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骑-第5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吕长海瞧着马秀才,困惑道:“亲家,你学问大,这草叶湖有什么门道,看出了么?”
  马秀才摇头晃脑,含糊着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吕长海气的鼻子都歪了,抽抽鼻子却闻道一阵臊臭味,一回头便见到几个后生正在对着湖面小解,估摸着心中郁闷以此发泄一番。
  吕长海气的破口大骂:“小王八羔子,走远些!”
  那几个后生吓的一哆嗦,拉上裤子不敢吭声的跑远了。
  骤然,马秀才看着湖面反射的月光,便如同被人点了穴道,呆若木鸡,脑中一道闪电划过。
  吕长海吓了一跳,忐忑道:“亲家,魔症了么。”
  马秀才突然跳了起来,手舞足蹈,终于想通了这咸水湖中蕴藏的大秘密,硝石!
  马秀才突然跳了起来,一嗓子吼了出来:“发财了!”
  吕长海呆看着他手舞足蹈,如同疯魔,正琢磨着是不是该将他打晕,马秀才却猛扑过来,干瘦的手爪子掐的吕长海直咧嘴。
  那秀才强自镇定,低沉道:“凡盐湖之畔,必产硝石,咱们发财了!”
  吕长海听的睁大眼睛,良久才咽了口唾沫,一琢磨这事十有八九是真的,两个人头碰头的嘀咕了一阵,夜里偷偷在湖边转了一圈,也没声张。第二天,清涧县团练便驻扎在草叶湖畔,死也不肯走了。吕长海,马秀才,清涧县子弟淘到了西部大开发的第一桶金,大明奇缺的天然硝石。
  清晨,铁骑滚滚,身穿红衣的明军轻骑在哈密东三百里处,遭遇了蒙古人的侦骑,骑兵前哨战随即打响,一队队明军轻骑蜂拥上前,人数较少的蒙古侦骑打马逃跑,凌乱的火铳声,激射的箭矢,揭开了大明与西蒙古哈密大战的序幕。


第九百五十六章 细作
  蒙古轻骑边逃边回头射箭,明军也早有防备,纷纷从背后取下一面盾牌,护在身前,这便是孙传庭下令打造的防箭利器。椭圆形的制式盾牌形状像是个葫芦,中部两侧开口,收窄,自然是为了方便火铳射击。不拘是火铳,手铳都可以架在盾牌中部的缺口上,顺利击发。
  整面盾牌十分轻便,通体用松木打造,外头包铁。
  明军轻骑一手持盾,一手发铳,或者一手持盾,另一手握马刀,这是复古的骑兵战法,明代之前中国的骑兵也有不少配盾的,西方配盾的骑兵更多。如今孙传庭将这复古的装备大量打造,加以改良,减轻了盾牌的重量,还加上了类似射击孔的射击,这便是对付蒙古人骑射的利器。
  叮叮当当!
  二两箭射在包铁盾牌上,溅射起一溜火星。
  明军骑兵缩腹猫腰躲在盾牌后头,拍马猛追,只有一些战马被箭矢射中,轰然倒地。大队明军轻骑凭借战马优势渐渐拉近距离,将手铳,短铳架在盾牌中部的射击孔,追上了便是一铳。
  人仰马翻,蒙古轻骑成溃败之势,仓皇西逃。
  草叶湖,傍晚。
  吕长海带人在湖边找到了硝石,湖里还有硝土,不动声色找来两个制硝师傅,取湖边蕴藏着硝石的土块,打碎后加水调制,过滤掉杂质再用铁锅加热,冷却后便得到了白色的硝石。大明新政鼓励民间制硝,官府高价收购,这制硝技术在民间早已普及。
