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骑-第4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仍不服气么!”
李定国大嘴一咧,洒脱笑道,左右亲兵纷纷低头施礼,嘴上不服,心中也早被辽兵打服了。
一个时辰后,土人村寨中。
李定国跨过遍地尸体,好生审视着这座石寨,赞叹道:“这寨子可真不小!”
话音方落,前头便停到杀猪般叫声:“军爷饶命,某是明人,明人!”
李定国微一错愕,便看到前头一队兵正围着一个穿皮袍,山羊胡的老头拳打脚踢,便命人带过来。
“将军饶命,我是成都府人,行商,我是行商!”
那山羊胡行商被带至近前,扑通跪倒小鸡啄米般猛磕头头。
“皇明天兵竟打到域外来了,老朽给将军磕头了,天兵威武吶!”
李定国见他乖巧,便温言道:“你是川人,与土人做的什么生意?”
那行商慌忙不迭道:“茶马生意,也卖盐,老朽是有官凭的。”
验看了官凭李定国便心中有数了,以茶换马,以盐换马,这处便是参谋长说的茶马古道了。参谋长那个人虽是为人刻板了些,学问却是极高深的,那可是一位二甲进士吶。李定国对这域外飞地两眼抹黑,参谋长却给他讲的很清楚,叫他沿着茶马古道一路打,将盛产战马的地盘都占了准没错。
茶马古道有两条,一条是打云南往西藏去的,一条是往印度去的。
大明军中普遍配备的优质藏马是从哪来的,就是用茶叶,中原特产从这地方换回去的。李定国便琢磨着王爷的意思,换东西嫌慢,还要看这些土人的脸色,不如尽取之,李定国便是个流寇出身,就觉得这个事情真是太有道理了,能不花一文钱便将这盛产战马的地盘取了,为什么要拿东西换吶,天底下没这个道理嘛。
李定国打小就是个流寇,抢东西抢顺手了,他就觉得王爷的做法很有道理,天经地义。
那行商见他面色和气,便叫起苦来:“将军,杀错了吶,这是蔷薇人的寨子,袭击大军的是廓尔喀人,杀错了呀!”
李定国听着这些拗口的名字便脑仁疼,不以为意道:“杀错了么,有何不同,不都是野人么。”
那行商脸色发苦,慌忙辩解:“这蔷薇人是心向大明的,将军明查,小人在此地行商多年,蔷薇人从无加害咱明人。”
李定国是什么人,那是连马城都十分赞赏的军事天才,他会被一个奸商骗了么,那便是个天大的笑话。怒从胸中起,李定国便狠狠一脚踹过去,将那行商踹的虾米一般蜷缩起来,蜷缩在地上大喘气。
李定国恨恨骂道:“吃里扒外的狗东西,心向大明,还给土人通风报信么,老子的大营刚扎下来,夜里土人就来偷营,消息又是如何传出去的,竟敢欺瞒老子!”
噗哧!
左近,几个士卒狠狠几记铳剑,将那行商生生刺死在地上,一个奸猾的行商惨叫着抽搐了一阵,脖子一歪断了气。
李定国厌恶的跨过尸体,森然道:“杀!”
