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骑-第5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喝!”
  轻夹马腹,李平桂闲庭信步一般赶了过去,打马绕着那悲愤的蒙古汉子,转了几圈,那蒙古大汉自是背心发亮,额头冒汗,虽极尽屈辱却强忍住了,啪,连鞘马刀重重的抽在背上,那大汉顿时皮开肉绽,却又发出一声悲愤的嘶吼,似是忍无可忍了。
  啪!
  李平桂面无表情用刀鞘狠狠的抽,在部下们漠然注视下,终于将那蒙古大汉抽的满地打滚,纵有千般悲愤委屈,也抵不住那钻心的疼。嚎叫,翻滚,惨叫声在祁连山中回荡。李平桂打服了这硬脾气的鞑子,才觉得念头通达了,在杀与不杀之间倒有些犹豫了。
  那蒙古大汉被刀鞘抽的全身失血,蜷缩在泥泞中大口吐血,竟还念念有词。
  “长生天,闪耀光芒,我梦风吹草低,我心风起云涌。”
  李平桂在马背上微微俯身,听的真切,蒙古话他是懂一些的,听见长生天三个字便脸色一变,眼中凶光一闪便一拉缰绳,健美高大的战马一声嘶鸣便将前蹄高高立了起来。
  “喝!”
  一声低喝,价值千金的战马猛的踩下去。
  噗哧,那鞑子满是血污的脸,便如同烂西瓜一般裂开了,横死当场。
  “都杀了!”
  又是一声暴戾的低吼,四百多辽骑纷纷露出狰狞,拔出马刀,一片雪亮的马刀闪烁。
  “喝!”
  铁骑滚滚碾向手无寸铁,被反绑双手,毫无反抗能力的鞑子群,大开杀戒,那长生天三个字瞬间将李平桂激怒,将那颇有些见识身份的鞑子杀了,也不想知道此人的身份,这几百鞑子的性命,便当是他的陪葬吧。如此这般暴戾,动辄杀人,杀的还是手无寸铁的鞑子降兵,辽骑做起来很顺手。
  李平桂自不会有丝毫怜悯,他是抚顺人,十几年前抚顺城破,他父母双亲死于乱军之中,妻儿被鞑子牲口一般用绳子拴起来的那一刻,他便将自己当成个死人了。李平桂对大都督十分感激,倘若没有大都督领着辽军浴血十年,又如何能有今日这般畅快,军纪,那又是个什么东西。
  “出!”
  杀完了人,辽骑连尸体也懒的收拾,便成群结队的踏过冰沟河。
  第一千零一十章 忠义
  扁都峡,前线。
  铳炮齐鸣,硝烟四起,数日夜间各部明军蜂拥赶至扁都口要隘,各类轻炮火器运了上来,鞑兵狂攻无果便乱哄哄溃散了,战至此时,任谁都晓得鞑军溃败,西北大捷已成定局,还是前所未有之大捷。大批明军转守为攻,痛打落水狗,蜂拥进山清剿鞑军残部。
  曹变蛟,吕长海,胡金彪三部伤亡不轻便就地休整。
  大战停歇,三人终有机会见了面,寒暄一番,就此结为异性兄弟,三人中吕长海年纪最长,曹变蛟年纪最幼。那曹变蛟又是个极爽利的人,三人中他官职最高,身份显赫,他屈尊降贵主动提出来要结拜,胡吕两人自是满口答应,喜不自胜。
  大明新军,军规是禁止结党营私的。
  然而似这般并肩血战,交托性命才结下的交情,禁不绝,军法官也多半会网开一面。那胡金彪一面喜色,不料才开拔到西北便搏了个头彩,竟还结交了陕西二曹中的小曹将军,这不是祖坟冒青烟了么。吕长海倒是看的淡了,他岁数大了又不愿在军中厮混,便全当是多个兄弟多条路。
  就地休整,吕长海心中十分不安,告了个饶,便朝着数日前险些丧命的那面山坡走去。犹自记得那日若不是数十骑暴起伤人,将鞑子弓手杀散了,他早便成了鞑子箭下亡魂,那数十骑来历不明,却救了他的命,也挽救了扁都口北峰的溃败之势。
  吕长海领着人在尸体中翻找,这面山坡上伏尸太多,很难找。
  日正当空,遍地的尸体经过阳光暴晒,已然开始腐烂,然而吕长海却很耐心,慢慢的找,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是活命之恩,岂可不报,这等恩情若是不报,此生难安。一具具尸体被扒开,找了半晌,一个清涧子弟终于在一具尸体的靴子里,找到了一面沾血的虎牌。
  百余清涧子弟纷纷围拢过来,吕长海接过虎牌,沉甸甸的,擦去上面的血迹便了然于胸,心中唏嘘,这些活命的恩人竟是他儿子吕安的同袍么,他也早该想到了,那数十骑混在鞑兵群中,暴起杀人,便只会是军清司所属,甲十六队,叶朝阳。
  吕长海将虎牌珍重的贴身收好,便命人将这军情司的密探入殓,夏天尸体带不走,便只能就地下葬。又陆续找到了十几具身上藏着虎牌的尸体,还有一些实在找不到了,竟让吕长海黯然神伤。
  哗啦!
