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骑-第5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轰!
  明军重炮率先发炮,揭开了大明新军与波兰军团的首次交锋的序幕,大炮一响,硕大的炮弹呼啸着落下,弹跳起来,士气高涨的波兰步兵竟丝毫不乱,推进速度反倒更快了。
  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惨重
  处于进攻姿态的波兰军,分成六个大方阵,每阵千人又分成十横十纵,第一排全是扛着旗枪的掌旗手,第二排是手持十字大剑,配盾牌的近战兵,第三排竟全是精锐的军官,后头五排则是手持重型火绳枪的普通士兵,在军官率领步兵冲锋这一点上,波兰军团与明军确实有几分相似之处。
  甚至在步兵方阵前立盾墙,也和明军的战法一般无二。
  这倒并非全是巧合,偶然,而是因为波兰军团与明军一般,主要对手都是使用弓弩作战的游牧民族,在步兵方阵前立盾,防箭的效果极佳,防火铳的效果便大打折扣了。重炮的轰击下,波兰军嘹亮的军歌声,竟让明军阵地上鸦雀无声,气势为之一滞。
  轰!
  地动山摇,明军重炮在超过五里的距离上,竟一炮命中行进中的波军方阵,一颗硕大的炮弹重重砸在波军一个千人方阵中,弹跳起来,人体被高高的掀飞,数十士兵被弹跳的炮弹擦着就死,重炮建功,明军阵地上一片欢腾,大炮打骑兵命中率极低,轰击动作迟缓的步兵军团,命中率还是极高的。
  明军预设的重炮阵地,威力显现,让波兰军团士气高昂的进攻,显得十分乏力。半刻钟后,又是地动山摇的重炮轰鸣,又一发炮弹贯穿了波军整个行进队列,让波军的进攻显得有些悲壮。李争鸣面上却没有丝毫喜色,千里镜中,视线紧紧盯着那些以四轮马车机动的野战大炮。
  波军的野战大炮以六磅炮为主,还有两门十二磅炮,装载四轮马车上,竟是以十几匹高大的优质驮马为动力,在战场上穿梭自如,约二十余门大炮在骑兵保护下,十几匹拉扯的高头大马撒开四蹄狂奔,快速接近明军阵地,便在旷野中架了起来。
  那喧闹的旷野中,运动到炮击位置的波军炮兵,开始架炮。
  波军将大炮一字排开,蚂蚁一般大小的炮手,辎重兵开始搬运弹药,调教大炮,此时已经是午后时分,饥肠辘辘的两军却激战正酣,此时进攻的波军全线进入明军大量六磅大炮的射程内,炮声隆隆,山坡上明军各个炮垒陆续揭开伪装,展开一场绚烂的炮战。
  炮弹呼啸声在乌拉山上空回荡,明军是预设阵地,自然便占了极大的便宜,在炮战中很快占据了上风。进入明军六磅炮射程后,波兰步兵军团的伤亡陡然增加,密集的炮弹越来越精准的落在波军的行军队列中,一个个身穿单薄军服的火铳手,被肆虐弹跳的炮弹砸成碎肉,不时有人体高高飞了起来。
  此时,前线督战的李争鸣却瞧着侧翼蠢蠢欲动的波军骑兵,立知不妙。此时,再想调转炮口,调整防线却已经晚了,波军用六千步兵吸引明军暴露火力后,亮出杀招,侧翼三四千骑兵纷纷打马,竟扔下水深火热中的步兵军团,发起冲锋,很快便将马速提了起来。
  李争鸣咧了咧嘴,终于醒悟,他犯了一个错误。
  波兰是一个传统的骑兵强国,所谓的中央步兵只是些炮灰,波兰王国的决战力量终究是它傲世欧洲的强大骑兵。此时,明军几乎所有的大炮,都在对着波军中央步兵狂轰滥炸,竟未料到波军精锐的骑兵会仍下主力步兵,倾巢而来,此时已然无法调转炮口阻止那些黑衣黑甲的骑兵。
  所谓知己知彼,便是如此,李争鸣突然记起来波军的组成,结构。
  波兰军团,本质上与俄军一般无二,骑兵都是贵族,步兵都是农奴,贵族骑兵怎么会在乎炮灰步兵的死活。骑兵全速冲锋,来的极快,明军前线稍显慌乱,便组织起排铳火力,以大量小炮,排铳组织起封锁火力,瞬间,背山而战的明军阵地上铳炮齐鸣。
  大团的硝烟升腾起来,人仰马翻,波军骑兵却异常骁勇。
  那排成纵队冲锋的骑兵,被明军防线上的小炮掀翻,跑着跑着便轰然栽倒,后队却冲的越来越快,那些没有配备盔甲的枪骑兵,竟成群结队冲在了前头,让明军见识到了这一古怪兵种在冲锋中的高度机动性。
  希律律!
