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骑-第4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两个皂衣军兵却抱拳一礼,恭敬道;“可是昆山顾绛,顾公子当面?”
  顾秀才便眼睛一亮,含糊道:“不才区区,正是在下。”
  两个皂衣兵丁相视一笑,竟恭敬道:“顾先生请,今日旧院英才汇聚,八方风云,便有顾先生一个位子。”


第八百三十四章 英才
  顾绛心中一惊,又是一喜,竟有些痴呆了。
  惊的是那位殿下对南京城的掌握,已到了这般恐怖的程度么,他就在街上走了一走,竟然被密探暗中盯上了,这还了得。喜的是顾某人在王爷心中,竟还有些分量么,他如同那贾生一般,被天上掉下来的金元宝砸中,便被砸的晕呼呼,一整衣襟便高举双手。
  那两个兵丁相视一笑,过来搜身,心中好笑,这位顾先生果然是个知情识趣的妙人,竟还记得要先搜身。
  一褡裢银子被搜走了,两个皂衣兵丁接过沉甸甸的银子,不免失笑。
  顾绛嫩脸上火烧火燎,心中暗恨,迟些回家便要将那悍妇收拾了,害为夫的出丑丢面,出了好大洋相。
  那皂衣人拱了拱手,和气道:“这怕不得有五百两,顾先生可要兑成官票?”
  顾绛强自镇定,便拱手道:“如此便有劳两位官差大哥。”
  两个皂衣兵丁慌忙寒暄,客气:“不敢当,顾先生可是英才榜上探花郎,日后是要大用的,前程锦绣呐。”
  顾绛倒未听说过什么英才榜,想来,又是那位殿下捣鼓出来争人心的手段。
  穿街过巷,九曲十八弯,顾秀才走的汗流浃背时,竟被请进了江南名妓之首,女中学士王月的旧宅,一阵清风袭来,水榭庭台,外面是人挤人这里却是静谧宽敞,有资格被请进来的倒是不多,不过区区二三十位。
  顾秀才落了座,竟未找到陈子龙,便心中得意终于压了别人一头,好不得意。静谧的园林中,只有数十人小声闲谈,顾绛心中便有些发虚,只认得一位大名士黄醇耀,心知这地方除了他,怕是再没有一个穷秀才了。
  桌上摆着一本薄薄的册子,顾绛便顺手拿起起来,翻开,便是一呆,这竟便是一部英才榜。高居榜首的赫然是绍兴黄宗羲,这位英才他倒是相熟的,东林之后长着一张大嘴巴,逮谁喷谁绰号姚江黄孝子,又号黄大嘴,然而此人却是有真才实学的,此人精通地理,历法,算学,算是一位杂学大家。
  顾绛一呆,心说殿下竟是想连黄大嘴也收服么,这可难了,这位黄公子可是复社骨干,中坚人物。环顾左右,果然没有找到黄宗羲的身影,黄公子必然是不回来的,那个人的脾气出了名的臭。排第二的竟是方以智,又让顾绛呆住了,这可就是大名鼎鼎复社四公子之一了,此人也是一个大大的人才,精通先前诸子百家的学问,还是一位歧黄妙手,医学大家。
  排第三的便是他顾某人,顾公子此时心中傲然,能稳压一干举人进士大名士,高居第三,殿下他真是生了一双慧眼呐。心中也早有了成算,在听说辽王殿下厌烦八股文章,只重实学,果然如此,这高居榜上的无一不是实学,杂学大家,他顾某人能高居英才榜第三,多半是因为他精通史学,地理,尤擅音韵之学。
  顾绛,心中便小鹿乱撞,砰砰的乱跳,心知他要发达了。
  既不考八股文章,不重经义,论杂学音律历史地理,他顾某人是不认第二的,这便是要飞黄腾达了呀。
  内院,静室。
  马城翻看着宾客名单,又好气又好笑,英才榜上大部分都没来。
  大名鼎鼎的黄宗羲,英才榜上高居第一的,竟然是江南头号嘴炮,脾气暴躁逮谁喷谁,战斗力爆表的大喷子,此人没来,便竟名子从榜上划去。排第二的方以智也没来,划去,倒是顾炎武提着五百两银子,傻呼呼的在旧院门口站着,一时无语,失笑,大名鼎鼎的顾炎武年轻时竟如此呆萌么。
