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骑-第5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固始汗觉得很委屈,这不是大明九边么,瓦剌人来去自如的明国西北呀。固始汗心中有苦说不出,觉得很冤枉,他的祖辈们,明明就是在这地方来去自如的呀,早怎么没觉得明国人建的城池,竟然是如此难啃呢,这一面靠山一边傍水的关城,设计的实在太歹毒了,只能拿人命去填。
  还好,天气冷护城河结冰了,不然,他麾下勇士们连城墙都摸不着。
  固始汗看着不停冒火,冒烟的城墙上铳炮齐鸣,瓦剌的勇士们一个个被炮弹轰飞,被铳子撂倒,觉得实在无法理解,他的先辈们是如何做到,在如此坚城之下来去自如的。固始汗仰天悲鸣,十多年前这大明九边还是豆腐渣呀,怎么的到了他领兵来攻打,就变成铜墙铁壁了呐。
  这实在不能怪他无能,实在是此人生错了时代,也挺冤的。
  久攻不下,固始汗便心生怯意,琢磨着夺路而逃了,打不过就跑吧,明军守城是很有一套的,难不成还敢出来野战么。固始汗贪婪的最后看了一眼榆林城,下令撤兵,话到嗓子眼却又忍住了,实在不甘心就这么灰溜溜的跑了,哪有出动近三万骑却空手而回的道理,没道理嘛。
  于是,固始汗便下了一道军令,分兵掳掠,让部下们抢够了再走。
  固始汗敢拍着胸膛说,他这个命令下的没问题,是很英明很正确的命令,因为多少年来瓦剌人进关掳掠大明九边,都是这样干的,明国人有句话怎么说的来着,贼不走空,就是这么个道理。千里奔袭,却两手空空的回去,部下的台吉们闹腾起来他也弹压不住。
  于是,两万瓦剌轻骑便在榆林城下分了兵,四处掳掠。
  入夜,榆林南关战事平息,守军很老实没有打出来野战,固始汗很满意,却不知道四周围已布下了天罗地网,多少人马正在围剿他呢,本地驻军,团练,各地援军超过十万人马,大明新政下恐怖的军事动员能力,是他一个瓦剌汉王所无法理解的。
  固始汗这时还不知道,他的千里奔袭是捅了一个马蜂窝。


第九百三十章 青壮
  连孙传庭以下,西北明军将领自己都没意识到,大明新政后的军事动员能力有多恐怖,大明积弱太久了,一旦强大起来连自己都不适应了。于是,在孙传庭醒悟过来,意识到自己的强大之后,这场西北大战就变味了,孙传庭胆子越来越大,西北大军从战战兢兢,很快变成大踏步前进。
  孙传庭看着西北地图,十万大军被他招募起来了,该如何做呢。
  一个声音在心中高叫着,向西,向西,再向西。
  山西,蓟镇,九边民壮陆续集结起来,怕不得有二三十万众,还都是身强力壮的青壮年,这样大的一股力量集结起来了,要往哪里引,除了西边还能有别的选择么。二三十万青壮往西去,孙传庭被这个念头吓了一跳,心中纠结起来,这和他自幼接受的道德文章圣人言,背道而驰呀。
  然而却又控制不住心中的那头野兽,这样做的好处太多了。
  边民西进,可一劳永逸的解决边患问题,军需问题,给朝廷省下一大笔军费,连军械都可以民间自筹,一文钱不花,可以将大明的疆域推进到西域,可以攻灭瓦剌人,还有比这划算的事情么。孙传庭心中明镜一般,大都督已经将路铺好了,就看他是要清名,还是要骂名了。
  孙传庭的眼光,远超这时代的许多人,他想的是两三百年后,圣人之学是早晚要复辟的。当大明打到了世界的尽头,天下太平了,好日子过的时间长了,各种奇葩论调免不了又要冒出来,读书人免不了又要骂朝廷,这是他孙传庭,也是大都督马城改变不了的。
