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骑-第4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帝早已脱离实际,被一伙读书人忽悠的晕头转向,偏偏皇帝又至高无上,言出法随,这还能不乱套么。明明没有虚君的土壤偏偏要忽悠皇帝,架空皇帝,摊上个脾气不好的皇帝,不挨宰便没有天理了。
马城可比那伙目光短浅的读书人看的远,先开民智,再弱化君权,不如此一步一步来,天朝上国终究还是家天下。先开民智,再议一议是君在法下,还是法自君出的问题,先把这个问题解决了才有虚君的可能。
儒教,一面在法理上主张君权天授,一面嚷嚷着要架空皇帝,这不是自相矛盾煽自己嘴巴子么,那能做到么,何其愚蠢。君权天授,天老大,皇上老二,一言不和便动刀子杀人,又能如何,充其量喷口水骂几声昏君,然后便被厂卫乱棍打死了。
济南府,德王朱由枢正在吃茶听戏,护兵来报龙旗到了,将德王险些吓了一跟头。
德王定了定心神,怒骂道:“混账,失心疯了么,皇上怎会到山东来,打京城飞过来的么!”
话音未落,大队锦衣卫涌进府门,皇上一言不发走进厅中,心情不佳,德王一头雾水竟将信将疑,他也不认得皇上呀。德王是崇贞初年由郡王进封亲王,那时候进京请封倒是见过皇上一面,那时候皇上还是个小孩子呀,一眨眼七八年时间模样早变了,一位国朝亲王一生只见过皇上一面,这大明的礼法就是这样荒唐。
一时竟僵住了,好歹德王是认得龙旗的,正琢磨着该不该摆香案迎驾。
英国公到了,替汗流浃背的德王解了围,山呼万岁,摆香案迎驾,准备御膳,德王府中便喧闹了起来。
皇上气呼呼的去沐浴更衣了,德王正欲挥退戏班子,却被英国公拦住了。
张维贤看着那吹吹打打的戏班子,呵呵笑道:“这唱的是哪一出?”
德王十分尴尬,面红耳赤道:“后英烈传,这如今,如今个个戏班子都唱,本王惭愧。”
张维贤一撩大氅便坐下了,饶有兴致道:“无妨,唱。”
德王正被弄的晕头转向,闻言颇为无奈,只得作陪将后英烈传,这一出辽王雪夜破建虏,铁骑塞北建奇功听完。
两日后,青州。
二月末天气仍是十分寒冷,崇贞皇帝闹腾了这些天,兴奋劲儿也过去了。三千轻骑护卫着圣驾过青州府,考察民情,这也是破天荒的头一回,大明的皇帝哪有机会考察民情呐,更别提崇贞皇帝一辈子没到过山东,山东民情风土何如自是一概不知。御史,官员说山东富足,皇上便以为真的富足,官员说民生凋敝,皇上自然便以为真的凋敝。
总之是一干大小官员欺上不瞒下,谁敢将实情说出去,那便是活的不耐烦了。
此时今日,青州府。
田间地头长满了刚刚发芽的青苗,连成片,几百里,看似十分壮观,这山东地面被流寇滋扰的少些,虽连年旱灾却不至于活不下去。真正活不下去的是卫所军户,这青州离黄河不远,离大运河也不远,故此粮价稳定很快便恢复了元气,正在渐渐兴盛起来。
马上,崇贞皇帝驱策战马缓缓而行,几次欲开口询问却又忍住了。
英国公,一干锦衣卫将领都心中疑惑,皇上这是有什么话要问,又忍住了呐,还闹的他自己面红耳赤的。
连绵几百里的粮田,似无边无际没有尽头。
张维贤顺着皇上的眼神往地里看,心中恍然险些笑出声来,这便有些滑稽了,皇上来山东体察民情却不认得地里庄稼,种的是啥。总之是连成片的几百里良田,青苗发芽星星点点的绿意盎然,一片生机。英国公强忍笑意,他自是认得这些庄稼,是庄稼也不是庄稼,他府上田庄也有种这玩意儿的。
轻咳一声,张维贤打马上前,有意无意笑着道:“这棉花,二月间便出苗了么。”
姜是老的辣,一句话便替皇上解围了,眼瞅着皇上涨红的脸色慢慢恢复正常了,还一面恍然之色。
眼神不济的青州知府,才慌忙道:“正是,今年天时来的早,撒了种,浇了水,天气转暖用不着十天,这棉花便出苗了。”
张维贤呵呵一笑,崇贞皇帝解开心中疑惑,便正色道:“这几百里粮田都种棉花么,百姓吃什么?”
