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骑-第5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更不要提他一个三边总制的乱命。前线,曹文诏自是十分恼火,这道军令不就是要他诈败么,曹文诏自诩白马长枪生平未尝一败,要他诈败倒不如杀了他。
“让开道路,如何让法!”
“都搅在一起了,这个时候如何能退,退一步便是死!”
曹文诏帐下将领闹腾起来,颇多怨言,曹文诏心中犹豫起来,作为最早一批跟随辽王马城打天下的将领,大都督的脾气他晓得,大都督最不喜临阵抗命的将领。辽宁之中,前线将领有极大的自主权,却极少有违抗军令的,他虽不满孙传庭的独断专行,却还是下令集结兵力,冒着极大的风险打个反击。
曹文诏是军事奇才也是百战老将,深知此时想撤下来,便能冒险全线反击,将蒙古大军击退之后在组织撤退。且战且退是那么容易的么,两军相争,且战且退那都是话本里编出来。
入夜,曹文诏冒着巨大的风险,全线反击。
副将曹变蛟亲率中军马队五千余骑,猛攻中路,正面便是两个哈密部的万人队,曹文诏的打算是一举击破当面强敌,阻挡住蒙古中路大军的兵锋,底线是迫使其败退三十里,留给前线明军从容撤退的空间。击破当面之敌后,大部明军当可以从容撤退。
不免仍有联络不上的少量兵力,无法撤退,便只能自求多福了。
当夜,月朗星稀,大漠如雪。
前线各部明军突然接到军令,全线反击三十里,至卯时整便得全军撤退,不得有误。中军大营轻骑四出联络各部兵马,中路,一员骁勇战将率五千铁骑率先出击,引领明军的全线反攻。
哈密东南,大漠中。
荒凉的沙漠中,一处绿洲成了哈密部的栖身之所,约两个万人队散布在绿洲周围,取水饮马,生起篝火,杀羊宰牛,一队队穿着皮袍的牧民大口撕咬着流油焦黄的羊肉,龇着一嘴大板牙,说说笑笑,骆驼马匹在一座大湖边悠闲的吃着水草。
哈密,吐鲁番一带遍地都是绿洲,人口在西北之地算是很稠密。
哈奎身处大军之中,绿洲外围,和十余个下属围坐在篝火旁边,正谈笑时走过来一个满脸胡子的牧民,那牧民牵着骆驼似是要去河边取水,经过时却不经意间弹弹衣服领子,弹了三下。
哈奎眼睛一亮,慷慨道:“安答,取水么。”
那胡子壮汉笑着道:“是呢,这天色变了,子时后估摸着是要下雨的。”
哈奎起身施了一礼,看着那胡子壮汉牵着骆驼走远了,便已然得到极重要的信息,子时之后要变天了呀。十余个军情密探纷纷起身,将马匹牵了过来挡住远处视线,互相使个眼色整理着军械,将藏在马鞍子下面的火铳,弓弩取出来,刀就放在手边上。
入夜,喧嚣的绿洲安静下来,四月间,这沙漠绿洲夜间仍凉意四起。
哈奎背靠一匹马和衣而卧,厚实的皮袍里,手指摩挲着弓弩的扳机,静谧的绿洲营地中竟杀机四伏。
数十里外,明军中路五千铁骑突然趁夜杀出。
曹变蛟亲率五千余骑,在夜色如水的沙漠中飞驰,五千铁骑都是跟随曹氏叔侄转战多年的老卒,陕兵出身,还有些是当年白城之战中俘虏的辽民,五千铁骑披了两层甲,借着月光在荒漠中狂飙突进。夜间进兵,曹变蛟不怕突然遭遇强敌,最怕迷路。
在这空旷的沙漠中,极易迷路,不辨方向,在沙漠找到敌军可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军情司潜入西边的人手能不能靠的住,曹变蛟也是心中没底,闷声不吭只顾往前打马,远处,夜色下两骑并行,飞驰而来。
曹变蛟勒住战马,一挥手,前头侦骑打马迎了上去。
不多时,亲兵将两骑接引了过来,对上暗号,口令确认了两个军情司密探的身份。
曹变蛟万分期待道:“敌营何在。”
那两个蒙古长相的汉子拱一拱手,低声道:“可是小曹将军当面,鞑子前锋两万余众,就在前头二十里外。”
曹变蛟按按住心中兴奋,低声道:“换马,带路。”
两个军情司密探躬身应了,换了马匹便一拉缰绳,引领着五千铁骑直刺向哈密部大营。曹变蛟紧随其后,眯着眼睛,看着远处黑暗中不时冒出来数骑,接引大军,心中暗赞这军情司还真有些鬼门道,这般万无一失的安排,也不知是如何在鞑子大军眼皮子底下做到的。
瞧着前头那两个精壮的蒙古汉子,曹变蛟便起了怜才之心。
“喝!”