  民间制硝,使用人畜粪便经过长时间的堆积,过滤,加热,冷却制成。
  吕长海眼睛眯了起来,瞧着面前方圆几十里的大盐湖,那铁锅里白茫茫一片硝石粉末,心中狂喜,这大秘密可不好被认瞧去了,便在这草叶湖畔驻扎下来,找石头,用湖泥修建房舍矮墙,领清涧县三千民壮将这宝贝湖,当成了西征路上的第一个据点经营。
  人多势众,三千团练放下武器抡起锄头,镐头,挖基地盖房子也都是好手。
  又过了两天,一队清涧县团练在大盐湖尽头的支流处,发现了金砂,发现金砂的消息引爆了营地。三千清涧子弟眼睛都红了,组织轻骑跑马圈地,插上草标,将这块宝地圈了下来。吕长海也不敢怠慢,派马秀才领人回西宁府登记造册,一拿到官府的文书地契,这宝贝湖就是清涧人的了。
  数天内,大举西进的大明九边百姓,陆续在青海腹地草原上的河流里发现了金砂。
  青海盛产沙金,天山两侧还有金矿呐。
  西宁府,三边总制衙门。
  孙传庭将他的官衙搬迁到了西宁,便如同打了鸡血一般亢奋起来,每天只睡两个时辰却精神百倍。他赌上一切,一手促成了西部大开发,此时方知这大明的西北有多富庶,这便是一片几千年来,未曾被人开发过的大宝库呀,西进百姓陆续发现了大量硝石,金砂。
  几千年来,读书人说到西北便大皱眉头,本能的便认为是贫瘠之地,取之无用。孙传庭觉得那些混账读书人都该死,这是贫瘠之地么,天知道这青海大地的下头,还有那令人神往的天山,埋藏着多少宝贝。且不说几千年来没人动过的各类矿产。
  就是这数千里天然草场,用来畜牧,养马,大明还会缺马缺牲口么。
  孙传庭眼睛也红了,蛮夷之地,取之无用,说这话的都该死,这青海腹地便是大明中兴之本,他孙某人晋身之阶。前线战局一片大好,蒙古人一路溃败,明军正在大举追击,孙传庭不过鄙夷一笑,欺孙某不知兵么,诈败,这一招蒙古人使了几百年了。
  蒙古人是以轻骑为主的,诈败,这一招屡试不爽。
  想当年,大明军力鼎盛时永乐年间,大将军丘福率二十万明军精锐北征,便是中了蒙古人的诈败之计,导致二十万大明精锐全军覆没,葬身于无边无际的草海之中。
  孙传庭只是冷笑,诈败么,孙某便来一出将计就计。
  崇祯十一年,三月末。
  曹文诏率明军五万,进攻哈密,孙传庭则秘密出西宁,引三万铁骑亦步亦趋,三万铁骑都换下了军服,换上了寻常百姓的装束,昼伏夜出,扮成西进的百姓就停在曹文诏大军的侧后方,静静的等待着蒙古人的伏兵。
  孙传庭几乎可以确定,蒙古人的主力大军,就游荡在哈密以东的某个地方,随时会杀气腾腾的冲出来。
  哈密东边,三百里。
  入夜,明军主力扎稳营盘,白天四面出击的轻骑纷纷回营,回不来的便就地露营。
  喧闹的大营中,曹文诏全身披挂站在营门处,翘首以待。直到深夜时,数百明军骑兵才护送着一队装束怪异的骑兵,进了中军大营,那队骑兵竟人人反穿皮袍,戴着皮帽,打扮,长相与蒙古认一般无二。
  翻身下马,那蒙古人长相的轻骑,竟口吐汉话:“军情司丙三队哈奎,参见曹帅!”
  曹文诏僵硬的面孔抽了抽,竟挤出笑意温言道:“哈队官不必客气,请!”
