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骑-第5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处似乎被遗忘的战场上,残兵血战,丁怀仁用尽最后的力气将手中刀掷了出去,叮,战刀在空中打着转,无力的砸在那敌兵铁盔上,那敌兵脚下一乱咽喉便是一凉,被张水子趁机抹了脖子。
  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战舰
  丁怀仁耗尽了力气,扑通坐地,手一摸竟摸到一颗血淋淋的人头,坐在尸堆中心中颇为苦涩,他是弹尽粮绝了,可敌兵也强不到哪里去,两军在这人迹罕至的密林中多日厮杀,伤亡殆尽,环顾左右丁怀仁却嘿嘿的笑了起来,这一阵又胜了。
  不多时,尸横遍野的战场上,一个个明军残兵提着刀,拄着枪在尸堆中翻找,四百余人连日激战后,便只剩下不足百人,克里米亚人则付出了两倍伤亡,仍无法将这股明军赶出这片密林,遥望数百步外仓皇逃窜的敌兵,丁怀仁畅快的大笑起来。
  连日激战后,两军都战至山穷水尽,凶残的克里米亚人终于吃不住劲了,数百残兵脱离战场仓惶逃窜,不知所踪。同样筋疲力尽的明军顺势占领了空无一人的防线,取得了一场惨胜,张,丁两人率部死守在残破的防线上,进不得,退不得,如同这样的阵地还有许多。
  南线大战十余日后陷入漫长的胶着,僵持阶段,旷日持久的僵持。
  随着天气转冷,双方越发无力发动大规模的攻势,随着后续援军大举来援,明军堪堪守住了防线。此时,强弩之末的东欧联军也要求后方的俄国人增援,双方都在舔舐伤口,积蓄力量,酝酿着大规模的增兵,乌拉尔山南线战事隐有升级的迹象。
  十月中,乌拉尔河中段。
  乌拉尔河与乌拉尔山南端相连,横在明军防线的南侧,便是一条阻断东欧人进攻的天然屏障,这条大河直通里海,沿途横跨整个北突厥哈萨克汗国境内,而现如今的哈萨克汗国确是群龙无首,纷争四起的混乱状态,暂且无力阻挡东欧人撒了欢的马蹄。
  半月激战,东欧联军无力击破明军在乌拉山南端的防线,自然便调遣大量轻骑南下进入哈萨克汗国境内,数万轻骑以哥萨克人为主,十月中突然闯入哈萨克草原,烧杀掳掠,群龙无首的北突厥人一溃千里,富饶的哈萨克大草原在哥萨克轻骑的肆虐下,宛如人间地狱。
  贝加尔湖畔,瀚海城外,忠武水寨。
  数万敌骑闯入一片平坦的哈萨克草原,距贝加尔湖不过千里,矗立在贝加尔湖边上的瀚海城,便处于哥萨克骑兵的攻击范围内,这场南线决战越打越大了,这是无法避免的。瀚海城便是明军在南线的神经中枢,指挥重心也是兵马粮草集结地,不容有失。
  日出东方,红胜火,清晨的忠武水寨中异常喧嚣。
  水寨中数百船工赤膊上阵,在号工声嘶力竭的嘶吼声中,用人力缓缓将一条重达五六百吨的战舰推入湖中,吱呀,那沉重的战舰似乎随时都会翻到,让水寨中瞩目的明军将士手心里都捏着把汗。卢象升命人在贝加尔湖畔就地打造战舰,这便是即将下水的第三艘主力内河战舰。
  号工的嘶吼声在清晨的水寨中回荡:“咳呀呀嘿嘿!”
  “咳呀呀嘿嘿!”
  “清风吹来凉悠悠!”
  “有钱人在家中坐!”
  “那知穷人忧和愁!”
  “推船人本是苦中苦!”
  “风里雨里走走码头!”
  号工悲凉的嘶吼声中,伴随着木料摩擦的刺耳噪音,一艘船底扁平两头翘起的威武战舰轰然入水,溅起了漫天的水花,那威武战舰在水中大幅度倾斜,几欲倾覆却终究还是顽强的打了个滚,露出侧弦黑洞洞的炮门,欢呼声四起,忠武水寨中陷入一片欢腾。
  “万胜,万胜!”
