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骑-第4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都督行营,请征召国子监监生三百名,赴塞北军前听用。
孙承宗想也不想便用了印,塞北大捷,大明天兵全歼俄人十万大军,俘虏四万,皇上在江南祭天,祭祖,大肆庆祝了一番,就连孙乘宗在燕京施行新政,阻力也似乎小了许多。摘下老花镜,孙承宗心中苦苦思索,大都督马城要将大明带到哪里去,还要打么。
这位燕京首辅心中有些忐忑,敏锐的觉察到一丝不妥,再打下去,大明的战车便真的停不下来了。
耳边,突然听到天子殿下稚嫩的童声:“公鸡叫,喔喔喔,下关东,聚宝盆,狗儿叫,汪汪汪,夜叉鬼,杀娃娃,娃娃志气大,胆大不怕他!”
孙承宗哑然失笑,却又是一呆,太子殿下都会编儿歌了,便又是一声叹息,连太子殿下都这样唱,民间又如何,孙承宗突然意识到,他在行将就木的年纪,赶上了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这个时代很可能会持续上百年,甚至几百年之久,才智,手段,他终究不如马城良多。
第八百九十六章 群殴
燕京,国子监。
燕京新政,国子监也遭遇了新政的冲击,年前朝廷开了一科,却只取了一百三十二名新进士,题目虽仍旧是四书五经,却有传言,这便是皇明最后一次开科取士,往后,这道德文章圣贤书多半是不中用了。历史上,不开科举的年代也不是没有,每逢战乱,异族入侵必会停止科举。
然而这一回,天下读书人是真的心中发慌,人人自危。
科举是不可能取消的,朝廷要简拔人才,要用人必然就要科举,然而新学兴起,国子监多对面的汉社日渐兴盛,给旧学学子带来的冲击是难以想象的。年关才过,礼部竟已张贴了榜文,崇祯十年九月间,北方各府要开新学童生试,县试,乡试,分农医兵史匠五科,取新学童生,秀才,举人。
新学科举与旧学科举并行,天下哗然,敢闹事的却终究是不多。
朝廷鹰犬,厂卫太狠,京畿直属之地一百多闹事的士子,竟被判了个流刑,流放到那个叫做奥州的海外孤岛去了,想闹事的便缩缩脖子不吭声了。这时节,厂卫可比天启还凶的多,尤其那个军情司,一个个比狼还狠,大家伙便商量着好汉不吃眼前亏,识时务者为俊杰,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呼。
自然,大明百万读书人也不是人人品性高洁,也出了一些可耻的叛徒。
且不见国子监对面的汉社人头攒动,真真是门庭若市,那进进出出的一个个名教叛徒,呸,读书人的叛徒,苟且钻营之辈!
年关刚过,冷清的国子监竟也热闹了起来,引人侧目。
正月刚过,监生们纷纷返回校舍,却震惊的发现国子监被一分为二,一半分给了旧学学子,另一半竟已修缮一新,十多间新学堂分门别类,高大门楣上写着农,兵,史,匠,医几个大字,一片哗然,这新学也太猖狂了,竟然将校舍建到国子监里来了,这还了得,群情积愤想闹事时,一伙皂衣官差手握上刀柄,不怀好意瞅了过来。
一个个细皮嫩肉的监生缩缩脖子,夹紧了两股,便一声不吭的散了,听说前些日子有个喝酒闹事的监生,被捉进军情司大狱,出来的时候那个惨呀,走着进去趴着出来的,至于为什么是趴着出来的,诸位细琢磨,八成是被人捡了肥皂。那细皮嫩肉的监生,被牢里一伙七尺壮汉盯上了,那得多惨。
噤若寒蝉,人人自危时,那祭酒大人竟将一纸榜文贴到了国子监大门上。
这一纸皇榜便引爆了整个京城,引爆了直隶,引爆了整个北方,榜文说皇明天子感念天恩,监国太子诏曰,北方各县府即日起,将兴建新学学堂三百所,入新学读书的童子下至七岁,上至十五,全体享受廪生待遇,包吃包住每月还发五钱银子,这一纸皇榜一处天下震动,纷乱起来。
吵闹,争论中,这一记重拳狠狠砸在旧学臃肿丑陋的肌体上。
新政终究是会实施的,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终究是闹不过重骑兵,也闹不过军情司,锦衣卫。
崇祯十年,三月间。
喧闹的国子监中便渐渐安静了下来,中间画了一条白线,便出现了新学,旧学同院读书的古怪景象。一边是手捧四书五经,时文八股,摇头晃脑的旧派书生,另一边是成天摆弄草药,锤头农具的新学学子,两边很快起了纠纷。每天清晨天刚刚亮,新学学子们便准时起床出操。
拥被高卧的旧学士子不胜其烦,被骚扰了十余日后,秀才举人们终于按捺不住,抄起折扇,镇纸便冲了出去。
砰砰砰!
