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骑-第4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数千轻骑不敢再冲击明军森严的中军,便转向两翼试图攻击炮兵阵地,却被一轮炮火急袭打的转身就跑,通过尸横遍野的冲锋道路,冒着明军骑兵从两侧打来的铳子洗礼,被结结实实洗了把澡,付出惨重伤亡后,最终只有数百骑逃回雅库茨克城下。
在明军骑兵奚落的瞩目下,数百残兵才发现高大城门紧闭,高大的吊桥早已升了起来。愤怒的哥萨克人被贵族们出卖了,愤怒的咆哮着,嚎叫着,竟攻打起自家的堡垒,数百全身浴血的哥萨克人,向着高大的城墙奔驰,挥舞着马刀发起进攻。
砍天砍地砍城墙,这世界上没有什么是哥萨克人不敢砍的。
砰砰砰!
狡诈阴险的俄国贵族们下令俄军开火,城墙上爆起一团团硝烟,雅库茨克城墙首次遭遇了险情,却是来自哥萨克人愤怒的马刀。激战整整持续了半个时辰,最后一骑倒在了又宽又深的护城河前。
城外,激战正酣。
明军后阵大批士卒缓缓向前压上,收拢溃兵,清剿战场,散落在正面战场的哥萨克人躲在壕沟里,胸墙后头,使用火铳,弓箭,马刀疯狂的抵抗,一柄柄雪亮的马刀挥舞着,劈向成排的明军士卒,却一个个倒在排铳火力下,天微微亮,从四面合围的明军将两千哥萨克残兵,包围在三道堑壕中,长约三里,宽约五里的前沿阵地里。
天色大亮,博格丹躲在一道胸墙后头,咒骂着,探头探脑的将火绳手铳伸了出去胡乱放了一铳,便慌忙缩了回来,不远出爆出一阵铳声,密集的铳子在胸墙上打出一团团灰尘,打的使用火绳手铳作战的哥萨克人抬不起头,一排排明军列着横队,步步紧逼。
中军大营,马城望着尸横遍野的战场,心情畅快,以数千伤亡,三道防线被攻破,两万新兵溃散的代价,换取了渡河哥萨克两万余骑的覆灭,这个仗打的太划算了,新兵溃散了还可以就地重组,激战半个月,两万顿河哥萨克埋骨远东,俄人伸向西伯利亚的一只爪子被砍断了。
瞅着身陷重围却仍负隅顽抗的哥萨克残兵,马城下令将步骑炮协同战术,演练一番,便算是实战练兵。中军大营中,骤然间军旗翻卷,十余座望楼上掌旗兵纷纷打出旗号,联络协调外围游荡的骑兵,大举压上的各营步卒,两翼炮兵也动了起来,以牛马拖拽着野战炮脱离阵地,机动起来。这还是明军首次在野战中,尝试复杂的步骑炮协同战法。
同时代,欧洲强军如瑞典军团,在连年对外征战中,已然将步骑炮协同作为主流战法,并以之横扫欧洲,未尝一败。精锐瑞典军团的兵种协同作战模式,便是近代战争模式的雏形,在拿破仑时代被法军加以完善,一直持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
步骑炮多兵种协同,欧洲各强国或多或少都能做到,作战时没有以单一兵种死嗑的。兵种协同欧洲人早早走在了前头,明军还差的远,需要在一次次对外战争中磨砺,完善。战术僵化,落伍的俄军,便是马城精心挑选的陪练,应该是个不错的练兵对手。
同时代的满清八旗,对上精锐的欧洲军团会怎么样,会被痛揍,暴锤,十七世纪的欧洲强军已经在玩步骑炮协同,满清人还在骑马射箭呐,于是差距便越拉越大,直至两百年多年后沦为别人的鱼肉。
高高的望台上旗号挥舞,联络协调,两翼骑兵看到旗号便大举集结,组成以轻骑兵为主的两个打击集团。中央步兵在旗号指挥下,纷纷停了下来,组成一个个严整的方阵,十多个方阵组成了坚实,拥有足够纵深,牢不可破的中央战线,两翼,炮兵则快速机动起来。
牛马奋力扒拉着地面,二十多个炮兵连将六磅野战炮往前推,一些两三磅的轻炮,小炮也随之机动。喧嚣的战场上,躲在胸墙后头,壕沟里的哥萨克残兵纷纷探头张望,却被密集的排铳火力打的抬不起头。雅库茨克城,萨沙上校,一干雇佣兵军官噤若寒蝉,看着城外正在机动,展开的明军竟集体失语了。
萨沙上校用力擦了擦眼睛,心中冰凉,背心冒汗,热汗出了一身又一身,身侧一班战场经验丰富的雇佣兵,军官表现的比他强不了多少,大冷的天,直冒热汗,城外明军的表现让这些久经战阵的东欧军官,来自乌克兰,波兰,法国的雇佣军官们,竟吃惊到说不出话来。
萨沙上校额头冒汗,十分笃定:“这支军队,是由瑞典人训练指挥的!”