  密集的铳声响起,冲在最前头的波军骑兵瞬间栽倒数十骑,后队却又成群结队的涌来。李争鸣面色有些阴沉,瞧着冲破封锁的黑色骑兵,在不停的伤亡,流血,却前赴后继。心中不免与明军的手下败将,八旗兵做了个直观的对比,八旗兵可差远了。
  最大的区别在于战马素质,波兰骑兵的战马素质远胜八旗兵。
  在战马短程爆发力上,八旗兵和波兰骑兵相比还真是不够看的,这些波兰骑兵来的实在太快了,高大的战马爆发力超强,骑兵又没有配备盔甲,那冲锋的速度更是快的出奇。
  噼啪!
  前线不足两千的明军,奋起抵抗,在骁勇军官指挥下顽强的组织起排铳火力,凭借胸墙阻挡着波军骑兵的冲锋。李争鸣却晓得此战败局已定,当波军的大炮轰鸣起来,两轮试射后,精确的炮弹带着呼啸声,落在明军据守的乌拉尔山西侧,尘土飞扬,密林间高大的杉树轰然倒下。
  一颗炮弹擦着观察哨一侧的炮垒,掠了过去,李争鸣却视而不见。
  哧啦!
  炮垒上正在冷却的大炮,弥漫的水汽给波军炮兵指引了目标,旗号翻卷,明军大炮纷纷调转炮口与波军炮兵对轰,炮战如火如荼,更惊人的是,伤亡惨重的波军中央步兵,竟然十分固执的重新整队,仍在固执的进攻。李争鸣心中了然,波兰军团是常备军,这便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常备军团,与业余士兵之间的巨大差别。
  说话间,波军骑兵冲破了阻拦,潮水般卷进明军阵地。
  因为没有配备盔甲的枪骑兵一手巨盾,另一手将骑兵枪夹在腋下,成群结队的涌进明军阵地,前线明军瞬间便溃败了,开始逃跑,付出了开战以来最惨重的伤亡,李争鸣怒极反笑,哈哈一笑,一甩袖子便扬长而去。他精心布置的防线,自然不会如此便被突破了。
  明军惊心布置的第二道防线,居高临下,各类小炮,严阵以待的大量铳手在军官指挥下,以密集的交叉火力,轻易将踏足死亡地带的波军骑兵,成片掀翻,然后就变成了一场混战。
  第一千零二十章 抉择
  波军骑兵受阻于明军二线阵地的交叉火力,便如同一头头暴躁的公牛,挺枪跃马,在明军三面交叉的密集火力下,左突右撞,付出数百骑伤亡后只得无奈撤退,大群黑色军服的骑兵潮水般退却,扔下还在推进中的中央步兵方阵,竟成群结队的扬长而去。
  前线,明军参谋官们松了口气,大叫侥幸。
  初次交手明军犯了不少错,波军也暴漏了弱点,那些骄傲的贵族骑兵吃了亏,恼羞成怒,竟仍下农奴兵组成的步兵方阵独自撤退了。于是,明军得以重整兵力,顺利收复了七零八落的一线阵地。
  不多时,在军官指挥下重新进入阵地的两千明军,依托胸墙,与推进至射程内的数千波军步兵开始了惨烈的对射。密集的排铳声,大片硝烟将对射中的双方罩住,最先倒下的便是双方率队冲锋的军官。明军军官,率队冲锋是常态,波军军官指挥作战也是直挺挺的。
  密集的排铳对射,双方军官纷纷倒下。
  明军有胸墙的掩护占了极大的便宜,无遮无掩的波军也极为顽固,冒着枪林弹雨组织排铳火力,在同袍的惨叫声中,将笨重的重型火绳枪架起来,在军官的嘶吼声中,打出排铳,然后退后装填。前排的士兵倒在弹雨下,后排的便挺着胸膛顶上去。
  明军阵地上,也不时有中弹的士卒惨叫着栽倒。
