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骑-第5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鞑兵倾巢而来,约三万人在嘉峪关南线,被回援的曹文诏歼灭,余部仍有近十万散落在河西走廊狭长之地,烧杀掳掠。马城在兰州坐镇,前锋总制官何可纲已率铁骑五千,长驱直入河西,过西宁而不入,沿途不与小股鞑骑纠缠,直捣武威,要给武威城解围。
  辽骑,作为大明最重要的战略决战力量,不出则已,一出兵便是兵威赫赫,所向披靡。


第九百九十一章 骑战
  辽骑作为大明的战略决战力量来使用,一旦出击,那便是如同一把铁锤,直捣鞑军心腹,无可阻挡。辽骑主力被迫进入西北作战,北方战场便只能转攻为守,这便是一支战略决战力量的巨大价值。
  河西走廊东段,马蹄声急。
  何可纲初次领辽东铁骑作战,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一声戎装的何可纲身侧,全是衣甲鲜明的辽东铁骑,半数是老卒半数是新军,滚滚西去,何可纲便觉得人生圆满了,别无所求,沿河西一路行来,却又触目惊心,河西东部被鞑骑祸害的很严重,乡野之间多数村镇化为废墟。
  这河西少石头,多数民宅都是用黄土木材盖成,在兵灾中被损坏的很严重。
  辽骑西进,前线侦骑四出,亮处了辽骑锋利的獠牙,一队轻骑就敢追着一群鞑骑杀,两三骑就敢尾随大股鞑骑,牛皮膏药一般死死粘着,赶不走又追不上,大量装备了优质战马的辽骑,五千余众深入河西腹地,竟打出了千军万马的气势,锐不可挡。
  重镇武威,东八十里处。
  辽军前锋一路狂飙突进,在武威外围遭遇了劲敌,停了下来,副将李平桂领一营侦骑与敌对峙,收拢兵力,半日时间聚起一千铁骑,这便是大明新军制的特色,高级将领不设常备官职,出兵时临时委任总制官,副将,有效避免了大明新军沦为将领私兵的隐患。
  自然,这是只有精锐常备军才能做到的,这套制度与后世军制已然十分接近了。大军区主官轮换制,战时委任前敌指挥官,马城将后世这一套军制搬到辽东,效果极佳,有效避免了军阀割据的问题,千百年来将领私兵的问题就这样解决了,大明新军就这样杜绝了军阀割据。
  燕京首辅孙承宗曾言,便是这套新式军制,解决了几千年来藩镇割据的大问题,功莫大焉,虽是军中不设常备主官,却因为参谋制度的存在,有效避免了新军战斗力的损耗,新军制与参谋制度相辅相成,这也是马城能想到的最佳解决办法。
  大明为了避免藩镇割据,也曾经搞过大军区主官轮换,结果造成了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然而辅以完善的参谋制度,大明新军制在经过了数年磨合后,终于算是完善了。
  旷野中,河边。
  一千多辽骑,与大批俄骑隔河对峙,李平桂举起千里镜瞧着河对面的骑兵,高鼻梁,金发碧眼,穿蓝色军服正是老对手俄骑,错不了。稍一琢磨便明白了,这伙俄兵在北边被打散了,大部被歼,冬天里塞北又大雪封路,无法同性,一些俄国溃兵便逃到南边来了。
  这些俄人溃兵还真不少,军报说围攻武威的俄兵约六千余众,张掖也有俄兵登城作战。
  “杀不尽的蛮夷!”
  李平桂咒骂着,瞧着河对面俄骑军械不齐,连马匹也高的高,矮的矮,必然是在溃败途中丢失了大量好马,只得求助于蒙古人,以低劣的蒙古马充数,俄骑人数在一千到两千之间,李平桂也不理俄骑有多少人,手一挥,军旗翻卷,千余辽骑沿河往上游去,寻水浅处渡河。
  河对面俄骑自是不肯善罢甘休,沿河尾随跟踪,同样往河上游开拔。
  “败军之将,不知死活!”
  两支骑兵沿着不知名的一条河,往上游飞驰,很快在数里外找到了水浅处,明军便凭借战马素质的绝对优势,先一步渡河,一双双马蹄踩着浅浅的河水,在河对面稍一集结,便拉开架势往那伙俄骑,席卷过去。日月军旗翻卷,辽骑先一步渡河完成了集结,花费了少许时间,只集结了两三百骑竟敢拉开架势,一个个大红色的身影在马背上起伏,向千余俄骑发起了冲锋,俄骑自然被激怒了,成群结队的迎了上来。
  “够劲!”