曹小将军拍马赶上,睥睨道:“立了这一功,你两人可愿入我军中,我自不会亏待你两人。”
那两个军情司中人微一错愕,竟低调的回绝了:“将军厚意,请恕小人难以从命。”
曹变蛟正有些脸黑,心说丁文朝调教的好手下,前头,黑暗中突然升起几处火头,那火光一闪在黑暗中十分扎眼。曹变蛟瞧见那几处火头,心中便了然,这是军情司内应给大军指引方向了。
“此战过后,小爷亲自去找丁文朝要人,哈哈,出!”
曹变蛟哈哈一笑便从得胜钩上摘下大铁棍,弓着背轻夹马腹,五千骑纷纷打马赶上便在滚滚黄沙中展开,这一冲,便要将西蒙古大军两个万人队,冲他一个人仰马翻。
第九百六十四章 诱敌
蒙古人营地外围少量轻骑,瞧见夜色下漫山遍野的铁骑滚滚而来,吓的慌忙打马奔逃,示警的号角声在绿洲营地里响了起来,一片兵荒马乱,倏忽间,五千铁骑已然席卷而至。
一支正在宿营的轻骑,被另一支突然冲进来的铁骑袭营,大乱。
月色如水,一队队铁骑高踞马上,挺枪举刀冲进绿洲,见人就杀,不多时一阵铳声响起,陷入乱战的营地很块就炸了营。一个个蒙古兵从帐篷里冲出来,冲向湖边想要上马,一堆堆篝火旁边,一个个牧民睡眼惺忪的站起来,却不知被哪里射出来的冷箭射翻。
哈奎和丙三队十余人,反穿皮袍,脖子上围着一条手绢,四出放火,放冷箭,聚起来的同袍竟越来越多,很快聚集起了五六十人,便如同一股暗流在营地中的涌动,兴风作浪。
曹变蛟领着数百亲卫,打马在营地中穿行,左一棍,右一棍,真如蛟龙出海一般霸道。前头,火光一闪,胯下战马本能的嘶鸣起来,那烧着的火光中竟立着几个人影,脖子上都系着一条白手绢,正在朝着这边招手。曹变蛟会意将铁棍一摆,数百骑蜂拥上前,纷乱的马蹄声中在内应指引下,穿过几座营地面前竟豁然开朗。
面前一座大营地,连成一片的牛皮帐篷,一片混乱。
女人在尖叫着乱跑,童子呆滞的看着数百铁骑滚滚而来,还有些护兵正在弯弓搭箭,试图反击。曹变蛟心中狂喜,仍下那几个内应变将长棍一摆,头一低,一猫腰,胯下战马嘶鸣着撞进帐篷群中,这是逮着一条大鱼,年轻气盛的曹变蛟怎肯放过。
身侧,横冲直撞的铁骑闯进帐篷群中,举起手铳对着乱跑的人影,便是一铳,然后便亮起一片雪亮的刀光。
嗤啦!
牛皮帐篷被马刀割裂,帐篷里东倒西歪的人影惊恐的大叫,却随即被雪亮的马刀劈翻。
暗处,哈奎如同一条潜伏的毒蛇。
数十人给夜袭的铁骑指引了道路,一路长驱直入撞进了哈密王的营地,哈奎手指放到嘴边便是一声呼哨,头也不回的翻身上马,逃命去了,这个时候要是死在乱军之中,那便太冤枉了。黑暗中,四五十条人影四散而逃,有马的打马往人少的地方跑,没马的便就地躲藏起来。
一刻钟后,哈密人的营地彻底崩溃,溃兵抢夺马匹开始四散逃跑。
营地深处,数百铁骑径直扑向哈密王的王帐,火光冲天,到处都是乱跑乱叫的人影。那最大的王帐前头,聚集的护兵却越来越多,都举着弓射箭,弓阵后头还有几个将领狂呼乱叫,指挥作战。战马悲鸣,箭矢横飞,冲在前头的铁骑人仰马翻,纷纷栽倒。
马失前蹄,战马嘶鸣声中曹变蛟滚落马下,落地一个翻滚竟挥起铁棍,大步朝蒙古人的弓阵扑过去。
嗖嗖嗖!