  提着五百两现银逛青楼,这等奇葩,真的是主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么。
  一侧,王月早笑歪了腰,打趣道:“真是如此,顾先生精通音律,妾身姐妹求之不得,皆因他,他家中美妻实在刁蛮。”
  马城失笑,便留在汉社中先考察一番,顾炎武最擅长的竟是音律,这倒是历史书上没写的。
  于是乎,顾绛便入了汉社,做个编写舞曲的高级幕僚,从此发迹。
  崇贞九年,三月中。
  圣驾到了扬州,停下来,齐聚南京的诸位大员便倾巢而出,净街,清场,恭迎圣驾,将在江南繁华之地炽热的气氛上,又浇了一桶油。六部官员,镇守太监,满城勋贵倾巢而出往扬州迎驾。
  官道上,净了街,三步一岗,五步一哨。
  孙传庭骑在高头大马上,缓缓而行,原本还担心辽王跋扈给皇上难堪,那便十分尴尬了,却不意辽王与一干大员先一步出了城,给足了皇上面子。孙传庭心中便塌实了,对辽王马城其人平添几分好感,想大明九边的跋扈将领里,这般谨慎守礼的实在没几个,上一位,当数戚继光戚大帅了。
  辽王摆足了臣子的姿态,皇上有面子,这便是一团和气了。
  同一时间,川东。
  丘陵密林间,全线激战,一队队,一排排的明军抱着火铳,提着刀盾,推着炮车发起疯狂进攻。
  后队,大营。
  倪元璐手按战刀,双腿分开便站在中军大营,将精锐兵马一营一营的派上去,挥军猛攻,在山野密林间疯狂的进攻,进攻,再进攻!
  台湾标营七千五百余众,将兵力展开不分主次,全线猛攻,那一团团硝烟升腾,密集的铳声,骁勇善战的近战兵种,竟打出了千军万马的气势,一日夜间,打的闯军溃败百里,无力招架。倪元璐刚猛的指挥风格,配上烈性的台湾标营,竟侵略如火,攻势竟似无可阻挡,以七千五百人的主力,竟将闯军二十万众打的几乎全线溃败。
  这是一支装备精良,武装的牙齿到近代化军队,对一支农民军的碾压之战。
  闯军,后阵。
  高迎祥脸色铁青,站在高处,看着数十里外铳声阵阵,硝烟弥漫的前线战场,心中苦楚,一个照面他的前锋兵马,便如同豆腐般被碾碎了。前线溃败,溃兵跑的漫山遍野都是,他的中军主力倒还有一战之力。
  “洪督师那头,有回信么。”
  高迎祥压低声音,满心期待问道,满心指望着洪督师来招安他。
  下首,一众将领,护兵纷纷低头,沉默不语,想来洪督师那头还没有回信,山路难行实在联络不畅呀。


第八百三十五章 川东之站
  前线,山间。
  密集的铳声过后,一排排明军以刀盾斧手为先导,抱着火铳边攀爬边发铳,山坡上的闯军则拼命以各种火器,弓弩反击,两支兵马隔着百步远对射,闯军虽人多势众却被密集排铳打的抬不起头,只能闭着眼睛往下面胡乱发铳。
  百步外,抱着火铳攀爬上来的明军越来越多,排铳打的越来越密集。
  另一头,马进忠亦壮若疯狂,驱赶着一队队闯军填了进去,打红了眼马进忠不计伤亡,将麾下两万闯军精锐不停的赶上山,竟然引发了一场惨烈的消耗战,生生将一面高不过百丈,宽不过五里的无名山头,变成了川东绞肉机。
  马进忠也是延绥镇人,却不是边兵出身而是个占山为王的惯匪,别号混十万,崇贞初年便领着一群山匪起兵做乱,此人是个真正的流寇,狡诈阴险,胆大包天的滚刀肉,此人性子两面三刀十分龌龊,没有什么是他不敢干的,官府招安他便诈降,领了粮草军饷便又起兵作乱,清军招揽他也敢诈降,领了好处继续流窜做他的草头王。
  这便是明末流寇的常态,大多两面三刀没什么立场,便要做个逍遥自在草头王。
  马进忠所部顶在前头,被台湾标营打急了竟拼起命来,连二首领王允才都赤膊上阵了,欲居高临下将明军赶下山坡,顶住这一阵,为闯王联络官兵招安争取些时间,如此在群寇中论资排辈,便可稳坐一把前排交椅。
  马进忠打着如意算盘,吼着道;“杀上去,杀上去,辽兵怯了!”