一个阴森森的杀字,便为忠贞营南征定了章程,李定国手按战刀晃下山去,却仍是心中狐疑,他一个流寇尚且懂得同胞骨肉,血脉相连,胳膊肘不能往外拐,这行商却为何心中,竟然不拿自己当明人呢,这问题怎也想不通,在心中憋闷了一阵便提起笔来,用他歪歪扭扭的笔迹给参谋长写了封书信,参谋长可是二甲进士,一定懂的,这问题困扰李定国很多年,在心中淤积的时间久了,竟成了一块心病。
当年,十三家反王齐聚洛阳,围攻洛阳,他便看着马回回,革左五营很不顺眼,极力反对于马回回结盟,因此还吃了他义父张献忠的军法。李定国是真的心中困惑,他义父,那些个反王为何乐得与马回回勾结,心中竟好无愧疚吶。
不几日,参谋长的回信,随着补充兵员到了。
信中便只有几个端庄的大字,曰,此中缘由,盖国不知有民,民不知有国,故此当开民智,宣讲忠义,教化百姓忠君爱国。
李定国心中疑惑解开,错不在百姓,竟在官府身上么,官府不知爱护百姓,百姓便不知忠君爱国,原来如此。他心中多年疑惑终于解开,心情舒畅,却不知这番话却不是他的参谋长说的,而是马王爷说的,后来被他的参谋长,一个刻板的读书人,二甲进士信奉为经典,一生效忠。
第八百五十九章 崇祯九年
前线,伤兵,棺椁被运回云南丽江府,五千补充兵员进至前线,李定国得到补充兵力便向南推进,吃了亏的忠贞营长了记性,白天分兵四出攻城掠地,晚间扎紧营盘严防死守,一月之间,却仍旧三次被土人袭营,损兵三千,弄的李定国极是恼火,却无可奈何。
土人昼伏夜出,防不胜防,忠贞营又全是新兵战力不强,战局竟僵持住了。
白天明军四出搜缴土人藏身的山区,夜间则是土人青壮的天下,僵持中双方不时爆发激战,不断失血,这便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毅力之战。这场南征第一个年头打的最是艰苦,伤亡惨重的忠贞营数次求援,新任四川,云南,贵州三省总督傅宗龙不得不一年内三次募兵,将大批西南青壮投入前线,最终打成了一场烂仗,消耗战,旷日持久的大战。
南京,上书房。
大明将都城迁会南京,已成定局,短命首辅孔贞运下野,新首辅难产各方僵持不下,皇上总算独断专行了一会,启用天启朝旧臣袁可立为南京首辅,与燕京监国守辅孙承宗并立,一南一北推行大明新政,这一手倒是极高明,一南一北两个行政中心并立,南人管南人的事,北人管北人的事,彻底摒弃了南北之争,一南一北联手弹压官绅旧党的反扑。
所谓官绅其实便是 同一伙人,出则为绅,入则为官,结盟社,做大官,把持影响朝廷大计,上下其手将富庶的大明蛀的千疮百孔。崇祯皇帝恨不恨这伙人,恨的要死,这位天子渐渐成熟起来,举着新政的大旗下死手,与南京首辅袁可立两人君臣一心,对官绅旧党便只有一句话,抓人,抄家。
要抓人抄家总得有个理由,这个引子便是改税制,改商税为十税一,盐,茶,铁这些涉及国计民生的,收回官办,瓷器,织锦这些奢侈品,三税一,书画,孤本这些价值万金的,二税一,真真是对江南官绅下了死手。崇祯皇帝还心中忐忑,火爆脾气的袁可立却不理那许多,盐铁官办,说办就办。
盐铁官办,是真的断了江南官绅最大的财源,不出意外引发了盐帮,矿工叛乱,盐帮叛乱便是崇祯九年大明新政后,爆发的第一场大规模叛乱,波及江浙湖广四省,影响极大。袁可立是什么人,哪会客气,当即从朝鲜调集重兵平乱,调来的便是他学生毛文龙的义州兵。
皇上已是骑虎难下,只得封赏毛文龙为宁南侯,喜从天降,毛大帅便调集他的两万义州兵乘船南下,再次扫荡江南四省。义州兵,与建虏对垒多年尚且不落下风,牢牢将建虏八旗挡在鸭绿江畔,如今精华虽已抽调一空,加入北征,余威却尤在,对付一伙盐帮那不是易如反掌。