旧学这边一扇扇房门打开,一个个眼睛红肿,衣衫不整的秀才举人冲出来,挽起袖子,喷口水,彼之娘哉,汝之妹乎,破口大骂时便一震衣衫,一甩长袍,挽起袖子,攥着镇纸折扇冲过去,打!
“汝之娘哉,岂有此理!”
“汝妹乎,打!”
这国子监里的读书人最爱动手打人,尤喜群殴,一言不和打同窗,打东厂番子,打锦衣卫坐探,连国朝将军也是敢打的。人人都只知道只管打,上头有人护着呀,几头厂卫鹰犬打就打了官府也不敢追究,每每群起而攻之,打的朝廷鹰犬鼻青脸肿,筋断骨折也是有的,反正鹰犬只能挨打,不敢还手。
什么,你敢还手打我们读书人,你倒霉了,当时便大叫一生厂卫鹰犬打人啦,那一嗓子喊出去惊天动地,闹到朝堂上,你猜各位清流言官,部堂大人们会站在哪边,自是厂卫鹰犬的错啦,读书人怎么会错呐。
然而今日,监生们却遇着对手了,新学学子。
那些新学学子也不是好惹的,有地方县府举荐入了国子监,也有花钱捐了新学监生的。这些人里有名医之后,有地主家的大胖儿子,有将门之后,也有一些药铺学徒,战死沙场的烈士后代,不一而足,甚至还有个说书先生的小儿子,这些人都是地方县府按照新政条文,举荐入学的。
这一动手,正在列队出操的新学学子,呼啦一下迎了过来。
都是年轻气盛的小伙子,压不住火,挽起袖子便迎了上去。
“哎哟!”
“痛,痛,痛也!”
这一拉开架势,哗啦,新学学子那边蹿出来几个身强体壮,肌肉扎实的练家子,蹿出去便将同窗们护在身后。
“打!”
几个年轻力壮的练家子摆开架势,砂钵大的拳头砸过去,扑通,砸出一个鼻血长流,凌厉的飞腿踹过去,痛呼一声虾米般蜷缩起来。只三两下,便如同虎入羊群将一伙柔弱文人打翻在地。欢呼声中,新学学子们一拥而上,饱以老拳,将一个个秀才举人揍成了熊猫眼,软脚虾。
哨声响起,一队锦衣卫坐探冲了进来,往着躺了一地的举人秀才,先是吓了一跳又回过味来,竟幸灾乐祸,装模作样的将双方隔开,训斥一番,心中竟暗自爽快,只能占便宜不能吃亏的读书人,竟然也有挨揍的一天么,这世道真是变了,朗朗乾坤呐。
第八百九十七章 新政
紫禁城,西苑。
国子监祭酒上奏监国太子爷,监中新学旧学士子们斗殴,这成何体统,斯文到底呀!孙承宗咧了咧嘴,心中明镜一般这是读书人吃亏了呀,真新鲜,这些动辄闹事一哭二闹三上吊的秀才举人,竟然也会吃亏么。
孙乘宗心中也是暗爽的,他在辽东领兵那些年,又打了败仗没少挨骂,险些便被逼死了。打了胜仗他骂你拥兵自重,打了败仗他骂你丧权辱国,总归他就是要喷你一脸唾沫。心中暗爽,便将这事压了下去,不过是打断了几条腿,又没出人命瞎嚷嚷什么。
官厅外头,七岁大的太子殿下正在费力的握着一把剑,在锦衣卫好手的指点下费力的劈砍着。孙承宗走到窗边,宠溺的看着太子倔强固执的小脸,颤抖的小胳膊小腿,心中不免疼爱,心中便渐渐变的决然,这大明上至太子,下至士子都太过柔弱了。
东虏犯境,北方打乱险些亡国了,让孙承宗痛定思痛,要改一改这大明的柔弱风气。书读的好又武艺高强的也不是没有,卢象升,孙传庭不都是文武兼备的栋梁么,这两人都是自幼习武,弓马娴熟,上了阵就能领军冲锋的,这样的栋梁为何不能多出一些。
孙承宗慢慢又坐了回去,摸一摸鬓白的头发,他已经教坏了一位崇祯爷,太子,他是要呕心沥血仔细调教的。
江南,紫禁城。
江南皇宫已荒废多年,久未修缮,如今正在大兴土木,由户部拨银八百万两兴建一座皇家园林。崇祯皇帝心中讷讷不安担心了好些天,不免听到几声凄厉的哭嚎声,昏君竟如此奢靡铺张,酒池肉林,大明要亡了呀!
