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骑-第5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除了这座祁连城,在大明的筑城计划里,还要在青海修筑十座以上的坚城,五万蒙古降兵远远满足不了需求,为此马城密令军宪司,做出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白焕章忠实的执行了马城的命令,从东起延绥,西至准格尔盆地的广袤地带里抓人,筑城。
  这是一个野心勃勃的计划,此后十年间,军宪司在西北抓了多少人,无法计算。一具具蛮夷的尸体成就了大明中兴,这见不得光的筑城计划,甚至一直维持到蒸汽火车时代,仍有大量蒙古人,回回在广袤的西北之地做苦役,筑城,修铁路,那又是另一段传奇。
  崇祯十一年,八月末。
  西北大捷的消息传到江南,举国欢腾,就连崇祯皇帝也正经八百的领着群臣,举行了盛大的庆典祭天祭祖宗,此时,再也没有什么力量能阻止大明的对外扩张,大明进入波澜壮阔的殖民时代。
  西北,大战过后近四万辽骑主力重新集结起来,马不停蹄,休整五日后悄然回师西伯利亚,而此时,乌拉尔山口正在激战,明军五万对垒东欧联军二十五万,主帅李争鸣陷入苦战。后世人说到乌拉尔山脉,都知道是欧亚分界线,然而却少有人知,这条分界线其实并不险要。
  乌拉尔山脉作为一座山脉,它实在是太矮了,无法起到天然屏障的作用。乌拉尔山脉最高峰也不到两千米,大部分地段平均海拔只有五百到一千米,说到地形险要还不如祁连山,可说处处都是突破口,它只是欧亚大陆的天然分界线,却并非合格的天险。
  李争鸣死守的这段山口,是在乌拉尔山脉的南段,战场长约十里,宽三十里,最高峰不过五百米,从这里再往南便是广袤的哈萨克草原。李争鸣死守乌拉尔山脉南端也是迫于无奈,不得不守,倘若放弃南线不守,东欧联军便可从平坦的哈萨克草原,一路畅通无阻的绕路中亚冲进西伯利亚。
  李部五万兵马死守南线还有一层用意,卢象升也是怕哈萨克人顶不住压力,举国投降。对于大明和哈萨克汗国脆弱的军事联盟,卢象升可不敢寄予厚望,总算要防一手的。倘若哈萨克人顶不住巨大的军事压力,突然倒向东欧联军一方,总不至于手足无措。
  乌拉尔山南端,一处隐秘的山窝里。
  大战将起,李争鸣自发迹以来,从未面临过如此凶险的局面,如此巨大的军事压力。当年之敌有老对手哥萨克轻骑五万,俄军三万,还有一部波兰军,全是机动性超强的骑兵,约十万众滚滚而来,面临两倍之敌,李争鸣心中实在没什么底气。
  他所能凭借的便是麾下精兵超强的组织性,丰富的战争经验,还有预设阵地,预设阵地很重要。只要他的防线不崩溃,五万明军就在山里守着,十万敌骑就不敢长驱直入,倘若他的五万兵马顶不住压力,真全军覆没了,南线门户洞开敌骑长驱直入,那便是一场大灾难,想想那后果都可怕。
  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策反
  乌拉尔山南线,事关重大,卢象升李争鸣两人为此战做了充分准备,在前线囤积了大批军械补给,依山势修建了大量坚固的炮垒,军堡,并且明军在乌拉尔山南段还有两座要塞可守,确切的说是一座半。在明军阵地的北侧,有一座俄国人修建的要塞,叫做车里雅库茨克。
  这个车里雅库茨克城如今改名叫定北城,俄人在此城经营二十余年,拥有完善的防御措施。明军阵地南侧便是乌拉尔山的尽头,乌拉尔河与奥尔河交汇处,另有一座尚未完工的要塞。
