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骑-第4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距离或许是一千米,或许是五百米,谁知道呢。
  南面城墙上,萨沙上校的献城计划也到了紧要关头,他召集了几十个心腹,计划在明军发起进攻时打开城门,放下吊桥,迎接明国军队进城。对于背叛俄国皇帝做带路党,萨沙上校没有任何心里负担,毕竟他不是纯种的俄国人。
  作为一个宫廷侍从与女奴的儿子,萨沙对俄罗斯公国实在没什么归属感,在军队中屡次受伤,屡建战功还受尽了白眼,难道让他这个女奴的儿子给那些高傲,愚蠢的贵族军官们陪葬么,萨沙上校心中鄙夷,去死吧。此时的萨沙上校还不知道,他对俄国历史造成了怎样巨大的影响,作为一个历史上著名的带路党,他对俄罗斯公国造成了怎样致命的伤害。
  正是这个著名的带路党,让农奴制的俄罗斯公国瓦解了,分裂了,最终万劫不复了。
  同一时间,百里外明军阻击阵地。
  前线轻骑飞至,越过冰封的大河传递着紧急军情,俄军大举来援了。


第八百八十一章 狼群
  来援俄军一共有两波,一波从西北边俄人占据的西伯利亚东部地区集结起来,另一波从贝加尔湖方向来,气势汹汹,两波援军相距不过百里,侦骑回禀,俄人援军竟似欲在西北方合兵一处,集结起约四到五万步骑,沿河向东南方进攻,救援库尔茨克城。
  战场态势,明军在维柳伊河,勒拿河交界处早早布防,牢牢控制着南北,东西走向的两条大河。在西伯利亚打仗,只能围绕几条大河进行,倒也不怕俄军绕路,积雪融水远远无法满足四五万人马的饮水需求,俄军,明军都得凿冰取水,故此两河交界处便是俄军必经之地。
  所谓阻击打援便是如此,明军,俄军在战术上都没有太多的选择余地。
  明军阵地,没有大量的木柴炙烤,明军无法在冬季的西伯利亚挖沟,便在十里长的河岸上用大车,圆木构筑了车阵,拒马,组成层层叠叠的掩体,两万明军步卒正前方,便是两河交界处冰封的河面。两万步卒在河岸铺开,控制了十里长的范围,建立了稳固的防御。
  俄军若想正面进攻,便得踩着光滑的河面冲过来,十分困难。
  俄军若向绕路便只能绕到十里外,没有任何一个指挥官会做出如此愚蠢的选择,临战变阵,绕路,会给行进中的大军造成极大的混乱,还会将柔软的侧翼暴漏给河对岸的明军。四万多明军忠实的执行着马城的兵学理念,不打无准备之战,预设阵地,正面步卒阻击,两翼骑兵包抄打援。
  崇祯九年,十一月末。
  两股俄军在距离雅库茨克城西北方两百里处会师,合兵一处,步骑都有,四五万大军在喧嚣中杀气腾腾,滚滚而来,明军轻骑只是远远的监视,稍一接触便脱离战场,竟然任由两股俄军会师,并未实施大规模骚扰,大都督打的什么算盘呐。
  李争鸣,陈演,马灿一众将领自是心知肚明,大都督这是要将俄军聚而歼之,一战覆没之。大都督当世白起的名号是白叫的么,秦有白起,今有马城,最擅长打大型歼灭战,大明各地兴起的兵学,研究大都督与白起战法的大有人在,还真分析的头头是道。
  野战中杀伤,进攻,歼灭,对溃败之敌穷追猛打,这些都是表象。两人指挥风格都擅用奇兵,作战从无章法,也不拘泥于章法,或长途奔袭,或黑虎掏心,或诱敌深入,分割包围,真正将孙武所言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八字箴言做到了极致。
  十一月末,雅库茨克城下竟诡异的平静下来。
  明军突然改变了战术,对这座远东要塞的攻击力度骤降,每天便只以炮兵对这座坚城狂轰滥炸,攻城步兵则躲在堑壕里生火取暖,一队队步兵躲在堑壕里烤着火,吃着西伯利亚的野味,围而不攻。
  城墙上,一座三角堡中。