义州兵杀气腾腾进了南京,火爆脾气的袁可立瞪起昏花老眼,与坐镇北京的孙承宗同时在大江南北,大明全境强势推行官绅一体纳粮之法。先行减免农税,停征三饷,稳住民心后便举其大刀,杀气腾腾往大明官绅脑袋上砍去,此时,各省巡抚标营已大多完成募兵,拥有了一定的战斗力。
当首辅,皇帝,勋贵齐心协力,将大刀砍到官绅头上,官绅其实是没有丝毫还手之力的。此时的崇祯皇帝才知道他当年有多傻,他的皇兄天启帝 有多英明神武,官绅动不得么,谁规定的,他的皇兄当年便动过了,动就动了又能如何。
新晋宁南侯毛文龙在江南上蹿下跳,如狼似虎的义州兵在厂卫配合下,半月便剿灭了四省盐帮大叛乱,阵斩两千余人,将江南四省经营一百多年的盐帮连根拔起,判了流放奥州的便有两万多人,松江府每天都有运送囚犯的大福船出海,冒着风浪往奥州送人。
奥州,崇祯皇帝是真的打心底里,爱死了这个地方。
只流放不杀人,又不违背祖宗教诲,又不伤天和,皇上心里美滋滋的,还有比这更慈悲的么。
崇祯九年这一年,江南发生了许多大事,改天换地了。
皇上不想征商税,皇上不想将江南官绅连根拔起么,做梦都想,只是不敢,也没有可行性。如今时机成熟了,皇上还怎会客气,先是辽军在江南闹了一场,以雷霆之势将各省驻军缴械,解散,一刀干净利落的斩去了江南官绅的一条手臂。如今毛文龙的义州兵又杀气腾腾剿灭了盐帮,断去了官绅们的另一臂。
这出大戏其实便是马城主导的,马城心里明镜一样,枪杆子里出真理,啥叫真理,真理便是老子们的大炮火枪马刀,再闹,再闹老子便调半吨重的枪骑兵来,碾过去,杀过去。
毛文龙强势弹压江南,一系列新政顺利展开,禁止农民卖身给地主成为庄奴,严禁地主虐待庄户,强迫改善佃户待遇,减租减息,废除三饷,这是袁可立早年便构思成熟的设想,如今便强势了推行了下去。这还不只,袁可立弹压了江南官绅,流放了几万人去奥州,又将大刀砍到了皇亲国戚头上。、
什么亲王,郡王,养猪政策养出来的蠢物,通通上税,不但上税竟然还要补税,一补就是五十年的税,这便是捅了马蜂窝。各位王爷告到南京,哭嚎起来,崇祯皇帝也管不住爆脾气的袁可立,只得出海避往台湾去了。
各位王爷哭穷,耍赖,毛文龙那理那么多,纵兵接连劫掠了两座王府,各位王爷便老老实实将五十年的赋税补上,不敢吭声了。宁南侯太狠,义州兵太凶,便破财免灾吧。
有些王爷遭了大难被义州兵抢了,有些聪明的却早已看不上那点田亩所得了,从地里刨食能得几个钱。有些聪明的王爷早早将大宗田亩贱卖了,派管家,派子女拉帮结伙走关系,买船,雇水手出海经商呀,或者去广东,香港,台湾府买店面,买地皮和佛朗机人做生意,财源滚滚。
崇祯九年,大明的江南暗流涌动,发生了许多改变了大明的大事。
第八百六十章 方略
八月间,首辅袁可立的财报送到淡水城,南巡台湾的崇祯皇帝惊呆了,袁可立在江南抄家,收税只折腾了两个月,弄到了多少银子呐,八千万两,皇上傻了,拿着大明朝立国以来第一份内阁财政报表,蒙圈了,八千万两那是多少银子,能养多少兵,能修多少座西苑,皇上竟良久无语,真心觉得自己年轻时是个傻缺,这大明到底有多富,朝廷到底有多穷呐。
当年,大明朝廷在江南强行征收商税,年底财政结余商税折官银两千万两,刚好占天下赋税的一半。第二年,大明户部新政发行官票,银元共五千万枚,源源不断为伟大的南征,北征输血,支持大明同时进行的两场大战。、
朝鲜,耽罗,海运枢纽之地。
马城坐镇耽罗岛,八月间,大明北方各省已完成军事动员,基本上为北征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当大明的战争潜力被充分动员起来,有多可怕呐,两个月之内九边,北方各省征集到马五十万匹,各类牲口加起来超过一百万头,一百万头驮马,牲口走山海关,源源不断支援到塞北。
这是一个何其恐怖的数字,代表着大明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