  好日子过的久了,读书人吃饱了撑的没事干,不骂朝廷还能干啥。
  两三百年后,说不好他孙大帅,连大都督都要被人骂成屠夫,刽子手,这一世清名还要不要了。孙传庭看着西北地图,激战中的西宁,黄河两岸,视线最终落到那条浩浩荡荡的黄河上,心中渐渐有了决断,身后名权且顾不上了,先集结大军往前推吧,至少要推进到黄河上游。
  孙传庭琢磨着一阵,要是能打下黄河上游,那不成,还得把黄河上游的支流也通通占领了呀,不然怎么能算攻占呐。这一比量就比划到青海巴彦喀拉山脉去了,过了这些大山又是个什么地方呐,孙传庭竟十分好奇,翻过青海的大山又是怎样一副光景,这一琢磨,心中那头野兽就更控制不住了。
  榆林府,激战正酣。
  冯德领着三千骑在大路上横冲直撞,将沿路碰到的小股瓦剌人杀了个人仰马翻,三千骑竟顺着大路,一路杀到固始汗面前。固始汗才刚下令分兵掳掠地方村镇,后队便被冯德冲的七零八落,放眼望去,数十个红衣骑兵仗着甲胄护身,在马背上翻滚劈砍,后头的骑着马跟着发铳。
  大路两侧休息的瓦剌兵,竟被冲杀的打马躲避兵锋,一团大乱。
  固始汗大怒,锵的拔出了金刀,可算逮着明军的主力了,这么大一股骑兵还不是主力么,这伙明军竟如此嚣张,这都冲到本汗跟前来了。左右,瓦剌勇士们纷纷提起狼牙棒,拔出弯刀,打马上前迎击明军的主力。
  “杀光明狗!”
  嚎叫声中,固始汗身侧的蒙古勇士们,汗账精兵纷纷打马,成群结队的冲杀过去。冯德一路从清涧县杀到榆林府,也累坏了,三十五六岁的人了又有旧伤,不复当年冲锋陷阵之勇了,杀了一路便眼冒金星,气喘吁吁还出了一身臭汗,身侧数十个老兄弟也累坏了。
  身上四五十斤的甲胄,格外沉重,压的冯德汗流浃背。
  此时,面前大股敌骑猛冲过来,冯德吓了一跳哪还敢逞强,一声呼哨招呼老兄弟们,县里的后生们,风紧,扯呼!
  三千骑呼啸而来又滚滚而去,失了锐气便打马挑头乱哄哄的逃了。
  冯德也不傻呀,一路逃一路将头盔,负重往路边仍,却仍是渐渐被瓦剌汗账兵追近。
  “冯爷,走徐家庄!”
  “引走,将鞑子引走!”
  吕安领着一帮后生冲上来放了一阵铳,掩护冯德撤退,还顺势将瓦剌兵大队引走了。
  冯德情急下扯着嗓子吼道:“信鸽,放信鸽,榆林无恙!”
  也不知吕安听没听清,三千骑便一哄而散,夺路而逃,冯德自领着数百骑从大路上逃到路边的瓜田里,径直往数里外的徐家庄逃,这榆林府人烟稠密,徐家庄又是个大庄子,有堡墙有护城河还有吊桥,这也是陕西人被瓦剌人掳掠怕了,大庄子都是有防御设施的。
  “开门,开门!”
  “放吊桥!”
  徐家庄庄丁远远看到冯德那一身大红棉甲,不敢怠慢,手忙脚乱的放吊桥,轰隆,吊桥落下,数百骑一路畅通无阻越过护城河,进了庄子,那一身大红棉甲便是通行证。
  “发铳!”
  “打!”
  堡门上方,两侧的庄丁纷纷探出脑袋,摆弄着火铳,噼里啪啦一阵铳响,将追过来的瓦剌骑兵放倒了几个。
  咯吱!
  庄丁拼命推动绞盘,升起吊桥,几个瓦剌精兵本想加速冲进庄子,却不意这吊桥升的太快,扑通,一个瓦剌骑兵拼命扯缰绳,却还是连人带马闯进了护城河,在结冰的护城河上马失前蹄,轰然栽倒。
  啪啪啪!
  十几杆鸟铳伸了出来,将那瓦剌勇士打的不停抽搐,浑身冒血,死鱼一般扑腾了一阵不动弹了。战马嘶鸣声中,大队瓦剌骑兵慌忙减速,在结冰的护城河前勒住战马,取下骑弓与城上的庄丁对射,一阵密集的箭雨过后,墙上的庄丁惨叫这翻到了几个。
  “上城,上城!”
