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骑-第5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密集的马蹄声中,在街道上纵马踩踏劈砍的辽骑,便如同冲破堤坝的洪流汹涌而来,从街道两侧射来的铳子,箭矢仅仅是绝望下投入洪水中柴草,非但不能堵上缺口,反而激起了明军的凶性,一些格外骁勇的明军竟弯腰策马,破门而入,冲进院落中挥刀便砍。
围绕一座军营西侧的街道上,院落中,厮杀成一团。
罗艺混在大队铁骑中,纵马狂奔,前头打军营里冲出来的义兵和俄兵战成一团,在铁骑冲击下早失去了有组织的厮杀,陷入混战。罗艺眼睁睁瞧着前头街道上,一个胡子拉碴的明人大汉,大喝着挺枪直刺,噗哧一声闷响之后,枪尖没入了心口,捅翻了一个高大俄兵。
那俄兵嚎叫着栽倒,却死抱着枪杆不肯撒手。
左右两侧俄兵嚎叫着扑过去,那义士慌忙撒手连退几步,却被俄兵围攻躲闪不及,挨了一斧枪惨叫着倒了下去。两个俄兵尚未来得及躲闪,马蹄声起,一骑飞至将两个俄兵撞飞,劈翻,全线激战,短时间内陷入肉搏战的双方都付出了惨重的伤亡。
短兵相接,白刃战在大批辽骑赶至后,很快终结,俄兵溃败。
溃败的俄兵丢盔卸甲,沿街道往远处逃蹿。
“喝!”
罗艺打马猛追过去,追至近前便滚鞍下马,弃马,手一捞长弓便握在手中,手指一捻便搭上一支箭,眯起眼睛,因常年使用而被磨得发亮的黑色牛角扳指,牢牢卡着长箭,稳定的搭在了弓弦上。紧握弓臂的左手向前推开,右手同时向后扯动弓弦,上百斤的力道灌注于弓身,一张三尺长弓张开如满月。
吐气开身,右手松开弓弦,嗡嗡的一声弦响,长箭闪电般的飞了出去。弓弦仍在剧烈的振颤,一声变调的惨叫便应声响起。一名身长七尺的俄兵,正挥舞着一柄双手大剑,抵挡着两个义兵的刀砍斧劈,武艺过人,战技不凡。
以一敌二,那俄兵竟丝毫不落下风,一挡,一退,一进,狂吼着一个箭步冲前,一个大明义兵便口吐鲜血倒了下去。此时弓弦响动,箭矢破空,那骁勇俄兵发出惊天动地的惨叫,便捂着右眼栽倒在地上,一阵阵的抽搐着,翻滚,那长长的破甲箭头深入眼中,叫声凄厉。
罗艺看也不看便发足狂奔,奔跑间扬手又是一支箭,数十步外一个俄兵背心中箭踉跄扑到。明军发号施令特有的刺耳竹哨声,在统北城的街道上回荡,全线反击的明人追杀俄军的败兵,直追杀到两条街外,才被密集的铳子射了回来。
霹啪!