  喧嚣声冲天而起,卢象升身侧一个年轻的参谋官,却脸色铁青。
  “有钱人在家中坐,那知穷人忧与愁,放肆!”
  “大人,我去拿人!”
  那参谋官对船工喊的号子十分不满,气势汹汹便要去拿人。
  卢象升却不以为意道:“罢了,船工号子,不必当真。”
  头也不回,卢象升便厉声道:“汗王瞧过了,见过了,以为如何!”
  一侧哈萨克北突厥之主江格尔汗早已面无人色,大大的吃了一惊,瞧着那水寨中高大威武的战舰竟两股战栗,不能自制。一个北突厥汗王何曾见过五六百吨重的内河战舰,瞧着那一个个黑洞洞炮门,便如同瞧见了一张张血盆大口,险些吓的魂都丢了。
  江格尔汗,此时方知明军的全盘战略,明军,竟然在贝加尔湖的水寨中偷偷造船。如这般威武雄壮的战舰已然造好了两艘,就藏在不远处的泊位上,那又粗又长的主炮,一门门侧弦炮已然完成列装,炮手正在勤加操练,这一艘战舰上头装了多少门大炮呐,数不过来。
  只看此处水寨中戒备森严,闲人免进,便知这是明国人蓄谋已久的。
  卢象升知他不肯轻易就犯,一声冷哼便下令战舰试炮。
  身侧亲兵便跑向旗杆升起大红灯笼,一枚响箭直上云霄,片刻后两艘明军最新型的内河战舰便缓缓驶离泊位,几十条船桨上下翻飞,那威武战舰竟在几十里宽的水寨里穿梭自如,建造这样机动性极强的快速战舰,大明军工的技术已然十分成熟。
  这大明军工的最新产品,仍是融合了东西方造船技术的大成。
  远远瞧着那威武战舰两头翘起,前后各装备了一门大口径主炮,看上去便像是个元宝,所以叫做元宝船。这样的设计也是考虑到内河作战的特殊需求,内河航道狭窄战舰转向不便,于是便有了这样两头翘起的设计,在河道上不需要转向便可进退自如,并且它还是大明特色的平底船。
  吱呀!
  两条战舰一前一后飞掠至靶场,便将船身一横露出上下三排黑洞洞炮门,二十多门侧舷炮一阵火光闪现,吞云吐雾,地动山摇,岸上的一面山坡上便是草木横飞,顽石崩裂,新式战舰连主炮在内,满载装备四十六门舰炮,那火力自是十分强悍。
  一轮舰炮齐射后,水寨内听不到任何杂音,便只有舰炮发射时的轰鸣声,震的人肝胆欲裂。卢象升早往耳朵里塞了两团棉花,微一侧身,瞧着那江格尔汗苍白的脸色,颤抖的手脚心中傲然,又是一笑。
  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战事升级
  江格尔汗吓的两股战栗,面无人色,再愚笨也洞悉了明军的战略,如此强悍的战舰从这处水寨出发,沿水路可以通到哪里去呐,沿乌拉尔河横穿他的领地,直通里海,进了里海北上伏尔加河,那不是可以直捣莫斯科么,数十万东欧人的大军岂不是断了后路,要被包成饺子馅么。
  这大战将起便胜负已分,他如何能不心中惊惧。
  其实卢象升是吓唬他的,这样的战舰开不到莫斯科,里海北边的海域水太浅了,多数地方水深只有二十米,行不得大船,故此炮轰莫斯科只是个奢望。然而江格尔汗却对此深信不疑,他一个北突厥汗王哪里懂得里海北边的地理水文,他对明军的水路进攻计划深信不疑。
  操炮演练完了,明军战舰行驶回泊位,水寨里又繁忙起来。
  船工在工匠指挥下将一门门大炮搬上战舰,这样一艘战舰从下水到投入作战,也得耗时两个月,费时费力,然而它却是一支拱卫瀚海城的重要力量。内河舰队沿贝加尔湖,乌拉尔河游弋,进可攻,退可守,整个哈萨克汗国都在它的控制范围内。
  贝加尔湖的结冰期是一月到五月,明年一月大湖结冰之前,瀚海城可算是万无一失。年关之后到了大湖的结冰期,那个时候舰队会驶入里海南部不结冰的海域过冬,到时候舰队一走瀚海城不免又是一场血战。
