,蜿蜒的木轨铺了大约半里,便有一群身穿大红军服的年轻军官,指挥着民壮进行压力测试。一辆两个轮子的炮车横在木轨上,炮车里填上了沉重的山石,石头上还挤满了人,年轻军官们还在不停往炮车上塞人。
“上去,上去!”
民壮们呆头鹅一般被年轻军官们指挥着,爬上已十分沉重的两轮炮车。喀嚓,木制轨道终于不堪重负从中折断,炮车侧翻,车上的民壮们纷纷跳车,滚成一团,哎哟哎哟的痛叫声中,揉着屁股纷纷站了起来,凑过来七嘴八舌的议论开了。
“折了?”
“几千斤呐,自然会折!”
议论声中,一干兵学结业的年轻军官直抓头发,压力测试又一次失败了。
两千多斤的分量便将木轨压断了,自然无法满足作战需求,战时火炮,弹药甚至伤兵全靠轨道转运,万万不能出乱子。问题出在何处,一伙吵闹不休的青壮看着年轻军官们蹲下来,用手指敲敲打打,议论的更激烈了。这些年轻的军爷都很和气,随军作战的青壮并不惧怕他们,七嘴八舌的帮忙出谋划策。
张承宪看着木轨断裂处,敲一敲,便笃定道:“木料不成!”
周围,他的几位同袍都有些狐疑,回应道:“榆木还不成么?”
周围几个老木匠也纷纷帮腔:“这山里头没有比榆木还硬的,榆木不成,那便真的不成了。”
一阵闹腾,张承宪却笃定道:“我估摸着,木料太软不成,太硬也不成,过刚者易折么,是不是这么个道理?”
左近,一帮同袍一时无语,他这样说也是有道理的,竟无发反驳,过刚者易折这是老子道德经里说的,无法反驳呀。
张承宪有些忐忑,却决然道:“这川北,有没有不太硬,又不太软的木料?”
周围,老木匠们小鸡啄米般点头:“柏木呐,这川北多的是柏木,川东也有,不太硬也不太软。”
“试试!”
“好咧!”
张承宪将手一挥,一群青壮便朝手掌心吐口唾沫,抄起斧头砍树,漫山遍野还真的全是生长了不知多少年的柏木。柏木,主产地川北,川东,便是后世用来修建铁路,用于铁路枕木的主要木料,不太软也不太硬又不易腐烂,原产地便刚好是川北。冥冥中似乎自有天意,将一件泼天的战功送到张承宪面前,唾手可得。
“倒了,倒了!”
青壮们呐喊声中,一棵棵高大的柏木轰然倒下,木匠们一拥而上抄起家伙,修剪树枝,切割木料,阵地上异常繁忙。
第七百九十四章 奇功
深夜,灯火通明的山坡上。
一条半里长的轨道搭成,连接处用铆钉铁皮固定,看上去十分简陋。
张承宪看着就地取材,漫山遍野都是的柏木制成的轨道,将心一横命人将炮车抬上去,各种木料都试过了,也不差再试试这种柏木。他的几位同袍都没什么精神,初次上阵便遭遇了重大挫折,学府所得与实战之间的巨大鸿沟,让这些曾经的兵学门生,如今的工兵营军官受了个不小的挫折。
在兵学中绿树成荫的试验场上,同样工艺打造的轨道,是可以承重五千斤的,足以满足战时需求。
然后到了前线便不成了,差别便在于没有合适的木料。
辽东之地多的是松木,不拘是红松木,白松木搭建的轨道,承重能力都极强,不易折断,到了川北去哪里找松木,总不能提请上官,让辎重营远从数千里外的辽东运松木吧,这要求一提出来,估摸着会被上官大耳刮子猛抽。
从辽东运松木到四川前线,要得累死多少牲口,猴年马月才能运到。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一个没什么精神的年轻军官苦涩道,此时方知征战之难,年轻人满脑子建功立业的野心,便被兜头浇了一盆凉水,熄灭了半截。
不远处,便只有张承宪领着一伙木匠,民壮做最后的努力。他的同袍们纷纷撇嘴,柏木,这川北密林中到处都是柏木,恰巧,这些泛滥成灾,碍手碍脚,到处都是的柏木便能取代上好松木么,这世上哪有如此巧合的事情,想立功想疯了么。
“歇了吧,张兄。”
“早歇了吧,承宪,明日走远些找一找别的木材。”
张承宪含糊着应了一声,他的想法便十分简单,凡事要善始善终,虽说这种漫山遍野都是的柏木,代替辽东产上好松木的念头很蠢,然而十几种木料都试过了,珍贵的木料也试过好几种,便也不差这一种了。
“呀喝,起!”