  那口吐流利的汉话的蒙古人拱了拱手,入营,便在戒备森严的中军大营里,与明军主帅曹文诏彻夜密谈。这军情司队官汉名叫哈奎,他却是正经八百的蒙古人,手下十余骑全是北元大妃娜木钟的族人,心腹,后来入了军情司当了细作,深入青海肩负侦查之责。
  曹文诏也是百战名将,如何不知他的五万大军处境极是危险。
  然而曹文诏却是极自负的人,想当年他敢三千骑追着几十万流寇打,又如何会怕蒙古人。虽是自负,曹文诏也不是没心机的莽夫,他敢如此嚣张的轻兵冒进也是有依仗的,他的底气,便是先一步深入青海腹地的军情司密探,无孔不入的情报侦查网。
  军情司在西北安插了多少,曹文诏不知道,也懒得问。
  他只知道军情司以大量蒙古族的细作,深入西北草原,布下了一张密不透风的大网。这些出身白城的蒙古密探,有的假扮成青海牧民,有的甚至大咧咧的假扮成瓦剌兵,源源不断的将紧急军情送回来。这便是曹文诏的底气,洞悉先机,这个仗还打不赢么。


第九百五十七章 丙三队
  马城此时也是心中笃定,胜负已分,大明是有组织的西进,所谓上兵伐谋,刺探,渗透,战略欺骗,乃至一个国家的组织能力,动员能力,马城认为都可以算到谋略的范畴。大规模的渗透侦查,全面的军事动员,精兵尽出,大明为这一战可算是使劲了浑身解数。
  大规模敌后渗透这一招,可算是正中了蒙古人的命门。
  对一支组织松散的蒙古联军来说,消息不畅,对面不识,这便给了明军渗透的机会。当年,一盘散沙的辽东明军便是被努尔哈赤用这一招,毫无抵抗便将一座座坚城丢了,如今马城又用这一招来对付蒙古人。
  大明,正在从一盘散沙,变成一个组织严密的秩序社会。
  前线,哈密地区。
  塔里米大叔在长满水草的沼泽边翻身下马,身后,一百多轻骑纷纷拍马赶来,在这长满丰美水草的大河上游,水流平缓的沼泽地里饮马,休息,将身子趴伏在河边,饱饮清澈的河水。塔里米大叔畅快的将水袋装满,将冰凉清澈的河水浇到头上。
  转身从马背上取下渔叉,孩子们便欢呼着围拢了过来,塔里米大叔的叉渔技术十分高明,眯起眼睛借着落日的余晖,瞅准了便刺过去,一条肥美的草鱼便离开水面,张大嘴巴扑腾着。孩子们的欢呼声中,塔里米大叔大显身手,很快便叉到了十几条大鱼。
  百余人的准葛尔部落,就在沼泽地边上生火烤鱼。
  精壮的汉子们取出弓箭,冲着一群正在饮水的野羊去了,女人们则从马背上解下帐篷,搭建营地。大河上游,被雪山融水滋润的沼泽边上,充满了一片祥和欢闹的气氛。孩子们围坐在火堆旁边,看着肥美的烤鱼流口水,塔里米大叔有些犹豫,却还是从怀中取出惊心保管的香料。
  小心的将香料,盐洒在烤鱼上,塔里米大叔慈祥的看着孩子们。
  这点调料还是从一个明国行商那里,用两张羊皮换来的,用来烤鱼烤肉十分美味,可惜实在太贵了。孩子们用娇嫩的小手,扒拉着散发着热气的烤鱼,塔里米大叔却警觉起来,起身往东南方望去,东南方一队轻骑出现在沼泽边上,十余骑纷纷翻身下马,安抚着疲惫的战马。
  塔里米大叔眼力很好,一眼便瞧见了那十余轻骑身上的皮袍。
  将手指放到嘴边一声呼哨,周围,数十个部落勇士便赶了过来,散开,警觉的朝那队轻骑靠近。
  “喂,干什么的!”
  塔里米大叔远远的吆喝着,一个手势,部落勇士们便纷纷将箭搭在弓上。
  那十余骑脱帽致敬,恭敬的回应:“饮马的,尊敬的族长。”
  塔里米大叔听到熟悉的蒙语,心里一松,部落勇士们纷纷将弓箭收好,解散了,成群结队追赶羚羊去了。
  塔里米大叔想了一想,善意的发出邀请:“喂,朋友,我们这里有美味的烤肉,天快黑了,你们需要一个宿营地。”
  下游,数百步外。
  哈奎脸上带笑挥着手,心中却在咒骂着老东西,萍水相逢,用的着这样热情么,可也无奈,他自己就是蒙古人,蒙古人的礼数是很周到的,老东西发出邀请了,他是无法拒绝的,只能冒险靠近那百余人的小部落了。
  “就来,尊敬的族长!”
  哈奎大声大营了,一个眼色,军情司丙三队士卒会意,整理行装,将手弩藏在马鞍子底下,将装填好的手铳插到腰间,用皮袍盖住,互相帮忙整理行装后才做出兴高采烈的样子,才牵着马,往那个好客的游牧部落走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