身中数箭的曹变蛟暴喝一声,竟抡着一杆三十斤重大铁棍,扑进敌群,晃膀子抡圆了便是一棍,惨叫声起,一个蒙古弓手竟连人带弓被砸飞了,筋断骨折,尸体高高飞了出去,轰然落进王帐里,将一个惊恐发抖的老鞑子撞翻在地,一口血喷在身上,惊恐的大叫起来。
再一棍,砸烂了简陋的木栅栏,被近了身的蒙古兵一哄而散。
暗处,哈奎最后看了一眼身中数箭,仍骁勇霸道的曹变蛟,方翻身上马猫着腰,抱着马脖子往西北方逃。不多时,逃出营地后便沿途留下暗记,将跑散的同袍再聚起来,此时,漫山遍野全是哈密人的溃兵,也没人会注意到他这个细作,正在做些什么勾当。
天色大亮,激战正酣。
在曹变蛟精锐中军马队带动下,全线反击的明军在沙漠中,大湖之畔纵横驰骋,将蒙古人的数万前锋大军杀的溃败。混战中,各部明军聚拢,集结了起来,追杀三十里后便打马后撤,至正午时大部明军脱离战场,大漠中,绿洲上,到处都是狼藉的尸体。
午后,前线。
曹文昭亲率后队兵马,接应各部明军后撤,激烈的战事渐渐平息,明军大部撤了下来,也不急着走,便停在黄沙漫天的旷野中,轻骑四出,监视着蒙古大军主力的动向。
至傍晚时,地平线上出现了铺天盖地的骑兵大集团。
曹文诏举着千里镜,面无表情,看着远处地平线上铺天盖地,无法计算数量的骑兵滚滚而来,挤成一团,人在马背上颠簸起伏,大批骑兵践踏带起黄沙滚滚,竟似乎是一道汹涌的浪潮,席卷而来。曹文诏是见过钱塘潮的,这般景象,便与钱塘潮爆发时一般无二。
明军队列中,军旗翻卷,各部兵马开始撤退。
曹文诏却不急着走,面色森然观察着远处的骑兵大军,可真真是壮观一场,那一排排的蒙古骑兵在行军途中,肆无忌惮,服色虽十分杂乱,军械也并不整齐,那庞大的数量却足以让人心中发毛。曹文诏,竟想到了三百年前,便是这样的蒙古大军席卷了天下么。
蒙古大军越来越近,前锋开始打马加速,庞大的骑兵集团便如同壁虎一般,断了一截,前锋开始加速冲锋,后头还在不紧不慢的行军,蜂拥而来的骑兵大集团,卷起的黄沙竟似遮天蔽日。
一侧,曹文诏的亲兵如坐针毡,在马背上劝说道:“曹帅,该走了。”
曹文诏重重的哼了一声,一甩大氅,随着主帅的离开明军轻骑纷纷打马,后队变前队与蒙古大军脱离接触,远远看去明军在逃,蒙古大军在追,实际上隔着十几里的距离是追不上的。
嘉峪关,关城。
曹文诏大军撤下来了,孙传庭长长的松了口气,竟难得露出温和笑意,让身边的亲兵都看呆了。孙传庭收敛笑意又一道军令,催促曹文诏让开正面,放蒙古人来打嘉峪关,这便是要重演当年白城之战。这一招,对付蒙古人是屡试不爽的,诱敌深入,决战于坚城险关之下。
第九百六十五章 白马长枪
前线,蒙古大军滚滚而来,曹文诏忍一时之气,率军往祁连山方向退却,让开道路,十余日后,蒙古大军进至嘉峪关前的咽喉要道,并未进入嘉峪关前狭窄的山谷,而是就地分兵攻打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