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骑-第5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千女子的偶像,这是大势,怨不得崇祯皇帝天天躲去国子监喝茶,堂堂一国之君搞募捐,号召力竟还不如一群江南名妓。
皇上自尊心严重受挫,可也清醒了,王月,秦淮八艳为何在江南被百姓追捧,崇祯早已不是那个青涩少年,午夜梦回时想了很多,性子日渐沉稳了,对民心背向,人心险恶感悟良多。什么大明百姓仰慕天恩,日思夜想忠君报国,皇上对这些鬼话早就免疫了。
塞北,西伯利亚。
辽骑主力入西北作战,卢象升肩上压力大增,所幸西伯利亚明军和瑞典国开辟了一条联系通道,双方信使走俄国南部进入北欧,互通消息。崇祯十一年六月间,西伯利亚大战拉开序幕,东欧人在俄国北方组织了强大的联军,六月中,东欧联军出现在乌拉尔山口。
明军将山口堵住,双方轻骑发生小规模接触。
东欧联军来势汹汹,其中俄军十万,波兰国出兵五万,哥萨克轻骑五万,克里米亚汗国出兵五万,加上一些骑士团国家的少量骑士,二十五万东欧联军杀气腾腾涌向西伯利亚。西伯利亚二十万明军陆续集结起来,约十五万兵力层层设防,固守坚城。
因西北之乱,西伯利亚明军陷入被动防御,大战将起。
明军在卢象升指挥下,以五万精兵在乌拉尔山口组织起了防御,迎战汹涌而来的东欧联军,大战一触即发,而此时马城带着辽骑主力,还深陷河西走廊的泥潭中,一时无力回援西伯利亚。大明为过快的扩张速度付出了代价,然而这也是必然之事。
东欧人是被三百年前的蒙古大军吓怕了,如今又一个强盛帝国在南方崛起,东欧人生怕再来一次亡国之祸,便联合起来,企图将明军赶出西伯利亚,避免三百年前被蒙古大军各个击破的惨剧重演。
乌拉尔山口,明军大营。
李争鸣的帅营设在一处山青水秀的湖边,李争鸣作为前线统帅,身经百战,心里还是笃定的。二十五万大军看似来势汹汹,实则是一盘散沙,外强中干,大都督来信叮嘱他不必硬顶着,大可以利用西伯利亚广袤的土地,逐步蚕食,消耗东欧人的力量。
李争鸣对大都督的战法谋略自是心服口服,心中盘算,这西伯利亚有多大呐,正适合诱敌深入,退后决战。退后决战,是大都督信里说出来的新鲜词儿,李争鸣觉得这四个字太妙了,妙到巅毫。以明军精锐层层设防,固守坚城,引诱东欧联军攻打一个个坚城。
此番大战,凭借广袤的西伯利亚土地,大有回旋转圜的余地。
此战还是骑兵决胜,在如此广袤的土地上,步兵只能用来守城,还好明军多是骑马的步兵,机动性极强。倘若没有随军携带的二十万匹马,李争鸣也不敢亲率五万明军堵在山口。手中有马,心里不慌,打不过便翻身上马,且战且退,百万大军能奈我何。
故此,李争鸣是心中笃定的。
退后决战,可也不能一枪不放就跑了,这样险要的乌拉尔山口,李争鸣是决心守上几个月的,作为最早一批独领一军的方面大将,李争鸣的头脑很清楚,他要死守山口为大都督回援,争取时间。缺了四万辽骑主力,西伯利亚明军暂且无力歼灭来犯之敌。
东欧进入西伯利亚的山口,明军以精锐重兵布防,安静的等待着大战来临。
西域,准葛尔盆地腹地,乌孙。
傍晚时,静谧的乌孙地区被轰隆的马蹄声打破,马灿亲率八千辽骑,兵临汉时乌孙国,铁骑所到之处沿途留下遍地的尸体,烧毁的帐篷,被屠杀一空的羊群,兵临乌孙,马灿心中洋洋自得,他的八千辽骑一路席卷杀到乌孙,额哲带着两万轻骑奔阿拉木图去了。