皇上只是随口一问,却险些将青州知府吓的栽倒马下,还以为皇上要治他的罪。
知府大人慌忙翻身下马,匍匐在路边战战兢兢道:“陛下圣明,这青州棉花产量大,又抗旱,半年便可成熟采摘,走运河运至江南,再往福建广州发卖,恰巧空船可运粮食回来,如此则循环往复,百姓富足,陛下圣明呐!”
崇贞皇帝心说这倒是个能臣,安抚一番命他起身,心中纠结很想追根问底,问一问广州福建的粮食又是打哪来的,却终究还是忍住了,在臣子面前露怯可不光彩,这样问不是显得朕很无知么,还是别问了。
第八百三十一章 国策
皇上面子上抹不开,不好意思问,张维贤倒与青州知府一问一答,脉络便渐渐清晰起来,这青州府种棉花的历史由来已久,往年都是家家户户散着种,今年却被商会组织起来大规模耕种,还连成了片,想那数百里棉花盛开时雪白如云,又该是如何壮观的一番景象。
崇贞皇帝面上发呆,轻声道:“商会,山东也有么。”
青州府又吓了一跳,小声答道:“回圣上的话,自是有的,青州商人与辽东商会一向交好,圣上明察。”
皇上也并非愚钝稍一思索,便晓得其中关键,袁可立就做过登莱巡抚,在山东便有许多旧部门生,山东商人与辽东商会自然走的极近,这是一个青州知府无力控制的大局,财帛动人心呐。国以农为本,这是历代中原王朝的基本国策,从未动摇,重农抑商,这亦是历朝历代重中之重的国策。
从商鞅变法的奖励耕战,到汉文帝的重农措施,重农抑商的基本国策千百年来从未改变过。
农是立国,商是末业,这是任何一个秀才,童生都信奉的基本国策。
偏偏到了崇贞九年,这基本国策就变味了,工商业大兴,竟还有了商会这样强大的组织,士农工商,商人竟隐隐成为百业之首,大明朝社会的中流砥柱。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变革,这青州之地数百里棉田便是商业兴盛的代表,尝到甜头,拿了好处,这山东棉田的数量必然会越来越多。
崇贞皇帝安静了下来,倒心平气和,倘若搁在五年前,这青州知府逃不掉一个革职拿办,下狱,流放,严重些脑袋也保不住。兴商,伤农那还了得么,朝野之间弹劾他的弹章早就漫天飞舞了,五年后,却没人奈何的了他,就连朕也要给那袁阁老几分面子,难道还真能办了袁可立的乡党么,万万不能呀。
况且这青州知府背后,还站着一个辽东商会,辽东商会背后便是辽王马城,更不能轻易得罪。
信马游缰,崇贞皇帝竟沉默了,心中一道闪电划过,竟想的透彻了。他与辽王马城已然牢牢绑在一起,本为一体,都是在挑战千百年来被天下读书人奉为至理的种种国策。两人本为一体实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要么遗臭万年,一个变成昏君一个变成大奸臣,要么变成千古一帝,开创时代。
后世刀笔吏,才不会管他对马城的态度是纵容,是隐忍,还是打压。
一君,一臣是绑在一起的两只蚂蚱,要遗臭万年谁也跑不掉,不然怎叫刀笔吏,笔,比刀可要恐怖的多。崇贞皇帝心中竟敞亮了,却很无奈,他是被马城硬生生逼到这般田地,无可奈何,他自是不懂什么叫小农经济,什么叫资本帝国,他如今只相信自己的眼睛,他自己的判断。
于是一路行来,自青州走一步看三步,慢吞吞的南下,心中便了然了。
