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骑-第5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孙传庭拱了拱手,坐不下去便起身告辞了。
  两日后,内阁大学士孙传庭自请往西北督战,内阁首辅袁可立点了头,皇上自是别无二话。同一日,燕京方面应新任西北总制孙传庭所请,调山海关之军驰援西北,山海关驻军选拔精骑两万,加强西北,领兵大将便是祖大寿,领的是山海关,锦州兵马。
  这一部兵马,多是参加过辽东平虏大战的,拥有一些实战经验。
  孙传庭既总制西北,便大展拳脚,展现出他过人的军事才华,匆匆整理行装奔西北去,人还在路上一道道军令便发出去了,调集的兵马多是拥有实战经验的骑兵,除了两万关锦骑兵,孙传庭还抽调了毛文龙的一部义州骑兵,一部驻扎在湖北,即将遣散的洪承畴旧部,拼凑了三万骑兵组成了他的中军主力。
  孙传庭一路调兵遣将,人还未到西北前线,西北明军便吃了败仗。
  一部瓦剌轻骑,一部准葛尔骑兵突然奔袭千里,出现在陕西境内,正往西宁进攻的明军主力五万步骑,进退两难,是退防陕西先清剿这两股轻骑,还是硬着头皮攻西宁,这便是一百多年来,明军面对西北方蒙古轻骑时的常态,机动性不如人家,攻不出去呀。
  此时,孙传庭展现出他出色的军事才华。
  一道军令,命前线明军不必担忧后路,继续进攻蒙古人盘踞的西宁,同时催促宁锦骑兵急行军进至山西,于大同府短暂休整后,他自率三万骑进入陕西作战,迎击千里奔袭的两股敌骑。所谓时势造英雄,孙传庭一出马,纷乱的西北战局便立刻稳住了。
  十余日后,山西大同。
  祖大受的宁锦骑兵已然休整了三日,军容鼎盛。
  崇祯十年,十一月间,孙传庭在数百轻骑护卫下,进驻大同,将西北明军指挥中枢,从陕西延绥镇大幅度后撤到了山西大同镇。只是这一个命令,便让老将祖大寿拍手叫好,不敢再小看这位孙大学士。祖大寿也是百战老将,晓得帅营后移这一手的老道。
  这便是天生的军事才华,天赋,或者称之为敏锐的战场嗅觉。孙传庭是清醒的认识到了蒙古人轻骑的机动性,可见这位大学士胸怀天下,挑灯夜读,也不知研究过多少蒙古人的战例,才有此神来之笔。
  于是,西北明军分为两大部分。
  一部五万步骑杀气腾腾直捣西宁,一部在山西大同一线集结,三万骑兵竟按兵不动,轻骑四出静静等待着各县府上报蒙古人的动向。深得兵法不动如山的精髓,副帅祖大寿因此对孙大学士极为欣赏,锦宁骑兵由此对孙传庭的指挥十分服气,愿意给孙大学士卖命。
  大同,帅府。
  孙传庭换上一身戎装,鲜红大氅一甩,竟锋芒毕露,风采摄人。
  十一月中,西北严寒。
  随着时间的推移,西北各县府陆续遭受了瓦剌人的骚扰,紧急军报雪片般送到大同。帅营中,孙传庭与一干将领分析军情,尽力弄清楚蒙古人的动向,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个没有无线电的时代,能从纷乱的各地军报中,顺藤摸瓜弄清楚敌军的动向,这就是很了不起的名将了。
  这就叫名将种子,天赋,需要嗅觉敏锐逻辑能力极强,从重重迷雾中看穿虚实。蒙古轻骑是打哪来的,怎么就越过黄河进了陕西,孙传庭手指在地图上划过,最后落到河曲,府谷城外的刘家川,刘家川,便是黄河上一个重要的渡口。
  陕西之地,在军事叫阻山带河。
  黄河自青海源,经甘肃、宁夏,流经陕西的时候,刚好凸出为一个几字形,把陕西大部分的地方包裹其中,随后,沿着陕西与腹内的交界地带南下,经河南,滚滚东去。