  萨沙上校用望远镜观察着明军动向,数万明军围而不攻,每天都有大批骑兵绕城而过往西北方去,对于明军的战术意图,萨沙上校心中明镜一般,西北方必有俄军大量援兵,这不是标准的攻城打援战术么。欧洲人会打援么,自然是会的,欧洲人一般是攻城打援。
  两百年前,欧洲勃垦第公爵大胆查理,就是攻城打援的高手。
  望着明军正在大举出动,绕城而过往西北方去的大量骑兵,萨沙上校心中纠结了一阵,想到痛苦的童年,在军中遭受到的白眼,天平最终还是倾斜了,决定投靠明国做个带路党,明天就发动叛变打开城门,放下吊桥,接应明国大军进城,一举破城。要献城,自然便要联络城外明军,于是萨沙上校便安排了两个心腹,今晚用绳子吊到城外,找明军通风报信。
  同一时间,维柳伊河西北方。
  四万八千名士兵在广袤的西伯利亚大地上行军,穿蓝色军服衣甲鲜明的骑士们,威风凛凛的高举着秃鹰旗,唱着军歌,排成行军纵队在马背上颠簸着,一张张红扑扑的脸上写满了两个字,傲慢。俄国没有常备军,却有贵族,骑士组成的龙骑兵团,骠骑兵团,与欧洲枪骑兵一脉相承。
  俄国骑士打不过欧洲强军,不太强,也不太弱,一如这个国家一贯的秉性,好战粗鲁却不擅战。然而贵族们,骑士们却继承了欧洲的另一大传统,傲慢,目中无人。约五千贵族骑兵在两翼排成纵队,唱着嘹亮的军歌,威风凛凛的行军,四周围则是八千哥萨克轻骑。
  在一万三千名轻重骑兵的保护下,三万五千名俄军步兵冒着寒风,打着旗号艰难的行进着。一杆杆蓝色军旗引导下,一连又一连的步兵坐着马车,骑着驴子蜷缩成一团躲避着寒风,再后头是大批没有牲口可骑,纯靠步行的武装平民,手中武器也是五花八门。
  这是一支喧闹的大军,一杆杆蓝色大旗迎风招展,骑在高头大马上的军乐队吹拉弹唱,锣鼓喧天,和沉默的明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支喧闹的大军远远看上去,便像是一只头大,尾巴长的巨大鼹鼠。一万三千名士气高昂的骑兵走在前头,将大批步行的武装平民远远甩在后头。
  远处监视这支大军的除了明军轻骑,还有西伯利亚的特产,野狼。
  冬季的西伯利亚荒原上,一头头饥肠辘辘的野狼蹲在雪地上,安静的监视这支吵闹的大军,一条条鲜红的舌头吐了出来。这些野狼却未料到,这伙从欧洲远到而来的秃尾巴狼可不是他们的猎物,而是一头头贪婪的野兽,那一双双贪婪的眼睛早就盯上狼群了。
  狼群一现身,哥萨克人先红着眼睛,成群结队的骑马赶了过去。
  砰砰砰!
  哥萨克人在旷野中跑的到处都是,用火铳,用弓箭狩猎狼群,很快,一些有马的武装平民也按捺不住心中的贪婪,加入狩猎,竟然还因为争抢猎物大打出手,围着几头狼尸互相射箭,开枪,打的火热。俄军指挥官,似乎无意搀和哥萨克人的麻烦,竟坐视数百个贪婪的武装平民,被更贪婪也更凶残的哥萨克人射死,挥舞着马刀砍死。


第八百八十二章 隐蔽接敌
  白雪覆盖的西伯利亚荒原上,惨烈的狩猎过后,绽放开一朵朵鲜艳的血花,数百俄人武装平民因为争抢猎物,被凶残的哥萨克砍死在雪地里,人马尸体和野狼尸体混在一起,竟格外刺眼。
  远处,李平桂不自觉的龇牙,心中嘀咕着这是人嘛,这就是一伙禽兽。
  凶残的哥萨克人比狼群还凶残,成群结队的骑着马围过去,从尸体上搜刮着一切值钱,或者不值钱的物品,大到马鞍,小到一双靴子,片刻后,荒原上就只剩下一具具俄国武装农民惨白的尸体,竟然连衣物都被扒走了,死马也被取走了肉,只剩下一具具血淋淋的骨架。
  李平桂心中毛骨悚然,这是人么,不自觉想到了儿时家乡闹蝗灾,蝗虫过境,寸草不生。自诩凶残的建虏八旗和这伙俄人比起来,论凶残程度简直上不了台面呀,和俄人比凶残程度,建虏简直就是吃斋念佛的大善人呀。建虏最多就是一伙秃尾巴狗,远东俄人,那就是吃人不吐骨头的夜叉鬼。
  沉默,肃立。
  李平桂龇牙咧嘴道:“瞧见了,被这些夜叉鬼进了辽东,那还了得?”