那凄厉的哭嚎声在耳边回荡,崇祯皇帝却稳住了,竟然没出妖蛾子,也没为难那几个哭嚎死谏的,也没说不修皇家园林了,白天晚上来自西湖的奇石,东南亚的名贵花草树木,缅甸的翡翠玉石,印度的琉璃灯,西洋钟摆还是一个劲的往皇宫里搬。
主政的袁可立一声不吭,满朝文武却都心里明白,脸皮嫩的皇上学坏了,脸皮越来越厚了,这都是谁撺掇的呐,辽王。辽王殿下在北边打仗,百忙之中还不忘写封奏折送回来,请修皇家园林聚天下奇物,彰显国威,还将瀚海湖底挖出来的几块奇石不远万里,派水师战舰送回来了。
皇上围着那几块奇石,兴冲冲的转了半天,便默许了这座皇家园林的拨款。皇家脸面呀,有哪个皇帝是不想要脸面的,至于那几个书呆子的几声呱噪,自然便没人理会了。
南京内阁,官厅中。
年前孙传庭入阁,主管兵事,这又是新政的一大创举,阁臣不再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改成了专管专权,管户部的阁臣不能对着军事地图胡说八道,管礼部的不能对着税收政策乱喷口水,专管专权,让大明内阁的行政效率骤然增加了无数倍。
如孙传庭主管兵事,每逢紧急军情便只需向首辅袁可立,皇上上报,再由首辅召集英国公,魏国公一班勋贵军议,很快定下大计方针,顺利执行。管教育的,管水利的,管监察的就别瞎搀和军事了,你又不懂带兵打仗,又不懂粮草转运,连一门六磅野战炮能打多远,你都一无所知,你瞎搀和打仗做什么呐。
专管,专权,这一大创举让大明人多嘴杂的行政机构,很快变的井然有序起来。
内阁,官厅。
孙传庭埋首堆积如山的公文中,额头冒汗,大都督行营里有的绝密军报,他这里都有一份,让孙传庭欣慰的同时又很吃惊,他管不了户部的账目,却可以从粮草转运,军需补给的数量大致推断出,大明如今是多线作战,南边,北边同时开打,崇祯九年,这一年耗费的军需总计多少银子呐。
孙传庭粗略估算了一下,这一年的军费,总计花掉了五千万两雪花银,这还是往少了算的。大明有这么多银子么,孙传庭心中咋舌,金山银海都打出去了,这么个花法能坚持几年。
翌日,内阁阁议,户部要新政。
孙传庭垂手站在金銮殿里,一声不吭,户部新政轮不到他管,他是列席,户部的事情自然有户部尚书,侍郎,专管户部的阁臣陈世奇负责,陈阁老是天启五年进士妥妥的阉党余孽,如今翻身入阁了,这也是天启朝人才井喷时代,涌现的出挑人才。
眼皮一抬,户部新政这么大的事情,除了户部官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