  别的地段暂且不说,只说黄河流经陕西与腹内边界的地段,全长千余里,两岸山峦重叠,谷道弯曲狭窄,滩多水急,航运困难。沿岸最为重要、且又可为军事通道的渡口,府谷城外的刘家川渡可谓是自北而南的头一个。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从这个渡口,可西入山西,也可北上内蒙。反过来,不论是从内蒙出军、抑或是从山西出军,也都可以经此渡口进入陕西。最微妙的是,此地距离大同不是很远,几百里地,大同在西北方,而冀宁则在此地的东南边。
  孙传庭是如何做出这样的判断,是因为沿这条行军路线上的县府,传回来的情报最少,反常即妖。由此,孙传庭判断瓦剌人千里奔袭,目标是延绥镇,前线明军的粮草集结地。
  打刘家川过黄河,再过无定河,清河涧人烟稀少处行军,神不知,鬼不觉就到了延绥镇。


第九百二十三章 武风
  瓦剌人轻骑千里奔袭延绥镇,来干什么呐,抢。
  千百年来北方游牧民族都是这么干的,行军打仗也不带军粮,轻骑突进走到哪抢到哪。孙传庭的判断也是根据瓦剌人的习性,瓦剌人的胆子大的很,打英宗时起每每深入九边腹地,对坚城围而不攻,绕过坚城劫掠村镇,制造混乱,明军时常束手无策。
  后来建州人也学这一招,辽军也是这样打的,这便是能充分发挥骑兵机动性的战法。地方守备,祖大寿还有些拿不准,孙传庭却正色指点道,不妨转变一下想法,倘若瓦剌人真是偷袭延绥,最有可能走哪条路线。
  祖大寿顿时恍然大悟,拱了拱手,这样一想竟茅塞顿开,孙大学士心思竟如此机敏,假定瓦剌人已兵临延绥,反过去推敲瓦剌轻骑的进兵路线,竟与各地传来的军报严丝合缝,一一吻合了。
  当夜,孙传庭做出了一个极精道的布置,一万铁骑取刘家川渡口,断其后路,由祖大寿率两万关锦骑兵自山西渡河,驰援延安,如此一招叫做掐头去尾,孙传庭率一万骑兵断了瓦剌人的后路,祖大寿率两万骑渡河去延安,侦骑四出寻找瓦剌人的主力。
  倘若瓦剌人真的奔延绥镇去了,则两路铁骑,可将瓦剌人主力歼灭在大小河流纵横的陕北。倘若瓦剌骑兵不在延绥镇,那孙传庭便顺势驻兵延绥镇,保证西征大军的后路粮道,两全其美。
  翌日,清晨,大同府四门大开。
  三万骑兵一路向南,一路向北,倾巢而出。
  孙传庭则坐镇大同调派兵力,一队队民壮,遣散的边军老兵被重新征召,发给武器,一座座废弃的军堡,烽火台,甚至长城都被重新利用起来,大明西北边陲竟似时空穿越,重新回到了十几年前,被西北瓦剌人纵兵掳掠的年代,这也是一件极偶然的事情,却成就了孙传庭赫赫威名。
  彻夜未眠,孙传庭揉着酸痛的额头,长身而起。
  推开窗户,十一月间大同天气已极是寒冷,抽抽鼻子,便能嗅到强烈的煤烟气味。没错,正是煤烟味,随着草原塞外贸易的兴盛,山西日益附属繁华,并且未曾经历过战乱的破坏,很便便取代陕西成为西北贸易的中心,山西多煤,天寒地冻烧煤取暖,在民间日渐普遍了。
  孙传庭忍着煤烟味,看向西北方,想来长城外草原上,烧煤取暖的现象更加普遍。孙大学士定定的望着西北方,心中竟有些意满自得,大明与蒙古人纷争两百四十年,他幼时便熟读兵书,史书,总是梦想着有朝一日能主政西北,与蒙古人痛痛快快的打一场。
  如今多年心愿达成了,竟让孙传庭亢奋起来,毫无睡意。
  这一仗,瓦剌人偷袭九边重镇延绥镇,行踪不定,各府各县只能紧闭城门自保,任由瓦剌人在山野乡间纵横掳掠。这一幕,也不知在孙传庭梦中出现了多少回,也不知夜间无眠是,在心中推演了多少回,这西北边陲的每一个地名,每一条山川河流早记得精熟了。