身侧,一众雇佣军官纷纷点头附和,并咒骂起心思歹毒的瑞典人,竟然偷偷摸摸在东方训练出这样一支可怕的大军。从内心深处,没人相信野蛮落后的东方人,竟然能在两军阵前,如同最精锐的欧洲军团一般,便如同精密的机器一般,展开,协同。
第八百七十六章 机动
兵种协同的关键便在于纪律性,大量训练有素的士兵。
雅库茨克城,没人相信野蛮落后的东方人,能训练出如此规模庞大,训练有素的一支大军,他们宁愿相信这是瑞典国王古斯塔夫的精心策划,拒绝相信这是东方人的创造发明。
不巧的是,大明各地新兵营中走出的士卒,最先被训练的便是步调一致听指挥。
城外,西伯利亚的旷野中。
一个个严整的步兵营组成坚实的中央战线,稳住阵脚,外围游荡的两个骑兵打击群早早就位,大批骑兵保护着战线两翼,不停向前推进的二十个炮兵连,大量中小口径的野战炮,喧嚣中,被分散包围在三道壕沟里的哥萨克人,恐慌起来,博格丹从胸墙后偷偷探出脑袋,慌忙又缩了回去,魂飞魄散,面前全是一营又一营,豆腐块般整齐的步兵营。
这个架势,博格丹是见识过的呀,心中一颤竟生出十分荒谬的感觉,面前竟然是最精锐的普鲁士军团么。那一营一营整齐,挑不出任何瑕疵的方阵,不就是精锐的普鲁士军团么。哥萨克人当年在欧洲,就是被这种精锐军团打的落花流水,才远征西伯利亚在鞑靼土著身上找自信。
半个时辰后,城墙上,睁大眼睛的萨沙上校,望着明军机动到位的一个个炮兵连,心中一片冰凉,最后的侥幸也破灭了。这支东方军队并不是花架子,是真的训练出了超过十万名训练有素的精锐士兵。
“上校,我建议投降。”
死一般寂静中,终于有人说出所有人的心声,一个法国雇佣军官,竟将投降说的理直气壮。响应者却不多,向一支低贱的东方军队投降么,大多数骄傲的欧洲军官是不肯的,那还不如杀了他们。
城外,又过了半个时辰,日上三竿了。
马城望着两翼运动到位的炮兵,看一眼怀表,在没有任何压力的状况下,两翼炮兵机动到位整整花费了两个小时,两个小时完成了一公里的机动,这个速度简直慢到令人发指,却总算机动到位了。
“打吧。”
马城却不以为意,凡事总有第一次,那些炮兵哨的官长立功心切,将一个个炮兵连带到了最佳射击位置上,还忙中出错弄翻了几辆弹药车,缺乏配合骑兵作战的战场经验呐,实战中,敌军骑兵,炮兵不可能让你如此轻松的完成机动,这些缺乏经验的炮兵军官,还需要在实战中学会战场应变。
磕磕绊绊,在大批骑兵保护下运动到射击位置的炮兵连,纷纷开始试射。
轰轰轰!