这一路下手绝不留情,便是要断了西蒙古人的根,永绝后患,并且他和额哲这一路人马,是和吴三桂南北对进的,马灿心中洋洋得意,小爷已然深入准葛尔腹地,吴三桂还不知在北边哪个地方吃土呐,这回又是小爷抢了头功。
第九百九十九章 绸缪
乌孙,便是后世的塔城地区,便是宋时的高车国。
马灿兵临高昌,纵兵烧杀,乌孙地处准葛尔汗国心脏地带,男丁大多出征西北,马灿便纵兵将部落中老弱从帐篷中驱赶出来,将牛羊牲口屠杀一空,不无恶意的放任准葛人的老弱在旷野中游荡。牲口,便是准葛尔人的根,明军此举便是要断了西蒙古人的根。
准葛尔腹地处处烽烟,被南北对进的明军,哈萨克兵掳掠烧杀,如坠地狱。
被马灿腹诽的吴三桂,如今正陈兵阿勒赛,领一万两千关宁骑兵进至阿勒泰便动起心思,和突厥人做起军火生意。北突厥哈萨克人纵马南下,在准葛尔人的地盘上撒野,吴三桂可也没闲着,和北突厥的苏丹们做军火生意,还和南突厥布拉哈汗国眉来眼去。
说到玩阴谋诡计,吴三桂可是一把好手,并且对大都督马城的意思心领神会,不动声色,加紧在突厥人地盘上的布局。吴三桂此人生的浓眉大眼,性子爽直,这般极有迷惑性的爽直外表下,行事却最是阴狠歹毒,他得大都督马城几番指点,暗中便布局算计突厥人。
吴三桂将明军淘汰不用的大量鸟铳,火绳枪卖给突厥人,一面大发横财,一面挑拨拉拢各突厥汗国的苏丹们。北突厥哈萨克人分大账,中账,小帐三部,大账强势,吴三桂便将军火卖给小帐,中帐的苏丹们,引发的后果便是中账,小账的苏丹们实力急剧膨胀。
吴三桂和马城的布局,着眼于西北战后,挑唆突厥人内乱。
西北战后,西蒙古联军土崩瓦解,突厥人在南方没了对手,又占领了大片蒙古人的草场土地。纵观历史,不拘是突厥人还是蒙古人一旦没了对手,便会内讧,不内讧的游牧民族便不叫蛮夷了。吴三桂便将大量火器卖给中账,小账的苏丹们,制造各汗国之间势均力敌的局面。
一面挑唆北突厥内乱,吴三桂还和南突厥布拉哈汗国眉来眼去。
要火器,卖,要弹药,卖,暗中却和大都督马城书信往来,定下了一系列削弱突厥人的重要方略。这些方略中的重点,便是筑城,在中亚草原上大兴土木,修建一个又一个的要塞,堡垒,城市,用这些坚城构成一条套在突厥人脖子上的绞索。
马城雄心勃勃的计划,是在乌拉尔河,伊希拇河,额尔齐斯河上修建超过五十座大中型城市,要塞,这些要塞便如同一道绞索,慢慢勒紧,从三个方向逐渐深入哈萨克草原,不断压缩突厥人的生存空间,这个规模庞大的筑城计划,实际负责人便是袁崇焕,袁崇焕筑城可是把好手。
马城指使下,袁崇焕,吴三桂两人联手算计突厥人,这个历史上策划最细致,规模最庞大的惊天颠覆计划,整整耗时五十年,才大获成功。五十年间,北突厥和南突厥各部混战个不停,明人的要塞坚城却越修越多,最终,南北突厥汗国成了一段历史,烟消云散了。
当是时,明军和哈萨克人还是牢固的盟友。
明军和八万哈萨克轻骑南北对进,很快席卷了准葛尔盆地,哈萨克人和准葛人是百年世仇,杀人可比明军狠多了。哈萨克人还在北边组织了一支两万人的骑兵,不时骚扰俄国南方牧场,作为大明的盟友还是很卖力气的。而此时的俄罗斯南方,则完全变成了一团乱麻。
整个俄国南方,农奴起义虽然被平定了,却陷入恐怖的蛰伏期。
俄国南方的奴隶主,贵族对起义农奴十分残酷,动辄株连九族,没有人会怀疑,当下一次农奴暴动发生时,整个俄国将会陷入风雨飘摇。故此,年轻暴躁的俄国皇帝不屑一顾,二十五万联军远征西伯利亚,一旦将明人赶出西伯利亚,区区农奴叛乱不足为患。