前头街道上突然遇敌,溃败中俄军竟组织起来,就在宽敞的街道上组织起排铳火力,将杀红眼的明军射翻了十几个。罗艺机警的闪到墙边,呼哧呼哧的喘着粗气,瞧着前头硝烟升腾出,火光闪烁,心知是遇到精锐俄军了。恨恨的吐了一口唾沫,罗艺咬牙沿着墙角逃了,好汉不吃眼前亏,如此这般也杀的够本了。
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陷阵
贼不走空,罗艺逃走时还顺手揪起一个俄人的伤兵,拽着军服领子拖着走,还想着拖一个活口回去讯问。那俄军伤兵后腿上挨了一箭,正兀自挣扎,却被他一掌拍晕便拖着走,在伏尸处处的长街上留下一条长长的血痕。
大明义兵在辽骑掩护下,迅速占据了北城三道街道。
遭遇了俄军有组织的阻击后,明人的攻势停了下来,就地布防隔着数百步与俄军对峙。
此时,统北城陷入巨大的混乱之中。
嘈杂的马蹄声中,何可纲率一营亲卫进了城北军营。
营门外尸体堆积如山,进了营门战马竟被层层叠叠的尸体阻隔,无法深入,放眼望去这营门之内,竟有一道通体由石头打造的坚固墙壁,石墙内外俱是密密麻麻的尸体,墙上血迹已然干涸,结冰,触目惊心。石墙两侧还有坚固的箭楼,碉楼,烟熏火燎中连墙体都坑坑洼洼的。
靠左侧一座三层碉楼,竟还被炮轰塌了半截,却仍高高耸立着,何可纲胯下战马嗅到血腥味,不安的踢踏着四蹄,瞧着那碉楼上挂着的尸体,便知这里连日来激战不停,双方付出了怎样惨重的伤亡。
外头仍是一片混乱,明军,俄军各自依托坚固的民宅,从各种角落里对射。
何可纲趁机将营中义兵首领招到面前,趁乱组织撤退,抛却散落在民宅中无法联络的,何可纲估摸着约有半数义兵,可以随铁骑冲出去,他的三千骑损失不大,仍保持着尚且完整的建制,身侧骁勇的护兵在内,人马都保持着充沛的体力,旺盛的斗志。
此时,何可纲从俄军伤兵撬开的口中,得知了一条重大军情。
数十个俄军的伤兵被五花大绑,绑至何大帅面前,一个个披头散发的多带着伤,言俄国皇帝阿列克谢就在前线,故此俄军才刚刚调动进城,便挨了明军当头一棒,数十个俄兵都是这样说的,言之凿凿,何可纲便当场僵住了,此时方知他错过一个名留青史的天赐良机。
何可纲此时后悔不迭,却悔之晚矣,瞧着无法再扩大战果,便只得轻骑传令前线撤退,半个时辰内集结了两千残兵,草草携带着马匹,军需尾随开路的铁骑,大队人马又往东门外冲杀,这一冲,却恰巧撞在了铜墙铁壁上。他领兵在城内横冲直撞,这统北城内外近十万强敌,其中可不乏精锐力量。
明军前锋大马往城外一冲,冲不出两条街便被一阵排铳射了回来。
铁骑在街道上发足猛冲,街道两侧的房顶,民宅中射来密集的铳子,冒着横飞的铳子冲至东北处,竟被一道街垒拦住,街垒后头黑压压的全是敌兵,那铳阵排的又密又多,硝烟升腾一阵密集的铳声过后,十余明骑人仰马翻,后头铁骑仍前赴后继发起猛攻。
长街血战,数骑全速冲锋避开密集的排铳齐射,冲至排铳阵前正欲踏破敌阵,却从街道两侧突然涌出大批轻装步兵,何可纲立在后头,怒目圆整,瞧着大股服色杂乱的步兵从篱笆后头,从长街怪叫冲出来,人人手持一杆短矛,嚎叫着扑向他骁勇的铁骑部众。
眼瞧着一骑被街垒所阻,稍慢一些,便连人带马不知挨了多少下。
人,马很快被蜂拥而至的敌兵刺翻,余下数十骑深陷敌阵,在马背上翻滚着,左劈右砍却很快便伤亡殆尽了。何可纲心中抽搐,这短暂的一瞬间他便阵亡了百骑,瞧着那些服色杂乱却孔武有力的大汉,心知遭遇了劲敌,一挥手,便又是百骑发起冲锋。
长街浴血,罗艺混在人群中,睚眦欲裂。
他瞧着前头那些服色杂乱却孔武有力的异族大汉,心中焦急,他常年在草原上当马匪,他认得这股精兵的来历,这伙精兵不是凭空冒出来的,是由来历的,这伙人蒙语唤作吐鲁花,打三百年前蒙古人征服天下时建立起来的,这是一伙陷阵死兵。
罗艺瞧的真切,猜的可一点不错,吐鲁花死兵便是蒙古人三百年前政府的西域游牧民族,虽然隶属于蒙古军籍,但是通常充作敢死队使用的精锐,未曾想到竟然在三百后的西伯利亚,又瞧见了这支陷阵死兵的阵容,应是克里米亚人的绝对精锐。
这样的陷阵死兵绝对不多,却很致命,使的也是不是短矛而是一种古老的武器,形同短矛,制作简单,却有个大名鼎鼎的名字,叫刺马锥。与短矛最大的不同,是这种专为克制骑兵设计的恶毒武器,比短矛长少许,弧线三角形,还带有恶毒的放血槽。
这种专供步兵使用的肉搏武器,十分接近后世放血槽刺刀的射击。
这种恶毒的武器起源于什么年代,无从考究,却早在春秋战国时便存在了,大名鼎鼎的吴王夫差矛,便有类似放血槽的设计,专放马血,十分阴毒,可以让一匹高大健壮的战马迅速大量失血,毙命。
混乱中,罗艺拼命想打马上前,却无可奈何只能瞧着骁勇辽骑,陷入蒙古精兵的剿杀。血战中,一骑骁勇无双竟高高跃起,如一颗炮弹重重的砸进敌群,惨烈,血腥的进攻维持了一刻钟,辽骑狂攻无果,何可纲当即下令调转马头,退守堡垒。
东门处敌兵越聚越多,却未料到明军突然掉头,蜂拥而去。
乱战中,不足五千人的明军后队变前队,从一片狼藉的街道上扶起伤兵,捡起军械仓惶后撤。堵在东门的大批敌兵始料不及,匆忙追杀,却被密集的箭矢铳子射翻一片。罗艺额头冒汗,混在大批义兵中便射便退,心下却如释重负,一片弓弦响动劲箭破空而去。
挥舞着刀斧,抱着火铳冲上来的敌兵惨叫着栽倒一片。
“走!”