  李平桂大嚷了一声,瞧着前头大队俄骑在旷野中铺开,不停加速,加速过程中还兼顾着队形,排成三列冲锋阵,心中不惊反喜,俄骑能战,素质比鞑兵不知强到哪里去了。成群结队的俄骑摆出标准的三排冲锋阵,前排拼凑了数百骑,胯下人人一匹高头大马。
  这数百匹高大的顿河马,应是俄兵千辛万苦保全下来的,关键时刻派上了用场。约三百俄骑挺枪跃马,杀气腾腾,竟还有些穿全身骑兵甲的龙骑兵,便是俄军精锐中的精锐。两支精骑对着头冲锋,距离不断的拉近,千里镜中,打头的俄军龙骑兵纷纷拉下面罩,将长枪夹在腋下,准备对撞。
  却不料数百辽骑在冲锋中,突然减速,转向。
  马蹄声中,战马嘶鸣,李平桂眼中凶光一闪,一声呼喝便打马飞出,千余辽骑纷纷打马转向避开俄骑的正面冲锋,竟一溜烟的往西边冲进农田里去了,高速冲锋的俄军重骑兵竟无法转向,只得拼命拉扯着缰绳,那高大的顿河马呼哧呼哧的喘着气,停了下来。
  三百多俄兵重骑,调转马头杵在农田里,便如同地里头丈出来的庄稼,傻愣愣的看着辽骑在西边停住,又成群结队的冲了上来。三百贵族龙骑兵,骠骑兵便只能傻愣愣的站着,眼睁睁看着大股明军斜刺里,冲向了来不及变阵的自方骑兵后队。
  砰砰砰!
  冲锋中的辽骑纷纷打响了火铳,新近装备的马战利器在河西走廊发威,一阵硝烟弥漫,密集的铳响过后,后队俄骑如同下饺子一般,被铳子射的人仰马翻,辽骑冲上来隔着三五十步的距离发铳,打完了便向两侧绕开,就在马背上咬开定装火药,快速装填。
  一列列辽骑冲上去发铳,绕开,装填,再冲上来发铳。
  河畔升腾的一团团硝烟中,军械不齐的俄骑竟毫无招架之力,被大明军工最新式的马战火铳射的极是凄惨。那一杆杆喷桶般样式的马战专用火铳,在三五十步的距离上威力极大。训练有素的辽骑又是排着横队,成群结队的冲上来发铳,军械不齐的俄兵又如何抵挡。
  混战中,有些俄骑滚鞍下马用精心保管的火绳枪还击,还有一些取下骑弓,手忙搅乱的射箭,更多军械不齐,衣甲不全的俄骑绝望的拔出马刀,朝着辽骑发起绝望的冲锋,又一队队倒下。辽骑且战且退,装填好火铳便冲上来打,让俄兵决死的冲锋变成了绝望的挣扎。


第九百九十二章 残暴
  一队队俄骑挥舞着马刀,拼命打马试图冲向明骑,却被且战且退的明骑用火铳一排排射翻,悲壮,惨烈,却又无助。这伙精锐俄兵,多数人都骑着低矮的蒙古马,追不上,打不过,剩下的只有无畏的勇气,然而勇气在装备马匹精良的辽骑面前,成了愚蠢。
  李平桂领着辽骑便打便退,百余骑聚集起来一字排开。
  战马呼哧呼哧的喘着气,喷着响鼻,等俄骑追上来便是一顿排铳,冲锋中的俄骑绝望的挥舞着马刀,在战马悲鸣声中轰然栽倒。如此这般十余轮密集的排铳过后,冲上来的俄骑越来越少,李平桂领着明骑也不跑了,从褡裢里取出定装火药,铳子,将铳子含在口中,撕开定装火药就地装填。
  明军条例作战时禁止将铳子含在口中,以免过于紧张将铳子咽下去。
  然而这条例在精锐部队是形同虚设,辽骑作战便喜欢将铳子含住,压在舌下,十分便于在马上装填。短管轻型轮火枪,每骑携带三百发定装火药,纯属的装填技巧,精锐辽骑在马上可以做到每分钟三到五发,这在骑兵追逐战中,是很恐怖的密集火力。
  每骑三百发定装火药,足够维持辽骑长达数月的连续作战。