这位年轻鲁莽的俄国皇帝,却从未想到若是联军战败,又会如何。
联军若是战败,二十五万大军灰飞湮灭,不需明军东进则俄罗斯公国,怕是就要被南方的农奴起义掀翻了。鲁莽的皇帝从未想过联军会败,欧洲历史上最强大的一支联军,怎么会败。野心勃勃的俄国皇帝搬空了国库,借了巨款组织联军东征,便从未想过这支强大的联军会战败。
崇祯十一年,七月间。
天水西北五十里,回寨。
白焕章用洁白的手绢掩住口鼻,面无表情,瞧着山野间尸横遍野,大战过后硝烟尚未散去,呛人的硝烟味,血腥味混杂在一起,令人作呕。白焕章调动湖广新军进攻回寨,三万湖广新军八成都是新兵,湖广子弟生长于鱼米之乡,哪见过这般惨烈的战场,不少新兵战后都吐的七荤八素。
“这般鹌鹑。”
白焕章麾下老卒亲兵,尽情嘲笑奚落着鹌鹑般发抖的新兵,指使新兵埋尸,善后,面无表情的白焕章视如不见。作为大明新军中的杰出少壮派,举人出身的白焕章拥有清醒的头脑,冷静的判断,还有一颗坚如铁石的心,那锐利的眼神中竟无丝毫生气,只有冰冷。白焕章很清醒,如今连湖广新军都加入战场了,大明的战争潜力已然几近枯竭。
湖广,可是大明的大后方,富庶之地。
再庞大的战争动员能力可也有个尽头,如今,三万湖广子弟走出新兵营入西北作战,这便是一个极危险的信号,连湖广兵都动用了,四面受敌的大明,再也经不起任何意外了。怀菩萨心肠,行霹雳手段是白焕章信奉的准则,他要绝了西北后患,二进天水杀的人头滚滚。
西南,大军云集。
困守西南边陲一个冬天,春暖花开,死守各军堡的明军转危为安,终于等到了西南大军倾巢来援。五万缅兵,六万明军重新集结起来,携带大量辎重沿西里古里走廊,云集藏南,开始扫荡西南边陲各个生番的寨子。经历了一个难熬的冬天,在明军寨堡前付出惨重伤亡的各部生番,实力大损。
得到支援补充的李定国,一吐胸中闷气,血战两月,终于瞧见了突破西南屏障的希望。十余万明军,缅军一旦突破西南高山大川的天然屏障,再往南便是一马平川的印度,大明铁骑的用武之地。
第一千章 黑锅
大吉岭,明军大营。
李定国端坐在帅营中,面前跪着一伙生番首领,摇尾乞怜,十余个生番酋长领着三百多生番押送着礼品,穿着鲜艳的羽毛裙,顶着五颜六色的野鸡尾巴进了明军大营,匍匐跪地嚷着听不懂的番话,瞧这架势是服软了,将牲口土产野味,部落里最漂亮的女人拱手奉上。
李定国端坐上首,身侧亲兵环绕,抱着出了鞘的短柄马战大刀。
一侧,没心没肺的沐天波绕有兴致,端详着匍匐跪地的生番们,另一侧老将秦良玉则老成持重,一言不发。李定国瞧着这些哈巴狗一般乖巧的生番,心中畅快,又很鄙夷,打胜仗时比秃尾巴狼还凶,打了败仗比哈巴狗还乖,说什么仰慕大明天威,愿为大明属国番邦,永不背弃。
李定国尽情体味着胜利者的畅快,身形微胖的沐天波则笑咪咪的,活像一尊人畜无害的弥勒佛。当代沐国公学识,眼界自然比李定国强的多,沐天波脸上带笑心中却不以为然,这些番邦呀,这招不知用了多少回了,这些番邦土人人丁兴旺了,便下山劫掠大明的村镇。
明军打过来了便装孙子,装哈巴狗,指天划地,毒咒发誓永远效忠大明,明军一走便又翻脸不认,偏偏大明朝的道德君子们还就吃这一套,时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