一声呼喝,明军步骑踩着遍地的尸体退守军营,终究是被堵回去了。
血战一日,城外。
寒风将大红军服吹的猎猎作响,日渐黄昏,城外接应的两支辽骑迟迟见不到主帅出城,当机立断试图靠近东城门,下马步战接应城内同袍,战至天黑无果只得先行撤走,轻骑四出往翰海城,海参崴请援,何帅应是陷在城里了。
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增兵
营内,何可纲所部接替了义兵,下马布防,自西向东占据了六条街道,依托坚固的军营组织起防线,很快在统北城北边形成了一个长宽约五里的实际控制区,与敌对峙。何可纲坐镇军营点检兵马,城内有兵约六千余众,辽军精锐两千八百骑,义兵约三千还有一些伤兵。
据城,死守,营内军需倒十分充足。
明军撤退时将大量军需留给了义兵,故此营内辎重可供六千之众长期作战,而不至于落到弹尽粮绝的窘境。
铛!
此时一声钟声敲起,就在不远处的俄国教堂顶部。
铛!
又是一声清脆的钟鸣回荡在统北城上空,营内明军纷纷起身,抬头瞧着不远处那座废弃的教堂钟楼,重新被俄兵占据了。俄国人修的城教堂都是又高又大,大多是全城的制高点,当日明军攻下此城便将大钟移走,将钟楼当作了瞭望哨使用。
如今,此城重又落到俄人手中。
俄人在前线领兵的贵族,多是虔诚的东正教徒,攻占了教堂自然便迫不及待,从废弃的仓库中将那座大钟挂了起来。清脆的钟声在全城回荡,民宅里,街道上一个个俄兵走了出来,纷纷虔诚的跪地祈祷。街道另一侧,一杆何字帅旗,一面日月军旗迎风猎猎作响。
不多时,一只只信鸽从明军营中冲天而起,分赴东,南两个方向传递军情。
城外,西北方。
大批俄军骑兵追了半日,终于驱散了溃兵追上了皇帝陛下。
一些勇敢的骠骑兵追上去拦住惊马,救下了皇帝陛下的马车,阿列克谢皇帝陛下此时已经晕厥过去。生长于深宫的皇帝哪受过这种惊吓,在颠簸的马车中被摔的鼻青脸肿,翻了白眼,可是将一干俄军将领吓坏了,慌忙唤来医官救治,得知陛下并无大碍。
奇司特大人长出了一口气,此时噩耗传来,随皇帝陛下亲征的大主教尼康死在乱军之中。大主角尼康年老体衰,在乱兵冲击下坠马身亡,一口气没上来竟然摔死了,尸体就停在不远处的雪地里。奇司特大人匆忙打马赶去,瞧着摔断脖子,翻着白眼的大主角,心中苦涩难言。
大主教死在西伯利亚前线,这是仅次于皇帝战死的惊天噩耗。
死讯传回莫斯科,那班教派的人又要闹腾了,各种阴谋论必然层出不穷,奇司特大人简直是欲哭无泪。
崇祯十三年,腊月二十八。
年末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