  冯德翻身下马嘶吼着,感觉力气渐渐回到身体里,急吼吼催促着数百后生下马,抄家伙上堡墙,隔着一条结冰的护城河,大批瓦剌骑兵也纷纷翻身下马,与堡墙上的明人对射。奈何明人有堡墙掩护从垛口里鬼鬼祟祟的发铳,大批瓦剌兵在空地上无遮无掩,伤亡完全不成比例。


第九百三十一章 防箭
  “稳住,稳住!”
  “听我口令!”
  冯德穿一身甲胄,大红棉甲提着刀在堡墙上奔走,竟然将精锐辽兵的气场散发了出来,大小也是个队官属于士官一级,辽军的士官,自然便有一种深入骨髓的气势。
  冯德轻轻一脚,将一个晕头转向的后生踢到垛口边。
  战刀一挥,便是一声沙哑的嘶吼:“放!”
  噼啪!
  堡墙上突然硝烟弥漫,爆出一阵密集的排铳声,立在护城河边射箭的瓦剌兵瞬间栽倒一片。
  排铳,让堡墙上的火力瞬间密集起来,杀伤力得到了恐怖的提升。
  “八人一排!”
  “列队,八人一排!”
  堡墙上,一个个退伍的老兄弟,治安兵找回了当年的勇气,一声声嘶吼,指挥着清涧县的后生们列队,一队队退后装填,上前发铳,那一阵阵排铳竟越来越犀利,外头倒下的瓦剌兵越来越多,激战半刻钟后瓦剌人吃不住劲了,趁着火铳射击间歇纷纷翻身上马,将身体趴低,抱着马脖子逃了。
  良久,堡墙上大明的后生们,探头探脑的往外面张望,望着那一地的人马尸体竟呆住了。
  “哈哈!”
  冯德拄着战刀先放肆的大笑起来,虽筋疲力尽却心情畅快,便如同饿了三天后吃了颗人参果,全身舒畅,飘飘欲仙。冯德也算想明白了,这瓦剌精兵也不过如此,一顿排铳便撂倒了。他认字不多也没想那么深远,他却不知,为了训练出他这样的精锐士官,马城花费了多少心血。
  他自己,身边这几十个老兄弟,就是超越时代的先进军制生产出来的成品货,这训练有素的精锐士官,那阵阵排铳,其中蕴藏着多少领先时代的军事理念,他是一概不知的。
  大路上,固始汗气的脸色铁青。
  前头大路上,大路两侧的田地里,到处都是追逐的骑兵,流矢横飞,铳声阵阵,打小在马背上长大,打小苦练骑射的瓦剌人竟还落了下风,辛苦辛苦追上去,竟被明人回头一铳打的翻身落马。青海贫瘠,骑弓本来射程就不远,瞄准了射最远也就能射四十步,瓦剌骑兵用的又是二两重的轻箭。
  骑马射箭本来就不容易,骑马放铳可就容易的多了。
  一个打小苦练骑射的瓦剌人,练上十年能射中人,一个骑马发铳的明国人,练上三个月就行。
  二两重的轻箭,和二两重的铳子,杀伤力哪个强。
  固始汗眼睁睁看着一个明人,骑着一匹大肚子枣红蝈蝈马,马屁股上挨了三箭还跑的很欢快,竟然越跑越快最后跑没影了。这只能拉车的破马挨了三箭,竟还上窜下跳的。瓦剌人就惨了,爱上一铳不死也残,被二两重的铳子正中面门,一颗脑袋便如同西瓜般炸开了。
  明国人还学会了蒙古人压箱底的本事,一边逃,一边回身发铳。
  回身发铳可比回身射箭容易多了,这曼古歹的打法让明国人学去了,固始汗认准了这伙明国骑兵就是明军主力,那一身粗布衣服,那拙劣的战技都是演出来的,那么这伙明锐明军为什么要演戏呐,固始汗吓了一跳,慌忙下令吹号角收兵,大事不妙了。
  明军精骑有意打扮成民壮,这是要引着他往伏击圈里跑呀。前头,大批瓦剌骑兵听到悲凉的号角声,纷纷放弃对明人的追杀,打马集结起来。固始汗还在疑神疑鬼,清涧县的后生们却成群结队的跑远了,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