  “辽兵败了,杀!”
  马进忠情急之下动用了基本部队,麾下八千精兵老底子,俱是他从甘陕带出来的山匪,马匪,江洋大盗,随他转战近十年没遭受过大损失,真正的老底子。一队队做惯了杀人绑票,放火烧屋无本生意的悍匪叼着刀,背着大刀铁枪便冲上山顶,又成群结队嚎叫着冲下去,与辽军要见个真章。
  半山腰上,一队队明军是仰攻,又被闯军优势兵力居高临下冲击,却丝毫不乱。前线军官此时已大胆的放弃了指挥,下令士卒自由射击,所谓自由射击便是以最快的速度装填,发射,应付沿山坡冲下来的大股流寇。
  山下,倪元璐手心里也捏着汗,这一战不成功则成仁,要么他倪某人扬名天下,以一卫兵力击溃二十万流寇,要么台湾标营损兵折将拼成半残,再没有第三个选项,这便是天下第一镇刚猛的作战风格,十分鲜明,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山顶上,密密麻麻的流寇精兵人头蹿动,挥舞着刀枪疯狂冲击着明军的横队,怕不下数万之众。这一幕似曾相识,竟让倪元璐记起了当年喜峰口之战,建虏也是这般拼命战法,竟将开原镇军主力都打残了,咬了咬牙,仍是将预备队顶了上去,又是六营步卒抱着铳从山脚处攀爬,驰援前线。
  倪元璐也发了狠咬着后槽牙,流寇可不是建虏,台湾标营也不是当年的开原镇军。
  前线,弹丸,箭矢横飞。
  组成三列横队的明军机械的装填,击发,略显杂乱的铳声此起彼伏,一团团硝烟升腾,竟生生顶住了两万闯军精兵的人海冲锋,步卒在后阵,两侧,各种单兵支援火器,轻炮的支撑下,竟堪堪在半山腰上建立了一条稳固的防线。
  嚎叫,光着膀子的闯军疯狂的冲下来,却纷纷扑倒在百步开外。
  倒下的尸体越来越多,竟阻住去路,有些还滚进了明军阵中,那一团团呛人的硝烟中,使用轻型转轮打火枪,列成横队的明军装填速度竟越来越快,一举创造了十七世纪世界征战史的多项第一,状态速度,射击频率,三倍之敌,多个后世宣称的当世第一,并引发了一场大范围的军事变革。
  这场川东血战让欧洲各国,不得不重申审视轻型火铳,齿轮打火枪,遂发枪带来的军事变革。数十年后笨重,射速极慢的火绳枪渐渐退出历史舞台,轻便,射速极快的燧发枪渐渐成为主流装备,自然,这都是数十年后的事情了。当是时,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台湾标营,竟打出了每分钟两到三发的惊人射速,这也是转轮打火枪的极限射速。
  大批明军士卒采用了非常规战法,将定装火药取出一些做引药,便连同纸壳一起塞进枪膛,这般打法对枪械的损害极大,战后多数枪械都无法维护清理,虽是十分败家的打法,却实打实创造了转轮打火枪理论上的极限射速。
  一声声轻脆铳响先是有些杂乱,很快便连成一片只剩下一片爆音。
  爆音中后排,两翼展开的百余门抬枪,轻炮也卯足了力气,专往闯军密集处打,也同时创造了单兵支援火器的杀伤记录。
  激战,半个时辰后,闯军攻势更盛。
  倪元璐面色阴沉将六营工兵,两营辎重兵携带大量弹药,顶了上去,这已然是他手中所剩不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