数十个身强力壮的民壮,将两轮炮车抬到轨道上,装石头,沉重的山石填进炮车里,再次进行压力测试。
“上上上!”
张承宪打着哈欠摆手,又饿又困也有些撑不住了,十分困顿。
十几个民壮轻脚轻脚爬了上去,随时准备跳车逃走,被这么重的石头压一下,那还不得筋断骨折。
片刻后,张承宪掩着嘴打哈欠,眼睛却睁大了,瞪的溜圆。
“呃?”
一声轻叫,两千斤的分量压上去轨道竟未折断,只微微变形一副弹性极佳的样子,不远处,他的几位同袍也呆住了,瞠目结舌呆看着承住了压力的柏木轨道,一时竟失语了,说不出话来。
“上,上人!”
张承宪有些亢奋的叫道,哗啦,又是几条壮汉粗手粗脚的爬上炮车。弹性极佳的柏木竟撑住了,张承宪怪叫一声手脚并用爬了上去,将心一横,在两个壮汉搀扶下狠狠蹦达了几下,在一众同袍,上千民壮目瞪口呆的注视下,神奇的事情发生了。
哗啦,军官,民壮跳起来,一拥而上,围着神奇的柏木轨道啧啧赞叹。
张承宪亢奋起来心脏砰砰乱跳,强忍兴奋道:“推几门炮来,试试!”
压力测试撑住了,一片忐忑中,漆黑沉重的六磅步兵野战大炮,在四头牛的拖拽下发出沉闷的摩擦声,重重压在轨道上。一门,两门,三门大炮连同炮车,分量便超过四千斤了,神奇的事情发生了,轻微变形的不起眼柏木轨道,竟十分顽强的撑住了。第四辆炮车推了上去,张承宪兴奋的嚎叫一声,觉得从头到脚每一根毛孔舒展开了。
“老子立大功了!”
张承宪握紧拳头低低的咆哮着,强行压抑着心中的亢奋。
左右上千民壮,闻讯围过来的数百工兵营士卒,数十位同袍都目瞪口呆,看着沿轨道行动自如的四辆炮车,心中惊叹,这川北之地满山遍野都是的柏木,承重能力竟比辽东产的上好松木还强么,这如何可能?
辛酸,妒忌,懊悔,各种情绪充斥在年轻军官们的心头。
这算怎么回事儿呢,两三天了,大家伙将各种坚硬,稀少,珍贵的木料都试过了,独独遗漏了随处可得的高大柏木,这玩意便地都是看上去很不起眼,谁能想到竟如此神奇,如此坚韧抗压呢,这谁能想到呢。
两日后,牛马,牲口撒开四蹄扒拉着地面,奋力拖拽,一门门步兵大炮沿着十余条轨道,直达山顶。
山顶上,两个炮兵阵地已然完工,辽军炮兵第一镇正在教射大炮。
轰隆的炮声在山谷间回荡,一个个炮手赤搏上阵,井然有序试射着大炮,一个个年轻炮队官半跪在前方,手持精致的铳规,小巧的铅锤,用碳笔在宣纸上不停的记录,绘制炮表,调整刻度。
山下,突然躁动起来,暴出一阵惊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