一个个炮兵连在两翼排开,按次序开炮,硝烟弥漫中,一门门大炮发出轰鸣,炮身猛的后退,陆续开炮,那一个个或单膝跪地,或腰杆笔直,身穿大红军服的大明炮手,那一门门一字排开,不停开火的野战大炮,让马城心情畅快长啸一声,便觉得十几年来吃的苦,流的血都值了。
这是十七世纪中叶,属于大明的野战炮兵连呐,不易呀。
隆隆炮声中,长不过三里,宽只有五里的打击区域,便被呼啸的炮弹彻底覆盖了。二十一个大明野战炮兵连,在西伯利亚大地上,第一次完成了战场机动,调整射角,覆盖射击的复杂战术动作,这是大明炮兵的里程碑,意义重大,让马城竟有些眼睛发酸。
呼啸的炮弹从两翼发射,组成交叉火力,在近距离轻易将一道道胸墙摧毁,烟尘四起,弥漫的烟尘中一具具人体被轰到半空中,高高飞起又无助的落下,大批躲在胸墙后哥萨克人被轰飞,轰死,侥幸躲过炮火洗礼的纷纷滚进壕沟,躲避炮击。
一刻钟后,旗号挥舞,各个炮兵连纷纷停止射击。
哥萨克残兵固守的区域,一道道胸墙坍塌,坑坑洼洼的,漫天的烟尘将战场完全笼罩住了,一阵寒风吹过,烟尘渐渐散开,炮声一停,外围游荡的轻骑兵便极不耐烦的一拥而上,一队队骑兵骑着高头大马,在马背上颠簸着越过遍地的人马尸体,冲到壕沟外沿便拔出手铳,朝着壕沟里蜷缩成一团的哥萨克人便搂火,一时间战场上到处都是手铳发射时爆开的硝烟。
同时,望台上几杆大旗大幅度摇摆起来。
“进!”
士官们声嘶力竭的嘶吼声中,中央步兵军团起步,抱着火铳,迈着整齐的步子大举压上接应己方骑兵,奈何骑兵不愿意脱离战场,打完了手铳便纷纷翻身下马,拔出马刀纷纷扑进壕沟,嚎叫着与哥萨克人杀在一起,搅成一团,便如同一部精密的机器出现了故障,骑兵不按战术打呀,大批骑兵翻身下马当了步兵,嚎叫着冲进壕沟发起肉搏战,中央步兵便不敢胡乱开火,马城的练兵大计便提前完蛋了。
马城看着大批骑兵立在壕沟边上,完全不按战术打,一阵哭笑不得,这伙混账东西为了砍几个脑袋,竟连军令都敢违抗,连旗号也不顾了么。心中却也只有少许恼怒,战场不是战争游戏,总会出现各种意外,将士们也是立功心切嘛,也不好太过苛责了。
然而卢象升这样的军事天才,却已经看到了步炮骑协同的巨大威力,还有那种难以描述的惊悚感。
卢象升竟十分谨慎,谨慎问道:“此法着实犀利,当为定制,常常操练。”
马城一笑不愿反驳他,心说整个步炮骑协同,是能龟缩在中原之地操练出来的么,练不出来呀,战场应变,各兵种协同只能在一次次对外战争中完善成熟,训练有素的铁血之师是打出来的,不是练出来的。躲在一个山沟里苦练十年,能练出步炮骑协同么,不可能嘛。
卢象升又小声问道:“敢问大都督,欧洲强国,都是这般打法么?”
马城心知他眼光了得,真正看出了这种先进战法的巨大潜力,心中竟然有些害怕了。
便安抚道:“欧洲强军,能这般默契协同的,不多。”
卢象升大大的松了口气,又突然眉飞色舞道:“那就好,那就好,大都督真天降神将也!”
第八百七十七章 覆灭
在当世的兵种协同战术里,骑兵才是主要战力,负责掩护侧翼炮兵,包抄,绕击,冲上去以随身携带的火铳杀敌,有些勇猛的甚至将战马站定了,瞄准了才打,在敌军反应过来之前打完了就跑。中央步兵的职责是接应骑兵,稳住战线,并非这时代的主战力量。
然而随着燧发枪的普及,常备军素质的不断提高,一两百年后中央步兵渐渐成为战场的主要火力输出单位。
因此在马城建立的这支大明新军里,承担歼敌,火力输出重任的还是大量骑兵,这也是由于辽骑足够骁勇善战,才能将如此重大的职责担负起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