  俄人叫做奥伦堡,明军叫做平北城,此城位于两河交汇处,位置十分重要。只是此城尚未完工,远东俄军便全军覆没了,此城便落入明军之手,修缮一新还修建了水寨。李争鸣五万精兵固守的,便是这定北,平北两城中间的地带,平均海拔五百米的山区。
  南线五万明军依托两座城池,依山布防摆出死守架势。
  东欧联军则从莫斯科出发,大军越过伏尔加河,进驻伏尔加河畔的重镇萨玛拉,在萨玛拉要塞兵分两路,一路十万大军向南攻击,一路十五万大军翻越乌拉山中段,进入广袤的西伯利亚地区。
  决战之势已成,明军暂时处于劣势,守势,十分凶险。全是由于马城亲率四万辽骑主力入西北作战,西伯利亚明军失去了一支最重要的骑兵野战力量,暂且无力与东欧联军于野战中争锋。
  四万辽骑回援也得两三个月,两三月后西伯利亚将进入冬季,可说在冬季之前,西伯利亚明军受到西北叛乱的拖累,没有全线反击的能力,便只能据城死守。所幸明军在西伯利亚打了个歼灭战,大量占领了俄国人修建的要塞,可以凭借这些要塞层层布防。
  贝加尔湖畔,瀚海城。
  卢象升给大都督马城当了这些年副官,如今独挡一面,作战风格便带着几分马城的影子,大开大合,不拘成法。西伯利亚明军二十万众,军械补给充足,士气高涨,却受困于野战兵力不足,卢象升便在南线,北线采取了不同的对策,区别对待。
  北线,十五万东欧联军越过乌拉山中段,杀气腾腾。
  卢象升便指挥北线明军大踏步的后撤,向南收缩,这一退就是一千里,一千里不够就退两千里,两千里还不够就退到远东去,倘若北线敌军敢深入远东进攻海参崴要塞,卢象升也是乐于奉陪的。
  北线明军这一退,退的竟然如此坚决,便让东欧人的北线大军重拳落空。想必十五万东欧联军杀气腾腾越过乌拉尔山中段,进入西伯利亚,面对空无一人的旷野,那表情应是十分精彩。
  卢象升看着巨大的西伯利亚地图,战略早已经构想过无数次了。
  诱敌深入,依托坚城,退后决战,这般战法便有几分马城的影子。
  北线明军大踏步的后撤,收缩,南线明军则是坚决防御,尽力将南线十万敌骑挡在防线前,消耗,拉锯,集中力量歼灭之。,如此,便充分将西伯利亚广袤的战略纵深利用了起来。放开北线,先打南线,这战略也是马城认可的,决战之势已成。
  临战兵危,秋风萧瑟,广袤的西伯利亚烽火连天。
  哈萨克汗国,撘什干城。
  大战一起,吴三桂便领着八千关宁骑兵秘密北返,这时候哈萨克人的大军正在百年宿敌准葛人的地盘里,烧杀抢掠,哪还顾得上监视他的八千人马,故此吴三桂所部秘密北撤,进驻哈萨克汗国境内的塔什干。吴三桂是身怀密令的,一旦发现哈萨克汗国的大帐人倒向东欧联军,便立刻挥军直取哈萨克汗国都城
  大兵压境,哈萨克人到了站队的时候。
  然而明军未雨绸缪,早在半年前便在哈萨克汗国境内埋下了几颗大钉子,吴三桂驻兵哈萨克汗国与布哈拉汗国边境处,对大都督的远见卓识是心服口服的,打仗么,自然是怎么阴险怎么来,偷袭,阴谋诡计,细作大可以多派一些,这是吴三桂打心底里赞成的。
  早些年那些文官领兵打仗,说甚么堂堂正正之师,打堂堂正正之战,不屑这些阴谋估计,何其荒谬。吴三桂此人城府极深,嘴上不说,心中却对王化贞,袁应泰之流十分不屑,如今终于独领一军,独挡一面方崭露头角,将心中阴暗那一面释放出来。
  吴三桂搞阴谋诡计是把好手,这和他的出身背景有关。
  出身辽东将门,兵痞军阀之家,打小见的都是军中勾心斗角,那城府能不深么。八千关宁骑兵盘踞在北突厥,南突厥边境地带,吴三桂便开始兴风作浪,大把花银子,大手笔送军火,着实拉拢了一些南突厥,北突厥的苏丹,在突厥人中组织起了亲明派的力量。