  两日后,因南线占据急剧恶化,明军内河舰队紧急出动,以两条主力内河舰为核心的大小战舰五十余艘,护送江格尔汗和十余个教派领袖,离开忠武水寨沿乌拉尔河北上,沿途召集集结北突厥各部青壮,对抗大敌,此时的江格尔汗已对大明死心塌地,言听计从。
  两日后,明军舰队进至哈萨克汗国中部,停了下来,在舰炮掩护下扎营,竖起江格尔汗的大旗,后续万余明军乘运兵船赶至驰援,轻骑四出联络各部兵马,处于崩溃状态的哈萨克人见到汗旗,便如同捞到了一根救命稻草,举族迁徙到大河之畔,重又在汗旗下聚了起来。
  越聚越多的哈萨克骑兵在明军舰队支持下,奋起反击,一队队突厥人的骑兵在秋日的哈萨克草原上,迎战杀气腾腾的哥萨克人,虽屡战屡败,却顽强的拖住了哥萨克人的数万主力。
  崇祯十二年,十一月间。
  北方大战升级了,双方调兵遣将不停将兵马投入南线,对峙中的兵力不断增加。随着大明八万仆从军加入南线战场,东欧人也从北线,从莫斯科抽调五万援军加强到南线,乌拉山一线的大战再度升级,随着战火蔓延到里海沿岸,越烧越旺南边的奥斯曼帝国也蠢蠢欲动了。
  明军在调兵遣将,俄国人也没闲着,俄国皇室四处游说,尽力说服强大的奥地利人,普鲁士人,挪威人,法国人加入战争,劝说欧洲各国暂且放下宗教之争,避免三百年前蒙古人入侵的悲剧重演。倘若这个联盟真的达成了,怕是大明就要成为欧洲公敌。
  此时,经过精心准备的瑞典国王古斯塔夫,终于悍然出兵波兰,挑起了欧洲范围的莱茵河大战,很快便兵临华沙城下,强大的瑞典军团一战而下华沙,波兰贵族们纷纷逃亡俄国,瑞典军团攻占华沙后便挥军进入普鲁士西南地区,欧洲震动。
  面对咄咄逼人的强大瑞典军团,奥地利与英国,法国,普鲁士组成联军,在莱茵河畔迎战强大的瑞典军,十余日后大战的消息传来,自大都督马城以下明军将帅纷纷松了口气,短时间内,不会再有欧洲军队来援了,这便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古斯塔夫这个盟友还是很靠谱的,如约挑起了欧洲大战。
  现如今的瑞典军团有多强大呢,集英,法,普鲁士,奥地利四国之力,堪堪能抵挡住瑞典人的兵锋,莱茵河大战不论那方获胜都绝不轻松,胜也是惨胜。并且古斯塔夫趁波兰国内空虚,出兵闪击波兰连华沙都占领了,乌拉山一线的波兰军团急于回援,这对明军来说又是一个重大的利好。
  然而十天过去了,到了十一月末,波兰军团仍未有撤退的迹象。
  卢象升大失所望,便放弃了不切实际的幻想,波兰人看起来是不会撤兵了,多半是被俄国人要挟了。他的猜测与实情也相差不远了,波兰军团正是被俄国人要挟要断粮,断补给,。在激烈的争吵过后终于选择留在了乌拉山前线,继续配合俄军作战。
  如今大批波兰贵族逃到了莫斯科,寄人篱下,这般做法也是迫不得己。
  乌拉山前线,明军大营。
  南线战事陷入拉锯,胶着阶段,随着后方大军来援,李争鸣手中有兵便发起大规模的反攻。他将前线筋疲力尽的明军换了下来,迫不及待的将赶到前线的倭军,朝军顶了上去,以五万倭军三万朝军为反攻主力,预备着七天内发起一次大规模的反击。
  前线,密林中。
  悬崖峭壁上丁怀仁仰躺着,抬头看天,天色十分阴沉山风凛冽,让他不禁打着哆嗦挫着手,他见识过这极北之地冬季的严寒,怕是一场大雪过后,天气转冷,这仗可就更难打了。低头看看红肿的腿上处,麻痒难耐,他却忍着不去抓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