  俄骑后队,年轻的伊万伯爵脸色苍白,两股战栗看着一排排冲上去的部下绝望的栽倒,在那一阵阵恐怖的铳声中,连人带马栽倒在河西肥沃的土地上,农田中,沿途倒下的数百骑尸体在流血,在挣扎。伯爵大人胆寒了,心中萌生退意,然而再退还能退到哪里去呢。
  他领着三万多俄人,费劲千辛万苦逃离了贝加尔湖,长途跋涉逃到了蒙古人的地盘上,又费尽口舌说服蒙古人收留了他们,蒙古人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洗劫了整个难民队伍还抢走了年轻漂亮的女人,这些都忍了,骄傲的俄国龙骑兵忍辱负重,甚至甘愿给蒙古人当炮灰,不就是为了击败面前这支东方军队,洗刷耻辱么。
  又是一排舍命冲锋的骄傲龙骑兵,冲了上去,又是一阵硝烟升腾,一切便安静了下来。伊万伯爵望着前方沿途倒毙的尸体,心中悲鸣,全完了,他在短短的半个小时里竟然伤亡过半,有勇气的骄傲龙骑兵不堪受辱都冲上去了,死了,剩下的都是懦夫,伊万伯爵甚至听到了耳畔传来的哭泣声。
  年轻的,血统高贵的伊万伯爵呆住了,骄傲的俄国龙骑兵竟被打哭了么,这个仗实在打不下去了,逃吧,一打马,俄骑残部纷纷打马逃跑,在半个小时伤亡过半被打的胆寒了,马蹄轰鸣声中,成群结队的明骑竟又在远处聚集起来,追了过来。
  伯爵拼命的打马飞逃,回头一瞧吓的魂飞魄散,这部明军实在太可怕了,追不上,打不过,逃不掉,没有活路了呀,祖辈的传说让伯爵两股战栗,手脚瘫软,想起了一些古籍记载中三百年前可怕的蒙古人,俄国古籍记载中可怕的蒙古屠夫,用的便是这种战法。
  曼古歹,三百年前的蒙古大军,便是如此这般,叫欧洲人骄傲的骑士团们,龙骑兵们绝望。追不上,打不过,逃不掉,唯一不同的是蒙古人用的是弓箭,明军用的是可以在马上装填,不需要火绳的先进火铳,三百年过去了,用火铳取代弓箭的明人杀人效率更高。
  年轻的伊万伯爵突然惊恐的意识到,这个东方新近崛起的大敌,是全欧洲的可怕敌人。倘若连最精锐的俄国龙骑兵团,在这支大敌面前也毫无招架之力,那三百年前的惨剧不是要重演一遍么。年轻的伯爵想明白了,可也晚了,身后潮水般的明骑正在快速拉近距离。
  伯爵拼命的打马飞逃,靴子上的马刺狠狠的刺进马腹。
  一声悲鸣,不堪重负的顿河马撩了蹶子,将年轻的伯爵从马背上掀翻,作为精锐的贵族龙骑兵,伊万伯爵慌乱中舒展着身体,以厚实的背部着地,滚了几圈竟毫发无伤。
  “我投降!”
  骄傲的伯爵翻身坐起,高举双手大叫了一声,抵抗意志被彻底摧毁了。
  刷,雪亮的刀光一闪,一颗硕大的人头冲天而起,鲜血喷洒,一骑飞掠而过抢下了战功。那金发碧眼的人头飞在空中,尤其表情惊恐,不甘的睁大眼睛,人头落地连点黄土都没溅起来,又被滚滚的马蹄碾了过去,很快被马蹄踩成了烂西瓜。
  那明骑立了功,阵斩一级面色大喜,心中嘀咕着说的什么玩意,系哩咕噜的,听不懂。轰鸣的马蹄声中,千余俄骑被成群结队的明骑追上,射死,砍死,不多时,河西走廊膏腴的土地上便安静了下来,处处都是倒毙的人马尸体,一个精锐的俄国龙骑兵团,竟悄无声息在大明河西走廊东段,全军覆没了。
  这河西重镇武威之战,给后世留下了极大的悬念,引人遐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