  吴三桂信奉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大把银子撒出去,害怕没人效忠么。自然,他手中握着明军淘汰的大批军火,军火对突厥人的诱惑力,还比银子要大的多,这地方谁的族人能打谁就说了算,古来如此。一来二去,吴三桂在突厥人地盘上折腾了大半年,竟还真给他拉拢了一些实力派苏丹。
  这些拿了好处的苏丹,信誓旦旦效忠大明,多是一些突厥人小帐,中帐的苏丹。实际上,在吴三桂的长期策反下,突厥人大帐对各部苏丹的控制力度,正在减弱,哈萨克汗国正在陷入长期分裂的状态。
  如今大战一起,吴三桂便在两大突厥汗国交界处,聚集起三万人马。
  这是妥妥的一伙乌合之众,用银子军械收买的一盘散沙,然而这伙乌合之众却有其巨大价值。所谓乌合之众,上了战场多半是要一哄而散,然而杀人放火抢好处,这伙人战斗力却着实不弱。三万多人盘踞在哈萨克汗国南方
  正是有了这伙人的威胁,掌权的大帐苏丹们,才不敢彻底倒向东欧联军。
  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腹黑
  崇祯十一年,九月。
  瀚海城,吴三桂请援粮草,说他要打突厥斯坦。
  卢象升便大皱眉头,十分不喜吴三桂此人,这都大战在即了还在搞阴谋诡计,对着盟友背后捅刀子。虽心中不喜还是批复了一批军需,从翰海城起运走贝加尔湖南侧,运往南北突厥边境。卢象升与锦州祖氏,关宁吴襄父子不和由来已久,在辽军是尽人皆知。
  虽不和,以卢象升的性子,倒也不会公报私仇。
  吴三桂此番手段虽龌龊了些,令人生厌,于战局确实极为有利的,大明宁愿看到一个分裂的突厥斯坦,也不愿哈萨克人倒向敌人,倘若哈萨克北突厥人倒向俄军,恶劣的局势必将雪上加霜。在卢象升眼中吴三桂是个卑鄙小人,这小人却自有小人的用处。
  于是在西伯利亚大决战之前,在哈萨克汗国的突厥斯坦,竟然先爆发了一场前哨战。
  崇祯十一年,九月中。
  吴三桂率麾下八千关宁骑兵,两万五千哈萨克汗国小账,中账的乌合之众,抓住哈萨克汗国兵力空虚的时机,直捣哈萨克汗国都城突厥斯坦,两日夜后兵临城下,凶悍的哈萨克骑兵进了自家都城却毫不手软,纵兵劫掠,杀人杀的比明军还狠。
  突厥斯坦城,入夜。
  吴三桂挺胸抬头骑在高大战马上,身侧尽是杀气腾腾的关宁子弟,城中处处火起,浓烟冲天。他领三万余众日夜兼程而来,突厥人的都城竟毫无防备,数千守军便被围攻致死,那些进了自家都城的小帐苏丹们便如同一头头饿狼,纵兵烧杀抢掠。吴三桂自领八千明军直取突厥人的王城,要逼迫北突厥江格尔汗签城下之盟。
  关宁军穿城而过,赶至正在激战的王城大门。
  大门内外江格尔汗的精锐卫队,正与攻城叛军大打出手,王城卫队依托城墙,箭楼以长弓劲弩还击,大量使用火器作战的叛军,竟被大量装备弩炮的守军打了个七零八落。吴三桂瞧着乱哄哄溃败的叛军,嘴角抽搐,这些叛军果真是靠不住的,如土鸡瓦狗一般。
  以吴三桂的城府,此来必是做了万全准备的,早预料到了这种状况。
  吴大将军一摆手,关宁军便将随军携带的两三磅小炮推了上来,瞄准了猛轰,大明军工的杰作火力,精度远胜突厥人的重型守城弩炮,当明军十余门小炮打的嗵嗵作响,近距离将一部重型床弩摧毁,北突厥人便大势已去,一架架固定在城墙上的重型弩炮被摧毁。
  关宁军以十余门轻炮摧毁了王城防御,便在炮火掩护下搬了几箱火药炸门。深夜,伴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突厥斯坦王城的大门轰然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