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骑-第5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却不料丁文朝眼皮一抬,森然道:“黄金百两,李将军太小家子气,本官若胜,我要这西域百万里之地!”
“好!”
李荣一呆,不免胸中热血沸腾,一个好字叫出来。
“好!”
城墙上竟响起一片叫好声,许多初次战阵的河西百姓,西北民壮竟不自觉直起身体,好奇心竟极大的缓解了接战前的压力。
三里,黑压压的鞑骑进至三千斤佛朗机射程内。
“飞!”
一座座炮垒上,军官早已按捺不住,鞑骑一进射程便下令开炮,张掖西城墙上四门三千斤佛朗机,猛的一震,接连发炮,火光闪烁,硕大的炮弹呼啸着低空掠过,重重的砸进鞑骑队列中。登时人仰马翻,那万余鞑骑排的密密麻麻,只一颗炮弹打偏了,不知飞到哪里去了。
三发炮弹重重砸在鞑骑阵中,弹跳起来,视线可及处鞑骑高高飞了起来,竟有些慌乱。
轰轰轰!
城上炮垒,光着膀子的炮手使出吃奶的力气,更换子铳,不多时又是一轮炮击,那万余鞑骑竟气势全消,纷纷打马逃了。张掖城上,老将李荣目瞪口呆,看着一队队打马逃跑的轻骑,竟是蒙了,张掖外墙上守军呆立无语,良久,方爆出震天的欢呼声。
“万胜,万胜,万胜!”
震天的欢呼声中,鞑骑气势被夺逃的更快了。
良久,李荣才讷讷道:“这,这,大人果真用兵如神。”
丁文朝哈哈一笑,露出两排森森白牙,这便是百战宿将的战场判断,那鞑骑沿黑河长驱直入,几乎未睡过一个囫囵觉,又在东古城刚打了一仗,哪还有余力来攻城,瞧着那潮水般溃败的鞑骑,心中不屑,蛮夷,欺丁某不知兵么,摆出这般杀气腾腾的架势,吓唬谁呐。
倘若西北鞑骑有这般能打,不需要休息便可连下两城,那这天下还有大明什么事儿。首战告捷,丁文朝却心知肚明,明日天亮时才是连场大战,西北明军没了退路,鞑子同样没有退路。
第九百八十二章 河西
夜,张掖守军加紧备战。
丁文朝提着刀在城墙上巡夜,所过之处,张掖士卒投来敬畏的视线,丁文朝便只是神情自若,趁夜重新布置防御,将外城墙布置的大量小炮,兵力撤进瓮城,将瓮城充分利用了起来,以各类佛朗机,虎墩小炮,配合瓮城内城墙上的大量铳手,将张掖的瓮城变成了一个密集火力的死亡陷阱。
张掖瓮城不大,大约可以容纳两三千人,却配置了高低搭配的多重火力,还是交叉火力。瓮城上方,有千名手持火铳作战的士卒,下方,两个城门洞里放置了两门千斤佛朗机,开在内城墙的炮眼里也塞满了虎蹲小炮,火力密度实在是极恐怖的。
张掖守军不足万人,轮番上阵守城,城防必然是有取有舍。
丁文朝在城防第二线的瓮城里布置了大量兵力,一线城防必然便要裁撤兵力,丁文朝在一线外城墙上布置了五百兵,依托城防大炮,各种防御设施坚守,这般打法是兵行险招,大明的将领没有几个敢这样做的。这般将防御重心放到第二线瓮城的做法,非得是军纪严明的精兵才行。
但凡坚城攻防战,守军都是在一线城墙上布置大量兵力死守。
古往今来的守城战一旦外城墙被突破,那守军便多半大势已去,敌兵一旦大量登上城墙,守军会乱,人心会散,多半也就一哄而散了。究其原因,无非是兵员素质太差,战意不强。历史上也有城墙被破,却反败为胜的战例,纵观这些战例,无一不是守城军民上下一心,誓死抵抗的。
丁文朝便凭借一个赌注聚拢了人心,让张掖上下视他如神明。