  左右,数百明骑纷纷色变,见的多了,才见识到这域外异族的凶残可怕,对比大明百姓的孱弱,什么王道教化也太可笑了。李争鸣想的更多,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做生存空间,这北征不是和人斗,是与天斗,与异族蛮类斗,所谓的生存空间便是杀出来的,除了用手中刀杀出一片天地,再无别的出路。
  远处,哥萨克轻骑杀红了眼,竟气势汹汹包抄过来。
  李平桂漠然片刻,轻轻哼了一声:“走!”
  数百明骑纷纷调转马头,避开哥萨克人穷凶极恶的围剿,仍旧远远的逡巡游弋着,监视战场。
  入夜,明军大营。
  一个俄人,一具尸体送到中军大营,两个俄人夜间出城打着白旗来投降,被走火的前线士卒不慎打死一个,活着的那个比手划脚嚷嚷着停不懂的夜叉话,被巡夜轻骑送到中军大营来了。那俄人匍匐在地鹌鹑一般发抖,跪着猛磕头,嚷嚷着听不懂的俄国话。
  明军中有精通俄语的通译么,有几个却用不着。
  中军大营里就有一个现成的翻译,瑞典皇帝的侍从官彼得森大人呀,这位大人是精通多国语言的。
  深夜,静谧的中军大营。
  彼得森大人与那俄人交流了一阵,面色竟十分惊奇。
  卢象升颇为不耐道:“他说什么?”
  彼得森大人面色有些惊奇,喜气洋洋道:“参谋长大人,他说要献城,城内还有他的几十个同伴,竟然还有一位上校。”
  卢象升一呆,马城却释然轻松一笑,突然意识到俄人有一个很致命的弱点,竟然被他无意间忽略了。十七世纪的俄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这个公国还是农奴制,这个国家的大量底层农奴不是纯正的俄国人,对俄国皇帝实在谈不上什么忠心。
  这个国家之所以能在北方崛起,占据了五分之一个世界,纯粹是个庞大的利益结合体。这个由许多民族组成的利益共同体,在不停的对快扩张过程中融合了,分享扩张殖民的利益,才有了后来强大的沙皇俄国。崇祯九年的俄国还是一盘散沙,毫无凝聚力的一个农奴制国家。
  心中警醒便安抚一番,命人将那俄人好生安置了。
  温暖如春的中军大帐中,卢象升狐疑道:“诈降?”
  马城沉吟着,竟诡异笑道:“这倒未必,明晚便可见分晓。”
  翌日,清晨。
  冰封的大河之畔,俄军并未绕路而是直愣愣的冲过来了,进至明军警戒圈的俄军轻骑,与明军轻骑在旷野中遭遇,爆发激战,此时的俄军才有了些打仗的样子,在河对岸扎下大营,用马车建立起一道防线,却迎来了明军大炮的一轮炮火急袭。
  俄军吃了些亏,稍一退让尽又杀气腾腾,也将大炮推上来反击。
  隆隆炮声中,俄军指挥官终于表现出一些战术素养,指挥俄军建立防线,骑兵接触,收拢后队长长的尾巴,很快蜷缩成一团依托大量马车,陆续赶到的步兵逐渐将大战的架势摆开。大炮对轰,骑兵四出,步兵对峙,四万两千明军对垒四万八千俄军,摆开架势很快杀的天昏地暗。
  落在后头的俄军武装农民陆续赶到,明军前线也在不停增兵。
  双方炮兵隔河对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