南京,汉社。
南京汉社便在国子监对过,与孔庙为邻,这也是马城有意为之,花银子在国子监街购置了产业,将几处宅院打通重新修缮一番,便成了汉社中人集会,谈书论道的所在。将国子监里一干旧学士子气的七窍生烟,却也只能苦忍了。
先前有一帮士子看不过眼,聚起来往汉社那头闹事,竟被人打断腿仍了出来。
告到衙门,无人理会,连郑尚书在官衙中发了脾气,下令拿人,却被刑部尚书,老眼昏花的李大人搪塞过去了。事情在起变化呀,与汉社为邻的南京国子监中,便有不少旧学士子查颜观色,有年少冲动的便将经子史集一仍,投奔汉社,每日沿袭讨论些经世秩用之学,也有性子老成两头下注的,人在国子监,心在汉社,不一而足。
读书,不就是为了做官么,又有几人是真正想着研究鼓纸堆的。
真正醉心儒学的还真不是没有,都养在开原府学里做教授,埋首学问,不问世事,倒还真是出了满腹学问的几位大儒。
崇贞九年,三月初一。
这一天辽王殿下亲临汉社,教授学问,汉社中人得到消息自是奔走相告,军心士气大振,便是旧学中人,举子秀才们也来了不少,一个个排着队等着搜身,连一根针也不许带进去,却仍挤的人山人海,连个插脚的地方也没有。,
如今汉社势大,辽军凶悍,想做官的不免要钻营苟且一番。
“顾兄,你竟来了?”
“方兄,在下,实是惭愧,就此别过。”
人头攒动,拥挤的人群里,顾绛自觉无脸见人,被三五好友认了出来,便慌忙以折扇掩面,想寻个没人注意的角落偷偷藏着,却哪里还有角落可藏,连个插脚的地方也没有呀。只得红着面皮,与一个个惊叹,揶揄,不怀好意的友人打躬作揖。
“顾绛投奔汉社啦!”
“顾兄,久仰,汉社欢迎你!”
顾绛嫩脸红的发烫,却在人群中瞅见了陈子龙,慌忙挤过去与陈子龙站在一处,陈子龙就比他坦荡多了,陈公子是真心实意想来听听,那辽王马城要讲授些什么学问,此人到底有何可取之处。
顾绛原本是不愿来的,他是被家中娇妻逼着来的,没办法呀,家中悍妻做河东师吼,嚷嚷着姓顾的你好大名气,不去殿下面前露个脸,讨个官做做,老娘要和你喝西北风么,难不成还得辽王殿下三顾茅庐请你出山么。
顾公子被家中悍妻扭着耳朵转了几圈,招架不住,便只得厚着脸皮来了。
“顾兄,陈兄,两位请上座!”
汉社中人早瞅见了这两位公子,怎肯放过,偏偏将两人请至前排落座。
顾绛面上火烧火燎,落了座,便觉得背心被无数双眼睛盯着,又痒又麻,此伺倒十分羡慕身旁的陈子龙,陈子龙这个楞头青倒是坐的四平八稳。这还真是个楞头青呐,顾绛心中嘀咕着,他与陈子龙两人都是复社核心,大名鼎鼎,他两人改换门庭反出复社,投奔汉社的消息很快便会流传出去,对复社又是重重一击。
第八百三十二章 小农
顾绛看着身侧大咧咧坐着的陈子龙,心中苦笑,这位陈兄性子太过梗直,实在不适合做官。又是一声轻叹,他顾某人又何尝不是科举无望,屡试不第,在家中吃尽了娇妻的白眼,他顾绛也只是个小小秀才,从十八岁考到二十七岁,心中又何尝不是恨极了经史子集,八股文章。
这八股取士,也不知断绝了多少人晋身之阶,让多少人报国无门。
顾绛愿意来听讲,便是他家娘子威胁他,他敢不来,就出钱给他捐个监生,入国子监进学。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