虽说有些装神弄鬼之嫌,可也没办法,两军阵前,争锋西域,说些保家卫国的大道理管什么用,没个卵用,不是说慷慨激昂的说一番大道理,这全城百姓便人人奋勇争先,钢刀加身也面不改色的,那是扯蛋,那是五万多条百姓的身家性命,不是人人都能喊着口号慷慨赴死的。
昔日,马城在辽军中施行宣讲政策,便施行的极其失败。
倒是马城的声望越来越重,大都督一声令下,辽军将士便红着眼睛嗷嗷的往前冲,可比什么大道理管用的多。辽军将士以天下无敌自居,骄兵悍将只听大都督的军令,什么家国天下的大道理一概不听。这是时代的局限性,也是连马城也无法改变的现实。
丁文朝跟随在马城身边多年,略施手段,便让张掖全城气势如虹,敬他,畏他,号令一出上上下下无有不从。丁文朝在高大的一防外城墙只留下五百兵,反倒在二防布置了两千重兵,如此行险,却人人振奋都说丁大人神机妙算,敞开个口袋放鞑子进城送死。
这便是人心,一个小小的把戏便收拢的人心,士气高涨。
一防,二防,这些是开原兵学发明出来的术语,代表着在防御战中梯次配置兵力的战术理念,日渐成熟。在和蒙古人的征战中,在一防布置少量兵力,避免被蒙古人的箭雨大量杀伤,日渐成为精锐明军在防御战中的主流做法,这与后世的战略思想已然有几分相近。
这种打法在实战中证明,克制蒙古人冲上来射箭的攻城战法,极为有效。
翌日,清晨。
天将将亮,背靠城墙和衣而卧的丁文朝睁开眼睛,抬头看看微亮的天色,十几步外对面的城墙下,两个年轻后生正在偷看他,丁文朝起身拍拍军服上的灰,咧嘴一笑,那两个后生慌忙低头避开他的视线。丁文朝瞧着那两个后生虎背熊腰,罗圈腿,一看便知是河西之地生长的出色骑手。
两个后生身背简陋的长弓,简直便是一个扁担掰弯了做成一把弓,竟比开原长弓还要粗长几分,没有一膀子力气是拉不开的。丁文朝见猎心喜,都是河西的好后生呀,精兵的好苗子,一个眼色使过去,身侧一个部下会意嘿然一笑,从背后的褡裢里取出两块甲等口粮,笑着走过去。
“军爷!”
两个河西后生背着长弓慌忙站起来,被硬塞了两块甲等口粮进怀里。丁文朝看的眼睛眯了起来,心中欢喜,妥了,收了老子的礼便是老子的兵了,军情司的队伍又壮大了,虽说军情司在西北招兵多是坑蒙拐骗,可这般淳朴的西北后生,河西之地土生土长,天生的骑兵,猎手,有哪个领兵的将领不心动呐。
十里外,响起鞑子悲凉的号角声,鞑骑正在聚兵。
丁文朝却心中一动,昨夜只顾着布置城防了,今日这么一瞧,这河西之地的青壮,后生个个生的孔武有力,标志性的罗圈腿,自制长弓,河西之兵可用呀,恐怕不必辽兵差。丁文朝突然发现了一个冠绝天下的兵员地,心中欢喜,这回可是让丁某占了先机。
此战过后,军情司当可在河西四部大肆招兵。
这河西兵个个骑术精湛,射术了得,又被河西肥美的牛羊肉滋养,稍加训练便是一支精兵。河西之民数十万,能占之兵也有数万,空守着这么优质的兵员地,却只能困守嘉峪关,何等窝囊,丁文朝可是越来越看不上那些旧派的官员了,大明的事情便是那些蠢材办坏了。
孤城一座,边陲要塞,士气便决定着成败。
驻军,百姓空有一身勇力,士气不振也便只能任人宰割。
城外,鞑骑再次聚集了起来,又是一个万人队骑着马,大举压上,这回不是毫无准备了,这一夜鞑子可也没闲着,看架势,似乎是将整个东古城的房舍拆了,拆下来的木料临时打造了飞梯,云梯,竟还用牲口拖着几门大炮,以大量骑兵掩护下马步战的数千步卒,压了上来。