  惨烈的对射中,明军依靠轮火铳的射速优势,又有胸墙的保护很快便占据了上风,重整队列后的近三千波兰士兵倒下的越来越多,前排密集的横队越来越稀疏,脚下到处都是层层叠叠的尸体,血肉模糊。对射,竟整整持续了半个时辰,明军付出数百条人命的代价,而推进到阵地前的波军几乎全军覆没。
  伤亡过半后又顽固的挨了几轮排铳,波军败兵才停止了无意义的抵抗。
  稀稀落落的波兰士兵互相搀扶,转身逃跑,伤亡不轻的明军也无力追击,只能眼睁睁的放走了近千波军步兵。
  下午,大战过后的乌拉尔山西麓。
  躁动的波军迎头挨了一记闷棍,付出了惨重伤亡后,安静了。
  明军前线可也是一片狼藉,救治伤患,调派兵力,双方的大炮还在沉闷的对轰,远远看过去波军的二十多门野战炮被摧毁了三四门,山上明军也有一个炮垒中弹,毁了两门六磅大炮,好在没有发生殉爆,中炮处辎重兵正在拼命的抢救弹药。
  一片狼藉中,明军可算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明军和波兰军团的首次交手,谁也没讨到大便宜,从战术上说是明军惨胜,从战略上对明军极为不利,东欧联军兵力是明军一倍,这种程度的消耗明军拼不起。
  山坳中,帅营。
  李争鸣若无其事的吃着热饭,却再三催要伤亡名录,到傍晚时伤亡报告送了上来,战亡八百,轻重伤过千,波军阵亡则超过两千,伤的反倒少,这是进攻一方难免会遭遇的,重伤的带不走只能在血泊中等死,用不着多久血便流干了,死的极多。
  这还只是一次试探性的进攻,伤亡接近一比二,明军占优。
  李争鸣嘴角却抽搐起来,这一战便去了两千兵,重伤的极多,多半是被敌骑透阵而入时被撞翻,被冲杀的,被战马践踏伤的极重。这般打法,怕是他的五万兵力撑不了多久。
  明军是防守方又是预设阵地,因此在伤亡比例上便占了极大的便宜。
  然而防守方又有一个极大的劣势,需要防御的战线太长,一旦兵力不足便会被在某一点被突破,某一点被突破便会被分割,被绕击,然后便会引发全线崩溃,这样的消耗明军是拼不起的。
  万幸,李争鸣在前线只布置了两千兵力,没有将大量战兵挤在第一线。
  这便是百战老将用兵的老辣,若不是前线只布置了少量兵力,这一战,那损失便无法估算了。
  “哼!”
  李争鸣冷冷的哼了一声,将伤亡统计用镇纸压好,便亲去伤兵营安抚人心。
  入夜后,数十只信鸽冲天而起,李争鸣飞书瀚海城请援。
  同一时间,东欧联军大营。
  李争鸣所不知道的是,波军也陷入争吵,纷乱,领兵出征的贵族将领们吵成一团,让波兰军团的统帅雅科夫索别斯基焦头烂额。巨大的伤亡,前线的惨败,让骄傲的波兰贵族们难以接受,一些年轻的骑兵将领跳到桌子上,叫嚣着要全线进攻,给明国人血的教训。一些步兵军团的将领,则拍着桌子指责骑兵的狂妄,使进攻的步兵军团蒙受了惨重的伤亡。
  吵闹最后发展成了互殴,让随军的俄国联络官目瞪口呆。
  这便是十七世纪的波兰军团,乃至整个王国的常态,是由这个国家的体制决定的。这个处于没落前夕的欧洲强国,如今的体制是贵族议会制,在体制上和大明末期也是极为相似的,不同的是大明是文人内阁制,波兰是贵族议会制,面临的困境却是相同的,人多嘴杂。
  波兰王国作为议会制的先行者,在强国四起的欧洲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