  孙传庭心中一阵恍惚,竟似乎回到了数十年前,蒙古人犯境的年代。
  却又觉得崇祯十年的大明,这西北之地,与那时完全不同了,哪里不同却又说不上来。直到孙传庭召集大同守备将领,兵备道官员军议,才知哪里不同了,一切都与数十年前不同了呀。第一件,山西各府守备衙门,兵备道,常平仓储备充裕,为西征大军准备的军粮堆积如山。
  新政后的山西府,兵备道升格成独立的地方衙门,主要负责粮草军需转运,招募,操练新兵事,职权是大大加强了。山西作为明军西征的大后方,储备的军粮足够西征大军吃两年,军械,火药储备更是充沛,一本本账目交上来,让孙传庭嘴角直抽,大明九边什么时候这样财大气粗了。
  上午,正在军议时,有客到。
  辽东商会,山西商会,并山西各府有头有脸的新贵们,纷纷登门拜访新到任的西北总制孙大人。孙传庭不敢怠慢,便在官厅中分批召见了这些地方新贵,在中兴的大明,影响力极大的富商土豪。孙传庭是做过内阁大学士的人,自然明白这些晋商新贵的能耐。
  本以为这些地方新贵,是来给脸色,催促官兵出战平贼的,孙传庭本已经做好挨骂的准备,敷衍一番。却未料到,这些晋商新贵竟然是来送银子的,一天时间,各家晋商竟输捐军费高达银元百万枚,一张张大额官票摆在桌上,孙传庭竟傻眼了。
  百万银元就这样捐了么,充作军费,这还是抠门的晋商么。
  呆了一阵,孙传庭撇了撇嘴,如今他手中要钱有钱,要粮有粮,这个仗还有什么难度,高薪募兵呀。孙传庭琢磨着要在山西招募两万新兵,兵员,当以裁撤的边军老卒为主,边军老卒总比民壮强多了吧,给丰厚的军饷给安家费,估摸着这兵马就召集起来了。
  募兵令一下,孙传庭才知道他错了,大错而特错了。
  崇祯十年的山西,早已经不是十年前的山西,山西之地,可是最早与辽东眉来眼去的一省,早在天启年间,山西豪强便与辽东建立了联系,山西人与辽东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山西子弟在草原上做生意,做商队护卫的极多,尚武之风十分兴盛。
  十年后,山西变成了什么样子呐、
  孙传庭的募兵令一下山西便沸腾了,各县府自发组织民壮,自备马匹,军械,火铳纷纷聚集到县城,各地兵备道衙门,五天时间还真将两万兵员的募兵名额填满了,然而孙传庭彻底蒙了,因为五天内聚起来的这两万兵员,全是骑兵,连战马军械还是自备的。
  孙传庭傻了呀,他是想招募两万步卒,聊胜于无,怎么一分钱没花,就弄出来一支两万人的骑兵呐。孙传庭呆坐在官厅里,看着各地兵备道送来的花名册,一个个应召入伍的新兵,全是骑兵假不了呀。
  孙传庭脑中突然一道闪电划过,终于惊醒了,起身朝着辽东方向郑重的拱了拱手,直到今日,他才明白大都督马城做成了什么样的大事。开民智,尚武风,藏兵于民,瓦剌人这回怕是打错了算盘,这九边早已不是当初的九边了呀,这山西就是一张等着吃人的血盆大口呀!


第九百二十四章 募兵
  孙传庭手中有钱,有粮,如今又有了兵,便开怀大笑起来,如此这般还打不赢么,这样还打不赢那是人头猪脑。孙大学士手握重兵,粮草充裕,军饷全额,将赏格加到一个人头二十块银元,好端端一位内阁大学士,西北三边总制竟潸然泪下。
  有钱有粮有兵,这艰难的边事竟易如反掌,平定虏患竟如此容易。
  这边患却为何持续了两百年,倘若官绅,商贾早那些金银出来,九牛一毛,这九边还至于被打的还不了手么。眼见为实,孙传庭幡然醒悟这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