蒙古人玩炮了,丁文朝不觉得可笑,反倒心中凛然。
西蒙古人什么时候学会玩大炮了,倘若有心,学会开炮也不是什么难事,蒙古人也并非邯郸学步,蒙古人的炮术或许十分拙劣,然而这么大一面城墙还是能打中的。丁文朝将李荣找来问话,问过方知,东古城设有三千斤佛朗机炮两门,千斤佛朗机六门,应是大多落在了蒙古人手中。
第九百八十三章 攻防
马蹄声轰鸣,大批鞑骑掩护着数千下马步战的精兵,拖拽着大炮缓缓压上。
丁文朝眯起眼睛,举起千里镜,瞧着鞑骑环绕中一门三千斤佛朗机,数门千斤佛朗机表情便有些古怪,蒙古人玩炮总觉得不伦不类,玩起大炮的蒙古人还是蒙古人么。
一场出人意料的炮战,竟在河西走廊重镇张掖打响。
丁文朝倒是冤枉了蒙古人,西蒙古大军中的炮手都不是蒙古人,而是俄国人,在西伯利亚被几近全歼的俄国败兵,有三千多人打从贝加尔湖逃窜到了准格尔汗国,被准格尔人收编当作雇佣兵了,俄国兵有一些操炮好手,大炮一推上来丁文朝便觉得不对劲了。
蒙古兵在约四五里远的地方挖土,架炮,那炮垒竟修的似模似样。
隔的太远瞧不见那些炮手的长相,只看炮垒的高度,位置,立知那些炮手绝非蒙古人。那炮垒分明是精通炮术的好手所为。丁文朝心中吃惊,举起千里镜擦了擦眼睛,立知不妙,唤来一个心腹部下耳语一番,那部下便提着刀,亲自指挥城防重炮调整射角,尽力摧毁那些炮垒。
隆隆炮声,在张掖城上空回荡。
三轮炮后,张掖城头的三千斤佛朗机重炮给鞑骑造成了一些死伤,却难以奈何那几个越修越高的炮垒。城防重炮因为过于沉重,在城墙上无法灵活调整位置,想要命中一个小小的炮垒,十分艰难。半个时辰后,城外一声大炮轰鸣,一发炮弹呼啸着掠过,竟高高的越过城墙砸进了张掖城。
炮弹落在城内的集市,硕大炮弹连续砸塌了三间商铺,漫天烟尘升腾了起来,便如同升起一道烟柱。丁文朝肃立城头,怒极反笑,不论这些炮手是打哪来的,丁爷要你们的命,城外鞑军士气大振,苍凉的号角声响了起来,数千鞑军仗着大炮之威,大步向前。
又一颗炮弹重重的砸在张掖城墙上,丁文朝脚下猛的一颤。
坚固的张掖城便如同挨了一记重锤,摇晃起来,重炮之威,让城上士卒面色大变,却并未溃逃,这河西青壮自是比九边百姓胆子大,大群青壮看着肃立城头,动也没动的军情司锐卒,便如同从这些标枪般挺立的辽兵身上,得到了极大的勇气。
轰轰轰!
城防大炮陆续开火,一颗颗铁弹砸在三排鞑军前后左后,弹跳着耕出几条血胡同,间中,却夹杂着几颗鞑军回击的炮弹,精确的砸在张掖城墙上,炮战竟打的有来有回,张掖城坚固的城墙,数次中炮,大片黏土哗啦哗啦的滑落,露出里头的泥砖。
张掖是一座土城,虽十分坚固,却禁不住三千斤佛朗机的猛轰。
呼啦!
呼啸声中,一颗硕大炮弹直接命中张掖城西北角,西北角的城墙轰然垮塌,数十个明军士卒猝不及防,连同垮塌的城墙陷了下去。丁文朝脚下一晃险些栽倒,脸上的横肉不受控制的抽搐起来,所幸,垮塌的那段城墙只塌了一半,却仍旧是顽强的挺住了,并未形成大段缺口。
后头,瓮城上。
李荣躲在瓮城的碉楼中,瞧着前面城墙上烟尘四起,西北角呼啦垮了下去,心惊肉跳,对前头那位丁大人佩服的五体投地。所幸,前头外墙上只有五百兵,后头的瓮城上却布置了重兵,因为瓮城上看不见外头的景象,军心,士气尚且没有崩溃。
蒙古人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