  一棵大树轰然倒下,清涧子弟一涌而上,用刀斧劈砍掉树干上繁茂的枝叶,不远处,胡金彪带了人来帮手,曹变蛟则军务繁忙正在忙着接受军械,补充兵员,估摸着明日一早便要开拔。吕长海,胡金彪两部伤亡过多,无力再战,属于他两人的战争便戛然而止了。
  呸!
  吕长海一口唾沫吐到手上,摩拳擦掌,擦起一把斧头便熟练的劈砍起来,做棺材。
  胡金彪看的啧啧称奇,赞道:“兄长还会这手绝活,了不得了。”
  吕长海哑然失笑道:“咱祖上就是开棺材铺的,只种地,可养活不了一大家子。”
  胡金彪看的兴致大起,将军服下摆往腰上一扎,卷起袖子便来帮手。
  吕长海面上带笑瞧着这位新结拜的二弟,心中感慨,这位二弟生长于湖北之地,将门出身,瞧着便知是个没吃过苦的。那三弟小曹将军大名鼎鼎,陕军二曹在这西北哪个不知,哪个不晓,他身份最卑微却是个庄稼人出身的边军老卒,三人能在这扁都口做结拜兄弟,这便是造化。
  咯嚓!
  吕长海心里想着事情,手中不停,一斧一斧的尽着微薄之力,哗啦,不远处又一棵不知生长了多少年的大树倒下。清涧子弟,湖北新兵一拥而上竟亲如一家,不分彼此了。
  不多时,明军中会点木匠手艺的便忙乱了起来,一具具或宽大结实,或手工拙劣的棺材造了出来。
  傍晚,吕长海将磨破的手掌在军服上擦了擦,若无其事。
  十六具棺材,和战死的清涧子弟八十六人,摆成一处,尸身都仔细清洗过了,要埋在一处山花盛开的山清水秀之处。十六面虎牌吕长海收集了起来,将十六个人名牢牢记住,忘不得,日后他是要报恩的。
  有明一朝,婚丧嫁娶的礼数极是周到,头天晚上要停灵,守孝。
  清涧子弟,湖北标营各出了一些年纪小的士卒,披麻戴孝做孝子,守孝还要哭灵,这孝子也不是随便做的。做了孝子,吕长海,胡金彪两人就得供养这一十六人的在世父母,这算是大明朝特色的承诺。大明除了繁文缛节,还有这些繁文缛节中承载的承诺,沉甸甸的。
  这一夜,扁都口阴风阵阵,寒意透体。
  大量鞑兵的尸体被明军集中起来焚烧,自己人的尸体则纷纷入殓,停灵,口中都塞了一块玉石。明军也不管那些玉石是从鞑子身上搜出来的,只顾塞进战死的同袍嘴里,礼数不能少。
  翌日,清晨。
  百忙之中,还在整军备战的曹变蛟也来观礼。
  清涧子弟,湖北标营兵,陕西标营铁骑数千人在扁都口北峰,沿山势站成一排,棺材下葬。吕长海将将拔出佩刀,数千明军便纷纷将火铳斜指向天,行鸣铳礼。刀一挥,噼啪,密集铳声惊起了林间飞鸟,还有大群秃鹰在高空盘旋,迟迟不去。
  连挥三次,噼啪,礼成。
  上午,谷中。
  曹变蛟有军务在身,留下一批军械驮马给两位大哥,便行了个子弟礼,吕胡两人哪敢生受他的大礼,慌忙搀住,兄弟三人寒暄一阵,定下约期,年关时兄弟三人在兰州府重聚,不见不散,吕胡两人便瞧着小曹将军翻身上马,领陕西铁骑沿血迹斑斑的山谷,渐渐远去。
  “这是个重情义的。”
  胡金彪眉开眼笑的赞道,此番结交了陕西小曹,对他在军中的前程大有裨益,吕长海瞧着那一座座新立的坟头,却颇觉意兴阑珊,再瞧瞧血战余生的清涧子弟,那一张张英气的脸,便又振奋起精神,那功名利禄也好,万亩良田也罢,自不是大风刮来的,是拿性命拼来的,他早有这般觉悟了。
  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重压
  又过了两日,湖北标营大举来援,吕胡两人也到了分别时,互道一声珍重,山水有相逢,春风入卷来,青山不改绿水长流。清涧团练兵少又非正牌子明军,便借此机会撤了下去,脱离了战场。两百余骑携带大批曹文诏馈赠的军械,在祁连山中迤逦而行,来时三百多后生战死了八十二个,曲终人散时不免有些伤感,怅惘。
  崇祯十一年,八月。
  随着各部明军涌进祁连山中段,围追堵截,约六万鞑兵被层层包围在长约五十里,宽不过数十步的扁都古道里,动弹不得。这条狭长的古道两侧奇峰林立,时而盘旋蜿蜒而至山峰,时而俯冲入河谷,两侧山石间又随处可见古人涂鸦,威严的佛像。
  这条五十里长的扁都古道,便是盛唐时边塞诗作的出处。
  这条连同甘肃,青海的交通要道,两千年来几经易手,可说这条古道的归属权,便代表着中原王朝的兴衰更迭。如今大明再次强盛起来,夺了这里,那激烈的手段竟与历朝历代都不同,前线还在激战围剿,后头大批民壮便在峡谷两端大兴土木,兴建军堡。
  大兴土木,是明末中兴的标志,明人摒弃了千百年来中原王朝的鸵鸟政策,变的十分激进,在西北,在西伯利亚,在西南大肆修建城市,要塞,堡垒,凭借这些坚固的城池,将势力一步一步的向外扩张,并很快形成了一套以战养战的章法。
  强汉,盛唐时,天朝上国做梦都想占据这西域的天然草场,彻底占据这五十里扁都古道,非是不愿,而是不能。汉人,唐人都知道要对外扩张就要筑城,多筑城,筑坚城,苦苦寻觅却做不到。筑城,这是一个中原王朝永恒的话题,在读书人眼中筑城便是好战,便是糜费国力,便是残暴不仁。
  如今这世道,散发着酸臭味的圣贤文章不值钱了,摆脱了束缚的大明轻装上阵,在边陲之地大量修筑坚城,形成了以坚城为核心的防御体系,明人还虚心的学习了蒙古人三百年前征服世界时的战法,以战养战,随着西蒙古联军大势已去,被层层包围的鞑兵出现大规模成建制的投降。
  大都督行辕此时下发一道军令,前线明军开始大量接收俘虏。
  以战养战么,离不开这些成本低廉的劳动力,除少数依托天险顽抗的鞑兵,五万多准葛尔人,瓦剌人成了明军的俘虏。大都督令,在长五十里的扁都古道驻军,就地修建俘虏营收容降兵,背靠甘肃,前出青海,在扁都古道靠近青海一边的出口,修筑要塞。
  这座要塞坚城,由大都督马城定名为,祁连城,这竟然还是一座坚不可催的石头城,长五十里,宽三十里的祁连城通体由山石打造,建城后号称大明西北的明珠,一座永不陷落的要塞,其坚固程度,险要程度不亚于钓鱼城,可说这座祁连城,便是用西蒙古人的尸骨建成的。
  在这样奇石林立,高三千多米的祁连山修建要塞,哪得死多少人呐。
  除了这座祁连城,在大明的筑城计划里,还要在青海修筑十座以上的坚城,五万蒙古降兵远远满足不了需求,为此马城密令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